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射线)三个波段的波长大小关系是(  )
A.可见光的波长最长,红外线的波长最短
B.红外线的波长最长,X射线的波长最短
C.红外线的波长最长,可见光的波长最短
D.可见光的波长最长,X射线波长最短
2.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其中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关于这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高低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A=EB B.EA>EC C.φA=φB D.φB<φC
3.利用图示装置通过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有关平行板电容器问题,开始时,两金属板A、B竖直平行且正对,开关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持开关闭合,将A板缓慢竖直向上平移,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减小
B.若保持开关闭合,将A板缓慢水平向左平移,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增大
C.若S断开后,仅在A、B板间插入玻璃板,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减小
D.若S断开后,仅将A板缓慢竖直向上平移,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不变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已知电源的内阻小于灯泡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输出功率增大,电源效率增大
B.变小,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增加,通过的电流减小
D.灯变亮,灯变暗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电流有大小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C.据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D.据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冲量反映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是过程量,也是标量
B.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
C.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比沙地上更易碎,是因为水泥地对其冲量更大
D.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重力的功和冲量都始终为零
7.5G网络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生产。产生5G无线电波的LC振荡电路,某时刻的工作状态如图所示,则该时刻(  )
A.线圈中磁场的方向向上
B.电容器极板间电场正在增强
C.线圈储存的磁场能正在增加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电流方向相反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体积相同的两个小球A、B,质量分别为和,两球中间夹着一根压缩的轻弹簧,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放开A、B球和弹簧,已知A球脱离弹簧的速度为6m/s,接着A球进入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0.5m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PQ为半圆形轨道竖直的直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A的冲量大于对B的冲量
B.A球脱离弹簧时B球获得的速度大小为4m/s
C.A球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D.若半圆轨道半径改为0.9m,则A球不能到达Q点
9.为模拟空气净化过程,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密闭除尘桶。在甲圆桶顶部和底面间加上恒定电压U,沿圆桶的轴线方向会形成一片匀强电场,初速度为零的带电尘粒的运动方向如图甲箭头方向所示:而在乙圆桶轴线处放一直导线,在导线与桶壁间也加上恒定电压U,会形成沿半径方向的辐向电场,初速度为零的带电尘粒的运动方向如图乙箭头方向所示。已知带电尘粒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假设每个尘粒的质量和带电荷量均相同,带电尘粒的重力忽略不计,则(  )
A.在甲桶中,尘粒的加速度一直不变
B.在乙桶中,尘粒在向桶壁运动过程中,尘粒所受电场力变小
C.任意相等时间内,甲桶中电场力对单个尘粒做的功一定相等
D.甲、乙两桶中,电场力对单个尘粒做功的最大值相等
10.对于电动势的定义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E与W成正比
B.E与q成反比
C.E的大小与W、q无关
D.W表示非静电力的功
三、实验题
11.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1)多用电表未接入电路时,指针如图1所示,需要调节部件 (选填“A”“B”或“C”),使指针停在电流挡“0”刻度线位置。
(2)若将选择开关拨至“50V”直流电压挡测量电压,指针如图2所示,则读数为 V。
(3)下列四幅图选择开关均已旋转到合适挡位,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甲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B.乙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C.丙图是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D.丁图是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1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现有电压表(0~3V)、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器材:
A.电流表(0~0.6A)
B.电流表(0~3A)
C.滑动变阻器(0~20)
D.滑动变阻器(0~100)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2)实验中,某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
组别 1 2 3 4 5 6
I/A 0.12 0.21 0.31 0.36 0.49 0.57
U/V 1.38 1.31 1.24 1.14 1.11 1.05
(3)根据图乙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考虑到实验中使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实际特点,本实验是存在系统误差的。关于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该实验产生系统误差
B.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该实验产生系统误差
C.电流表内阻的大小对系统误差没有影响
D.电压表内阻的大小对系统误差没有影响
(5)在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电源的总功率P都将随之改变。以下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P- U关系的是
A. B. C. D.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为,定值电阻。、为两个平行金属板,板长为,板间距离为。质量为、带电量为的颗粒从两金属板左端沿板间中线以v0=2m/s的速度射入两板间。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使颗粒刚好打到下板右侧边缘的D点。颗粒重力忽略不计。求:
(1)颗粒在两板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两板间的电压U;
(3)电阻箱的阻值。
14.如图所示,带有圆管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管轨道竖直(管内直径可以忽略),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圆管轨道的半径R=0.5m,P点左侧轨道(包括圆管光滑右侧轨道粗糙.质量m=1kg的物块A以v0=10m/s的速度滑入圆管,经过竖直圆管轨道后与直轨道上P处静止的质量M=2kg的物块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B在粗糙轨道上滑行18m后速度减小为零.已知物块A、B与粗糙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A滑过竖直圆管轨道最高点Q时受到管壁的弹力;
(2)最终物块A静止的位置到P点的距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D B B CD BD CD
11.(1)A
(2)21.0
(3)BD
【详解】(1)多用电表未接入电路时,指针图1所示,需要调节部件A(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停在电流挡“0”刻度线位置。
(2)调节好后,将选择开关拨至“50V”直流电压挡测量电压,指针如图2所示,则读数为21.0V。
(3)A.使用多用电表时电流方向是“红进黑出”,甲图中红表笔应该接小灯泡的左端,A错误;
B.乙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红表笔接外部电源的正极,B正确;
C.丙图是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话,应该把小灯泡与电源断开,C错误;
D.丁图是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黑表笔应该接二极管的正极(左侧),D正确。
故选BD。
12. A C 1.47(1.46~1.48) 0.74(0.72~0.76) BC A
【详解】(1)[1][2]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只要保证电路总电阻不小于2.5Ω即可用0.6A量程(精确度高)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阻值要满足这个条件很容易,故电流表选A;实验误差来自于电压表分流,所以选用总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C。
(2)[3]
(3)[4][5] U-I图线的纵截距表示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即

(4)[6]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电流表示数小于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导致产生系统误差,电压表内阻越大,分流越少,电流表示数误差就越小;电流表内阻大小对系统误差没有影响,不会导致两电表读数出现误差。故选BC。
(5)[7] 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其示数U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而增大;电源总功率为
可见:电源总功率P与电压表示数U成单调递减的一次函数,故图像选A。
13.(1);(2);(3)
【详解】(1)颗粒在两板间做类平抛运动,平行于板方向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
垂直于板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解得颗粒在两板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颗粒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两板间的电压
(3)由欧姆定律可知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解得
14.(1)150N(2)2m
【详解】(1)物块A从开始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物块A在Q点时,设轨道对物块A的弹力T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T=150N,
则物块A在Q点时轨道对它的弹力大小为150N,方向竖直向下;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块A与B碰前的速度为v0,物块A与B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
碰后物块B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v1=-2m/s,v2=6m/s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块A若能滑回Q点,其在P点反弹时的最小速度满足:
则物块A反弹后划入圆管后又滑回P点,设最终位置到P点的距离为xA,
则:
解得最终物块A静止的位置到P点的距离xA=2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