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贡献中国智慧课件(共33张PPT+6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贡献中国智慧课件(共33张PPT+6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单元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
导入新课
目标导航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结合我国为全球发展所作的贡献,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认同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中国方案,对如何参与全球治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科学精神:通过辩驳错误观点理解“一带一路”是一条共同发展之路。通过讲好“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3.公共参与:了解我国全球治理的理念、方案和实际行动,阐释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明确作为中国青年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议题一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议题二
总议题
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议题三
为世界树立新标杆,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议题一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
结合视频,了解新型国际关系提出的背景,探究什么是新型国际关系?
情境探究一
思考
1.新型国际关系提出的背景
一、新型国际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
2013年3月,我国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今天,这一理念已为各国普遍认同和接受。我国一系列合作共赢的坚定诺言和务实行动,使同行者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逐步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2.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
核心: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是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让合作各方都有所获或各得其所。
基础:平等
平等首先是权利平等,其次是相互尊重。
路径:合作
惟有合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合作是人类社会走向持久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唯一正确选择。
一、新型国际关系
3.如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01
02
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一、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进步,最终通过发展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各种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但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国家之间也许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信仰不同,但合作共赢发展无疑是全球最大公约数。
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的角度探究我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进行了怎样的实践?
思考
情境探究二
一、新型国际关系
4.构建以“合作共赢” 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
政治方面
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
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外交理念。
经济方面
发起成立丝路基金。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安全方面
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文化方面
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组织建立人文交流机制,创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一、新型国际关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上有人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说中国一定会走“国强必霸”的道路。对此,你怎么看?
辨析
情境探究三
提示:不会!中国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新型国际关系
一、新型国际关系
5.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理性
01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02
从历史文化看,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03
从现实发展角度看,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04
从世界趋势看,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
一、新型国际关系
议题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结合视频,谈谈你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认识。
情境探究四
思考
这十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伙伴关系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经济发展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文明交流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1.中国方案的内涵
安全格局
营造公道正义、共享共建的安全格局,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如参与维和、抗疫援助。
生态建设
构筑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合视频,思考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为什么能转化为全球共识。
思考
情境探究五
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转化为全球共识的原因
中国方案切中了时代脉搏,契合了时代需求。国际社会非常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中国把握历史大势,着眼于人类未来,引领世界合作,共享全球化的成果。
中国始终以负责任大国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展现务实作为。发挥着经济全球化重要推动者的作用。
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议题三
为世界树立新标杆,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结合视频,思考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如何提出的?
情境探究六
思考
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10.4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从长安到罗马,从泉州到麦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注意“核心”的区分: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2.“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
原则
共商、共建、共享
主要内容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核心
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地位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3.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促进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解决我国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的部分问题;
维持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对沿线国家的积极影响
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共同分享中国改革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
对全球的影响
“一带一路”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4.“一带一路”是如何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
(1)破解经济困境,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②借助“一带一路”平台,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巨大的需求能够有效对接,进而实现多赢效果。
③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2)促进民生改善,增强当地人民“获得感”。
①中企在沿线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了当地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充分带动东道国就业。
②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了务实合作,特别是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有力地促进了东道国民生改善,推动着当地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5. 共建“一带一路” 的要求
(1)乗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知识整合】
理论评析
1.背景
(1)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
2.要求
(2)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中国智慧
(1)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2)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课堂小结
贡献中国智慧
合作共赢
全球共治
一带一路
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战略抉择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践中形成的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带一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
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共识
青年学生在全球治理中肩负的责任
中国方案的内涵
典题训练
A
1.(2025·河北高考)某班学生以“国际化河北”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项目 结论
① 张家口向世界推广冰雪产业 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② 保定举办亚洲电商大会 符合合作共赢理念
③ 廊坊举办国际经贸洽谈会 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 邯郸举办国际有机农业发展大会 显示出中国农业强国的主导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典题训练
2.(2024·安徽高考)多极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平等的多极化,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为此,中国主张世界各国( )
①同等地享有主权国家权利,同等地承担国际责任
②恪守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立足国家共同利益开展外交,共同掌握人类命运
④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典题训练
3.(2023·北京高考)“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今天的“丝路”,货运列车和直飞航班是当代的“驼队”……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到2023年召开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   )
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
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③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结盟的利益诉求
④共同建立起了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典题训练
4.(2025·河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篇章一:可亲的中国与世界对话
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周边国家致力于发展政治互信、妥控敏感议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同周边关系步入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
2025年4月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对亲诚惠容理念进行全领域丰富和全方位发展,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深化发展融合、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扩大交往交流。在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重大调整、部分地区陷入冲突的大背景下,我国以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明新形势下我国周边工作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典题训练
【参考答案】列举的是答案要点
①周边格局与世界格局的深度联动/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
②周边国家对我国具有战略支撑作用/与周边国家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外交政策宗旨/外交政策目标。
③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外部环境,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发展。
④维护亚洲地位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对周边:促进周边国家发展/维护周边地区稳定;对世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国际新秩序/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
⑤周边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范本/人类命运共同体。
典题训练
5.(2025·陕西高考)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2025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中国积极推动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务实合作升级和发展战略加速对接,强化国防、公安等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马拓展新质生产力合作,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框架下协调配合。中柬建立外长、防长“2+2”战略对话机制,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们做好周边工作的积极影响。
典题训练
【参考答案】
①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与周边国家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发展;
②与周边国家深化发展融合,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稳定性和新动力;
③与周边国家加深安全协作,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亚洲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