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素质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宁夏西吉土豆淀粉含量高,深受人们喜爱。某初中生手拿一个土豆,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土豆的实际长度约为(  )
A.1mm B.10cm C.50cm D.1m
2.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4.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B.铁块变成铁水
C.从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 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消失”
5.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利用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小孔成像
6.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
A.折射 B.色散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
二、多选题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B.听不到闹钟铃声,真空不能传声
C.物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倒车雷达,声传递能量
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节气加点字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谷雨”——液化 B. “白露”——熔化
C. “霜降”——凝华 D. “小雪”——液化
三、填空题
9.如图所示秒表的示数为 s,物体的直径为 mm。
10.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经 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 。
11.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12.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中酒精 热量。
13.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 (物态变化名)过程,需要 (吸/放)热.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后,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这是 (物态变化名)过程。
14.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高度为 m,他在舞蹈房里平行于平面镜练习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他相对于镜子中自己的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四、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经黑板反射进入眼睛,请画出入射光线。
16.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答图中画出烛焰顶部A点在平面镜MN中的像A′。
17.如图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镜子隔墙看到院里的小猫要偷吃鱼。如图乙所示,AO表示来自小猫的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B点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画出反射光线OB;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镜面用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题
1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的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后退到恰好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与鞋盒的距离/m 8 4 7 5
(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拓展】某小区进行外墙改造,需选用保温、隔音材料,考虑高空坠物的隐患,下列材料最合适的是 (填材料序号)。
①聚氨酯泡沫 聚苯乙烯泡沫 ③岩棉
吸水性/% ≤0.08 ≤0.2 ≤5
隔音性 好 好 一般
最高使用温度/℃ 75 65 600
19.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 的位置;(选填“烧杯”或“温度计”)
(2)实验中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白气”的形成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某同学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图2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
(4)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图像乙,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5)根据牛顿组同学的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6)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0.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立在镜面上,ON垂直于镜面。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O点,在纸板上记录每次的光路。记录时,为了区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次的入射角和 ,并记录下来。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以ON为轴,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小明想:当纸板折到图乙位置时,反射光还存在吗?请设计一种验证方法: 。
六、综合题
21.明月当空,小婷在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2s 后她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声速取
340m/s,光速取 3×108m/s)
(1)明月和烟花,属于光源的是 .
(2)请解释:人为什么首先看到烟花绽放,然后才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 .
(3)估算烟花绽放处到小婷的距离 .
七、计算题
22.超声波测速仪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遇到汽车发生反射,通过分析发出和接收到信号时间差,可计算出汽车速度。如图甲所示,在限速为的直线路段,交警架设了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当行驶的汽车距离测速仪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汽车时,汽车刚好运动到点(如图乙所示)。测速仪从发出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是。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求:
(1)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小车运动的路程;
(3)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D A D AB AC
9. 337.5 24.5
10. 振动 空气 大
11. 超声波 能量
12. 汽化 吸收
13. 升华 吸 凝华
14. 1.65 静止
15.
16.
17.
18.(1)机械闹钟
(2)相同
(3)响度
(4)羽绒服
(5) 差 ①
19.(1)烧杯
(2) 放热 液化
(3)甲
(4)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温度
(6)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
20. 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路径 反射角 同一平面内 用喷雾器在纸板右侧喷水雾,观察反射光线是否存在
21. 烟花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 烟花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明月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烟花和爆炸声在空中同时产生,总是先看见烟花后听到爆炸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3)根据公式 v=st 可知,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
22.(1)136m;(2)6m;(3)小汽车在此路段超速了
【详解】解:(1)0.4s内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2)这段时间里,小车通过的距离为
(3)小车通过AB段所需的时间为
这段距离小车的速度为
所以汽车已经超速了。
答:(1)超声波在0.4s内传播的距离是136m;
(2)小汽车运动的路程sAB=6m;
(3)小汽车在此路段超速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