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阶段联考(10月)高一物理 2025.10本试卷共6页,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管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能判断自己是否运动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C.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一定要选择地面为参考系D.分析卡车的运动时,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2. 关于质点的理解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质量巨大的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C.研究“神十一”的轨迹时,“神十一”可以视为质点D.研究“神十一”和“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过程时,两者均可视为质点3. 如图是两幅高速公路指示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左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B.右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速度等于80 km/hC.右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小于80 km/hD.右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小于80 km/h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速度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向西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一定减小5. 某班举行“五米三向折返跑”趣味运动比赛,活动场地如图所示,AB=AC=AD=5 m,参赛同学听到口令后从起点A跑向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后再返回A点,然后依次跑向C点、D点,最终返回A点。若人可视为质点,现测得某参赛同学完成活动的时间为7.5 s,则A.A到B和A到C的位移相同B.A到B和A到C的路程相同C.该同学通过的总位移为30 mD.7.5 s指的是该同学回到起点的时刻6. 某地铁列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总位移为x,总时间为t0,最大速度为vm,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时间为-t0B.加速运动时间为-t0C.加速运动时间大于减速运动时间D.从起点站至终点站的平均速度为7. 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匀减速并计时,经过时间t,“蛟龙号”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A. B. C.vt0(1-)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A.10 s末小车的位移为30 mB.10 s内小车的加速度为3 m/s2C.20 s末小车的速度为-1 m/sD.25 s内小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9.甲乙丙三架观光缆车,甲中乘客看到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到甲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乙丙都向上,只不过丙比甲乙都慢10.一身高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位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 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运动员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宽度是ΔL。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运动员的A.百米成绩B.百米内的平均速度C.冲线时速度大小D.冲线时 s内的位移三、非选择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1.(8分)(1)在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槽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槽码拉动小车,使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某同学操作实验步骤如下,不需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连接好电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适当抬高长木板的左端,在不挂槽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小车能匀速运动D.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槽码E.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F.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2)以下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的一些步骤,其正确顺是.①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上;②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并接好电路;③更换纸带,再做两次;④把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⑤使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⑥将细绳拴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量的钩码;⑦断开电源,取出纸带.12.(8分)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1)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表中OF的位移应该为 cm.线段 OA OB OC OD OE OF数据(cm) 0.54 1.53 2.92 4.76 7.00(2)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表中E点的速度应该为 m/s.(保留三位小数)各点速度 vA vB vC vD vE数据(×10-2m/s) 7.70 12.0 16.2 20.4(3)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右上方所给的坐标中,作出v-t图象.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 =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12分)如图,汽车行驶至收费站时的速度为15m/s。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先匀减速运动至5m/s,再匀速通过10m长的匀速行驶区间,经过中心线后再加速;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从进入通道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收费站中心线处速度恰好为0,经过20s缴费后,再匀加速运动至15m/s时刚好离开人工收费通道;设汽车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1)汽车通过ETC通道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过程的时间。14.(12分)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v0=28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x0=5 km处道路出现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t1=2.5 s才将制动风翼打开,高铁列车获得a1=0.5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减速,减速t2=40 s后,列车长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结果列车在距离异常处500 m的地方停下来。求:(1)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大小;(2)从打开制动风翼到打开电磁制动系统的过程中列车的位移大小;(3)电磁制动系统打开后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大小。15.(14分)在平直的测试汽车加速性能的场地上,每隔100 m有一个醒目的标志杆。两名测试员驾车由某个标志杆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汽车通过第二个标志杆开始计时,t1=10 s时,汽车恰好经过第5个标志杆,t2=20 s时,汽车恰好经过第10个标志杆(图中未画出),汽车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求:(1)假设汽车从开始计时后前20s内都做匀加速运动,求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和经过第二个标志杆时的速度大小;(2)若汽车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64 m/s后立即保持该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从20 s末到30 s末经过几个标志杆。