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特立尼达岛位于西印度群岛西南部,岛上大部分地方为平原,北部、中部和南部有三条大致东西走向的低矮山脉。下图为特立尼达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架飞机以最短航线从北京飞行至皮亚尔科机场,航程约( )
A.5500km B.9950km
C.14500km D.18500km
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看到海蚀崖和海蚀柱地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2023年7月30日北京时间18:40,行驶在苏南某城市的李先生拍摄一幅日落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此日,拍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约是( )
A.35° B.50° C.60° D.75°
4.该地一年中能两次观测到此景,另一次的日期约为( )
A.4月14日 B.5月14日 C.6月14日 D.8月14日
5.这一天,当地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湖南崀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广泛发育着陡峻的崖壁和山峰。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但部分山峰顶部植被呈环形分布,崖壁四周仅有少量灌草生长。下图为崀山峰丛区局部地质剖面及某山峰峰顶植被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6.峰丛区的山峰崖壁陡峭,主要是地质时期经历了( )
A.外力沉积 B.断裂下陷 C.重力崩塌 D.流水溶蚀
7.造成山峰顶部植被呈现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土壤 D.岩性
8.崖壁上的灌草具有的特性有( )
①耐盐碱②耐贫瘠③耐旱④喜高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黄河下游郑州段境内某时间段部分地下水位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由地下水位线可知( )
A.地下水由周边流向甲地 B.文岩渠补给地下水
C.农田不会发生盐碱化 D.地下水补给黄河水
10.甲地地下水位出现“漏斗状”主要由于( )
A.地势较周边低 B.补给中深层地下水
C.地表蒸发旺盛 D.地下水被过度开采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不同生态系统储碳能力不同,一般是森林草甸大于耕地灌丛。下图为粤东北山区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不同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2000—2010年耕地储碳量的变化主要源于( )
A.灌丛减少 B.常绿阔叶林减少 C.高山草甸减少 D.针叶林减少
12.2000-2020年该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恶化 B.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C.用地结构调整 D.草地储碳能力下降
13.为增加当地土壤碳储量,合理的做法是( )
A.退湿还草 B.弃草增林 C.减少耕地 D.秸秆还田
下图为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植被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甲海拔范围的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体现了(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5.尖峰岭地区( )
A.山地雨林叶片小、呈针状 B.雨林植被的分布范围最广
C.灌丛稀树草原垂直结构最丰富 D.山顶苔藓矮林处气候寒冷干旱
元朝末年,因战乱湖南人口锐减。明朝初期,大批人口迁入湖南,移民方言的延续改变了湖南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如图为“湖南省内主要汉语方言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阴影区域的方言是( )
A.闽语 B.赣语 C.吴语 D.粤语
17.明朝初期,大量人口迁入湖南主要因其( )
A.文化习俗相近 B.水运交通便捷 C.土地资源丰富 D.农业技术先进
18.甲地成为湘语与西南官话中的“方言孤岛”,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格局 B.迁移距离 C.行政约束 D.教育差异
某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不同时期地层。下图为“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丙地河床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层断陷 B.差异侵蚀 C.褶皱凹陷 D.流水溶蚀
20.甲、乙、丙、丁四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从第一次砂砾岩形成时期到第二次砂砾岩形成时期,该地地层( )
A.持续抬升 B.持续下沉 C.先抬升后下沉 D.先下沉后抬升
冰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冰川的前缘或两侧堆积成的垄岗状地形。波堆藏布江河谷分布着多条冰碛垄。研究表明,在冰川退缩的过程中该地曾发育有古湖。实地考察发现,在湖相沉积物上覆盖着多个河流阶地(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近似阶梯状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图中冰碛垄最后形成的是( )
A.M2 B.M3 C.M4 D.M6
23.古湖可能是( )
A.泥石流阻塞形成的堰塞湖 B.地壳断陷形成的构造湖
C.冰碛物阻塞形成的堰塞湖 D.冰川侵蚀形成的冰蚀湖
24.下列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T1阶地形成②T2阶地形成③古湖泊形成④P冲积扇形成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二、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滇西北高原明珠——程海湖(26°27′N,100°38′E)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原为向南注入金沙江的支流程河的一部分,近代以来渐渐由半封闭外流湖演变为全封闭内流湖,近年来,程海湖水位还在持续下降。
材料二下左图为“程海湖位置、水系水文站点图”,下右图为“程海湖1970—2016年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年内变化特征图”。
(1)描述程海湖流域的河流水系特征。
(2)归纳程海湖1970—2016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年内变化近50年的发展趋势。
(3)推测程海湖由半封闭外流湖演变为全封闭内流湖的过程。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越南是东南亚重要的新兴制造业国家。近年来,越南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尤其是电子、纺织和家具产业。图1为越南三大主要工业区与各省人口分布图,图2为2015—2024年越南城镇化率与外商投资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越南政府于2025年6月批准设立首个自由贸易区—岘港自贸区。该自贸区提供原材料进口免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税等政策,重点发展数字产业、高端制造和现代物流。但该地区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本土供应链配套率低、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等挑战,亟需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1)从竞争力角度,简述越南工业区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目的地的有利条件。
(2)从城镇化动力角度,说明外商投资对越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3)简述越南岘港自贸新区成立后,我国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的主要方向。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群岛118个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为海岭上发育的火山岛,面积1042平方千米。该岛气候有较明显的干、湿季,大部分降雨在12月至次年3月,以主峰为界,该岛南部湿润,年降雨量2500毫米以上,北部较干燥,年降雨量约1800毫米。许多热带花卉生长在该岛上,整个岛屿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塔希提岛已成了重要的花卉基地。下图示意塔希提岛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
(1)归纳塔希提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2)分析塔希提岛南部12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的原因。
(3)分析塔希提岛热带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C 7.C 8.B
9.A 10.D
11.B 12.C 13.D
14.D 15.B
16.B 17.C 18.A
19.B 20.C 21.D
22.A 23.C 24.D
25.(1)河流众多;向心状水系(河流由四周流向中心);流程短或流域面积小。
(2)春季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越来越小;夏季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先增后降,但始终大于零;秋冬季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基本稳定。
(3)流域内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随着流域内取用水增多,湖泊水位不断下降至低于南部金沙江与程河的分水岭处河床,程河下游不再汇入金沙江,逐渐演变成内流湖。
26.(1)劳动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低;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工业区内有相关产业/生产协作条件好/集聚效应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距离中国近。
(2)促进工业化,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增加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扩大城市空间。
(3)利用港口和政策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型制造业;利用集群效应,发展供应配套型产业;利用政策优势和创新环境,发展技术合作与新兴服务业;利用市场辐射优势,发展市场开拓型产业。
27.(1)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形成原因:沿海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布局;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水资源获取相对容易,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12月至次年3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岛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该岛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3)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沿海地形平坦;火山灰土壤肥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