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分析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C.类比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 s末和第4 s初的时间间隔是1 sB.第3 s内和第4 s内经历的时间间隔不相等C.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间隔D.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间隔,短的是时刻3.开始时,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某一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没有动。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东行驶,乙车不动B.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驶4.《墨经》中对时间概念给出了正确的定义:“久,弥异时也。”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午8:30上第一节课表示的是时间B.时钟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C.在时间轴上,3 s内与第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D.第2 s指的是从第2 s末到第3 s初5.在如图所示的女排比赛中,下列情景中的研究对象可以被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比赛中运动员扣球的动作时B.确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C.研究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时D.确定落在边线处的排球是否在界内时6.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下列情况中,可以把所研究的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同学的动作是否标准时B.研究高速旋转的乒乓球的旋转特点时C.研究绕太阳周而复始运动的地球的公转轨迹时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7.北京时间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B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等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航天员景海鹏“太空漫步”的动作时,景海鹏可看成质点B.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C.全景相机B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8.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逃逸塔内部包含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宇航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B.火箭正常发射时,宇航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C.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D.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宇航员与运载火箭始终相对静止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1.B 对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我们假设其质量集中在物体的中心,便抽象出质点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上分析属于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故选项B正确。2.C 第3 s末和第4 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A错误;第3 s内是指第3 s初到第3 s末之间的1 s的时间,第4 s内是指第4 s初到第4 s末之间的1 s的时间,两者所指时间间隔相等,B错误;两个时刻(即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间隔,C正确;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时刻是指时间点,即时间间隔是有长短的,时刻是没有长短的,D错误。3.D 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运动,树木相对地面不动,一定是甲车相对地面向东行驶,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没有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故乙车一定与甲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驶,选项D正确。4.B 上午8:3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所以A错误;时钟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所以B正确;3 s内的时间间隔为3 s,第3 s内的时间间隔为1 s,不是同一段时间,所以C错误;第2 s指的是从第2 s初到第3 s初,所以D错误。5.B 研究比赛中运动员扣球的动作时,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对研究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运动员不可被视为质点,但研究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A错误,B正确;在研究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和落在边线处的排球是否在界内时,球的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不能将排球视为质点,C、D错误。6.C 研究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同学的动作是否标准时,该同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研究乒乓球的旋转特点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迹时,因地球的大小远小于其公转轨迹的半径,故地球可以看成质点,C正确;研究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7.C 航天员景海鹏“太空漫步”时,要考虑漫步的动作,故景海鹏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全景相机拍摄地球全景时,必须考虑全景相机的拍摄角度,故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形状和大小,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8.C 火箭正常发射时,宇航员、逃逸塔、运载火箭一起运动,处于相对静止,选项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宇航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宇航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选项C正确,D错误。2 / 2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机械运动、参考系的概念,会选择恰当的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2)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 (3)经历质点模型的构建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科学思维 (1)能灵活运用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2)能用时间轴描述时间和时刻。 (3)体会构建理想模型的思维方式,知道物理学研究需要构建理想模型。知识点一 参考系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一切物体都在 着,没有绝对 的物体。2.参考系(1)定义: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 ,这个作为参照的物体叫作参照物,它以及与它保持 的物体组成一个系统,叫作参考系。(2)选取原则: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 。只是选择不同的 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会有所 。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时,都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知识点二 时间和时刻1.时刻:在时间轴上,用 表示时刻。2.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 表示时间。知识点三 质点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2.机械运动的分类: 和转动。3.质点: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抽象为一个具有 的点,称为质点。4.将物体看成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 和 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 ,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情景思辨】2023年10月17日,中国和印尼合作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高速动车组列车首次在国外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正在减速进入雅加达站。根据上述情景,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以列车为参考系,车站是运动的。( )(2)以车站为参考系,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箱包是静止的。( )(3)研究列车车轮转动的快慢情况,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4)在车厢内窗台上放一杯水测试列车平稳性能时,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要点一 参考系【探究】 观察图中所展现的生活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小华和司机的相对位置 (选填“变化”或“没变”),所以说小华相对于司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小华和小明的相对位置 (选填“变化”或“没变”),所以说小华相对于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归纳】1.参考系的四性标准性 作为参考系的物体,不论原来的运动情况如何,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是以参考系为标准的任意性 参考系的选取在原则上是任意的同一性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同一参考系差异性 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2.