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共同体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0月份独立作业 科学(1.1-2.1)1.(2025七上·浙江月考)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如图是某乐酸乳奶饮品,及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其中“250 mL”表示该盒装饮料的( )A.体积 B.温度 C.价格 D.质量等级2.(2025七上·浙江月考)下列常见的警告标志中,表示错误的是( )A.当心中毒 B.当心触电C.当心爆炸 D.当心火灾3.(2025七上·浙江月考)九三阅兵中,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其中“机器狼”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机器狼”在侦察能力、打击能力、保障处置等各方面都有提升。下列关于“机器狼”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生物,因为它能自主运动并执行任务B.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响应远程指令C.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D.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4.(2025七上·浙江月考)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下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假设时可以大胆想象,不受任何限制B.要善于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D.分析论证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5.(2025七上·浙江月考)如图所示,下列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6.(2025七上·浙江月考)医生常通过测体温、化验血液、拍CT等方式辅助诊断疾病。医生的这些行为属于( )A.提出科学问题 B.作出猜想或假设C.设计研究方案 D.获取事实和证据7.(2025七上·浙江月考)走进实验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以下行为合理的是( )A.边吃边实验 B.随意闻气味C.边实验边睡觉 D.出现意外,报告老师8.(2025七上·浙江月考)暖宝宝又叫暖贴,是一种方便、安全且能长时间提供温暖的产品。请估测暖宝宝在使用时的温度最接近()A.10℃ B.25℃ C.45℃ D.85℃9.(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明周末在家帮忙照顾弟弟,妈妈让他给弟弟泡100 mL 的奶。小明先往奶瓶里加入适量的水,若此时小明仰视读得水的体积为100 mL。则水的实际体积为( )A.无法判断 B.小于100 mLC.等于 100 mL D.大于100 mL10.(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新想趁着“双11购物节”在网上买一双运动鞋。网上买鞋没法试穿,只能通过鞋码对照判断是否合适。因此小新用一把皮卷尺去量自己脚的长度。若在测量过程中,小新拉紧了皮尺后量出自己的脚长为230 毫米,对照下面的表格,她应该选择的鞋子尺码是( )女鞋尺码对照表(国际尺码)鞋码 33.5 34 35 35.5 36 37 37.5 38 39 39.5 40 41脚长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A.37.5码 B.36码 C.37码 D.35.5码11.(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敏对一些待测量进行了估测,以下关于航天器或常见物体的估测,最不合理的是( )A.教室门的高度大约2 米B.“长征五号”火箭的直径约50米C.初中生的体积大约0.05立方米D.空间站内适宜的室温约 23℃12.(2025七上·浙江月考)学校天文小组使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环形山。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范围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目镜 物镜镜头编号 1 2 3 4放大倍数 5× 16× 10× 40×A.1 和 3 B.1 和4 C.2 和3 D.2 和413.(2025七上·浙江月考)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时,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目标移至中央,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物镜转换器C.转动细准焦螺旋 D.移动装片14.(2025七上·浙江月考)一位粗心的护士用将水银柱甩至35℃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测量了甲后,后面没有再甩一下体温计就给乙、丙测量体温,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高于 39.5℃15.(2025七上·浙江月考)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欲检测 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2025七上·浙江月考)科学家们常用高精度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1)图甲测量值为 cm。(2)图乙量筒内的液体体积为 mL。(3)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17.(2025七上·浙江月考)我们学习科学,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请选择仪器下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横线上。(1)可用于少量液体反应的容器是 。(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是 。(3)量取一定体积液体需使用 。18.(2025七上·浙江月考)杨梅的细胞结构具有典型性。(1)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有关。(2)成熟的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如图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 (填序号)。19.(2025七上·浙江月考)秋冬季节,流行性感冒频发,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中被广泛使用。体温计如图所示,其利用物质的 原理制成,其中 (填序号)结构实现了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20.(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华在观看火箭发射后,对长度测量产生兴趣。(1)他5 次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别为 18.50cm、18.51 cm、18.515 cm、18.80 cm、18.49 cm,剔除错误数据后平均值应为 。(2)他用如图甲方法测量某火箭袖珍模型直径,结果为 cm。(3)他通过缠绕法测量纸张厚度,如图乙所示,若粗细均匀的铅笔直径为 ,缠绕 n 圈后外径为D2,则纸厚d= 。(用所给字母表示)21.(2025七上·浙江月考)如图所示是小柯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填“左”或“右”)移动。(2)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 A,再把瓶浸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作好标记B。然后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 点,用刻度尺测得AB 为25 cm,BC 为18 cm,则此时室温为 ℃。22.(2025七上·浙江月考)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 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问题。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甲 30 每日饲喂 ,8g/只,连续30天 数量多且排列整齐 7.1乙 30 每日饲喂含 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数量少且排列散乱 1.2丙 3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基本消失 /(1)实验中选取的小鼠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的幼年小鼠。(写出两点)(2)每组30 只小鼠的目的是 。(3)实验中,甲组饲喂方式“ ”处应填: 。(4)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使用环保材料替代塑料 B.分类回收塑料制品C.将塑料垃圾倒入海洋 D.研发可分解塑料的微生物23.(2025七上·浙江月考)某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以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同学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并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制作好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二所示图像,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 (填“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动装片。(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标准。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且能选择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结构不够完整,有1~2处缺失,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匹配度一般 结构不够完整,缺失3 处及以上,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不匹配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 并简要说明理由: 。(3)第二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三所示。