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考点一、太阳系的组成1.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1)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2)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按距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都以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3)小行星带: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大量的小行星分布,称为小行星带。3.太阳系的观测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开始用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观测,逐步揭开了太阳系神秘的面纱。如今,天文学家不仅利用现代望远镜在地球上进行观测,还把望远镜置于太空中观测,甚至发射航天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典例1:(2024七上·海曙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变式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巡视器(任务车)着陆于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第四近的一颗橘红色星球,这颗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变式2:(2025七上·拱墅期末)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A.哈雷彗星 B.月球 C.冥王星 D.海王星变式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其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 ,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考点二、太阳(一)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二)作用: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也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决定者。它用自身的光和热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三)基本数据日地平均距离 约为1.5亿千米直径 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 约6000℃中心温度 高达1500万℃体积 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 为地球的33万倍(四)太阳大气层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1)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色球层:位于光球层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3)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五)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1)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班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涡旋,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黑斑点。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碰撞,干扰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短波的功能。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日珥:日珥是突出在日面边缘外面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它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耳环”一样。(4)太阳风:日冕层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在南极和北极附近,这些粒子可以进入地球大气层,撞击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并使这些分子发光,产生极光现象。6.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7.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太阳大气层情况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下表:由内到外 最内层 中间层 最外层名称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日珥、耀斑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异常,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会导致“极光”的产生8.太阳活动的观测我们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观测太阳黑子,也可以通过科普书籍或相关的网站收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资料,进-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9.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一般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可以增大单位面积上的光强,从而使得可以观察遥远的、更为暗弱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的工具。【能力拓展】太阳的大气有三层,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但是三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个光亮的圆盘,实际上就是光球层。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一般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不是空心的,它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从里到外太阳的大气层具有亮度减小、密度减小、厚度增大、温度升高的变化特点。太阳黑子并不黑,只是温度比周围温度低。典例1:(2025七上·余姚期末)如图所示是太阳外部大气层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变式1:(2025七上·金华期末)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变式2:(2025七上·衢州期末)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变式3:(2025七上·义乌期末)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 慢, 或不变”)(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考点三、行星及其卫星1.行星、卫星的含义(1)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2)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1)运动特征: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2)形态特征虽然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但是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要比地球和其他行星大很多,但它们与太阳相比,仍然很小。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数值见下表: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3.八大行星(1)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比地球的卫星——月球大不了多少,也是质量最小的行星(约0.05个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2)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金星的质量、体积与地球相似(约0.82个地球质量)。金星是一颗固体星球,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也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平均温度约460℃。(3)地球①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中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②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4)火星①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②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约为-140℃~20℃。③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一些巨大的峡谷,以及一些很像古代海岸线的地貌特征,由此推断,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流动的液态水。④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量水被冻结在火星地表下面⑤火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铁,因此,火星看上去呈橘红色,又被称为“红色行星”。(5)木星①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②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6)土星①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②土星与木星一样,有一层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大气层。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有着壮观的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截至2023年12月的观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数量已达100多颗。(7)天王星①天王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拥有卫星。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②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温度约为-224℃。③天王星是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8)海王星①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大行星,大气层以氢气和氦气为主,有微量的甲烷。②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轨道与用牛顿理论计算出的结果有偏差,于是,两位年轻的天文学者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和牛顿理论,各自独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天文学家在预测位置观测到了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典例1:(2025七上·乐清期末)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人类正在努力探索太阳系,勇敢探索宇宙的奥秘。