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级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1-5CCADC 6-10CCACB11-15 DAD BD BC16(12分)(除标明外,每空均2分)(1)①.K3(1分)②.K、K2(1分)(2)2Na202+2H2SO4=2Na2SO4+2H20+021 Na2CO3+H2SO4=Na2SO4+H20+CO21(3)吸收C02(4)①.C02和02(1分)②.02(1分)78V(5)2一×100%53V+25V,17(12分)(除标明外,每空均2分)(1)1.5(1分)(2)36.5(1分)(3)①.6.72②.2.8(4)①.2:3(1分)②.1:1(1分)(5)①.32g/mol②.0.04NA或2.408×102218.(12分)(除标明外,每空均2分)(1)干燥氯气(1分)(2)2Fe+3Cl2=2FeC13(3)①.D②.冷却,使FeCl3蒸气转变为固体,便于收集FeCl3(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避免FeCl潮解(1分)(5)①2.Cl2+2NaOH=NaCl+NaCIO+H2ONaOHNaOH溶液溶液19.(12分)(除标明外,每空均2分)(1)4.0molL1(2)0.04molL1(3)C(4)①.A(1分)②.A(1分)③.C(1分)④.B(1分)(5)4.6molL20.(12分)(除标明外,每空均2分)(1)Na202(1分)NaC1(1分)(2)①Cl2+H20—HC1+HC10②2Na202+2H20一4NaOH+O2↑③2HC10光题2HC1+021(3)2Cl2+2Ca(OH)2=CaCl2+Ca(CIO)2+2H2OCa(CIO)2+H20+CO2=CaCO3+2HCIO高一化学答案第1页共1页2025 级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化 学 试 题2025.1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非金属单质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A.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B.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C.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D.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A.过氧化钠: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漂白粉:用于环境的杀菌消毒C.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症 D.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了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 H 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g· mol- 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C. 1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LD. 1mol青蒿素中含 11 mol H 高一化学试题 第1页 (共8页)4.下列实验中“推理或解释”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合的一组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解释A 新制氯水久置后漂白性下降 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 将点燃的 伸入充满( 的集气瓶中 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Cl 能支持H 燃烧C Na置于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 Na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D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钠盐是碳酸钠5.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装置用 固体粉末“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氧气B.图乙装置可用于除去CO 中的HCl(g)C.图丙装置验证 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D.图丁装置用于探究 和 的热稳定性6.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是 ()①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的摩尔质量是 的摩尔质量的2倍③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高一化学试题 第2页 (共8页)⑤HCl的摩尔质量是 36.5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⑦1 mol氦气的原子数为2NA⑧将1m ol NaCl固体溶于500mL 水, 其浓度为溶液中取出的5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⑩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A. 5 B. 6 C. 7 D.87.下列有关氯气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得蓝绿色溶液B.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放置,溶液的pH降低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最终呈红色D.“84消毒液”是杀灭“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 11.2 L 甲烷(CH )和乙烯(C H )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B.24g 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C.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所含电子数不相同D. 标准状况下, 2.24LH O中电子的数目为4NA9.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CuCl B. FeCl C. MgCl 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现有CO、CO 、O 三种气体,它们都含有1mo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B.同温同压下,同体积、同密度的C H 和N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28gCO和22.4L CO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D.配制 的 NaOH 溶液, 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1.8g高一化学试题 第3页 (共8页)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匀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mol的稀硫酸、ymol的硝酸银,则原混合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2.已知标准状况下: ①6.72 L NH : ②1.204×10 个H S分子: ③5.6gCH : ④0.5mol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体积大小: ④>③>①>②B. 原子数目③>①>②>④C. 密度大小: ④>②>③>①D. 质量大小: ④>③>②>①13.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下列有关以上条件的组合,其中不能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14.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 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个数之比为1:1B. 密度之比为11: 7C. 质量之比为7: 11D.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115.某干燥粉末可能由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物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但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已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仅为O B.混合物中一定有高一化学试题 第4页 (共8页)C.剩余固体的质量增加是因为 与 反应导致的D.无法确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C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通过测定混合气中( 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 (含杂质 )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1)实验开始时,需要关闭 打开 ,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足量稀硫酸;读数完成后,关闭 ,打开 (填) 或 或(2)在Q 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干燥管b中的试剂的作用(4)实验测得I中 的体积 (填化学式),Ⅱ中 的体积 (填化学式)高一化学试题 第5页 (共8页)(5)根据测得气体体积,求算 的纯度为 (表达式)17.(12分)回答下列问题(1) molC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 个 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2)0.4mol SiH 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 gHCl 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3)标准状况下,8.96L 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7.6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 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g。(4)等物质的量的( 和臭氧 其质量之比为 。若( 和( 质量相等,则其原子数之比为 。(5)已知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 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mL,则R 的摩尔质量为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18. (12分) 已知无水 在空气中遇水易潮解,加热易升华。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无水已知:装置A用于制备(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液X 是饱和食盐水(饱和NaCl 溶液),目的是除去 中混有的HCl气体。(1)装置C中的Y是浓硫酸,其作用是 。(2)装置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填“A”或“D”)处酒精灯:E中冷水的作用是 。(4)装置F的作用是 。(5)图中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不足,在图中方框内绘制应该补充的装置 ,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试题 第6页 (共8页)19.(12分)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保留一位小数)。(2)某同学取100mL 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 含 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 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偏高:B、偏低:C、不变(用字母回答)I.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Ⅱ.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Ⅲ.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IV.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5)“84 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 的浓硫酸配高一化学试题 第7页 (共8页)制2000mL2.3mol/L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所配制的稀硫酸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2分)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F、G、H, 满足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F为气体单质,A呈黄绿色,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B为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H(2)写出图中标号①、②、③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 ③ ; ② 。(3)由于D不易于保存,故生产生活中往往用A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易于保存运输的固体,其在潮湿空气中可以反应生成D,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试题 第8页 (共8页)2025级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4.下列实验中“推理或解释”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合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推理或解释化学试题A新制氯水久置后漂白性下降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2025.10将点燃的H2伸入充满C2的集气瓶中H2安静地燃烧,发出C2能支持H2燃烧注意事项:苍白色火焰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CNa置于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Na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该钠盐是碳酸钠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气体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5.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Al:27S32C1:35.5第1卷(选择题,共40分)NaHCO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混合气体1.非金属单质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过氧化钠⑧带孔隔板A.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澄清石饱和碳酸钠溶液灰水B.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C.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D.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A.图甲装置用N2O2固体粉末“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氧气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B.图乙装置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1(g)A.过氧化钠: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漂白粉:用于环境的杀菌消毒C.图丙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C.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症D.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D.图丁装置用于探究Na,CO,和NaHCO,的热稳定性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了诺贝尔奖。己知青蒿素的分子式6.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是()为C1s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gmoH②2molH,O的摩尔质量是1molH,O的摩尔质量的2倍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C.1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L③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D.1mol青蒿素中含11molH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高一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高一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2025级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化学答案.pdf (试题)2025级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试题)2025级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