根据评价指标a,你认为该组同学的作品应被评定为哪个指标 并简要说明理由: 。24.(2025七上·浙江月考)甲、乙两同学用量筒分别测量三种物体的体积。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所示,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方法 (填“甲”或“乙”)。(2)实验二:测量塑料盒的体积甲、乙两位同学又按照图2所示设计实验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则测得塑料盒的体积是 cm3。(3)实验三: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体积,如图3所示。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安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A为一软塑料瓶,B为U形管,管中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橡皮管与A 相连(用热熔胶形成密封状态),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 U 形管液柱差h,记录数据如表1所示。表1t/℃ 25 27 29 31 33 35h/ cm 0 5 9.6 13.6 16.8 19(1)该简易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填结构名称)。(2)【产品迭代】小安在使用产品一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不足,根据不足重新设计了产品二,如图乙,用玻璃瓶替代塑料瓶,瓶口用单孔橡皮塞塞紧,插入玻璃管,玻璃管中有一小液滴。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小液滴移动的距离l,记录数据如表2 所示。表2t/℃ 25 27 29 31 33 35l/ cm 5 10 15 20 25 30改进后温度计最低可测温度为 。(3)为了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装置应该如何改进 请提出一点改进措施: 。(4)从产品一到产品二的迭代,小安制作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科学性 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均匀变化 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不均匀变化 不符合膨胀程度与温度变化之间的规律请从科学性角度,对产品二评价并说明理由: 。26.(2025七上·浙江月考)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 L1;②把墙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 n 圈;③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 D1;④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 D2。(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序号)。(2)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填序号)。①为了测长度已知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1枚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针的质量,然后算出1枚针的质量27.(2025七上·浙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栓薄片的结构时,发现了“细胞”,并绘制了软木栓细胞的图像(如图)。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材料三:之后,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所有细胞都来自己经存在的活细胞。材料四:科学家的研究与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的。(1)材料一中胡克观察到的其实是软木栓细胞中的 (填“细胞壁”“细胞膜”或“细胞质”)。(2)材料三中魏尔肖的观点可以用材料四中的 (填“①”“②”或“③”)来解释。(3)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同代人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C.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28.(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滨同学使用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请分析回答:(1)用图中四种方式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正确的是 (填字母),它的直径为 cm。(2)小滨同学用精度更高的刻度尺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5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2 1.69 1.70 1.18 1.71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 (填序号)次,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每个物理量都有一个客观确定的值,这个值叫做真实值。测量时,因为错误的操作方法或误差都会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出现差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则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大”或“小”)。29.(2025七上·浙江月考)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1)能使图1中2小幅度升降的是 。(填序号)(2)图2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3)如图3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填字母)。30.(2025七上·浙江月考)我市某中学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参加了“自制液体温度计”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评比3个环节。【器材】透明玻璃瓶、透明吸管、酒精、煤油、带孔橡胶塞、橡皮泥、记号笔、标有刻度的硬纸板。【设计】该小组经讨论设计了如下方案:在透明玻璃瓶内灌入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吸管穿过橡皮塞而插入玻璃瓶内液面之下,并用橡皮泥密封衔接处,如图甲所示。【制作】利用记号笔、刻度尺和已知温度的冷水(10℃)和热水(60 ℃)对自制温度计进行温度标记。步骤如下:(1)将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观察并记录自制温度计液柱所在的位置,分别标记为 A 点和B 点,如图甲所示,利用硬纸板上的刻度,将AB 等分为50份,均匀标上刻度。则当液柱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测量温度应大致为 ℃。(2)【评比】另一参赛小组往瓶内注入的是等量的煤油,将两组的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温度水池中,得到的结果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哪一小组制作的温度计更优秀 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 体积的单位有:m3、dm3、cm3、L、mL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即可。【解答】根据体积的单位可知,“250 mL”表示该盒装饮料的体积,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答案】B【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当心触电的标志为。【解答】A、图中标志是当心中毒,故A正确;B、图中标志是当心辐射,故B错误;C、图中标志是当心爆炸,故C正确;D、图中标志是当心火灾,故D正确。故答案为:B。3.【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机器狗不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遗传和变异等,即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不属于生物。故选D。4.【答案】A【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判断。【解答】 A.科学假设需要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观察现象,不能完全脱离实际或违背已知科学规律。故A错误符合题意;B.要善于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这是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这是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故C正确不合题意;D.分析论证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不能盲目相信权威或传统观点,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5.【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范分析判断。【解答】 A.刻度线未紧贴木块,故A错误;B.刻度线紧贴木块,且木块的一侧与刻度尺的整刻度线对其,故B正确;C.刻度线未紧贴木块(悬空),故C错误;D.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的长度平行,故D错误。故选B。6.【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测体温、化验血液、拍CT都属于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事实与证据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故答案为:D。7.【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此题。【解答】 A.在实验室不能饮食,防止中毒,故A错误;B.很多气体具有腐蚀性,直接闻会中毒,因此闻气体味道时,需要用手轻轻煽动,少量气体进入鼻内,故B错误;C.实验室操作时不能打瞌睡,避免发生实验事故,故C错误;D.