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外国语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2025.10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晕yān 酝酿(liàng) 鼓斜(qī) 咄咄逼人(duō)
B.粗犷(kuàng) 抖擞(sǒu) 荫蔽(yīn) 絮絮叨叨(xù)
C.静谧(mì) 莅临(lì) 棱镜(líng) 呼朋引伴(póng)
D.菡萏(dàn) 分歧(qí) 心绪(xù) 稀稀疏疏(sh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沐浴 宽敞 淅淅沥沥 喜出望外
B.喉咙 憔悴 水波粼粼 花枝招展
C.凄冷 草垛 山岛味崎 水何澹澹
D.诀别 祷告 豪不掩饰 亭亭玉立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 “家父”“垂爱”“大作”是敬辞,“愚见”“敝人”“斧、正”是谦辞。
B.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如“屋檐下”“玻璃上”。
C.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D.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仿佛”等比喻词连接的是明喻,如“她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就是明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阳春三月,同学们游春赏景,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B.一号辩手在场上巧舌如簧,咄咄逼人,赢得满堂喝彩。
C.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D.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做安排迎春耕。
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三月的春风是妩媚而轻盈的,她不急不躁,安静地给世间带去所有的美好。她轻轻地吹开柳树上的第一个革苞、在一夜之间的转瞬里, ;她怯怯地吹开陌上的桃花,在粉红的浪潮里, ;她慢慢地吹起孩子们的风筝,在戏耍的童年里, ;她缓缓地吹动山坞里的茶树。在吐出新叶的盎然里,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三月的春风宛若佳人,一笑嫣然,倾国倾城。
①让草地上的奔跑充满快乐 ②让采茶的姑娘唱起优美的歌
③将柳枝条染上翠绿 ④将行人的脸上点缀出笑容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老舍,原名舒庆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龙须沟》是他的主要小说作品。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的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D.朱自清的《春》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即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7.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8分)
打开书本,自然的色彩交替而来,陶治我们的性情,滋润我们的心灵。
景可写意: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1) ,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暮春之景;也有《观沧海》中“(2) ,若出其里”的壮阔之景;还有《春》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3) ”的清新之景。
景可写心: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4)、 ”和“古道西风瘦马”,将景物组接在一起,以凄凉景色衬托了游子的落寞。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5) ,(6) ”,借明月表达对朋友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景可通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7) ,(8) ”写时序更替,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生活哲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暮热游荷池上(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①忽报侬②,披襟③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②依:我。③披襟:敞开衣襟。
8.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诗人描写了“ ① ”“ ② ”“斋花”等鲜明的意象,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③ 之情。(3分)
9.“荷花入喜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句诗特别有趣,它把荷花当成了什么来写 这样写让你感觉荷花怎么样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无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持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使怒曰:“非人藏!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②天疾风左右③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④风痰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逐自驱车往。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官。②会:正好,恰巧。③左右:在旁侍候的人或近臣。④以:因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去后乃至( ) ②相委而去( )
③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④明日( )
11.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明 日 会 天 疾 风 左 右 止 文 侯 不 听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分)
(2)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2分)
13.两个文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1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2)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紅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土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填写下表。(3分)
事件 “我”的表现 母亲的反应
第一次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提出去北海看花 ① 劝慰鼓励
第二次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推“我”去看看 答应母亲 ②
第三次 ③ 怀念母亲 /
15.本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品味下面的句子,母亲“悄悄地”这一行为细节,具有怎样感人的力量 请加以分析。(2分)
句子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句子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句子3: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6.好的朗读,可以再现画面,传达情意。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文章设计的部分朗读脚本,请根据提示,帮助他完成设计。注:重音号“.”,停顿号“∧”(4分)
朗读设计 表达情感
“我可活什么劲儿!”(①给两个词加重音号) 绝望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②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③
“我那 个 有 病 的 儿 子和我 那 个 还 未 成 年 的女儿……”(④填一个停顿号) 担忧
17.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提到“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意义 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老天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 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老天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浮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有删改)
18.第①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2分)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19.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
20.第②段中,作者说秋和冬是“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这里的“整人情”在文中具体是什么意思 (3分)
21.第③段写山顶颜色的变化,连用了三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2分)
22.文章以“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这句话结尾,有怎样的妙处 (4分)
(五)名著阅读(5分)
23.班级开展“穿越名著时空领略经典魅力”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下题。(5分)
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不可思议的童话世界中徜徉,也可以放任自己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中遨游……在文学作品中,想象是作者构建情节的重要工具,而“骗”作为一种情节元素也依赖于想象。
【甲】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甲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 ”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乙】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乙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1)《朝花夕拾》中【甲】 (人名)骗“我”:偷首饰变现去买东西:【乙】 (人名)骗“我”:百草园里有美女蛇。(2分)
(2)一个“骗”字鲜明地塑造了相关情节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请结合【甲】【乙】两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比较他们骗“我”的不同之处。(3分)
三、作文(50分)
24.根据要求写作。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和动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课文中的形象、作者的意图……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时间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5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