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南》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江南》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上第五单元《江南》教学设计
【课文解读】
《江南》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全诗前2行描写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莲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莲叶非常茂密,那莲花应该也很繁盛,所以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5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莲叶四处游动的动人画面。“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活泼欢乐的可爱形象。这里写“鱼”,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采莲人划船技术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好像就在眼前。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全诗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儿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画面色彩清新,格调高雅。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展现了莲叶茂密繁盛的样子,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生动,使得整幅画面灵气十足。
汉乐府:乐府,古代音乐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被后人称为乐府诗。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偏旁三点水、草字头。会写“可、叶”等4个字和新笔画竖钩、竖弯。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1.会认“江、南“等9个字,会写“可、叶、东、西”4个字,学会竖钩、竖弯钩2种笔画,认识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秋天》,知道了自然段的标志是(开头空两格)。
2.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的美景,树叶(黄了),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飘落下来;天(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啊!秋天真美啊!)
3.今天,我们走进四季之美第二站——江南水乡,去看看江南夏天的风光。板书课题,教读,学生跟读。
指导识字:江、南
(1)你知道哪些江?(长江、钱塘江、黑龙江、漓江)
江里都是水,所以“江”的偏旁就读作三点水。教师教读,学生跟读。
你还会用“江”组哪些词语?江南、长江、江水、江边、江豚
(2)南:出示字理图,猜猜这是什么字?(原指乐器,后来表示方向)指名拼读,读音上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声母是鼻音,韵母是前鼻音)
你会组词吗?南瓜、东南、西南、南北、南方、南边、南面、东南。
出示图片,生活中认识“南”字。
4.齐读课题。出示地图,江南在汉乐府中,指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那里湖泊众多,风景秀丽,被称为“鱼米之乡”。
◎活动二 借助拼音,整体感知
1.了解“汉乐府”。
这首诗出自汉乐府。“汉乐府”我国汉朝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专门负责搜集、整理、创作各类诗歌并谱成曲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你听出了这首诗歌是怎么停顿的吗?指名说,出示停顿。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同桌互相拼读。
3.你知道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物吗?出示图片,指名交流。(莲蓬、莲叶、鱼)在文中圈出来。
小结:这首乐府诗就是描写了江南水乡莲塘的美丽风光。
◎活动三 走进莲塘,欣赏美景
1.出示文中一二两句。指名学生读。
2.学习生字:可、采、莲。这两句话中,藏了三个生字朋友,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可:你在哪儿见过它?出示图片可口可乐。你还能给它组词吗?可口、可人、可以、可爱
采:出示字理图,猜猜这是什么字?“采”就是手在树木上摘。可以采什么呢?组词认读:采花、采茶、采药、采莲
莲:出示花、草、莲,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草字头)教师教读,学生跟读。草字头的字都跟植物有关。“莲”也是一种植物。出示图片,你认识吗?组词认读:莲叶、莲花、莲藕、莲蓬、莲芯、莲子。莲,全身都是宝啊。
3.生字朋友又回到诗句中了。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一二两句。齐读。
4.江南好风光!播放莲塘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用“这里的( )真( )!”说话。
5.正是江南采摘莲花、莲蓬的大好时节,莲叶长得多么茂盛!你知道“何”是什么意思吗?(多么)“田田”是什么意思呢?(形容莲叶长得又多又密,十分茂盛)指名读。那么,采莲的人心情又是怎样的呢?(高兴)语气轻快一些,读出他们的高兴。指名读,齐读。
◎活动三 观察指导,书写“可、叶”
1.出示“可”。“可”字里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找一找是什么?(竖钩)与弯钩进行比对。
教师讲解写法:从上到下笔直运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2.出示田字格里的“可、叶”。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笔?笔顺是怎样的?
