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民生新规等素材,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立场,增强对党的决策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辩证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和主体差异性,理性分析AI“魔改”争议等现象,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公共参与:结合时政案例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在生活中践行“规律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讨论。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掌握“价值与价值观”基础理论,对2025年四中全会、AI技术发展等热点关注度高,但对“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立场影响选择”等抽象原理理解较浅,易受网络片面观点影响,需通过时政案例深化认知。
(二)教材分析
本框是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第二框,承接“价值观导向作用”,下设“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立场上”两目,形成“标准确立—实践应用”的逻辑链,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核心内容,需结合时政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高价值标准(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教学难点:结合四中全会部署阐释“规律与价值选择的统一”;从AI“魔改”争议中分析“立场对价值判断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准备
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对比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制作含2025年10月时政素材的PPT;印发“四中全会民生部署”“AI魔改争议”等探究材料;布置预习教材两目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2025年10月时政混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十五五”民生任务、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平台恶性竞争、AI“魔改”经典引发热议。提问:“同样是时代实践中的选择,为何四中全会部署获广泛认同,而AI‘魔改’引发争议?这些选择背后蕴含怎样的价值判断逻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生活认知初步发言,感知价值判断的差异性。
设计意图:以多元时政冲突场景切入,激发探究欲,自然引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题。
(二)议题探究
总议题:2025年10月时政中的价值抉择——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分议题一:规律为基——价值选择为何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同时审议通过“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部署;同期施行的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聚焦数字经济恶性竞争,强化公平竞争导向。
问题设置:①四中全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新法打击恶性竞争,是基于怎样的客观判断?②若脱离社会发展规律,价值选择会导致什么后果?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首要标准是什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研读教材第一目,组织小组讨论;结合“部分企业因‘内卷式竞争’倒闭”案例补充分析,总结核心知识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5分钟,梳理“高质量发展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公平竞争契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逻辑,明确规律的决定性作用。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判断,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选择,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客观依据: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四中全会部署、新法修订均顺应此规律。
拓展:违背规律的价值选择必然失败,如过去“唯GDP论”导致生态破坏,如今“绿色发展”选择正是对规律的回归。
分议题二:人民至上——价值判断如何站稳最广大人民立场?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10月四中全会强调“推动共同富裕,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部署“促进高质量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民生任务;同期铁路、民航全面推行电子发票,专门增设线下渠道便利老年人等群体;《伤残抚恤管理办法》明确证件换发便利措施。
问题设置:①四中全会民生部署、交通与优抚新规,共同体现了怎样的价值立场?②“便利老年人”等细节为何成为政策设计重点?这说明正确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比“某平台曾强制老年人线上挂号”的反面案例,组织“政策温暖度”讨论;结合教材知识点解析“人民立场”的内涵。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6分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民生政策感受,明确“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的核心标尺。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
最高价值标准: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四中全会“民生为大”部署、新规的“适老化”设计,均彰显此立场。
价值冲突解决: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冲突时,要自觉服从人民利益;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时,要立足整体。
拓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标准,本质是对“人民立场”价值判断的肯定。
分议题三:与时俱进——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何具有社会历史性?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持续治理AI“魔改”乱象,要求平台标注AI生成内容;而十年前,短视频技术初兴时,监管侧重“鼓励创新”;专家指出,治理思路转变源于AI技术普及带来的“文化保护、信息真实”新挑战。
问题设置:①对AI内容的监管态度随时间变化,反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②为何要把握这一特点?结合四中全会“与时俱进推进改革”部署,谈谈如何作出符合时代的价值选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梳理“社会历史性”内涵,联系“十四五”到“十五五”规划的传承与创新,深化理解。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5分钟,分析“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变化→价值判断调整”的逻辑,结合自身成长体验举例说明。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
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对AI的监管变化、五年规划的迭代,均体现此特点。
实践要求:作出价值选择必须立足具体的历史条件,反对僵化的、脱离实际的判断。四中全会“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定位,正是基于当前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拓展:从“计划生育”到“三孩政策”的调整,也是价值判断社会历史性的典型体现。
分议题四:立场差异——为何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10月,AI“魔改”经典剧片段引发争议:短视频博主认为是“创意变现”,家长担忧“误导孩子三观”,学者强调“保护文化记忆”,法院指出“涉嫌侵权”。
问题设置:①对同一AI“魔改”现象,不同主体为何有不同判断?②这说明价值判断具有什么特性?如何处理这种差异以作出正确选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立场、需要、知识结构”对价值判断的影响,强调“人民立场”是化解冲突的根本标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4分钟,扮演不同主体阐述观点,归纳差异成因,明确“多数人利益”的评判标准。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
主体差异性:由于社会地位、需要、立场等不同,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会存在差异。AI“魔改”争议的本质是“流量利益”与“文化利益、公众利益”的立场冲突。
正确路径:要超越个人或局部立场,权衡不同利益,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选择。
(三)相关链接
2025年10月四中全会公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应“人民立场”的最高价值标准。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说明:“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体现“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AI“魔改”治理案例:“技术向善”——彰显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与主体差异性统一。
(四)课后练习
1.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③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春是漫漫长征路上那一声坚定的“跟着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春是一穷二白下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春是勇立潮头、当改革先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青年汇聚起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这是因为(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C.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没有正确的标准
D.尽管时代不同,青年人都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价值选择
3.据国家有关要求,2022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规模占比需达60%,2023年占比标准需达70%。从2023年开始,甲市将污水处理厂标准提升到120毫克/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投资。甲市的做法表明()
①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尊重规律
③价值是事物属性对事物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价值判断的标准越高,价值选择越正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随着网络与现实的全面交融,网络空间已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但网络饭圈文化的畸形变异,侵蚀了本应清朗的网络空间。为偶像“5小时集资670万元”、为拉票“一天倒掉27万瓶牛奶”,甚至还有在体育赛事中拉踩引战运动员,恶意攻击他人等等。由此可见()
①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③价值选择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价值判断的差异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AAA
(五)知识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框架: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客观依据(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高标准(站在人民立场)→两大特点(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实践要求(与时俱进、权衡利益),强调“规律为基、人民为本”是正确抉择的核心密码。
六、教学反思
优势:以2025年10月四中全会、民生新规等鲜活时政为线索,分议题层层递进,贴合教材逻辑;通过AI“魔改”等冲突性案例激发思考,有效突破“立场差异”“社会历史性”等难点,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不足:对“价值冲突解决路径”的实操性指导不足,部分学生结合自身践行的思考较笼统。
改进:增加“校园价值冲突”微案例(如“社团活动与学业平衡”),设置“我的价值抉择清单”实践任务,强化理论与生活的落地衔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