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汇报老师,科学处理,避免事态扩大,故D正确。故选D。8.【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常见温度数值的认识进行分析。【解答】 冬季用暖手宝时,手感到暖和,但暖手宝在使用时要防止烫伤,由此可知暖手宝在使用时的温度略高于人的体温37℃,在45℃左右,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答案】D【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量筒读数时“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仰视时读数为100mL,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数偏小,而实际水的体积大于100mL。故选D。10.【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长度测量的知识确定测量结果的变化,再根据表格确定对应的鞋码。【解答】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如果脚长为230毫米,那么鞋码为37码。而在测量过程中,皮尺被拉紧,则此时测量结果偏小,即真实值比230mm要稍大,那么应该对应37.5码。故选A。11.【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体积和温度的认识判断即可。【解答】A.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大约1.8m左右,而教室的门比它略高,则2m是正常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50米的直径相当于一个大型体育馆的跨度, 而火箭的直径远远达不到,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50kg,人体密度接近水的密度(1000 kg/m3) ,根据公式计算可知,人的体积大约在0.05m3左右,故C正确不合题意;D. 空间站需要维持适宜宇航员生活的温度,通常在20℃~25℃之间,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望远镜通常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望远镜的总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目镜放大倍数为5x,物镜放大倍数为10x时,二者组合放大倍数为50x时最小,此时视野范围最大,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3.【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将甲和乙图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①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 乙,不需要的是转动粗准焦螺旋。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弯曲,则水银柱一旦上升后,不会自动下降,必须用力甩动才能回到初始位置。 如果水银柱没有甩回初始位置(35℃以下),体温计的读数不会低于之前测量的最高温度。【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在测量甲的体温前,体温计肯定甩动,则甲的体温等于39.5℃。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且示数保持39.5℃不变,那么它们的体温可能等于或小于39.5℃,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设置空白对照组,即不作特殊处理的一组,该探究中对照组为不添加抗生素只有细菌的一组。【解答】为探究抗生素的杀菌效果,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分别使用抗生素A和B与细菌接触,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只有细菌的对照组进行对照。故答案为:C。16.【答案】(1)2.30(2)40(3)-27【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读出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根据乙图确定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3)根据丙图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测量值为:6.30cm-4.00cm=2.30cm;(2)根据乙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液体的体积为40mL;(3)根据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在0℃一下,因此此时的示数为-27℃。17.【答案】(1)d(2)e(3)c【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使用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1) 试管适用于少量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反应,操作方便且可直接加热,故选d;(2) 烧杯直接加热易受热不均,需垫石棉网使热量均匀分布,故选e;(3) 量筒专用于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选c。18.【答案】(1)细胞壁(2)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膜外侧,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并抵御外界压力。(2) 在植物细胞中,液泡是储存水分、无机盐、色素(如花青素)和营养物质的结构。【解答】 (1)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膜外侧,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则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有关。(2)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来自于①液泡。19.【答案】热胀冷缩;②【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 (1)如图所示,体温计是利用液态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2)当温度降低时水银体积缩小,由于液泡上方细小弯曲的存在,导致水银不能流回液泡,实现了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故选②。20.【答案】(1)18.50cm(2)1.55(3)【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2)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录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3)根据乙图可知,圆环的半径和铅笔的半径之差等于n层纸张的总厚度。【解答】(1)比较可知,测量结果应该只有两位小数,则18.515cm错误。测量结果大致再18.50cm左右,则18.80cm为错误数据,将它们排除,那么剩余数据的平均值为:。(2)根据甲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火箭模型的直径为:2.55cm-1.00cm=1.55cm;(3)根据乙图可知,圆环的半径和铅笔的半径之差等于n层纸张的总厚度,即;解得:。21.【答案】(1)右(2)28【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根据图片分析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A代表0℃,B代表100℃,根据液柱变化的长度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烧瓶内装的是气体,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烧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液柱向右移动。(2)根据题意可知,A处表示0℃,B处代表100℃,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点,设室温是tC,用刻度尺测得AB为25cm,BC为18cm,根据液柱变化的长度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得到:;;解得:tC=28℃。22.【答案】(1)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月龄等相同(2)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普通饲料(4)C【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2)根据科学探究中选择尽量多的样本的原因分析;(3)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4)根据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分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微塑料对小鼠的影响时,应选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月龄等相同的幼年小鼠。(2)在科学探究中,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选取尽量多的样本,即要选取30只小鼠,而不是1只。(3)在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则它不应该加入微塑料,即每日饲喂普通饲料;(4)根据环境保护的知识可知,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故ABD不合题意;为减少陆地塑料污染,将塑料制品排放至海洋中会污染海洋环境,故C不合题意。故选C。23.【答案】(1)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左下方(2)细纱网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良好;结构中缺少细胞壁,结构不够完整【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①根据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分析;②使用显微镜时,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2)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3) 植物细胞包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主要结构。