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一、选择题
1.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下列做法立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是
A.在干支流管控范围内新建化工园区 B.严格实行重点水域禁渔期制度
C.擅自占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D.在上游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采砂活动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
C.倾倒液体 D.检查气密性
3.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产生的一种凝华现象。对于霜的认识正确的是
A.霜和冰的形成过程相同 B.液态水凝固形成
C.水分子不再运动 D.霜的出现对农作物有影响
4.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盐酸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易燃气体 D.自燃物品
5.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家用供氧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供氧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试剂是高锰酸钾
B.装试剂后再检查气密性
C.出气口开始排出的是纯氧气
D.简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适量水,起到湿润氧气的作用
6.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如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净化 B.活性炭可沉降水中的悬浮颗粒
C.图中②代表的环节是水的蒸发 D.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的是地下水径流
7.山西陈醋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陈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关于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由8个原子构成 B.醋酸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
C.醋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兴趣小组做“大象牙膏”实验:向试管中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泡剂催化剂,会观察到大量泡沫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B.反应前后发泡剂催化剂质量减小
C.过氧化氢没有催化剂就不会分解 D.实验后应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9.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我国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的元素符号是Ga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1个Ga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4
二、多选题
10.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初始压强(P1)与反应结束后的压强(P2),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A.t2时刻c点温度最高,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吸热
C.t1→t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
D.P1和P2的压强分别为b和d所对应的压强
三、填空与简答
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手段、新工具为文物工程赋能,同时璀璨的文物、壮丽的自然景观的保护也彰显我国古今科技的卓越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
11.科技助力文物发掘
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是一种 (填“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衰变时核内 数(填“电子”、“质子”、“中子”)发生改变,导致衰变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12.悠久文物呈现璀璨文明
(1)悬塑又名壁塑,是中国古代彩绘泥塑中一种特殊样式。山西隰县千佛庵的小西天(图1)可以说是悬塑界的翘楚。彩绘泥塑的一种矿物颜料是石青,主要成分为,其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则n= 。
(2)大同悬空寺(图2)是世界上现存建于悬崖峭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其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深深插入岩石的木横梁支撑起整座寺庙,与石崖浑然一体。石崖和木横梁均属于物质类别中的 。
13.化学助力文物修复与保护
熟石膏()可用于文物修复,石膏中的CaSO4与焦炭在高温时发生如下反应: ,X的化学式为 。西汉彩绘雁鱼背铜釭灯(图3),1985年出土于山西省朔县,是国家博物馆镇馆宝物之一、发掘的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从氮气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14.安全意识共筑文物乐章
保护木结构建筑最重要的就是防火。景区内严禁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不随意生火野炊。请你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避免火灾的安全措施 。火种的一个重要自然来源就是雷电。雷电环境下空气中的O2与N2反应得到NO,请写出生成N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15.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NH3)的生产过程叫作合成氨,该反应对氮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合成氨的部分流程图。
(1)空气中的氧分子“穿”过分子筛,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此分离过程类似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填操作名称)。
(2)合成塔内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冷凝塔中氨气先液化,从而与氮气、氢气分离。说明氨气的沸点比氮气、氢气的沸点都 (填“高”或“低”)。
(4)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氨气转化为液氨,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
(5)实际生产中氮气和氢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氨气。将剩余的氮气和氢气回输到合成塔,其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C.节约生产成本
1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 氩氦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手术刀,而是一种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设备,其治疗过程利用氩气降温和氦气升温,因此被称为氩氦刀。大多数气体遭遇节流后温度将下降,如氩气和氧气。而某些气体,例如氢气和氦气,温度反而上升。 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氩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可在几十秒内冷冻病变组织,使其温度降至,维持15min,关闭氩气,启动氦气;氦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将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解冻,从而消除肿瘤。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1)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 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氩氦刀的真空绝缘层能承受高达工作压力四倍的气压,这说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 性能。
(3)工业上利用空气为原料制取氩气与制备氧气的原理相同,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请写出稀有气体的一种用途 。
(4)稀有气体中氙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氙气能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六氟化氙(XeF6),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5)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之一是 。
17.分析下列物质的元素组成,并以其相同元素组成的单质A为核心,对其性质、制取和应用进行全面的认识。
(1)观察KMnO4、MnO2、CO2、SO2、CuO中含有的相同元素,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
(2)细铁丝在单质A中燃烧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制备大量单质A可用于气割、气焊和航空航天等,利用其 性质。
(4)实验室制取单质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任写1个)。
四、计算题
18.人体缺乏维生素C(C6H8O6)易患坏血病,如下为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的部分说明书。
【产品名称】天然维生素C 【成分及含量】维生素C(C6H8O6) 52.8mg/片,辅料为山梨糖醇、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樱桃香精。 【规格】850mg/片
(1)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2)每片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m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每天摄入维生素C100mg,则 片该品牌天然维生素C片可提供100mg维生素C。(结果保留整数)
五、科学探究题
19.探究“不同电极材料对电解水产生的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的影响”。
实验方法:分别取不同的电极材料,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而只有电极材料不同时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玻璃管内的现象。
(1)实验原理:图2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电极材料 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体积比
正极 负极
1 铂 5.0 10.2 0.98:2
2 铜 4.8 10.7 0.90:2
3 碳棒 3.2 10.4 0.62:2
(2)实验结论:由上述三组实验可知,电解水实验的电极材料选用 最合适。
【问题与思考】
(3)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
(4)实验3中,正极气体体积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氧气和碳棒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为 。
(5)结合资料卡片,分析实验3中体积比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 。
20.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同学们发现,实验的成功对定律的发现起了重要的作用,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查阅到以下材料,开启了他们的科学学习之旅。
任务一:查阅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1)【史料研究】你认为波义耳的实验中称量的金属灰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
任务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进行实验】实验Ⅰ: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陶土网放在一起称量,记录所称质量。在陶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1),燃烧后将所得固体与陶土网一起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称量(如图2),然后将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
(2)实验Ⅲ:待测完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后,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 ,气球先胀大后变瘪,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如图3)。
数据见下表:
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前/g 4.8 130.0 144.9
反应后/g 8.0 129.6 144.9
【分析讨论】
(3)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I和实验Ⅱ (填"能"或"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Ⅲ中,气球的作用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评价】
(5)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
任务三: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表达】
(6)请你写出科学家一致承认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
成果分享:通过学习之旅,同学们认识到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定量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A
7.B
8.D
9.B
10.AC
11. 原子 中子 12. 2 混合物 13. CO2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14. 人走电断(合理即) 化合
15.(1)过滤
(2)
(3)高
(4)氨气分子间的间隙
(5)AC
16.(1)压强
(2)耐压或抗压(合理即可)
(3) 物理 作保护气(合理即可)
(4)
(5)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合理即可)
17.(1)O
(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能支持燃烧
(4)(合理即可)
18.(1)3:4
(2)
答:每片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1.6mg。
(3)2
19.(1)
(2)铂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更容易溶于水
20.(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3)否
(4) 密闭空间,缓冲气压,防止橡皮塞弹出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6)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