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5年5月2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天问二号探测器。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下图示意天问二号探测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2016HO3与彗星311P( )
A.物质组成相似 B.均为地球同步卫星
C.轨道半径一致 D.都位于小行星带内
2.主探测器拉起机动的主要目的是( )
①稳定原绕转方向 ②加速 ③变轨 ④摆脱地球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天兴洲大桥全桥共设有三个交通气象站,自南向北依次为青化立交站、天兴洲大桥站和三环线站。天兴洲大桥站位于土桥,其监测设备悬空于长江水道之上,青化立交站和三环线站均设置在实有路基的路面上。如图示意武汉天兴洲大桥三个气象站位置,下表示意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三个气象站的最低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天气条件 天兴洲大桥站 青化立交站 三环线站
晴天 —5.7℃ —2.1℃ —4.3°C
阴天 —4.2℃ —1.1℃ —1.3℃
雨天 2.1℃ 3.7℃ 3.3℃
3.三个气象站温度差值最大的发生在( )
A.晴天的青化立交站与三环线站 B.雨天的天兴洲大桥站与青化立交站
C.阴天的青化立交站与三环线站 D.晴天的天兴洲大桥站与青化立交站
4.三个气象站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天兴洲大桥站温度均处于最低的主要原因有( )
①桥面悬空,夜晚桥面散热快 ②位置偏北,气温较低
③位于长江水道上,与空气对流热交换强 ④河水吸热,降温幅度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冬季晴天的夜晚,主桥段易出现( )
A.大风和大雾 B.大雾和结冰 C.结冰和冻雨 D.大风和冻雨
黄土高原的沟谷系统中普遍发育着不同年龄和规模的沟壑。不同历史时期,流水沿黄土塬表面发生多次下切,冲沟两侧的谷坡上发育出类似河流阶地、呈阶梯状的地形,即冲沟阶地。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西侧发育冲沟(自北向南流),现今深度超过50m。下图为西冲沟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冲沟受内力作用影响的主要表现是( )
A.基座古土壤层变薄 B.冲沟左岸阶地消失 C.河谷阶地变宽阔 D.地壳间歇性抬升
7.黄土高原冲沟阶地流水下切作用的显著特征是( )
A.下切作用强,速度快 B.下切作用弱,速度慢
C.下切作用弱,但速度快 D.下切作用强,但速度慢
8.仰韶时期人类活动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阶地上覆土壤肥沃 ②取沟底水源便利 ③黄土保水能力强 ④粗砂砾石提供建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格陵兰冰盖物质平衡由触地线处的冰通量和表面物质平衡组成,触地线处冰通量进入冰架或者入海冰川末端,通过冰流运动、冰架崩坍和底部融化等方式注入海洋。表面物质平衡是冰盖表面的物质收入和支出的净值,包括总降水、融水径流、升华/蒸发(在格陵兰冰盖一般统称为升华)、风吹雪侵蚀和冰冷储。下图为格陵兰冰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决定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收支平衡的主要环节是( )
A.风吹雪侵蚀和冰冷储 B.降水和升华
C.降水和融水径流 D.冰通量和冰冷储
10.推测格陵兰冰盖触地线处冰通量开始出现减少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9月 D.12月
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是我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省份,自西向东分别为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和湿润气候区。黑龙江省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干旱频发。如图示意黑龙江省地理分区及1990—2020年降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图示黑龙江省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其降水低值中心位于( )
A.大兴安岭南部 B.松嫩平原西部 C.三江平原东部 D.牡丹江半山区北部
12.黑龙江省干旱年份( )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蒙古冷高压偏弱
B.中纬西风势力偏强,东南季风偏弱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蒙古冷高压偏强
D.中纬西风势力偏弱,东南季风偏强