【解答】 (1) ①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②图二中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下方,只有使像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回到视野中央。而物体的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下方移动装片。(2)在两种材料透明塑料薄膜和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中,应该选择细纱网,理由是:细纱网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结合题图和评价指标a可知,组同学的作品应被评定为良好,理由是该模型缺少了细胞壁这一结构。24.【答案】(1)乙(2)6(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分析解答;(2)根据步骤③④计算塑料盒的体积;(3)如果细沙摇动不充分,那么沙粒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据此分析。【解答】(1) 甲同学的方法中,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导致测得的是石块和带出水的总体积,即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乙;(2)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③中量筒的示数是水和金属环的总体积,步骤④中量筒的示数是水、金属环和塑料盒的总体积,则二者之差就是塑料盒的体积,即V=50mL-44mL=6mL=6cm3。(3) 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 则铁砂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从而导致测出的体积比较实际体积偏大。25.【答案】(1)玻璃泡(2)23℃(3)选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的玻璃瓶(4)优秀,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均匀变化。【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热胀冷缩【解析】【分析】 (1)当温度发生改变时,塑料瓶内空气体积改变,则气压改变,于是引起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改变,则它的工作原理为气体的热胀冷缩;(2)根据表格数据推算图乙中温度计测量的最低温度;(3)根据W=Sh可知,当温度变化相同时,玻璃管越细,或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越大,则液柱移动的距离越大,那么测量越准确;(4)根据评价指标对温度计进行评价即可。【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 塑料瓶A内装有空气,受温度影响时空气体积会膨胀或收缩,从而推动U形管中的液柱变化, 则该温度计的塑料瓶用于盛放测温介质,相当于普通温度计中的玻璃泡;(2)根据表格2的数据可知,液柱移动从5cm移动到10cm时,温度从25℃升高到27℃,则液柱移动5cm时温度升高2℃。而液柱还可以向左移动5cm,则测量的最低温度为:;(3)根据V=Sh可知,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气体体积膨胀的越多,玻璃管越细,则液柱移动举例越多,则为了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改进措施为:选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的玻璃瓶;(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小安制作的温度计评价等级为“优秀”,理由是:温度每升高2℃,长度变化5cm,即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均匀变化。26.【答案】(1)①(2)①③【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累积法,结合图片分析墙纸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可;(2)微小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可以同时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总量,然后除以个数,这就是累积法,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圆环的直径和铅笔的直径差恰好是2n层墙纸的总厚度,因此测量墙纸厚度时,需要测出密绕圈数n、圆环直径、铅笔直径即可,墙纸长度没有必要测出,故没有必要的步骤是①;(2)根据题意可知,该题中运用累积法测量墙纸的厚度;①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易直接测量,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运用了累积法;②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二者体积差就是石块的体积,这里运用了排水法;③一枚针的质量很小,不易直接测量,为了测量一枚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针的质量,运用了累积法,因此运用相同方法的是①③。27.【答案】(1)细胞壁(2)③(3)B;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解析】【分析】(1)根据细胞结构的知识分析;(2)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照即可;(3)根据自己对细胞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判断即可。【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材料一中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看到的是细胞的空腔结构,这些结构就是细胞壁。(2)材料三中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这句话的含义是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故可以用材料四中的③来解释。(3)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并非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故A错误;B.细胞学说是由胡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等科学家逐步完善的,故B正确;C.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故选BC。28.【答案】(1)A;1.00(2)4;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3)小【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①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②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录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①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相差不大;②根据误差的减小方法解答。(3)长度的测量结果=。【解答】 (1)①A.采用“组合法”测量圆柱的直径时,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桌面一起卡住圆柱,圆柱的下边对准刻度尺的整刻度,能准确读出圆柱体上边缘的刻度,测出圆柱体的直径,故A正确;B.圆柱体下方的刻度没有对准刻度尺的整刻度,故B错误;C.三角板的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重合,无法保证下面的直角边与桌面平行,故C错误;D.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桌面夹住圆柱,故D错误。故选A。②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圆柱的直径为:1.00cm-0.00cm=1.00cm。(2)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数据基本都靠近1.70cm,而第4次结果与其它测量的结果偏差较大,是错误的;②小科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测量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则刻度之间的距离变大,那么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29.【答案】(1)12(2)(2)D(3)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调节方法分析解答;(2) 显微镜视野的亮度与放大倍数有关,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3)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因此物体的实际位置与视野中看到的相反,而运动方向相同。【解答】(1) 显微镜中能使镜筒小幅度升降的是细准焦螺旋。在图1中,2是镜筒,细准焦螺旋通常位于粗准焦螺旋的下方,故选12;(2)根据图2可知,放大倍数最小的是D,此时视野最亮;(3)根据图3可知,视野中物体在左下角,根据成像是倒立的可知,实际物体在右上角。但是二者运动方向一致,即物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故选A。30.【答案】(1)54(2)煤油;在相同温度下,煤油液面上升的距离更高,则精确程度会越高,因此煤油制作温度计更好。【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该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2)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面的高度越大,则测量越精确度。【解答】 (1)根据甲图可知,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因此温度低时膨胀的体积小,则液面也低,因此放入冷水时的液柱应位于B点。即B点为10℃,A点为60℃;AB之间表示的温度是:60℃-10℃=50℃,中间等分为50份,则1份表示的温度是;此时液面在A点一下第6个小格处,则图乙中表示的温度为:60℃-6×1℃=54℃。(2)根据丙图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煤油液面上升的距离更高,则精确程度会越高,因此煤油制作温度计更好。