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与太阳距离(地球为1) 0.39 0.72 1 1.52 5.2 9.84 19.18 30.05质量(地球为1) 0.06 0.82 1 0.11 317.83 95.16 14.54 17.15(1)由上表可知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2)小乐同学分析上表得出行星与太阳距离越远,质量越大的观点,请列举一个证明该观点错误的证据: 。(3)结合人类认识冥王星的历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宇宙浩瀚,探索宇宙没有任何意义B.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永远不变的C.国际天文学组织可以随意定义标准D.探索宇宙要基于新的发现和证据变式1:(2025七上·滨江期末)2024年12月8日迎来了2024年度一个行星观测的重要天象——木星冲日,即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是木星冲日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木星和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正确的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太阳的光球层D.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变式2:(2025七上·海曙期末)如图,2024年11月20日晚(农历十月二十)火星与月球在巨蟹座“邂逅”,上演了火星伴月的神奇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火星被称为“红色行星”,是因为它能自行发光B.火星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火星在绕太阳公转C.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有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太阳公转D.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是因为火星环境接近地球且距离地球近变式3:(2025七上·德清期末)如表为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值。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单位)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1)在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 、 。(2)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考点四、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1)含义: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2)小行星带: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3)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2.彗星(1)含义:彗星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2)组成: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①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②彗发: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气态物质被“吹”成长长的彗尾。(3)运动:绕太阳公转(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4)哈雷彗星①发现:彗星曾被视作一种神秘的现象。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对彗星轨道的研究中,运用牛顿理论计算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的轨道是一样的。由此他推断,这三次出现的彗星应是同一颗星,其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76年,并预言它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出现。1759年3月,这颗彗星果然又出现了。人们把这颗彗星叫作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发现,显示出科学理论的强大预测能力。②我国古代的观测发现:其实,我国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历史文献研究表明,我国古人曾经记录了10个世纪中,哈雷彗星每次出现的时间,但由于哈雷彗星76年才出现一次,因此,他们无法关联这些现象来证明多次看到的是同一颗彗星。(5)彗星的撞击彗星在绕太阳运行时,如果跟行星相撞,会发生剧烈的撞击。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2.1×10 km/h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1000km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地球般大小的痕迹。3.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1)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2)流星现象:流星体在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3)陨星: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4)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其他还有陨铁。典例1:彗星由彗核、彗发、 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最著名的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 年。上次出现是在 1986年,下次出现将是在 2061年左右。变式1:下列有关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11年B.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C.彗星轨道和八大行星轨道一样都是圆形的D.彗星是“灾星”,每当它出现的时候地球上就会发生灾难变式2:小行星集中分布在 和 轨道之间。变式3:读木星和哈雷彗星运行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2)当哈雷彗星运动到图中A、B、C三点中的 点时,彗尾最长。(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4)按行星的分类,木星属于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5)木星轨道以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 行星。1.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2.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原因是( )。A.能发光 B.能发热 C.质量大 D.温度高3.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表示地球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4.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5.木星上的大红斑是( )。A.木星上的红色矿藏B.木星上的高温气体剧烈运动而形成的大旋涡C.木星表面温度较高的岩石D.木星表面的红色岩石6.地球与土星共同的特点是( )A.平均密度大 B.质量和体积大C.自转周期相同 D.公转方向相同7.(2025七上·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8.(2025七上·钱塘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行星D.日珥是太阳日冕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9.(2025七上·慈溪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影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B.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C.大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别是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D.太阳耀斑对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10.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 ,其次是 。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 。11.(2024七下·义乌期末)我国宣布将于2026年左右将“羲和二号”发射至日地L5 点,对太阳进行立体探测。(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星。(2)“羲和二号”发射后,可深入探索太阳活动的起源、演化、规律等。人们常把 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12.(2025七上·拱墅期末)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24年1月1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5.0级耀斑,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地观测记录了这次爆发。(1)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若遇到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夸父一号”便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13.读教科书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2) 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 和 。(3) 八大行星中离太阳较近且带有光环的行星是 和 。(4) 行星公转轨道呈 形。(5) 小行星带位于哪两大行星轨道之间 ( )。A.水星、火星 B.水星、地球 C.地球、火星 D.火星、木星(6) 八大行星中离地球轨道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14.(2025七上·椒江期末)2025年将迎来太阳活动高峰期。一是太阳黑子回归,在2014年太阳活动峰年后,黑子活动逐渐减弱,越来越少,黑子极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二是耀斑剧烈爆发,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伴随粒子辐射增强。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周期变化和太阳大气结构图。(1)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谷年是 年。(2)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选填“a”、“b”或“c”)层。15.(2025七上·南浔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5日14时,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3级)。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除耀斑外,太阳活动主要还包括 (写出其中一种)。