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阶段联考(10 月)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 A 解析 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A正确;测量井的深度,应该以地面为参考系,B错误;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可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C错误;分析卡车的运动时,一般是以地面为参考系,选项 D错误;故选 A。2.答案 C 解析 体积虽小,但其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看成质点,A错;质量巨大但形状和体积对研究问题无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视为质点,B错;研究运动路线只需考虑“神十一”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几乎无影响,可视为质点,C正确;“神十一”和“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过程时,要准确知道两对接结构的准确位置及其位置关系,故此时“神十一”和“天宫二号”不能看成质点,D错.故选 C。3.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中指示牌的含义,可知左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路程是 25 km,A错误;右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小于 80 km/h,B、D错误,C正确。4.答案 B 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没有关系,A错误,B正确;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即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例如向西做减速运动,C错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错误。故选 B。5.答案 B 解析 A点到 B点和 A点到 C点的路程相等,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错误、B正确;根据位移的定义可知,参赛同学从 A点出发通过三方向折返跑后回到 A点,位移为零,C错误;7.5 s指的是该同学完成该项活动所用的时间,不是该同学回到起点的时刻,D错误。故选 B。6. A t 1 2x答案 解析 设匀速运动时间为 ,因为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故总位移 x= (t+t0)vm,所以 t= -t0,2 vmA正确,B错误;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则加速运动的时间等于x v减速运动的时间,C错误;从起点站至终点站的平均速度 v = > m,D错误。t0 27.答案 D 解析“ v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 t0时刻距离海面的th 1 1 v v t-t0 2深度为: = a(t-t0)2= × ×(t-t0)2= ,故选 D.2 2 t 2t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Δx8.答案 AC 解析 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小车在 0~10 s内的速度为 v1= 1=3 m/s,故小车在 0~10 sΔt1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8 s末小车的位移为 x=v1t1=3×10 m=30 m,故 A正确,B错误;15~25 s Δx时间内小车的速度为 v 22= =-1 m/s,即 20 s末小车的速度为-1 m/s,故 C正确;小车在 15 s末速Δt2度方向变为负方向,故 D错误。9.答案 BCD 解析 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所以甲在向上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所以乙在向上运动且速度比甲大,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说明丙可能静止,也可能向下运动,也可能向上运动,但速度小于甲乙电梯。故乙向下的运动是不可能的。故选 BCD。高一物理试卷(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QQABBQiEggCgApBAAAhCQQlgCAKYkACACIgOgFAYMAIBgAFABAA=}#}10.答案 CD解析 由于无法知道运动员跑 100 m经历的时间,故无法确定其平均速度和成绩,A、B错误;1 H 1 Δx由题意可求出冲线时 s内运动员跑过的距离Δx= ΔL,进一步求得 s内的平均速度 v = 1 ,由于60 h 60 s60时间极短,可把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看成是冲线时的瞬时速度,C、D正确。三、非选择题:共 54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1.(8分)答案:(1)不需要的步骤是 C(2分),有错误的步骤是 F(2分)(2)④②①⑥⑤⑦③(4 分)解析:(1)其中不需要的步骤是 C,本实验研究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存在摩擦阻力对实验没有影响,只要加速度恒定即可;有错误的步骤是 F,实验时不能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所以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在实验中,应先固定好木板,再固定打点计时器,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固定在小车上,绕过定滑轮,并挂上适量钩码.准备就绪后应先让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然后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结束后关闭电源,更换纸带,再做两次.12.(8分) 答案:(1)9.40(9.36~9.44)(2分)(2)0.232(0.222~0.242) (2分)(3)如图所示 (2分) 0.42(0.38~0.46)(2分)解析:(1)按 cm 刻度尺的读数原理,以 cm 作单位必须读至小数点 后二位,读得 9.40(9.36~9.44)cm.(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 E 点的速度等于 DE 段的 平均速度,即 v CE OF ODE 0.232m/s(0.222~0.242)2T 2T(3)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 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出加速度为 0.42(0.38~0.46 2)m/s .13.(12 分)答案:(1)100m (2)50s解析:(1)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 2 v 2t 0 2as ┅┅┅(2分)2 2 2 2得: s v v t 0 5 15 m 100m ┅┅┅(2分) 2a 2 1(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减速过程有 0=v0 at减 ① ┅┅┅(2分)加速过程有v0=0+at加 ② ┅┅┅(2分)总时间为t总=t减+t加+t停 ③ ┅┅┅(2分)联立①-③解得 t总=50s ┅┅┅(2分)14.(12 分)答案(1)60 m/s (2)2800m (3)1.2 m/s2解析(1)v0=288 km/h=80 m/s ┅┅(1分)高一物理试卷(答案) 第 2 页 共 3 页{#{QQABBQiEggCgApBAAAhCQQlgCAKYkACACIgOgFAYMAIBgAFABAA=}#}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1=v0-a1t2 ┅┅(2分)=80m/s-0.5m/s2×40s=60 m/s ┅┅(1分)(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2 v10t2 a1t22 2 80m/s 1 40s - 0.5m/s2 (40s)2 ┅┅(3分)2 2800m(3)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 t1=2.5 s,列车行驶的距离 x1=v0t1=200 m, ┅┅(2分)打开电磁制动系统后,列车行驶的距离x3=x0-x1-x2-500 m=1 500 m; ┅┅(1分)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02 v 21 2a2x3 ┅┅(1分)a v12得: 2= =1.2 m/s2 ┅┅(1分)2x315.(14 分)答案(1)2 m/s2,20 m/s (2)6个解析(1)设汽车的加速度为 a,经过第二个标志杆的速度为 v0,0 10 s 3L v t 1在 ~ 内, = 0 1+ at12 ┅┅(2分)2在 0~20 s内,8L=v0t 12+ at22 ┅┅(2分)2解得 a=2 m/s2,v0=20 m/s。 ┅┅(2分)(2)在 t2=20 s时,vt=v0+at2=60 m/s ┅┅(2分)达到最大速度 v′=vt+aΔt 解得Δt=2 s ┅┅(2分)设 t3=30 s,在 t2~t3内汽车位移s vt+v′= Δt+v′(t3-t2-Δt)=636 m ┅┅(2分)2s则经过的标志杆数 n= =6.36个,即 6个。 ┅┅(2分)L高一物理试卷(答案) 第 3 页 共 3 页{#{QQABBQiEggCgApBAAAhCQQlgCAKYkACACIgOgFAYMAIBg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联考物理答案(PDF版).pdf 广东省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联考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