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南极洲干谷(如图)是一片独特且贫瘠的区域,地表遍布砾石,干谷内没有积雪,与周围辽阔的冰原形成强烈的对比,其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火星表面温度变化极为剧烈,赤道白天温度可达35℃,而夜间则会降至-80℃以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南极洲干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核心原因是两者均具备( )
A. 厚厚的大气层 B. 干旱荒芜的地表特征 C. 寒冷多雪的气候 D. 丰富的生命活动痕迹
2. 与地球相比,火星上难以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没有液态水③昼夜温差过大④距离太阳太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过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明确指出: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下图为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年太阳辐射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三亚高于海口 B. 东方低于琼海 C. 琼中高于琼海 D. 海口低于琼中
4. 导致海南岛西部年太阳辐射量较东部高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降水 C. 土壤 D. 植被
恒星表面一般会周期性出现突然增亮的剧烈爆发现象,表现为在极短时间内恒星亮度急剧上升,随后缓慢衰减,整个过程可持续几分钟到数天不等。这类事件除了会使恒星在各个波段(从X射线到射电波段)的辐射显著增强外,还可能伴随着冕区物质抛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类爆发现象主要发生在太阳( )
A. 光球层 B. 日冕层 C. 电离层 D. 色球层
6. 太阳出现该类爆发现象的周期一般是( )
A. 5年 B. 10年 C. 11年 D. 15年
7. 若太阳爆发类似事件,对地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 )
①爆发的强度 ②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③地球自转速度 ④爆发点是否朝向地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新西兰南岛进行圣巴森斯化石遗址的挖掘和分析,历经了20多年,终于找到了足够的碎片来描述一种已灭绝的古代鸟类——圣巴森斯噪钟鹊。研究显示,圣巴森斯噪钟鹊在距今约50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圣巴森斯噪钟鹊化石所在地层对应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 寒武纪 B. 侏罗纪 C. 新近纪 D. 泥盆纪
9. 圣巴森斯噪钟鹊灭绝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海陆变迁 B. 气候变冷 C. 人类捕杀 D. 火山喷发
2025年8月10日土耳其巴勒克埃希尔省森德尔格地区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1km。下图示意地球部分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土耳其地震多发,从地球圈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B. 地核内能释放,能量传导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C. 大气的剧烈运动导致地壳不稳定 D. 水圈的强烈侵蚀作用,破坏地壳的完整性
11. 此次土耳其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 Ⅰ圈层 B. Ⅱ圈层 C. Ⅲ圈层 D. Ⅳ圈层
12.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圈层密度上大下小 B. Ⅱ圈层为水圈 C. Ⅲ圈层是连续但不规则的 D. Ⅳ圈层为岩石圈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0日7时24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岸大陆架海域发生了7.9级(后修订为8.7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附近某岛屿居民发现,先有震感,后出现海啸。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a、b两处地震波类型及传播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a为横波,可通过莫霍界面 B. b为纵波,可加速通过古登堡界面
C. a为纵波,传播速度较b快 D. b为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
14. 此次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 )
A. c层 B. d层 C. e层 D. f层
15. 该岛屿居民发现,先出现震感,后出现海啸,可能是因为( )
A. 纵波较横波先到达该岛 B. 横波较纵波先到达该岛
C. 地震波速度快于海啸波 D. 地震波不能在海面传播
飞机尾迹(如图)多形成于特定的大气垂直分层中,飞机尾迹形成后,部分会逐渐发展为卷云,覆盖一定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飞机尾迹主要形成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17. 飞机尾迹所在大气分层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
A.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B.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大气中的水汽通过相态变化产生一系列天气现象,进而对地球上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影响。2024年8月,受强水汽输送的影响,华北多地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大气中的水汽( )
A. 占比稳定 B. 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C. 集中分布在平流层 D. 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19. 2024年8月,华北多地的洪涝灾害是大气中的水汽( )
A. 转变为固态的结果 B. 直接凝华的结果
C. 大量凝结为液态的结果 D. 直接升华的结果
20.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除了水汽外,还包括大气中的(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固体杂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能源(太阳能、风力)发电具有显著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青豫直流工程二期光伏项目的配套工程——330千伏汇集站首台50兆瓦分布式调相机已于2025年7月并网投运,助力新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青海省新能源(太阳能、风力)发电占比高,但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不均。如图示意青海省的年太阳辐射量分布。
(1)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指出太阳能主要优缺点。
(2)描述青海省年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指出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电力以太阳能为主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2亿年前,地球发生了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短时间内消亡。历经400万年的恢复期,地球生态系统逐渐复苏。在此期间,一些陆地爬行动物重返海洋,成为生物演化史上的“逆行者”。其中,鱼龙迅速辐射演化,高度适应水生生活,成功登上三叠纪海洋霸主之位,统治海洋长达1亿年。邓氏贵州鱼龙是一种生活在晚三叠世的大型海生爬行动物,它的化石发现于我国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图1为邓氏贵州鱼龙复原图,图2示意地质年代。
(1)材料中描述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____(填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末期,该时代晚期,气候变得干旱,一些____(填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填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最终在____(填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达到了繁盛。
(2)贵州关岭地区发现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试推测该地区晚三叠纪的古地理环境,并说明理由。
(3)有观点认为,邓氏贵州鱼龙重返海洋是生物的退化,而不是进化。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2025年8月3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的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以惊天动地的姿态打破了约600年的沉寂,迎来了现代历史上首次被科学家观测到的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柱高5000—6000m。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1)此次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____,试描述该圈层所在的位置____。
(2)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喷发最高的火山灰进入的大气圈层是____(填名称),并指出该大气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特点____。
(3)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的曲线是____,并简述Ⅱ层适合航空飞行的原因____。
高一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A 4. B
【5~7题答案】
【答案】5. D 6. C 7. B
【8~9题答案】
【答案】8. C 9. B
【10~12题答案】
【答案】10. A 11. B 12. C
【13~15题答案】
【答案】13. A 14. A 15. C
【16~17题答案】
【答案】16. B 17. A
【18~20题答案】
【答案】18. D 19. C 20.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清洁、可再生。
(2)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
(3)夏季。理由:青海省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白昼时间长,太阳光照射时间长,太阳能发电量最大。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古生代 ②. 两栖动物 ③. 爬行动物 ④. 中生代
(2)古地理环境:浅海(或滨海)环境。理由:邓氏贵州鱼龙为海生生物,其化石埋藏于沉积岩层。
(3)邓氏贵州鱼龙虽然重返海洋,但其生物类型仍然是爬行动物;邓氏贵州鱼龙重返海洋是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并不是简单的物种退化。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软流层 ②. 位置: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的底部。
(2) ①. 对流层 ②. 变化特点: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3) ①. L2 ②. 原因:该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飞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