(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16.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行星 大气特点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还要有生命必需的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17.(2024七上·余姚期末)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2)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3)下列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B.北斗七星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斗柄指北时,北半球为冬季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D.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和地球白天的长度相等18.(2024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所示,读太阳系及太阳外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2)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是图中的哪一层(用字母表示) 。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B层的主要活动是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19.(2025七上·德清期末)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读表回答下列问题。行星 大气特点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地球 大气浓密,大气中富含氧气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且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70℃,不适合人类移居。(2)于是人们将目光放到了火星上,“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并对照地球大气特点,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起码应具备下面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大气和适宜呼吸的 气体、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分。(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与地球一样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20.如表为太阳系里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在天空中的亮度(星等)和行星半径(km),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星等越小,星越亮)名称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半径 2439 6052 3398 71398 60330 25400 25400亮度 -1.9 -4.4 -2.8 -2.5 -0.4 +5.6 +7.9(1)在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2)八大行星中,亮度最大的是( )A.海王星 B.木星 C.金星 D.水星(3)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6等星是肉眼勉强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请你判断,在晴朗的夜晚,肉眼能观察到的太阳系中最暗的行星是( )A.海王星 B.天王星 C.水星 D.土星(4)有人认为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观测这些行星比较好,而有人认为在没有月光的晴朗的夜晚观测比较好。你支持哪一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21.(2025七上·余杭期末)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项目 与日距离 大气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地球 1 1 15℃ 23时54分 1年火星 1.52 0.01 -63℃ 24时37分 1.9年(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1)上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2)上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22.(2025七上·吴兴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考点一、太阳系的组成1.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1)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2)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按距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都以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3)小行星带: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大量的小行星分布,称为小行星带。3.太阳系的观测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开始用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观测,逐步揭开了太阳系神秘的面纱。如今,天文学家不仅利用现代望远镜在地球上进行观测,还把望远镜置于太空中观测,甚至发射航天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典例1:(2024七上·海曙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答案】C【解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解答】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以上都集中在太阳上;目前观测到的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还有冥王星系;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故答案为:C。变式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巡视器(任务车)着陆于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第四近的一颗橘红色星球,这颗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答案】B【解析】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排在第四位的是火星。故答案为:B。变式2:(2025七上·拱墅期末)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A.哈雷彗星 B.月球 C.冥王星 D.海王星【答案】D【解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解答】太阳系中已知有八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海王星属于行星。故答案为:D。变式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其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 ,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答案】太阳;99.86%【解析】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解答】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考点二、太阳(一)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二)作用: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也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决定者。它用自身的光和热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三)基本数据日地平均距离 约为1.5亿千米直径 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 约6000℃中心温度 高达1500万℃体积 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 为地球的33万倍(四)太阳大气层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1)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色球层:位于光球层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3)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五)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1)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班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涡旋,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黑斑点。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碰撞,干扰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短波的功能。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日珥:日珥是突出在日面边缘外面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它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耳环”一样。(4)太阳风:日冕层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在南极和北极附近,这些粒子可以进入地球大气层,撞击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并使这些分子发光,产生极光现象。6.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7.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太阳大气层情况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下表:由内到外 最内层 中间层 最外层名称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日珥、耀斑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异常,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会导致“极光”的产生8.太阳活动的观测我们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观测太阳黑子,也可以通过科普书籍或相关的网站收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资料,进-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9.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一般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可以增大单位面积上的光强,从而使得可以观察遥远的、更为暗弱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的工具。