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襄阳四中2024级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
A. 氯化铵的电子式:
B. 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 的电离方程式:
D.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通入冷的溶液:
B. 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C. 溶液中加入产生沉淀:
D. 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合金能够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故可用于做储氢合金
C.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
D. 铝和氧化铝均能与酸、碱反应,故铝制餐具不宜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4.是一种深红色固体,由英国化学家巴特列特发现,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晶体可用表示。该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自发反应的定义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的反应
B. 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的反应在任何条件都可以实际发生
D. 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说明该反应速率很快
6.在硫酸工业生产中,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B. 由于催化剂不改变平衡转化率,处与处中的转化率相同
C. 热交换器的作用是维持反应物的温度,防止后续温度过低催化剂失活
D. 处后会采取加压并迅速冷却使液化从体系中分离来提高的转化率
7.一定量在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能发生多相可逆反应:,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则再次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
B. 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体积分数始终约为
C. 、两点中,的点为点
D. 时,若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8.下列有关水的离子积常数或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
B. 完全中和的溶液,需要的溶液
C. 由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 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减小
9.年月日,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和合成量子点”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碳量子点是一类具有显著荧光性能的零维碳纳米材料,直径在之间。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量子点氮化碳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已知反应Ⅱ是放热反应,则反应Ⅰ一定是吸热反应
B. 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该过程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 碳量子点零维碳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的反应速率一定比的反应速率大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A. B. C. D.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向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是否发生电离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比较消耗溶液体积的多少 比较、酸性的强弱
将溶于盐酸,然后向其中滴入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中是否含有Ⅱ
将溶液滴加到淀粉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检验溶液是否具有氧化性
A. B. C. D.
12.某多孔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能将“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大压强时,有利于吸附
B. 和的平衡混合气体中含原子
C. 每制备,转移电子数约为
D. 断裂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13.一定条件下,将与通入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主反应:,反应历程如图甲所示;同时发生副反应 。起始投料比时,和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主反应的速率由反应历程的第一步决定
B.
C. 时,副反应的平衡常数
D. 其他条件不变,下若起始投料比由变为,的平衡转化率将增大
14.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晶体,发生反应,实验装置如图:在温度为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粉末和少量,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的浓度,最终可以使晶体结晶更多
B. 石英管中温度
C. 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和
D. 化学蒸气转移法最终物质不变,所以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15.两种酸式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如下。某温度平衡时总压强分别为和
反应:
反应:
该温度下,刚性密闭容器中放入和固体,平衡后以上种固体均大量存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平衡后总压强为 B. 缩小体积,平衡后总压强不变
C.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D. 通入,再次平衡后总压强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16.某校化学小组探究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邹邹进行了实验Ⅰ:常温下,向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滴入滴溶液,记录如下:
完全褪色时间
无色气体体积 一样多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溶液调成酸性所用的酸是__________填“盐酸”“硫酸”“硝酸”或“都行”。
为了解释增大到一定浓度后反应速率减小,波波查得了如下资料。资料显示,,溶液中存在平衡:。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时反应速率忽然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
龙龙继续进行实验Ⅱ,并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实验Ⅱ 第滴溶液滴下,完全褪色所需时间很长;第滴溶液滴下迅速褪色。整个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
对于第滴溶液与溶液反应速率剧烈变化的原因,飞飞提出如下假设:__________。
杰杰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了上述假设合理,请补全他的方案:
操作 现象
实验Ⅲ 滴入溶液前,先加少量__________固体,第滴溶液滴下,完全褪色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综合上述实验,对于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速率,臧臧进行了总结。下列因素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
增大溶液浓度 增大溶液浓度
增大浓度 适当升高温度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17.现有下列物质:纯、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铁胶体、冰醋酸、
熔融、二氧化碳、蔗糖溶液、固体、
上述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已知: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体积相同、相同的;;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开始反应时的速率:
参加反应的锌物质的量: 中有锌剩余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常温下,将的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
A. . . .
人体血液中存在平衡,维持稳定。人在剧烈运动后或紧张时,易因过度换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此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值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呼吸性碱中毒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乙二酸,俗名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
常温下,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所得溶液中、、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______________,点对应的为__________。
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生成。常用酸性溶液和溶液反应来测定溶液中钙的含量:取待测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滤出的沉淀洗净并用稀硫酸溶解后,再用标准溶液滴定。
用滴定管盛装好标准溶液后需排气泡,下列排气泡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 .
