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近日,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拍摄到了云豹的清晰影像。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2.周末,老师带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到附近的公园观察生物,下列同学们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时要注意植株的形态
B.观察植物时注意不要破坏植物
C.只记录自己熟悉的花草和小动物
D.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它们的生活环境
3.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珊瑚与机器人 B.蘑菇与钟乳石
C.生石花与含羞草 D.流感病毒与电脑病毒
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落叶满庭阶,秋风吹复起——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淘淘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想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6.用下列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来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是( )
A.10×、40× B.10×、10×
C.5×、10× D.5×、40×
7.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9>6,实物的形状是(  )
A.9>6 B.9<6 C.6>9 D.6<9
8.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若视野中细胞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将细胞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
A.右下方移动 B.右上方移动
C.左上方移动 D.左下方移动
9.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课堂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为了让视野更明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C.观察时,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D.实验结束后,整理显微镜需用纱布擦拭镜头
10.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
B.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观察
C.视野过暗时,应调节②和③,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11.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  )
A.制作该装片的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导致视野变亮
12.植物细胞中与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碧”与“红”有关的结构分别是( )
A.细胞膜、液泡 B.叶绿体、液泡
C.线粒体、叶绿体 D.液泡、叶绿体
13.生物老师要求同学们绘制自己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绘制方式,正确的是(  )
A.较密的铅笔细点 B.较疏的铅笔细点
C.用铅笔画出阴影 D.用铅笔画个黑球
14.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B.①中含有叶绿体、液泡等许多微细结构
C.②是细胞核
D.人体其它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相似,但形态各异
15.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双目显微镜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②之和
B.③的主要作用是使物像更加清晰
C.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⑥中
D.⑧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6.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不具备的结构是( )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壁和液泡
17.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首先向载玻片上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生理盐水 B.清水,清水
C.生理盐水,清水 D.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18.小麦种子中能够燃烧的有机物包括( )
①水 ②核酸 ③糖类 ④无机盐 ⑤蛋白质 ⑥脂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9.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之所以出现如图物象,原因是( )
A.细胞未充分涂开 B.物镜上有污物
C.目镜上有污物 D.盖盖玻片时操作错误
20.如下图,科学家对变形虫做了切割实验,将变形虫切割成了甲、乙两部分,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死亡,乙正常生长。这说明,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二、综合题
21.图甲是双目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单目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结构②的名称是 ;图乙中、结构E的名称是 。
(2)使用单目显微镜,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 ,避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或损伤物镜。
(3)使用双目显微镜,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突固定,通过调整 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4)操作时,发现视野中出现污物。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转换物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用其他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 (填“玻片标本”“物镜”或“目镜”)上。
22.如图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图中④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出现 。
(3)③中滴的液体是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 。若③过程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实验步骤,则向载玻片上滴加的一滴液体是 。
(4)⑤中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目的是看清图乙中的结构[ ](填数字)。
23.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称,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萝卜味甜带微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下图1为显微镜镜头,图2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细胞中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
(2)图中①和②是 镜,要使显微镜中观察到的萝卜叶肉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图1中 (填序号)两个镜头观察。
(3)图2中可以表示萝卜叶肉细胞的是 。
(4)萝卜叶在沸水中焯水时呈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2中的 (填序号),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萝卜叶肉细胞中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③和⑦,其中具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用的是 (填序号)。
(6)糖醋萝卜皮是用萝卜表皮加糖、盐和醋腌制而成的,酸脆可口。腌制萝卜皮的过程中会流出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来自细胞质中的[ ] 。
(7)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
24.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很少,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进行交配,因此繁殖后代比较困难。科学家正尝试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办法来繁育大熊猫,示意图如下:
(1)新生大熊猫D的诞生应用了 技术(选填:杂交、转基因、克隆)。
(2)假设新生大熊猫D的长相与大熊猫B十分相像,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事实上,新生大熊猫D的长相与大熊猫A十分相像,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选填:细胞质、细胞核)。
(3)大熊猫D的繁育过程说明了 是遗传信息库。其上有遗传物质 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25.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到儿童公园观察生物、并在不同的生物上发现了不同的生物特征。
(1)公园中九月的菊花正朵朵盛开,这体现了生物能进行 。
(2)菊花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菊花,而不是桃花,但是菊花之间也各有差别。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
(3)欢快的喜鹊在草地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小蚂蚱,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4)捕蝇草是一种食虫植物,通常生活在缺氮的土壤中。它的一些叶转化为捕虫夹,当小虫碰到“触毛”时迅速将其夹住,消化并吸收以补充营养。
①资料中“当小虫碰到‘触毛’时迅速将其夹住”,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②研究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实验,研究影响捕虫夹闭合的环境因素。该实验说明温度对捕虫夹的闭合情况有影响,推测在45℃时,触碰 次即可引起捕虫夹闭合。
温度 15℃ 40~50℃ 65℃
捕虫夹闭合 2次触碰 1次触碰 不需触碰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B
6.C
7.B
8.A
9.C
10.B
11.D
12.B
13.A
14.B
15.C
16.D
17.A
18.D
19.D
20.D
21.(1) 转换器 反光镜
(2)物镜
(3)载物台
(4)目镜
22.(1)③②①④⑤
(2)气泡
(3)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清水
(4)2
23.(1)线粒体
(2) 目 ①④
(3)甲
(4)⑤
(5)③
(6)①
(7)⑥
24.(1)克隆
(2) 细胞质 细胞核
(3) 细胞核 DNA
25.(1)繁殖
(2)遗传和变异
(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