【能力拓展】太阳的大气有三层,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但是三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个光亮的圆盘,实际上就是光球层。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一般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不是空心的,它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从里到外太阳的大气层具有亮度减小、密度减小、厚度增大、温度升高的变化特点。太阳黑子并不黑,只是温度比周围温度低。典例1:(2025七上·余姚期末)如图所示是太阳外部大气层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答案】(1)色球层(2)太阳黑子;突然增亮【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粒子数密度为1015m3。在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日冕只有在日全食和利用日冕仪时才能看到。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因此也形成了太阳活动预报这门学问。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解答】(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色球层;(2)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太阳黑子(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故答案为:(1)色球层 (2)太阳黑子、突然增亮变式1:(2025七上·金华期末)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答案】A【解析】 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解答】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它们的数量和大小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会增加,A正确;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错误;C.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风、太阳辐射和太阳耀斑等多种现象。太阳风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带电粒子流,它对地球的磁层和电离层有显著影响,但不能说是影响最大的,C错误;D.太阳不是行星,而是一颗恒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D错误。故答案为:A。变式2:(2025七上·衢州期末)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答案】A【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但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导致黑子温度低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它自身具有强磁场,磁场能够抑制太阳内部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所以,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时,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5700℃降到4000℃左右,使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即黑子产生。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解答】 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所以耀斑不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该选项错误。B、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由氢和氦等气体组成,内部不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从而自己能发光和发热,该选项正确。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电磁波。这些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而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会使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该选项正确。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能观测到,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A。变式3:(2025七上·义乌期末)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 慢, 或不变”)(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答案】(1)光球层;快(2)增加【解析】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既然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解答】读图可知,(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的峰值会在2012年出现。(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根据题意。考点三、行星及其卫星1.行星、卫星的含义(1)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2)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1)运动特征: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2)形态特征虽然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但是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要比地球和其他行星大很多,但它们与太阳相比,仍然很小。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数值见下表: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3.八大行星(1)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比地球的卫星——月球大不了多少,也是质量最小的行星(约0.05个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2)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金星的质量、体积与地球相似(约0.82个地球质量)。金星是一颗固体星球,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也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平均温度约460℃。(3)地球①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中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②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4)火星①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②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约为-140℃~20℃。③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一些巨大的峡谷,以及一些很像古代海岸线的地貌特征,由此推断,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流动的液态水。④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量水被冻结在火星地表下面⑤火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铁,因此,火星看上去呈橘红色,又被称为“红色行星”。(5)木星①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②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6)土星①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②土星与木星一样,有一层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大气层。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有着壮观的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截至2023年12月的观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数量已达100多颗。(7)天王星①天王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拥有卫星。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②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温度约为-224℃。③天王星是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8)海王星①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大行星,大气层以氢气和氦气为主,有微量的甲烷。②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轨道与用牛顿理论计算出的结果有偏差,于是,两位年轻的天文学者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和牛顿理论,各自独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天文学家在预测位置观测到了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典例1:(2025七上·乐清期末)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人类正在努力探索太阳系,勇敢探索宇宙的奥秘。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与太阳距离(地球为1) 0.39 0.72 1 1.52 5.2 9.84 19.18 30.05质量(地球为1) 0.06 0.82 1 0.11 317.83 95.16 14.54 17.15(1)由上表可知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2)小乐同学分析上表得出行星与太阳距离越远,质量越大的观点,请列举一个证明该观点错误的证据: 。(3)结合人类认识冥王星的历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宇宙浩瀚,探索宇宙没有任何意义B.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永远不变的C.国际天文学组织可以随意定义标准D.探索宇宙要基于新的发现和证据【答案】(1)木星(2)土星与太阳距离比木星大,但是质量比木星小(3)D【解析】太阳系是指在银河系中以恒星太阳为中心,由受其引力控制并绕其运行的天体构成的行星系,处于银河系旋臂边缘恒星云及星际物质较稠密的部位,直径为120亿千米。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包括太阳和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两个环带及已编号的1万多颗小行星、69颗卫星、已观测的1500多颗彗星、700多个流星群,以及不计其数的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太阳系中的天体以太阳最大,其大部分的质量也集中于太阳(占比99.87%),其次是木星;其密度为8.8×10克/厘米;由太阳带领行星系统围绕银心在银河系中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250千米/秒,周期为2.5亿年。