13.黑龙江省受干旱威胁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山西省太原市(37°54′N,112°33′E)的北中环桥是跨汾河大桥,由5座高度不等的钢拱组成斜拉塔。北中环桥东西向横跨汾河,向西视野开阔,夕阳透过北中环桥5个错落有致的拱圈时,画面极具艺术感,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在此拍摄日落。下图为某摄影师在北中环桥拍摄的日落景观图(太阳位于拱圈正中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日,太原市的昼夜特征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且夜逐渐变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
15.当拍摄照片中日落方位从拱圈正中央移至左下方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C.位于北半球,向南移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
16.春分当日,北中环桥日落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7:54 B.18:00 C.18:30 D.19:04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极端短时强降水是指降水强度≥50mm·h﹣1的一种强对流天气。冷涡作为一种深厚的冷性涡旋系统,能够促进“上冷下暖”的热力不稳定大气层结的形成,进而为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产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天津位于渤海湾西岸,受东亚夏季风与中纬度天气系统共同影响,极端短时强降水天气频发。2022年7月26日,天津经历了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在11:43时,降水强度增量达88.8mm·h﹣1。如图分别示意2022年7月26日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前天津500hPa环流形势和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极值落区。
(1)简述天津极端短时强降水的特征。
(2)说明冷涡对天津极端短时强降水天气形成的影响。
(3)指出7月26日天津地区的降雨类型,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蒙森海是西南极玛丽·伯德地沿岸边缘海,属于南大洋太平洋扇区,温暖的绕极深层水通过海底冰蚀槽进入大陆架,潜入冰架下方,冰盖因缺乏坚实的冰架支撑而成为西南极冰盖中最脆弱的部分。下图示意阿蒙森海冰架和沿岸流分布。
(1)指出玛丽·伯德地沿岸流的性质和影响其流向的因素。
(2)分析阿蒙森海冰架成为西南极冰盖中最脆弱部分的原因。
(3)说明阿蒙森海冰架脆弱的具体表现。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袭夺引发的分水岭迁移和河道系统移位现象,能够深刻塑造流域地貌的格局。庐山是一座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垒式褶皱断块山,山体褶皱、断裂较明显。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形成了密集分布的山地河流流域,流域内干流多呈东北或西南流向,支流多呈西北或东南流向,组成了格子状或平行状的水网系统。该系统频繁受到构造运动与侵蚀基准面变化的影响,河流溯源侵蚀能力强,引发河流袭夺。如图示意庐山大校场流域河流袭夺过程。
(1)指出庐山山地易发生河流袭夺的自然条件。
(2)描述大校场河被袭夺的过程。
(3)说明长冲河袭夺大校场河后,下游河段河床发生的变化。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D 7.A 8.A
9.C 10.C
11.B 12.C 13.A
14.C 15.B 16.C
17.(1)发展速度快;降水强度大;极端短时强降水落区分布集中。
(2)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有利于对流发展;凝结释放潜热,增强对流强度;维持对流系统发展,延长强降水持续时间;增强水汽输送,为极端降水提供充足水汽。
(3)降雨类型:对流雨。理由:冷涡系统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形成“上冷下暖”的结构,符合对流性降水的触发条件;短时强降水(降水强度≥50mm·h﹣1)突发性强、落区集中,典型表现形式为对流性降水;降水由对流云团(如积雨云)产生,而非大范围锋面降水;7月为夏季,天津受东亚夏季风影响,暖湿气流充沛,易形成强对流天气。
18.(1)沿岸流性质:寒流。影响因素:盛行风向、南极大陆轮廓。
(2)温暖的绕极深层水通过海底冰蚀槽进入大陆架,加速冰架底部融化;冰架底部融化导致冰架变薄,支撑力下降;全球变暖,加剧了该区域的冰架消融,使冰盖更容易崩解。
(3)冰架崩解加剧,冰山脱落频率增加;冰架退缩明显,面积逐年减小;冰架变薄,底部融化速率加快。
19.(1)庐山褶皱、断裂发育明显,岩石破碎,易被侵蚀;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溯源侵蚀作用强烈,易切穿分水岭;格子状或平行状水网,分水岭狭窄,易被切穿;地壳抬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加剧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蚀,促使袭夺现象的发生。
(2)长冲河因构造运动或侵蚀基准面下降,下切侵蚀增强,溯源侵蚀至大校场河流域的分水岭,长冲河不断向大校场河方向延伸,最终切穿分水岭,导致两河连通。
(3)下蚀和侧蚀作用增强,河床加深、展宽;上游来沙量可能增加,下游河段因水流动力变化发生冲刷或淤积,局部河床形态调整;可能形成深切河谷、阶地或新的河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