3.再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个共同的部分是什么?(口)要想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这个共同部件“口”要写出区别。说一说,在书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交流。
4.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可:独体字。“口”写在竖中线左侧,要写得小一点;最后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画要写直,不同于弯钩。
叶:左右结构,先写左边的口,再写右边的十。要注意左右两边要相互配合,这个字才会漂亮。左边的“口”小小的,写在左半格偏上的位置;右半格的“十”横短竖长,横画穿到左半格,悬针竖要写得笔直且长。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关注写字姿势。评价交流,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识字小游戏
2.这些生字朋友回到诗歌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诗歌。
3.出示采莲图。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朋友们看看这幅采莲图,这些采莲的女子,她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乐、兴奋……)
4.快乐的除了采莲人,还有谁呢?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走进荷塘去欣赏。
◎活动二 识字学词,感受意境
(一)学习生字
1.出示诗歌,指名读。在这几句诗中,还藏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个生字朋友。出示生字“戏、间、东、北”。
(1)学生自由拼读,并想办法记一记。
(2)同桌相互指一指,拼一拼,读一读。
(3)全班交流,重点反馈:
戏:指名拼读。鱼儿在游戏,小朋友们也喜欢游戏,你平时跟朋友玩哪些游戏?游戏真有趣,玩游戏真开心啊!你还能给“戏”组词吗?听戏、唱戏、戏迷
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加一加:门+日=间;编口诀:门日间)从门缝中间看到太阳就是“间”。给它组词:中间、房间、一间房
北:北原本指两个人背对背,和刚刚学过的“南”一样,也是表示方位的,所以它可以组哪些词语:东北、北边、北面、西北、南北
东:东也是方位词,组词:东方、东北、东南、东边。小故事《趣说“东西”》。
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四个方位“东南西北”。按照地图的方位,用手指一指,一边指,一边识字。
2.再自由读诗歌,在诗歌中认读生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在文中圈出来。
(二)深入品读,感受意境
1.采莲的人在荷塘里采摘莲蓬,别提有多高兴了。荷塘里,还有谁也很高兴?(鱼儿)
2.指名读3-7句,鱼儿在干什么?(在游戏)
3.播放鱼儿嬉戏图,你觉得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嬉戏玩耍的?提供下列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鱼儿在荷叶间玩( )的游戏,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
4.角色扮演,体会快乐。
这么多鱼儿在荷叶下游戏。小鱼,你想游到哪里去?你呢?出示句式,学生说话训练:我要游到( )边( )。
多次练习,引导学生加上动作,甚至走下座位真正游动,体会快乐的心情。
全体小朋友一起当鱼儿来游一游。老师读句子,学生用小手做动作。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位词是按照“东—西”“南—北”两两相对的形式进行排列的,更加突出鱼儿在水中嬉戏的畅快。
5.指导朗读。
你觉得这是一群( )的鱼儿?指名交流,明确:快乐、高兴的、灵活的、可爱的……
在朗读时,我们可以语调轻快,语速稍快点,来体现鱼儿的快乐。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三)熟读成诵
1.师生接读(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男女生接读。
2.填空式背诵。
3.这首乐府诗,还被编成了儿歌传唱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
◎活动三 观察指导,书写“东、西”
1.出示“西”。“西”字里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找一找是什么?(竖弯)跟竖弯钩比对。
教师讲解写法:起笔时稍重,从上到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2.出示田字格里的“东、西”。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笔?笔顺是怎样的?
3.再仔细观察,要想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在书写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4.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东:独体字。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转折,竖钩沿着竖中线写,最后两点要左右对称。
西:独体字。第一笔横较短,方框要写得宽一点、扁一点,最后一笔横封口。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关注写字姿势。评价交流,再次练写。
◎活动四 完成学习单,拓展延伸
1.完成学习单,校对订正。
2.江南水乡,夏天一片清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的姑娘泛舟池上,鱼儿在叶下嬉戏,真是太美啦!我们一起再来唱唱这首乐府诗吧。
板书设计
江南
莲叶之美 氵三点水
采莲之乐 艹草字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