1 / 1浙江省共同体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0月份独立作业 科学(1.1-2.1)1.(2025七上·浙江月考)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如图是某乐酸乳奶饮品,及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其中“250 mL”表示该盒装饮料的( )A.体积 B.温度 C.价格 D.质量等级【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 体积的单位有:m3、dm3、cm3、L、mL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即可。【解答】根据体积的单位可知,“250 mL”表示该盒装饮料的体积,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2025七上·浙江月考)下列常见的警告标志中,表示错误的是( )A.当心中毒 B.当心触电C.当心爆炸 D.当心火灾【答案】B【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当心触电的标志为。【解答】A、图中标志是当心中毒,故A正确;B、图中标志是当心辐射,故B错误;C、图中标志是当心爆炸,故C正确;D、图中标志是当心火灾,故D正确。故答案为:B。3.(2025七上·浙江月考)九三阅兵中,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其中“机器狼”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机器狼”在侦察能力、打击能力、保障处置等各方面都有提升。下列关于“机器狼”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生物,因为它能自主运动并执行任务B.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响应远程指令C.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D.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机器狗不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遗传和变异等,即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不属于生物。故选D。4.(2025七上·浙江月考)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下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假设时可以大胆想象,不受任何限制B.要善于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D.分析论证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答案】A【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判断。【解答】 A.科学假设需要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观察现象,不能完全脱离实际或违背已知科学规律。故A错误符合题意;B.要善于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这是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这是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故C正确不合题意;D.分析论证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不能盲目相信权威或传统观点,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5.(2025七上·浙江月考)如图所示,下列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范分析判断。【解答】 A.刻度线未紧贴木块,故A错误;B.刻度线紧贴木块,且木块的一侧与刻度尺的整刻度线对其,故B正确;C.刻度线未紧贴木块(悬空),故C错误;D.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的长度平行,故D错误。故选B。6.(2025七上·浙江月考)医生常通过测体温、化验血液、拍CT等方式辅助诊断疾病。医生的这些行为属于( )A.提出科学问题 B.作出猜想或假设C.设计研究方案 D.获取事实和证据【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测体温、化验血液、拍CT都属于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事实与证据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故答案为:D。7.(2025七上·浙江月考)走进实验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以下行为合理的是( )A.边吃边实验 B.随意闻气味C.边实验边睡觉 D.出现意外,报告老师【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此题。【解答】 A.在实验室不能饮食,防止中毒,故A错误;B.很多气体具有腐蚀性,直接闻会中毒,因此闻气体味道时,需要用手轻轻煽动,少量气体进入鼻内,故B错误;C.实验室操作时不能打瞌睡,避免发生实验事故,故C错误;D.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汇报老师,科学处理,避免事态扩大,故D正确。故选D。8.(2025七上·浙江月考)暖宝宝又叫暖贴,是一种方便、安全且能长时间提供温暖的产品。请估测暖宝宝在使用时的温度最接近()A.10℃ B.25℃ C.45℃ D.85℃【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常见温度数值的认识进行分析。【解答】 冬季用暖手宝时,手感到暖和,但暖手宝在使用时要防止烫伤,由此可知暖手宝在使用时的温度略高于人的体温37℃,在45℃左右,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明周末在家帮忙照顾弟弟,妈妈让他给弟弟泡100 mL 的奶。小明先往奶瓶里加入适量的水,若此时小明仰视读得水的体积为100 mL。则水的实际体积为( )A.无法判断 B.小于100 mLC.等于 100 mL D.大于100 mL【答案】D【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量筒读数时“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仰视时读数为100mL,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数偏小,而实际水的体积大于100mL。故选D。10.(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新想趁着“双11购物节”在网上买一双运动鞋。网上买鞋没法试穿,只能通过鞋码对照判断是否合适。因此小新用一把皮卷尺去量自己脚的长度。若在测量过程中,小新拉紧了皮尺后量出自己的脚长为230 毫米,对照下面的表格,她应该选择的鞋子尺码是( )女鞋尺码对照表(国际尺码)鞋码 33.5 34 35 35.5 36 37 37.5 38 39 39.5 40 41脚长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A.37.5码 B.36码 C.37码 D.35.5码【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长度测量的知识确定测量结果的变化,再根据表格确定对应的鞋码。【解答】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如果脚长为230毫米,那么鞋码为37码。而在测量过程中,皮尺被拉紧,则此时测量结果偏小,即真实值比230mm要稍大,那么应该对应37.5码。故选A。11.(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敏对一些待测量进行了估测,以下关于航天器或常见物体的估测,最不合理的是( )A.教室门的高度大约2 米B.“长征五号”火箭的直径约50米C.初中生的体积大约0.05立方米D.空间站内适宜的室温约 23℃【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体积和温度的认识判断即可。【解答】A.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大约1.8m左右,而教室的门比它略高,则2m是正常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50米的直径相当于一个大型体育馆的跨度, 而火箭的直径远远达不到,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50kg,人体密度接近水的密度(1000 kg/m3) ,根据公式计算可知,人的体积大约在0.05m3左右,故C正确不合题意;D. 空间站需要维持适宜宇航员生活的温度,通常在20℃~25℃之间,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2025七上·浙江月考)学校天文小组使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环形山。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范围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目镜 物镜镜头编号 1 2 3 4放大倍数 5× 16× 10× 40×A.1 和 3 B.1 和4 C.2 和3 D.2 和4【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望远镜通常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望远镜的总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目镜放大倍数为5x,物镜放大倍数为10x时,二者组合放大倍数为50x时最小,此时视野范围最大,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3.(2025七上·浙江月考)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时,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目标移至中央,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物镜转换器C.转动细准焦螺旋 D.移动装片【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将甲和乙图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①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 乙,不需要的是转动粗准焦螺旋。故选A。14.