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县武阳中学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县武阳中学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9.“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引文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0.《孟子·告子》中记载:“诸侯朝(朝见)天子曰述职(汇报工作)。…一不朝,则
贬其爵(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出兵攻打)。”诸侯要向
天子述职,体现了()
A.诸侯和天子是平等关系
B.天子失去对诸侯的掌控
C.诸侯要向天子承担义务
D.诸侯没有任何的独立性
2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
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治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2.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
高的是(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铁犁铧
D.
(青)铜铲
23.春秋时期,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春秋
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24.如图是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战国七雄”
各国谋求富国强东
各国变法改革
多方面大变革
加速社会进步

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A.修筑都江堰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D.商鞅变法
25.“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成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
)
A.青铜制造业发达
B.周王室权力加强C.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D.诸侯争霸
二、非选择题(3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在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石片,总数达10万件以上。这些石器经过
打制,制作简单粗糙,被称为打制石器。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灰烬,最
厚的灰烬层达6米,灰烬中有烧过的兽骨、石块和朴树籽等。
一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北京人遗址位于哪里?(2分)
试卷答案
1.B2.C3.D4.D5.D
6.D7.B8.C9.A10.B
11.A12.D13.A14.B15.D
16.A17.D18.C19.D20.C
21.A22.C23.A24.B25.D
26.
(1)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打制石器技术。
(3)使用火的技能。意义: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
的发展;火还可以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增强了北京人适应自然的能
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4)洞穴中的祖先:②⑤⑦
定居时代的祖先:①④
传说中的祖先:③⑥⑧
27.
(1)分封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都任用贤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
(3)消极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积极影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
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