【解答】(1)由上表可知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木星;(2)小乐同学分析上表得出行星与太阳距离越远,质量越大的观点,请列举一个证明该观点错误的证据: 土星与太阳距离比木星大,但是质量比木星小;(3)结合人类认识冥王星的历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探索宇宙要基于新的发现和证据 ;故答案为:(1)木星(2)D变式1:(2025七上·滨江期末)2024年12月8日迎来了2024年度一个行星观测的重要天象——木星冲日,即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是木星冲日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木星和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正确的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太阳的光球层D.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答案】C【解析】(1)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关系:离地球较近的行星通常是金星和火星,而非木星。(2)宇宙的结构: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复杂的,并非以太阳为中心,“日心说” 有其时代局限性。(3)太阳的结构: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光球层。(4)地球上的昼夜差异:由于地球是个球体,不同地区存在昼夜差异,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不可能所有人同时观察到木星冲日。【解答】A、木星不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A错误;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B错误;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确实是太阳的光球层,C正确;D、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D错误。故答案为:C。变式2:(2025七上·海曙期末)如图,2024年11月20日晚(农历十月二十)火星与月球在巨蟹座“邂逅”,上演了火星伴月的神奇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火星被称为“红色行星”,是因为它能自行发光B.火星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火星在绕太阳公转C.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有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太阳公转D.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是因为火星环境接近地球且距离地球近【答案】D【解析】火星是太阳的一颗行星,行星自身不发光,能够绕太阳公转,据此解答。【解答】A.火星是一颗行星,因此它自身不发光,故A错误;B.火星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火星自转引起的,故B错误;C.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的,故C错误;D.由于火星环境接近地球并且距地球较近,因此人类不停地对火星进行探索,故D正确。故答案为:D。变式3:(2025七上·德清期末)如表为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值。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单位)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1)在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 、 。(2)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答案】(1)木星;土星(2)金星【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围绕太阳逆时针(自西向东)公转。【解答】(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土星。(2)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八大行星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因此质量、体积由大到小排名前两位的两颗行星分别是木星、土星。考点四、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1)含义: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2)小行星带: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3)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2.彗星(1)含义:彗星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2)组成: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①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②彗发: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气态物质被“吹”成长长的彗尾。(3)运动:绕太阳公转(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4)哈雷彗星①发现:彗星曾被视作一种神秘的现象。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对彗星轨道的研究中,运用牛顿理论计算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的轨道是一样的。由此他推断,这三次出现的彗星应是同一颗星,其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76年,并预言它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出现。1759年3月,这颗彗星果然又出现了。人们把这颗彗星叫作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发现,显示出科学理论的强大预测能力。②我国古代的观测发现:其实,我国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历史文献研究表明,我国古人曾经记录了10个世纪中,哈雷彗星每次出现的时间,但由于哈雷彗星76年才出现一次,因此,他们无法关联这些现象来证明多次看到的是同一颗彗星。(5)彗星的撞击彗星在绕太阳运行时,如果跟行星相撞,会发生剧烈的撞击。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2.1×10 km/h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1000km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地球般大小的痕迹。3.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1)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2)流星现象:流星体在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3)陨星: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4)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其他还有陨铁。典例1:彗星由彗核、彗发、 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最著名的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 年。上次出现是在 1986年,下次出现将是在 2061年左右。【答案】慧尾;76【解析】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彗星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解答】彗星由彗核、彗发、慧尾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最著名的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上次出现是在 1986年,下次出现将是在 2061年左右。变式1:下列有关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11年B.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C.彗星轨道和八大行星轨道一样都是圆形的D.彗星是“灾星”,每当它出现的时候地球上就会发生灾难【答案】B【解析】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目前人们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1600多颗。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解答】A、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不固定,如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故A不正确;B、彗星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故B正确;C、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故C不正确;D、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故D不正确。故答案为:B。变式2:小行星集中分布在 和 轨道之间。【答案】火星;木星【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变式3:读木星和哈雷彗星运行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2)当哈雷彗星运动到图中A、B、C三点中的 点时,彗尾最长。(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4)按行星的分类,木星属于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5)木星轨道以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 行星。【答案】(1)(2)A(3)76(4)巨;土星(5)4;类地【解析】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解答】(1)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A点时,离太阳最近,所受太阳光照最强,彗尾最长。(3)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的时间是76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故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76圈。(4)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5)八大行星中,木星轨道以内还有4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属于类地行星。1.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解答】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上的黑子数目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答案为:A2.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原因是( )。A.能发光 B.能发热 C.