(2025七上·浙江月考)一位粗心的护士用将水银柱甩至35℃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测量了甲后,后面没有再甩一下体温计就给乙、丙测量体温,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高于 39.5℃【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弯曲,则水银柱一旦上升后,不会自动下降,必须用力甩动才能回到初始位置。 如果水银柱没有甩回初始位置(35℃以下),体温计的读数不会低于之前测量的最高温度。【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在测量甲的体温前,体温计肯定甩动,则甲的体温等于39.5℃。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且示数保持39.5℃不变,那么它们的体温可能等于或小于39.5℃,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5.(2025七上·浙江月考)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欲检测 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设置空白对照组,即不作特殊处理的一组,该探究中对照组为不添加抗生素只有细菌的一组。【解答】为探究抗生素的杀菌效果,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分别使用抗生素A和B与细菌接触,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只有细菌的对照组进行对照。故答案为:C。16.(2025七上·浙江月考)科学家们常用高精度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1)图甲测量值为 cm。(2)图乙量筒内的液体体积为 mL。(3)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答案】(1)2.30(2)40(3)-27【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读出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根据乙图确定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3)根据丙图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测量值为:6.30cm-4.00cm=2.30cm;(2)根据乙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液体的体积为40mL;(3)根据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在0℃一下,因此此时的示数为-27℃。17.(2025七上·浙江月考)我们学习科学,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请选择仪器下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横线上。(1)可用于少量液体反应的容器是 。(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是 。(3)量取一定体积液体需使用 。【答案】(1)d(2)e(3)c【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使用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1) 试管适用于少量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反应,操作方便且可直接加热,故选d;(2) 烧杯直接加热易受热不均,需垫石棉网使热量均匀分布,故选e;(3) 量筒专用于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选c。18.(2025七上·浙江月考)杨梅的细胞结构具有典型性。(1)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有关。(2)成熟的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如图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 (填序号)。【答案】(1)细胞壁(2)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膜外侧,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并抵御外界压力。(2) 在植物细胞中,液泡是储存水分、无机盐、色素(如花青素)和营养物质的结构。【解答】 (1)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膜外侧,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则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有关。(2)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来自于①液泡。19.(2025七上·浙江月考)秋冬季节,流行性感冒频发,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中被广泛使用。体温计如图所示,其利用物质的 原理制成,其中 (填序号)结构实现了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答案】热胀冷缩;②【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 (1)如图所示,体温计是利用液态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2)当温度降低时水银体积缩小,由于液泡上方细小弯曲的存在,导致水银不能流回液泡,实现了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故选②。20.(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华在观看火箭发射后,对长度测量产生兴趣。(1)他5 次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别为 18.50cm、18.51 cm、18.515 cm、18.80 cm、18.49 cm,剔除错误数据后平均值应为 。(2)他用如图甲方法测量某火箭袖珍模型直径,结果为 cm。(3)他通过缠绕法测量纸张厚度,如图乙所示,若粗细均匀的铅笔直径为 ,缠绕 n 圈后外径为D2,则纸厚d= 。(用所给字母表示)【答案】(1)18.50cm(2)1.55(3)【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2)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录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3)根据乙图可知,圆环的半径和铅笔的半径之差等于n层纸张的总厚度。【解答】(1)比较可知,测量结果应该只有两位小数,则18.515cm错误。测量结果大致再18.50cm左右,则18.80cm为错误数据,将它们排除,那么剩余数据的平均值为:。(2)根据甲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火箭模型的直径为:2.55cm-1.00cm=1.55cm;(3)根据乙图可知,圆环的半径和铅笔的半径之差等于n层纸张的总厚度,即;解得:。21.(2025七上·浙江月考)如图所示是小柯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填“左”或“右”)移动。(2)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 A,再把瓶浸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作好标记B。然后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 点,用刻度尺测得AB 为25 cm,BC 为18 cm,则此时室温为 ℃。【答案】(1)右(2)28【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根据图片分析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A代表0℃,B代表100℃,根据液柱变化的长度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烧瓶内装的是气体,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烧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液柱向右移动。(2)根据题意可知,A处表示0℃,B处代表100℃,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点,设室温是tC,用刻度尺测得AB为25cm,BC为18cm,根据液柱变化的长度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得到:;;解得:tC=28℃。22.(2025七上·浙江月考)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 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问题。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甲 30 每日饲喂 ,8g/只,连续30天 数量多且排列整齐 7.1乙 30 每日饲喂含 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数量少且排列散乱 1.2丙 3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基本消失 /(1)实验中选取的小鼠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的幼年小鼠。(写出两点)(2)每组30 只小鼠的目的是 。(3)实验中,甲组饲喂方式“ ”处应填: 。(4)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使用环保材料替代塑料 B.分类回收塑料制品C.将塑料垃圾倒入海洋 D.研发可分解塑料的微生物【答案】(1)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月龄等相同(2)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普通饲料(4)C【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2)根据科学探究中选择尽量多的样本的原因分析;(3)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4)根据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分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微塑料对小鼠的影响时,应选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月龄等相同的幼年小鼠。(2)在科学探究中,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选取尽量多的样本,即要选取30只小鼠,而不是1只。