选取原则(1)理论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2)选取参考系以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3)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选地面作为参考系可以不指明,但选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必须指明。【典例1】 我们在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边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尝试解答 方法技巧判断参考系的两种方法(1)静物法:明确在观察到的现象中,什么物体是运动的,什么物体是静止的。静止的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2)假设法:假设以某物体为参考系,看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否与描述中的结果一致。若一致,该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1.(多选)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为参考系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为参考系C.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2.如图所示的是反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山水画,以下有关参考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竹排江中游”,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B.“竹排江中游”,以竹排为参考系C.“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D.“青山两岸走”,以江岸上的树为参考系要点二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探究】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600秒后,“神舟十六”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请问以上实例中,哪些是时间间隔?哪些是时刻?【归纳】1.时刻只能描述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常用来表示时刻的关键词有:初、末、时等。如图所示,E点表示第4 s末,即第5 s初。2.时间间隔描述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常用来表示时间间隔的关键词有:内、经历、历时等。如图所示,前2 s内、第2 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特别提醒 时刻强调的是个点,而时间间隔强调的是个段。【典例2】 (多选)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内,也可以称为2 s时B.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C.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尝试解答 方法技巧判断时刻与时间间隔的两种方法(1)根据上下文判断:分析题干,根据题意去体会和判断。时刻对应的是某一状态,时间间隔对应的是某一过程。(2)利用时间轴判断: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和时间间隔表示出来,对应一个点的是时刻,对应一段线段的是时间间隔。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计时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刻B.图乙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间间隔C.图乙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D.甲、乙两图中所列计时数据均指时间间隔2.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A.第4 s初 B.第2 s末C.第3 s内 D.前3 s要点三 质点的理解【探究】 山地自行车非常受人们欢迎,骑上它可以翻山越岭,欣赏美景,既健康,又环保。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通过手机APP功能研究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运动轨迹,能否把自行车看成质点?(2)某同学研究山地自行车和传统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姿势,能否将骑行者看成质点?【归纳】1.质点的特点(1)没有大小和形状。(2)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3)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2.对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的两点理解(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有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时,则可将物体看成质点。(2)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该物体的运动,一般可以将该物体看成质点,但不一定总是能看成质点。3.质点的研究方法——建立理想模型(1)建立理想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质点作为一种理想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典例3】 同一个物体,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有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的公转周期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B.研究乒乓球旋转的快慢时,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C.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D.研究足球比赛中“香蕉球”的形成原因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尝试解答 1.如图所示的瓢虫,其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在下列研究瓢虫的具体情形中,可将瓢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 B.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C.观察瓢虫的翅膀扇动 D.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2.(多选)无人战斗机由无人侦察机发展而来,但其复杂程度远高于无人侦察机,下列可将无人战斗机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人员观察测试无人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时B.研究人员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姿势、测各项技术参数时C.敌方确定无人战斗机位置时D.敌方欲对无人战斗机关键部位实施打击时要点回眸1.(多选)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超过一辆正向前行驶的自行车后,继续向前行驶并且离自行车越来越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是向后运动的,汽车司机是静止的B.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和汽车司机都是向前运动的,但运动的快慢不同C.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汽车是前进的D.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汽车司机是静止的2.小李同学在周末18时35分05秒用微信中的“滴滴出行”成功定制滴滴快车,快车于18时38分20秒到达小李面前,乘上车12分钟后到目的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时35分05秒”指的是时间间隔,“12分钟”指的是时刻B.“18时38分20秒”指的是时刻,“12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C.“18时35分05秒”指的是时刻,“12分钟”指的是时刻D.“18时38分20秒”指的是时间间隔,“12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3.杭州亚运会铁饼比赛中首次使用机器狗搬运铁饼,在运输铁饼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C.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铁饼为参考系D.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4.如图所示的物体或人,在各选项的研究情景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甲图是高速列车,在研究进站列车的各节车厢停靠位置时B.乙图是绕地球运动的“北斗”导航卫星,在研究卫星运行周期时C.丙图是单杠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评委在评判他的技术动作时D.丁图是正在演出的芭蕾舞演员,观众在欣赏他们的舞蹈表演时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基础知识·准落实】知识点一1.运动 静止 2.(1)参照 相对静止 (2)任意的 参考系 不同知识点二1.点 2.长度知识点三2.平动 3.质量 4.(1)大小 形状 (2)相同情景思辨(1)√ (2)× (3)× (4)×【核心要点·快突破】要点一知识精研【探究】 提示:(1)没变 静止 (2)变化 运动【典例1】 C “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A正确;“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B正确;“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D正确。素养训练1.AD 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以及做何种运动,都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来说的,因此,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取别的物体为参考系,而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置是否变化及如何变化,都可能不同。选项A、D正确。2.C “竹排江中游”是竹排相对青山(或江岸上的树)在运动,因此是以青山(或江岸上的树)为参考系的,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竹排是静止的,选项A错误;研究竹排的运动,不能以竹排为参考系,选项B错误;“青山两岸走”是青山相对竹排(或竹排上的人)在运动,因此是以竹排(或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的,若以江岸上的树为参考系,青山是静止的,选项C正确,D错误。