质量大 D.温度高【答案】C【解析】太阳的质量巨大,它对周围的天体产生很强的引力作用,其它的行星、流星体等围绕它运转,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解答】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太阳的质量巨大。故答案为:C。3.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表示地球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B【解析】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解答】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因此c应为火星,故图示中b表示地球。故答案为:B。4.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答案】D【解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解答】金星位于水星和地球之间;金星没有卫星,土星有62颗卫星;金星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其表面平均温度高于地球。故D正确。5.木星上的大红斑是( )。A.木星上的红色矿藏B.木星上的高温气体剧烈运动而形成的大旋涡C.木星表面温度较高的岩石D.木星表面的红色岩石【答案】B【解析】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解答】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星上的高温气体剧烈运动而形成的大旋涡,是木星的“台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6.地球与土星共同的特点是( )A.平均密度大 B.质量和体积大C.自转周期相同 D.公转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解答】A、土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其平均密度远低于地球,因为它主要由氢和氦等气体组成,A错误;B、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仅次于木星),其质量和体积都远大于地球,B错误。C、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而土星的自转周期则远小于此,约为10小时33分38秒,C错误。D、在太阳系中,所有行星都沿着几乎相同的方向绕太阳公转,这个方向被称为逆时针方向(从太阳北极上空看),地球和土星都遵循这一公转方向,D正确。故答案为:D。7.(2025七上·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答案】A【解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解答】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故答案为:A。8.(2025七上·钱塘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行星D.日珥是太阳日冕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答案】B【解析】AD.根据对太阳结构的知识判断;B.根据对太阳活动的认识判断;C.能够发光的为恒星。【解答】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A错误;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B正确;C.太阳能够发光,为恒星,故C错误;D.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故D错误。故选B。9.(2025七上·慈溪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影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B.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C.大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别是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D.太阳耀斑对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答案】A【解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是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入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解答】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故A正确;B、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故B错误;C、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C错误;D、太阳耀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磁场,对居民生活有影响,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 ,其次是 。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 。【答案】木星;土星;金星【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金星。11.(2024七下·义乌期末)我国宣布将于2026年左右将“羲和二号”发射至日地L5 点,对太阳进行立体探测。(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星。(2)“羲和二号”发射后,可深入探索太阳活动的起源、演化、规律等。人们常把 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答案】(1)恒(2)太阳黑子【解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解答】(1)在宇宙中能自身发光和热的星球叫做恒星,根据所学可知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人们常把黑子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12.(2025七上·拱墅期末)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24年1月1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5.0级耀斑,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地观测记录了这次爆发。(1)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若遇到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夸父一号”便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答案】(1)色球(2)水星、金星【解析】(1)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2)凌日现象只能发生在地球以内的行星。【解答】(1)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风、耀斑、黑子等,耀斑发生在太阳外部结构的的色球层。(2)凌日现象是指内行星(水星和金星)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当它们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看到内行星遮挡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为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13.读教科书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2) 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 和 。(3) 八大行星中离太阳较近且带有光环的行星是 和 。(4) 行星公转轨道呈 形。(5) 小行星带位于哪两大行星轨道之间 ( )。A.水星、火星 B.水星、地球 C.地球、火星 D.火星、木星(6) 八大行星中离地球轨道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答案】(1)太阳(2)木星;土星(3)木星;土星(4)椭圆(5)D(6)金星、火星【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2) 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和土星。(3) 八大行星中离太阳较近且带有光环的行星是木星和土星。(4)行星公转轨道呈椭圆形。(5)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故选D。(6) 八大行星中离地球轨道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火星。14.(2025七上·椒江期末)2025年将迎来太阳活动高峰期。一是太阳黑子回归,在2014年太阳活动峰年后,黑子活动逐渐减弱,越来越少,黑子极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二是耀斑剧烈爆发,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伴随粒子辐射增强。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周期变化和太阳大气结构图。(1)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谷年是 年。(2)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选填“a”、“b”或“c”)层。【答案】(1)2032(2)b【解析】(1)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平均周期约为11年。(2)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日冕层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它温度极高,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解答】(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上一个太阳活动谷年大约在2021年,由于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因此下一个太阳活动的谷年大致在2032年。(2)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耀斑一般发生在太阳内部的b(b色球层,a日冕层,c为光球层)。15.(2025七上·南浔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5日14时,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3级)。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除耀斑外,太阳活动主要还包括 (写出其中一种)。(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答案】(1)色球(2)太阳黑子、太阳风或者日珥(写出其中一种)(3)木星【解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解答】(1)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射电爆发(太阳的电磁辐射急剧增加)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所以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2)常见的太阳活动除了耀斑外,还有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风(日冕层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日珥(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物质呈弧状)等。(3)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 2.5 倍,其体积也远超其他行星。