(3)在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则它不应该加入微塑料,即每日饲喂普通饲料;(4)根据环境保护的知识可知,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故ABD不合题意;为减少陆地塑料污染,将塑料制品排放至海洋中会污染海洋环境,故C不合题意。故选C。23.(2025七上·浙江月考)某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以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同学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并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制作好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二所示图像,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 (填“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动装片。(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标准。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且能选择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结构不够完整,有1~2处缺失,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匹配度一般 结构不够完整,缺失3 处及以上,且选择的材料与其功能不匹配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 并简要说明理由: 。(3)第二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三所示。根据评价指标a,你认为该组同学的作品应被评定为哪个指标 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左下方(2)细纱网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良好;结构中缺少细胞壁,结构不够完整【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①根据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分析;②使用显微镜时,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2)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3) 植物细胞包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主要结构。【解答】 (1) ①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②图二中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下方,只有使像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回到视野中央。而物体的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下方移动装片。(2)在两种材料透明塑料薄膜和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中,应该选择细纱网,理由是:细纱网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结合题图和评价指标a可知,组同学的作品应被评定为良好,理由是该模型缺少了细胞壁这一结构。24.(2025七上·浙江月考)甲、乙两同学用量筒分别测量三种物体的体积。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所示,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方法 (填“甲”或“乙”)。(2)实验二:测量塑料盒的体积甲、乙两位同学又按照图2所示设计实验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则测得塑料盒的体积是 cm3。(3)实验三: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体积,如图3所示。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乙(2)6(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分析解答;(2)根据步骤③④计算塑料盒的体积;(3)如果细沙摇动不充分,那么沙粒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据此分析。【解答】(1) 甲同学的方法中,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导致测得的是石块和带出水的总体积,即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乙;(2)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③中量筒的示数是水和金属环的总体积,步骤④中量筒的示数是水、金属环和塑料盒的总体积,则二者之差就是塑料盒的体积,即V=50mL-44mL=6mL=6cm3。(3) 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 则铁砂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从而导致测出的体积比较实际体积偏大。25.(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安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A为一软塑料瓶,B为U形管,管中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橡皮管与A 相连(用热熔胶形成密封状态),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 U 形管液柱差h,记录数据如表1所示。表1t/℃ 25 27 29 31 33 35h/ cm 0 5 9.6 13.6 16.8 19(1)该简易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填结构名称)。(2)【产品迭代】小安在使用产品一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不足,根据不足重新设计了产品二,如图乙,用玻璃瓶替代塑料瓶,瓶口用单孔橡皮塞塞紧,插入玻璃管,玻璃管中有一小液滴。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小液滴移动的距离l,记录数据如表2 所示。表2t/℃ 25 27 29 31 33 35l/ cm 5 10 15 20 25 30改进后温度计最低可测温度为 。(3)为了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装置应该如何改进 请提出一点改进措施: 。(4)从产品一到产品二的迭代,小安制作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科学性 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均匀变化 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不均匀变化 不符合膨胀程度与温度变化之间的规律请从科学性角度,对产品二评价并说明理由: 。【答案】(1)玻璃泡(2)23℃(3)选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的玻璃瓶(4)优秀,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均匀变化。【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热胀冷缩【解析】【分析】 (1)当温度发生改变时,塑料瓶内空气体积改变,则气压改变,于是引起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改变,则它的工作原理为气体的热胀冷缩;(2)根据表格数据推算图乙中温度计测量的最低温度;(3)根据W=Sh可知,当温度变化相同时,玻璃管越细,或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越大,则液柱移动的距离越大,那么测量越准确;(4)根据评价指标对温度计进行评价即可。【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 塑料瓶A内装有空气,受温度影响时空气体积会膨胀或收缩,从而推动U形管中的液柱变化, 则该温度计的塑料瓶用于盛放测温介质,相当于普通温度计中的玻璃泡;(2)根据表格2的数据可知,液柱移动从5cm移动到10cm时,温度从25℃升高到27℃,则液柱移动5cm时温度升高2℃。而液柱还可以向左移动5cm,则测量的最低温度为:;(3)根据V=Sh可知,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气体体积膨胀的越多,玻璃管越细,则液柱移动举例越多,则为了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改进措施为:选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的玻璃瓶;(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小安制作的温度计评价等级为“优秀”,理由是:温度每升高2℃,长度变化5cm,即膨胀程度随温度变化均匀变化。26.(2025七上·浙江月考)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 L1;②把墙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 n 圈;③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 D1;④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 D2。(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序号)。(2)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填序号)。