要点二知识精研【探究】 提示: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指的是时刻,600秒指的是时间间隔。【典例2】 CD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故A错误;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内或最初2 s内,第2 s内表示1 s末到2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故C正确;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故D正确。素养训练1.C 图甲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图乙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刻,选项B错误;图乙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2.D 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所给时间轴上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末这一段时间,所以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 s,所以D正确,A、B、C错误。要点三知识精研【探究】 提示:(1)自行车的大小和形状对要研究的运动轨迹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自行车看成质点。(2)因为要研究骑行者的骑行姿势,不能忽略骑行者的大小,所以不能把骑行者看成质点。【典例3】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运动轨道的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A正确;研究乒乓球旋转的快慢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C错误;“香蕉球”是足球的转动形成的,研究足球比赛中“香蕉球”的形成原因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D错误。素养训练1.B 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翅膀扇动以及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时,不能忽略瓢虫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瓢虫看成质点,故A、C、D错误;在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时,瓢虫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可以将瓢虫看作质点,故B正确。2.AC 测试无人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或确定其位置时,无须考虑其形状、大小,可将其看成质点,A、C正确;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姿势或确定关键部位时,都必须考虑其形状、大小,不能看成质点,B、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1.AC 以汽车为参考系时汽车司机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自行车离汽车越来越远,汽车在前,因此以汽车为参考系时自行车向后运动,选项B错误。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时,汽车和司机离自行车越来越远,汽车在前,因此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时汽车和司机都向前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2.B “18时35分05秒”和18时38分20秒均指的是时刻,“12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选B。3.A 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机器狗为参考系,故C、D错误。4.B 研究进站列车的各节车厢停靠位置时,列车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把列车看作质点,A错误;研究绕地球运动的“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周期时,卫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卫星看作质点,B正确;评委评判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观众在欣赏芭蕾舞演员的舞蹈表演时,演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6 / 6(共70张PPT)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机械运动、参考系的概念,会选择恰当的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2)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3)经历质点模型的构建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科学思维 (1)能灵活运用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2)能用时间轴描述时间和时刻。(3)体会构建理想模型的思维方式,知道物理学研究需要构建理想模型。目 录01.基础知识·准落实02.核心要点·快突破03.教学效果·勤检测04.课时训练·提素能基础知识·准落实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01知识点一 参考系1.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一切物体都在 着,没有绝对 的物体。运动 静止 2. 参考系(1)定义: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 ,这个作为参照的物体叫作参照物,它以及与它保持 的物体组成一个系统,叫作参考系。(2)选取原则: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 。只是选择不同的 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会有所 。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时,都以地面作为参考系。参照 相对静止 任意的 参考系 不同 知识点二 时间和时刻1.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 表示时刻。2. 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 表示时间。点 长度 知识点三 质点1.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2. 机械运动的分类: 和转动。3. 质点: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抽象为一个具有 的点,称为质点。4. 将物体看成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 和 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 ,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平动 质量 大小 形状 相同 【情景思辨】 2023年10月17日,中国和印尼合作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高速动车组列车首次在国外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正在减速进入雅加达站。根据上述情景,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以列车为参考系,车站是运动的。 ( √ )(2)以车站为参考系,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箱包是静止的。( × )(3)研究列车车轮转动的快慢情况,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 )(4)在车厢内窗台上放一杯水测试列车平稳性能时,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 × )√×××核心要点·快突破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02要点一 参考系【探究】 观察图中所展现的生活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小华和司机的相对位置 (选填“变化”或“没变”),所以说小华相对于司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提示:没变 静止 (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小华和小明的相对位置 (选填“变化”或“没变”),所以说小华相对于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提示:变化 运动【归纳】1. 参考系的四性标准性 作为参考系的物体,不论原来的运动情况如何,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是以参考系为标准的任意性 参考系的选取在原则上是任意的同一性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同一参考系差异性 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2. 选取原则(1)理论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2)选取参考系以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3)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选地面作为参考系可以不指明,但选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必须指明。【典例1】 我们在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 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C. 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 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边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解析:“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A正确;“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B正确;“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D正确。方法技巧判断参考系的两种方法(1)静物法:明确在观察到的现象中,什么物体是运动的,什么物体是静止的。静止的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2)假设法:假设以某物体为参考系,看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否与描述中的结果一致。若一致,该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1. (多选)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为参考系B. 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为参考系C. 