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地博物馆拟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沉浸式体验展,在文明曙光之原始社会时期展厅,观众会看到( )
①人们手持刀叉铁棒追赶猎物
②人们给圈养的牛羊等投喂草料
③人们聚集在一起平分捕到的猎物
④氏族首领单独决策处理内部事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内在规律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大的变革。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4.古代中国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奴隶主们不需要花费任何钱财,就能从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中挑选自己的奴隶,或者在开荒时抓过路的逃农来壮大自己的奴隶群体。奴隶会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镇压并强迫无节制地投入到开荒和种地的工作当中。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在奴隶社会( )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
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④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选自宋代诗人梅尧臣《陶者》)。出现诗歌中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依附于地主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社会生产力落后 D.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6.法国航空管制员于2025年7月1日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罢工,抗议工作条件和薪资问题。此次罢工导致法国各大机场出现大规模航班取消和延误,影响旅客的行程。近些年,欧洲国家时常出现的“罢工潮”( )
①原因在于资本家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②体现出以生产绝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伴随资本主义的痼疾
③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展经济斗争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资本主义曾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固有的弊端不断显现和加重,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现,并演化为时下的系统性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且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 )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在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8.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上述论述揭示了( )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②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
③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并赋予这一新历史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明确称谓和科学定义,为唯物史观更系统、更全面、更完备的论述人类社会作出独特的贡献。唯物史观揭示了( )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③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剩余价值真正来源的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毛主席在1949年写了这样一段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命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A.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B.推动国际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
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11.从1944年到1949年,全世界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主义已经取取代资本主义
②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信心
④社会主义的发展必将一帆风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团结一心,提高民族认同感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五四运动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如一声惊雷,震醒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一团火,点燃了我们寻求民族复兴的动力。在五四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五四运动( )
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③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完成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B.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15.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③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区别是革命前途不同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不是一部割裂的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只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二者在同一革命实践中融为一体,无先后之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在奴隶主心目中,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奴隶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然而,正是奴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以他们的艰苦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
有人认为,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制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倒退。请根据材料对上述观点进行判断。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1825年,世界首次遭遇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这场危机起源于英国,并在1826年达到了高潮。在经济危机期间,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奇特的景象: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贫困与饥饿之中,流落街头;另一方面,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商品无人问津,大量的食物因无法售出而腐烂,甚至被大量销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反复出现,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生产的计划性和有序性,保障人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宣言》贯通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作出科学分析,提出了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科学构想。《宣言》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阐明了共产党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宣言》发表30多年后,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初步成果就显示出来,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统治地位;发表70年后,社会主义在俄国变成制度现实;发表100多年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宣言》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材料二 【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从一叶红船到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熊熊之火,走过百年,青年人一直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
从助力“蛟龙”入海到服务“嫦娥”奔月,从奉献乡村振兴到托举中国制造,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历史波澜壮阔,镌刻下青年的名字;未来长空万里,期待着青年的进发。习近平总书记曾殷切寄语青年:“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这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也为青年指引了奋斗航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挺膺担当·逐梦未来”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B B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D B A
17.提示:该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①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因此,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制度。②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18.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经济危机反复出现、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③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①《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
②《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凝聚了革命力量。
③《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④《宣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推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20.(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示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青年要热爱祖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要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志成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不负青春韶华,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