①为了测长度已知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1枚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针的质量,然后算出1枚针的质量【答案】(1)①(2)①③【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累积法,结合图片分析墙纸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可;(2)微小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可以同时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总量,然后除以个数,这就是累积法,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圆环的直径和铅笔的直径差恰好是2n层墙纸的总厚度,因此测量墙纸厚度时,需要测出密绕圈数n、圆环直径、铅笔直径即可,墙纸长度没有必要测出,故没有必要的步骤是①;(2)根据题意可知,该题中运用累积法测量墙纸的厚度;①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易直接测量,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运用了累积法;②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二者体积差就是石块的体积,这里运用了排水法;③一枚针的质量很小,不易直接测量,为了测量一枚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针的质量,运用了累积法,因此运用相同方法的是①③。27.(2025七上·浙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栓薄片的结构时,发现了“细胞”,并绘制了软木栓细胞的图像(如图)。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材料三:之后,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所有细胞都来自己经存在的活细胞。材料四:科学家的研究与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的。(1)材料一中胡克观察到的其实是软木栓细胞中的 (填“细胞壁”“细胞膜”或“细胞质”)。(2)材料三中魏尔肖的观点可以用材料四中的 (填“①”“②”或“③”)来解释。(3)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同代人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C.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答案】(1)细胞壁(2)③(3)B;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解析】【分析】(1)根据细胞结构的知识分析;(2)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照即可;(3)根据自己对细胞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判断即可。【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材料一中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看到的是细胞的空腔结构,这些结构就是细胞壁。(2)材料三中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这句话的含义是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故可以用材料四中的③来解释。(3)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并非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故A错误;B.细胞学说是由胡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等科学家逐步完善的,故B正确;C.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故选BC。28.(2025七上·浙江月考)小滨同学使用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请分析回答:(1)用图中四种方式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正确的是 (填字母),它的直径为 cm。(2)小滨同学用精度更高的刻度尺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5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2 1.69 1.70 1.18 1.71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 (填序号)次,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每个物理量都有一个客观确定的值,这个值叫做真实值。测量时,因为错误的操作方法或误差都会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出现差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则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大”或“小”)。【答案】(1)A;1.00(2)4;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3)小【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①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②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录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①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相差不大;②根据误差的减小方法解答。(3)长度的测量结果=。【解答】 (1)①A.采用“组合法”测量圆柱的直径时,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桌面一起卡住圆柱,圆柱的下边对准刻度尺的整刻度,能准确读出圆柱体上边缘的刻度,测出圆柱体的直径,故A正确;B.圆柱体下方的刻度没有对准刻度尺的整刻度,故B错误;C.三角板的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重合,无法保证下面的直角边与桌面平行,故C错误;D.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桌面夹住圆柱,故D错误。故选A。②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圆柱的直径为:1.00cm-0.00cm=1.00cm。(2)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数据基本都靠近1.70cm,而第4次结果与其它测量的结果偏差较大,是错误的;②小科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测量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则刻度之间的距离变大,那么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29.(2025七上·浙江月考)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1)能使图1中2小幅度升降的是 。(填序号)(2)图2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3)如图3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填字母)。【答案】(1)12(2)(2)D(3)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调节方法分析解答;(2) 显微镜视野的亮度与放大倍数有关,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3)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因此物体的实际位置与视野中看到的相反,而运动方向相同。【解答】(1) 显微镜中能使镜筒小幅度升降的是细准焦螺旋。在图1中,2是镜筒,细准焦螺旋通常位于粗准焦螺旋的下方,故选12;(2)根据图2可知,放大倍数最小的是D,此时视野最亮;(3)根据图3可知,视野中物体在左下角,根据成像是倒立的可知,实际物体在右上角。但是二者运动方向一致,即物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故选A。30.(2025七上·浙江月考)我市某中学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参加了“自制液体温度计”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评比3个环节。【器材】透明玻璃瓶、透明吸管、酒精、煤油、带孔橡胶塞、橡皮泥、记号笔、标有刻度的硬纸板。【设计】该小组经讨论设计了如下方案:在透明玻璃瓶内灌入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吸管穿过橡皮塞而插入玻璃瓶内液面之下,并用橡皮泥密封衔接处,如图甲所示。【制作】利用记号笔、刻度尺和已知温度的冷水(10℃)和热水(60 ℃)对自制温度计进行温度标记。步骤如下:(1)将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观察并记录自制温度计液柱所在的位置,分别标记为 A 点和B 点,如图甲所示,利用硬纸板上的刻度,将AB 等分为50份,均匀标上刻度。则当液柱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测量温度应大致为 ℃。(2)【评比】另一参赛小组往瓶内注入的是等量的煤油,将两组的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温度水池中,得到的结果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哪一小组制作的温度计更优秀 请说明理由: 。【答案】(1)54(2)煤油;在相同温度下,煤油液面上升的距离更高,则精确程度会越高,因此煤油制作温度计更好。【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该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2)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面的高度越大,则测量越精确度。【解答】 (1)根据甲图可知,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因此温度低时膨胀的体积小,则液面也低,因此放入冷水时的液柱应位于B点。即B点为10℃,A点为60℃;AB之间表示的温度是:60℃-10℃=50℃,中间等分为50份,则1份表示的温度是;此时液面在A点一下第6个小格处,则图乙中表示的温度为:60℃-6×1℃=54℃。(2)根据丙图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煤油液面上升的距离更高,则精确程度会越高,因此煤油制作温度计更好。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共同体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0月份独立作业 科学(1.1-2.1)(学生版).docx 浙江省共同体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0月份独立作业 科学(1.1-2.1)(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