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 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解析: 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以及做何种运动,都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来说的,因此,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取别的物体为参考系,而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置是否变化及如何变化,都可能不同。选项A、D正确。2. 如图所示的是反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山水画,以下有关参考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竹排江中游”,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B. “竹排江中游”,以竹排为参考系C. “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D. “青山两岸走”,以江岸上的树为参考系解析: “竹排江中游”是竹排相对青山(或江岸上的树)在运动,因此是以青山(或江岸上的树)为参考系的,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竹排是静止的,选项A错误;研究竹排的运动,不能以竹排为参考系,选项B错误;“青山两岸走”是青山相对竹排(或竹排上的人)在运动,因此是以竹排(或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的,若以江岸上的树为参考系,青山是静止的,选项C正确,D错误。要点二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探究】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600秒后,“神舟十六”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请问以上实例中,哪些是时间间隔?哪些是时刻?提示: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指的是时刻,600秒指的是时间间隔。【归纳】1. 时刻只能描述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常用来表示时刻的关键词有:初、末、时等。如图所示,E点表示第4 s末,即第5 s初。2. 时间间隔描述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常用来表示时间间隔的关键词有:内、经历、历时等。如图所示,前2 s内、第2 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特别提醒 时刻强调的是个点,而时间间隔强调的是个段。【典例2】 (多选)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内,也可以称为2 s时B. 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C. 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D. 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解析: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故A错误;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内或最初2 s内,第2 s内表示1 s末到2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故C正确;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故D正确。方法技巧判断时刻与时间间隔的两种方法(1)根据上下文判断:分析题干,根据题意去体会和判断。时刻对应的是某一状态,时间间隔对应的是某一过程。(2)利用时间轴判断: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和时间间隔表示出来,对应一个点的是时刻,对应一段线段的是时间间隔。 1.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计时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刻B. 图乙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间间隔C. 图乙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D. 甲、乙两图中所列计时数据均指时间间隔解析: 图甲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图乙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刻,选项B错误;图乙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2. 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A. 第4 s初 B. 第2 s末C. 第3 s内 D. 前3 s解析: 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所给时间轴上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末这一段时间,所以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s,所以D正确,A、B、C错误。要点三 质点的理解【探究】 山地自行车非常受人们欢迎,骑上它可以翻山越岭,欣赏美景,既健康,又环保。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通过手机APP功能研究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运动轨迹,能否把自行车看成质点?提示: 自行车的大小和形状对要研究的运动轨迹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自行车看成质点。(2)某同学研究山地自行车和传统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姿势,能否将骑行者看成质点?提示: 因为要研究骑行者的骑行姿势,不能忽略骑行者的大小,所以不能把骑行者看成质点。【归纳】1. 质点的特点(1)没有大小和形状。(2)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3)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2. 对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的两点理解(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有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时,则可将物体看成质点。(2)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该物体的运动,一般可以将该物体看成质点,但不一定总是能看成质点。3. 质点的研究方法——建立理想模型(1)建立理想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质点作为一种理想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典例3】 同一个物体,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有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地球的公转周期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B. 研究乒乓球旋转的快慢时,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C. 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D. 研究足球比赛中“香蕉球”的形成原因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解析: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运动轨道的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A正确;研究乒乓球旋转的快慢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C错误;“香蕉球”是足球的转动形成的,研究足球比赛中“香蕉球”的形成原因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D错误。 1. 如图所示的瓢虫,其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在下列研究瓢虫的具体情形中,可将瓢虫看成质点的是( )A. 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 B. 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C. 观察瓢虫的翅膀扇动 D. 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解析: 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翅膀扇动以及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时,不能忽略瓢虫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瓢虫看成质点,故A、C、D错误;在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时,瓢虫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可以将瓢虫看作质点,故B正确。2. (多选)无人战斗机由无人侦察机发展而来,但其复杂程度远高于无人侦察机,下列可将无人战斗机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人员观察测试无人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时B. 研究人员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姿势、测各项技术参数时C. 敌方确定无人战斗机位置时D. 敌方欲对无人战斗机关键部位实施打击时解析: 测试无人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或确定其位置时,无须考虑其形状、大小,可将其看成质点,A、C正确;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姿势或确定关键部位时,都必须考虑其形状、大小,不能看成质点,B、D错误。要点回眸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031. (多选)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超过一辆正向前行驶的自行车后,继续向前行驶并且离自行车越来越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是向后运动的,汽车司机是静止的B. 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和汽车司机都是向前运动的,但运动的快慢不同C. 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汽车是前进的D. 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汽车司机是静止的解析: 以汽车为参考系时汽车司机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自行车离汽车越来越远,汽车在前,因此以汽车为参考系时自行车向后运动,选项B错误。