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限时作业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2.某历史兴趣小组把“亚非文明古国”作为小组的研究课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研究对象( )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3.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文明内容包括“哈拉帕早期文明遗址”“种姓制度”“佛教”。这一地区位于图中( )
A.A B.B C.C D.D
4.“如果一个自由民打掉了另一个与其社会等级相同的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也应该被打掉;如果他打掉的是一个平民的牙齿,他需要赔偿三分之一迈那的银子。”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宣扬君权神授 B.关注百姓生计 C.强化男性权威 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5.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
A.希腊 B.罗马 C.古埃及 D.奥斯曼土耳其
6.课堂上,同学们讨论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相同之处,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对应的国家是( )
A.①东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B.①亚历山大帝国②东罗马帝国
C.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D.①西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
8.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同学看到如下场景,据此判断剧中( )
人物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2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 您的人了。(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2:(拉起人物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1)
A.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9.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该材料主要表明庄园法庭( )
A.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B.稳定了领主和佃户间的平等关系
C.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佃户的利益
10.12-15世纪的欧洲大学通过官方特许状,获取了免税、司法管辖、生活和教学秩序不受干扰、迁徙等权利。这体现了欧洲大学的( )
A.自治地位 B.严格等级 C.多元文化 D.基本义务
11.下图是某同学学习完拜占庭文化后绘制的结构示意图,这体现出拜占庭文化( )
A.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B.独树一帜,崇尚神学
C.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D.一脉相承,丰富多彩
建立知识结构图有助于历史的学习。下面为某同学在学习“世界中古文明”时梳理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2.该知识结构图中的“①”所指代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走向近代
13.知识结构图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的是( )
A.法兰克人 B.拜占庭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14.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出现许多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是( )
A.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形成
B.最高统治者效仿唐朝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C.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形成
15.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大化改新——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B.法兰克王国建立——佛教的兴起
C.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衰落
D.布匿战争——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二、综合题
16.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文明照亮前路”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展板一【填充知识表格·了解制度创设】
一组同学以“古印度的等级制度”为主题,整理了下列信息,准备展板。
①制度 名称 社会职能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④
②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③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展板二【选读名人作品·启迪思想智慧】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展板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图1 甲骨文 图2 楔形文字 图2 象形文字 图4 阿拉伯数字
(1)请你阅读上表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将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二组同学选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疑问:“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的古印度先哲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宗教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先哲是谁?
(3)展板三图片中的文字均可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可以用来认识“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可以用来认识“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回答图几即可)从发祥地上看,上述两大文明属于哪一类型的人类文明?
17.人类历史上有众多著名改革,不同程度影响着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古史中的著名改革】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他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津贴制度,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世界中古史中的著名改革】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改革
名称 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
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①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政治 中央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②;设二官八省制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
(1)结合所学,什么人可以参加材料一中的“公民大会”?公民大会在雅典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这场改革发生于西欧中世纪的哪个王国?这场改革所确立的制度名称是什么?这一制度依靠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
(3)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进行补充。
(4)材料三中的日本主持者是谁?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的性质带来了什么变化?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18.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东西方主要国家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明成就(部分)
领域 成就
数学 改造了古印度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 《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文学 《天方夜谭》成为文学瑰宝
材料二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下令对罗马法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在法典中相传皇帝得到“天命”来统治人民,想要通过军权神圣化来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影响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的民法法典。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西欧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复了一些东部领土。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XXX东征的起源。XXX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
(1)材料一表格展示的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就?这个国家的雏形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查士丁尼收集整理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编成哪一部法典?《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中有文字缺失,结合所学知识,“XXX”处应该填入的是什么?材料三中“拜占庭”灭亡于何时?(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它被哪一国家灭亡?
(4)请以“人类社会法制建设源远流长”为观点,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三、材料题
19.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形成和生产力低下有关。从14世纪起,西欧货币地租盛行,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摘编自田红、贺淑俊《浅析日本与西欧封建庄园制产生的异同》等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逐渐增多。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为了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都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治权。……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庄园的性质。据材料一,指出庄园趋向瓦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方式。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直接原因。中世纪的大学被誉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A
7.C
8.C
9.C
10.A
11.A
12.C 13.D
14.D
15.D
16.(1)补充:①种姓;②吠舍;③首陀罗;④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2)先哲: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宗教:佛教;先哲:苏格拉底。
(3) 图2象形文字; 图3楔形文字。类型:大河文明。
17.(1)成年男性公民;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2)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度;土地分封为纽带。
(3)①:土地、部民;②中央集权制度。
(4)孝德天皇;日本废除了贵族世袭,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标志着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
(5)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要与时俱进;选择性吸收先进制度或经验是成功实现社会变革的关键。(回答一点即可)
18.(1)国家:阿拉伯帝国。雏形:穆斯林公社。
(2)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地位:《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XXX:十字军。时间:15世纪50年代。国家:奥斯曼帝国。
(4)观点:人类社会法制建设源远流长。
选取史实:《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
论证:《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它是罗马共和国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由查士丁尼于公元6世纪编纂的法律汇编;这部法典总结了罗马法学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债务、买卖、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结论:综上所述,人类社会法制建设源远流长,所以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
19.(1)性质:自给自足。
原因:生产力发展,货币地租盛行,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方式:谈判、暴动。
影响: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3)直接原因: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被誉为:最美好的花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