16.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行星 大气特点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还要有生命必需的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答案】(1)二氧化碳(2)适宜的温度;水(3)B【解析】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清晨称为“启明”出现在东方天空;傍晚称为“长庚”处于天空的西侧。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达到亮度最大,其亮度在夜空中仅次于月球,排第二。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解答】(1)读材料可知,金星的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故选B。17.(2024七上·余姚期末)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2)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3)下列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B.北斗七星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斗柄指北时,北半球为冬季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D.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和地球白天的长度相等【答案】(1)水星(2)银河系(3)D【解析】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因为水星离太阳最近。(2)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近500个卫星、至少120万个小行星、一些矮行星和彗星;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拥有数以百亿计的恒星;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银河系。(3)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A正确;北斗七星是天空中著名的星群,其位置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方时,北半球为冬季,B正确;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其轨道和周期都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C正确;由于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即一个自转周期)和一个月(即一个公转周期)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这与地球白天的长度无关,月球上的一个白天比地球上两个星期还长,故D错误。故答案为:D。18.(2024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所示,读太阳系及太阳外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2)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是图中的哪一层(用字母表示) 。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B层的主要活动是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答案】(1)F (2)A;太阳黑子;日珥、耀斑 (3)①②【解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解答】(1)根据离太阳由近及远对八大行星排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结合图片可知F为土星。(2)因为光球层亮度最大,所以肉眼看到的太阳部分是光球层。A层是光球层,有太阳黑子出现。B层是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日珥和耀斑。(3)太阳耀斑增强,说明太阳活动剧烈,紫外线强度应当增加。19.(2025七上·德清期末)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读表回答下列问题。行星 大气特点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地球 大气浓密,大气中富含氧气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且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70℃,不适合人类移居。(2)于是人们将目光放到了火星上,“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并对照地球大气特点,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起码应具备下面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大气和适宜呼吸的 气体、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分。(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与地球一样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答案】(1)二氧化碳(2)氧气(3)B【解析】(1)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清晨称为“启明”出现在东方天空;傍晚称为“长庚”处于天空的西侧。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达到亮度最大,其亮度在夜空中仅次于月球,排第二。(2)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解答】读材料可知,(1)金星的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大气中富含氧气)、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20.如表为太阳系里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在天空中的亮度(星等)和行星半径(km),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星等越小,星越亮)名称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半径 2439 6052 3398 71398 60330 25400 25400亮度 -1.9 -4.4 -2.8 -2.5 -0.4 +5.6 +7.9(1)在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2)八大行星中,亮度最大的是( )A.海王星 B.木星 C.金星 D.水星(3)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6等星是肉眼勉强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请你判断,在晴朗的夜晚,肉眼能观察到的太阳系中最暗的行星是( )A.海王星 B.天王星 C.水星 D.土星(4)有人认为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观测这些行星比较好,而有人认为在没有月光的晴朗的夜晚观测比较好。你支持哪一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木星(2)C(3)B(4)没有月光的晴朗夜晚能见度大,观测比较好,观测行星需要的是行星的光,而月光会干扰观测。【解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解答】(1)读材料可知,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直径最大,因此,体积最大的是木星。(2)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6等星是肉眼勉强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数值越小,表示越亮。八大行星中,亮度最大的是金星。(3)在晴朗的夜晚,肉眼能观察到的太阳系中最暗的行星是天王星,海王星+7.9,肉眼看不到。(4)支持第二个观点,没有月光的晴朗的夜晚能见度大,观测比较好;观测行星需要的是行星的光,而月光会干扰观测。21.(2025七上·余杭期末)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项目 与日距离 大气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地球 1 1 15℃ 23时54分 1年火星 1.52 0.01 -63℃ 24时37分 1.9年(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1)上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2)上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答案】(1)AB(2)②③【解析】凌日现象是指内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条件(1)安全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和水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解答】(1).根据题意,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为地内行星,地内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当其在下合时(日、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即为AB。(2)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故不符合题意;②根据所学的知识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是1.52个天文单位,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故符合题意;③表中数据显示火星的自转周期的长度24时37分与地球的非常接近,故符合题意;④火星和地球公转时都有黄赤交角,大小很接近,但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1.9倍,所以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火星四季的长度是地球的1.9倍,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②③ 。22.(2025七上·吴兴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答案】(1)太阳黑子;光球(2)金星;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合理即可)【解析】(1)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构成的统一体,包含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质与能量。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物件大约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所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大类。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解答】(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故答案为:(1)太阳黑子;光球;(2)①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第三章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举一反三(原卷版).doc 七上第三章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举一反三(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