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次滴定前、滴定后酸性标准溶液在滴定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酸性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按该滴定数据进行计算,则该溶液中钙的含量为_______ 。
19.催化加氢合成是综合利用的热点研究领域。某催化剂催化加氢合成的主要反应有:
回答下列问题:
在密闭容器中,保持投料比不变,将和按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器,一段时间后测得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若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大,则温度高于图中曲线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始、恒压下,将一定比例、混合气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绝热反应管。装置及、、位点处相邻位点距离相同的气体温度、和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混合气从起始到通过处、的生成速率_________填“”“”或“”,下同的生成速率,的体积分数_________;位点温度为,且平衡时各物质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对应的分压为____________、反应的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初始、恒压下,保持、通入比例不变,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从处开始,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若处的温度高于,则处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铵的电子式:,故A正确;
B.反应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C正确;
D.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故D正确;
故选:。
A.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
B.反应是核反应;
C.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D.是离子化合物。
本题主要考查电子式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方向判断依据,注意自发进行的反应和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非自发反应在改变条件下可以发生,故A错误;
B.熵增且放热的反应,,,满足,一定是自发反应,故B正确;
C.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低温下可以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C错误;
D.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只能说明在该温度下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大,不能说明反应速率很快,故D错误;
答案为。
6.【答案】
【解析】解:从进入的气体是含有、、等的冷气,经过热交换器后从处出来的是热的气体,成分与处相同,、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故A正确;
B.处的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含有及未反应的、等气体,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经过热交换器后被冷的气体降温,在处未反应的进一步反应产生,从而可以提高的转化率,故B错误;
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冷的气体,同时冷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的吸收创造条件,故C错误;
D.处后会采取加压并迅速冷却使液化从体系中分离,使未反应完的原料气可以循环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吸收,但不影响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
A.从进入的气体是含有、、等的冷气,经过热交换器后从处出来的是热的气体;
B.在处出来的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的含有及未反应的、等气体,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冷的气体,同时冷却反应产生的气体;
D.处后会采取加压并迅速冷却使液化从体系中分离,使未反应完的原料气可以循环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吸收。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7.【答案】
8.【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水的离子积常数或变化,难度一般,理解水的电离及计算是解题关键。
【解答】
A.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增大,故A错误;
B.的溶液中,的溶液中,二者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中和,故B错误;
C.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故 C错误;
D.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溶液中减小,则增大,所以减小,故D错误。
9.【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反应机理,关键是明确图像中有关过程,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能力。
【解答】
A.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在此过程中,水分解分两步进行,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该过程中有键的断裂和生成,有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正确;
D.碳量子点零维碳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碳量子点零维碳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D错误。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硫酸;
转化为,溶液中的浓度减小,导致速率减小
可能是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的,对双氧水的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


【解析】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将溶液调成酸性,不能加入还原性的盐酸和氧化性的硝酸,应选硫酸;
由题给信息可知,当时,转化为,溶液中的浓度减小,导致速率忽然减小;
整个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则第滴溶液与溶液反应速率剧烈变化的原因不是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是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的催化了该反应;
实验Ⅲ是实验Ⅱ的对照实验,由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Ⅱ可知,要探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在其他各条件相同时加少量固体;
增大溶液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
由题给信息可知,当时,发生反应,则增大溶液浓度,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故错误;
增大浓度,增大,的氧化性增强,能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
适当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
17.【答案】
变大 失去二氧化碳太多,促进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浓度增大,引发碱中毒
【解析】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上述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冰醋酸、;
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和 ,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锌粉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相等,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应该盐酸中有剩余,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
随着反应进行,减小,促进醋酸电离,则溶液中:,则反应速率,所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故正确;
开始反应时两种溶液中相等,则开始时的速率相等,故错误;
生成的氢气的量相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正确;
由分析可知,盐酸中有剩余,故错误;
故选;
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促进醋酸电离,增大,故A选;
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增大,故B选;
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减小,但氢离子浓度的减小程度小于醋酸根,减小,故C不选;
.,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的值不变,故D不选;
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而温度不变,不变,所以的值将变大,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呼吸性碱中毒的现象:失去二氧化碳太多,促进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浓度增大,引发碱中毒。
18.【答案】、;
;;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标准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解析】是一种二元弱酸,是弱电解质,要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当时,,此时;,由图可知,当时,,则,,点存在关系,则,,;
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酸式滴定管排气泡时,应左手握住滴定管,再旋转滴定管活塞,故答案为:;
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浅红色,则滴定终点标志为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标准溶液时,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或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滴定前液面读数为,滴定后液面读数为,该次实验实际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由题意可判断, ,则待测液中钙的质量为;则该溶液中钙的含量为。
19.【答案】放热; 升高温度,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增大, 浓度增大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平衡的影响


【解析】由图可知,升高温度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则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向移动,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大,则温度高于图中曲线均下降的原因是升高温度,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增大,浓度增大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平衡的影响;
处,的体积分数大于,说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大于,两者反应时间相同,说明的生成速率的生成速率;从到,甲醇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说明反应在向右进行,反应消耗,而体积分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反应也在向右进行,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其向右进行时,增大,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且没有的消耗与生成,故 减小前增加,即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H的体积分数;
由图可知,位点,的体积分数为,
的体积分数为,
由方程式可知,的体积分数为,
总压为,
则的分压为 ;
在位点,各物质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则和体积分数相等,
为,则反应的;
在初始压强为,初始温度为的情况下,从到,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到,温度为。初始、恒压下,测得从处开始,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若处的温度高于,反应向正向移动,则处的体积分数。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