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八上 第五单元第10课《心灵的慰藉》课件(22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八上 第五单元第10课《心灵的慰藉》课件(22页)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新知导入
01
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感到沮丧或压力大的时候,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情绪、让自己心情变好
新知导入
01
艺术家们遇到人生难题时,也有自己的“解压法宝”当他们遭遇挫折时,是怎么将美术变成“心灵创可贴”的呢
(浙美版)八年级

第10课
心灵的慰藉

传统画家的心灵慰藉

外国画家的心灵慰藉

创意实践
目 录
传统画家的心灵慰藉
新知讲解
02
北宋的苏轼,也就是苏东坡,大家对他有什么印象
诗人
苏东坡像 中国画 元代赵孟
才华横溢
颠沛流离
仕途坎坷
书画家
满腹经纶
乐观豁达
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至黄州,即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其诗文被政敌摘取字句,诬陷为“讥刺朝政”“怨谤皇帝”他被捕入狱近百日,险些被判死刑,后经亲友营救,最终贬为黄州。
新知讲解
02
苏轼人生特坎坷,因得罪权贵被贬到黄州,没钱没地位,当一个人遭遇这样的人生重击,会怎么抒发内心复杂情绪呢
《黄州寒食诗帖》书法 北宋 苏轼
《潇湘竹石图》(局部)中国画北宋苏轼
新知讲解
02
苏轼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 从书法作品的笔触、线条中你能感受到这种心情吗
《黄州寒食诗帖》书法 北宋 苏轼
1.苏轼写“年年欲惜春”时,第二个“年”用点带过,这种随性处理,能让你感受到他书写时怎样的心境
第二个 “年”的简化,是情绪的 “轻抛”,把反复被贬的苦闷,用最省力气的笔触,泄成一声无声叹息。
新知讲解
02
苏轼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 从书法作品的笔触、线条中你能感受到这种心情吗
2.“花”与“泥”笔画勾连,结合苏轼从 “高人一等”到被贬的经历,说说这处连笔藏着他怎样的人生领悟
蒋勋老师认为这是苏轼领悟到了“一直把自己当花,你当花你就娇贵,你就不能够下来”。我们都知道古代文人清高。他们看谁都觉得不顺眼、俗气、显得自己很娇贵,曾经苏轼也是这样,因写得一等一好文章,二十出头就声震朝野,直到乌台诗案,到了监狱一样是个饿了要有饭吃,憋急了要拉屎的人:到了谪居之地一样是个要下地干活,馋了要讨酒喝的人。也是在这样的境遇里,苏轼开始结交当时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道士、琴师、卖酒的、开药店的……可恰恰正是因为这时候,苏轼这朵“花”落到了“泥”上,才能活得真实不矫情。
新知讲解
02
苏轼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 从书法作品的笔触、线条中你能感受到这种心情吗
3.写“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时,“空、寒、破、湿”用字和字体形态,如何强化了他的悲凉感
“空、寒、破、湿”本身就冷,就连破字的边都没包住,一也是破碎的,字像他的生活支离破碎。
新知讲解
02
苏轼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 从书法作品的笔触、线条中你能感受到这种心情吗
4.“纸” 字最后一笔拉长露锋芒,对比“做人忌讳锋芒毕露”,苏轼此刻为何要“显露锋芒”
尖锐的笔锋,就像是一把刀一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做人最忌锋芒毕露,可苏轼在这里偏偏要把锋芒显露出来然后戛然而止,发出了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新知讲解
02
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书法 北宋 苏轼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泣血之作。仕途遇挫、生活清苦,让他满心悲凉。可书法里,随性的点画、断连的笔锋,把委屈、不甘、对人生的悟,都呈现在纸上。129字,没刻意炫技,却让我们摸到他 被贬后的心碎与挣扎,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把苦难熬成“心灵解药”。
新知讲解
02
苏轼没停在诉苦里!被贬的日子,他还画了《潇湘竹石图》
不止苏轼,还有一群心里装着故事的画家——家道中落的倪瓒、晚年落魄的徐渭、明朝后裔朱耷,他们的画里,藏着比故事更戳心的“人生答案”。
《潇湘竹石图》(局部)中国画北宋苏轼
外国画家的心灵慰藉
新知讲解
02
外国艺术家的心灵独白和中国的艺术家有什么不同
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年幼时亲人相继离世,内心充满悲痛和孤独。他说'艺术唯一真切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内心’。大家看《雾海上的旅人》,画面中的旅人站在山顶,俯瞰着被雾笼罩的山川,你们有什么感受
雾海上的旅人 油画 1817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德国)
冷色调、孤独的人影,这画面是不是既壮丽又带着一丝孤独 这正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他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
新知讲解
02
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人生选择很特别,他放弃了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来到塔希提岛。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我们从何处来 我们是谁 我们向何处去 油画 1898 高更(法国)
新知讲解
02
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人生选择很特别,他放弃了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来到塔希提岛。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我们从何处来 我们是谁 我们向何处去
油画 1898 高更(法国)
用艺术表现质朴、纯粹的原始生活,种没有经过规则和文明束缚的生命力。这幅作品,画面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呈现出生命的自然状态,他把生命力放到了最原初的那个状态里。这正是他所追求的心灵慰藉。
新知讲解
02
中外艺术家在面对人生困境、寻求心灵慰藉时在创作题材选择上和表现手法上存在哪些异同
外国艺术家如弗里德里希选自然风光,高更选原始生活。
题材更多是山水、花鸟、人物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笔墨意境。
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
03
创意实践
创作心灵备忘录。
要求:
创作心灵备忘录学习任务选择一件课本作品,为其设计“艺术疗愈说明书”。
教师示范
04
心灵备忘录
品名:八大山人《鸟图》疗愈包
适用人群:
疗效:
使用提示:凝视白眼3分钟,体验“冷眼观世”的释然
品名:八大山人《鸟图》疗愈包
适用人群:遭遇不公、内心愤懑难平或因外界评价感到压抑的人。
疗效:通过鸟“白眼观世”的孤傲姿态,释放内心的委屈与不甘;借画面极简的留白,让人在“不迎合、不妥协” 的共鸣中获得释然,找到内心的倔强与清醒。
拓展
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了他们在人生困境中如何通过创作来慰藉心灵。美术就像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无论是中国艺术家借山水花鸟抒发情感,还是外国艺术家通过自然风光和原始生活表达内心,都让我们看到了美术抚慰心灵的强大力量。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了烦心的事情,可以用绘画表现出来。
拓展训练
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