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时,汽车和司机离自行车越来越远,汽车在前,因此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时汽车和司机都向前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2. 小李同学在周末18时35分05秒用微信中的“滴滴出行”成功定制滴滴快车,快车于18时38分20秒到达小李面前,乘上车12分钟后到目的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时35分05秒”指的是时间间隔,“12分钟”指的是时刻B. “18时38分20秒”指的是时刻,“12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C. “18时35分05秒”指的是时刻,“12分钟”指的是时刻D. “18时38分20秒”指的是时间间隔,“12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 “18时35分05秒”和18时38分20秒均指的是时刻,“12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选B。3. 杭州亚运会铁饼比赛中首次使用机器狗搬运铁饼,在运输铁饼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 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C. 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铁饼为参考系D. 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解析: 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机器狗为参考系,故C、D错误。4. 如图所示的物体或人,在各选项的研究情景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 甲图是高速列车,在研究进站列车的各节车厢停靠位置时B. 乙图是绕地球运动的“北斗”导航卫星,在研究卫星运行周期时C. 丙图是单杠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评委在评判他的技术动作时D. 丁图是正在演出的芭蕾舞演员,观众在欣赏他们的舞蹈表演时解析: 研究进站列车的各节车厢停靠位置时,列车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把列车看作质点,A错误;研究绕地球运动的“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周期时,卫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卫星看作质点,B正确;评委评判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观众在欣赏芭蕾舞演员的舞蹈表演时,演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04课时训练·提素能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1. 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分析属于( )A. 观察、实验的方法B. 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C. 类比的方法D. 逻辑推理的方法解析: 对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我们假设其质量集中在物体的中心,便抽象出质点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上分析属于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故选项B正确。123456782. 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3 s末和第4 s初的时间间隔是1 sB. 第3 s内和第4 s内经历的时间间隔不相等C.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间隔D. 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间隔,短的是时刻12345678解析: 第3 s末和第4 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A错误;第3 s内是指第3 s初到第3 s末之间的1 s的时间,第4 s内是指第4 s初到第4 s末之间的1 s的时间,两者所指时间间隔相等,B错误;两个时刻(即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间隔,C正确;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时刻是指时间点,即时间间隔是有长短的,时刻是没有长短的,D错误。123456783. 开始时,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某一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没有动。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不动B. 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驶12345678解析: 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运动,树木相对地面不动,一定是甲车相对地面向东行驶,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没有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故乙车一定与甲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驶,选项D正确。123456784. 《墨经》中对时间概念给出了正确的定义:“久,弥异时也。”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午8:30上第一节课表示的是时间B. 时钟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C. 在时间轴上,3 s内与第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D. 第2 s指的是从第2 s末到第3 s初12345678解析: 上午8:3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所以A错误;时钟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所以B正确;3 s内的时间间隔为3 s,第3 s内的时间间隔为1 s,不是同一段时间,所以C错误;第2 s指的是从第2 s初到第3 s初,所以D错误。123456785. 在如图所示的女排比赛中,下列情景中的研究对象可以被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比赛中运动员扣球的动作时B. 确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C. 研究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时D. 确定落在边线处的排球是否在界内时12345678解析: 研究比赛中运动员扣球的动作时,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对研究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运动员不可被视为质点,但研究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A错误,B正确;在研究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和落在边线处的排球是否在界内时,球的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不能将排球视为质点,C、D错误。123456786. 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下列情况中,可以把所研究的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 研究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同学的动作是否标准时B. 研究高速旋转的乒乓球的旋转特点时C. 研究绕太阳周而复始运动的地球的公转轨迹时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12345678解析: 研究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同学的动作是否标准时,该同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研究乒乓球的旋转特点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迹时,因地球的大小远小于其公转轨迹的半径,故地球可以看成质点,C正确;研究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123456787.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B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等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航天员景海鹏“太空漫步”的动作时,景海鹏可看成质点B. 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C. 全景相机B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D. 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12345678解析: 航天员景海鹏“太空漫步”时,要考虑漫步的动作,故景海鹏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全景相机拍摄地球全景时,必须考虑全景相机的拍摄角度,故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形状和大小,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123456788. 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逃逸塔内部包含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宇航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A. 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B. 火箭正常发射时,宇航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C. 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D. 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宇航员与运载火箭始终相对静止12345678解析: 火箭正常发射时,宇航员、逃逸塔、运载火箭一起运动,处于相对静止,选项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宇航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宇航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选项C正确,D错误。12345678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docx 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pptx 第1节 参考系 时间 质点(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