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节 力 重力(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第1节 力 重力(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1节 力 重力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形变的物体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2.关于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画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可不画在受力物体上
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C.在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D.在画力的图示时,在线段中间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发生变化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4.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大小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5.如图所示,一悬挂的空心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沙的共同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6.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为一个圆环,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
7.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多选)一个重力为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9.如图所示,教室的读书角处挂了一个漂亮的装饰瓶,为教室增加了许多生趣,关于这个装饰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饰瓶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但它对地球没有吸引力
B.装饰瓶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装饰瓶的重心与其形状结构及质量分布有关
D.随着时间流逝,装饰瓶内的水会慢慢蒸发减少,在水减少的过程中,装饰瓶(含水)的重心一直在降低
10.如图所示的是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的盛水陶罐(也称为欹qī器),它的特点是底尖、腹大、口小。穿入绳子(系绳的耳环设在欹器腹稍靠下的部位),将空的欹器悬挂起来静止时,发现整个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如图所示)。往其中注入适量的水(一半水左右)后,发现整个容器正立了,保持竖直状态;若注入水太满,容器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关于以上几个状态时容器重心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它的重心略低于耳环
B.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高于耳环
C.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低于耳环
D.装满水时的欹器重心最低
11.找出下列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作出物体所受力的图示。
(1)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50 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 N的浮力。
12.假若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6 N/kg,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N/kg,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多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
第1节 力 重力
1.D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B正确;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力作用在物体上,形变和运动状态的变化不一定同时出现,例如,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时,物体发生了形变,但运动状态不变,故D错误。
2.C 在画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故A错误;力的图示要准确表示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大小和方向),故B错误;在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故C正确;在画力的图示时,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故D错误。
3.B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A错误;重力作用线一定过重心,拉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拉力作用线过重心,B正确;物体形状及质量分布不变时,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C错误;当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D错误。
4.B 不同位置,g值可能不同,又由于G=mg,所以不能认为物体的重力是恒定的,A错误,B正确;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均无关,C错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只有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D错误。
5.C 在装满细沙时,球壳和细沙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细沙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是细沙的重心在下降,二者的共同重心在下降;当细沙流完时,重心又回到了球心,可见重心应是先下降后上升,故C正确。
6.C 圆板和圆环均属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均在几何中心,故在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后,其重力减小,重心的位置不变,选项C正确。
7.D 根据悬挂法寻找重心位置的原理可得,重心可能是题图中的D点,选项D正确。
8.AD 物体的重力为20 N,标度分别设为5 N和2.5 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故选项A、D正确。
9.C 装饰瓶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它对地球也有吸引力,A错误;装饰瓶的重心位置与其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它的重心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只有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的重心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B错误,C正确;在水慢慢减少的过程中,装饰瓶(含水)的重心先降低后升高,D错误。
10.C 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说明它的重心略高于耳环,故A错误;装一半水时的欹器,整个容器正立了,说明重心略低于耳环,故B错误,C正确;装满水时的欹器会自动倾倒,说明其重心最高,故D错误。
11.见解析
解析:(1)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50 N的书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书。力的图示如图甲所示。
(2)空气对气球的20 N的浮力,施力物体是空气,受力物体是气球。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12.60 kg 96 N 588 N
解析: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m=60 kg
由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得:
在月球上G'=mg'=60 kg×1.6 N/kg=96 N
在地球上G=mg=60 kg×9.8 N/kg=588 N。
3 / 3第1节 力 重力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科学思维 (1)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会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重心。 (3)体会力的两种表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一 力
1.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    。
(2)作用效果
①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
②使物体发生   。
(3)标矢性:力是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用        等工具进行测量。
(4)三要素:   、方向、     。
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大小 需要画出 不需要画出
力的方向 需要画出 需要画出
力的作用点 需要画出 需要画出
特别提醒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体、直观。
知识点二 重力及其大小和方向
1.产生: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g=9.8 N/k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3.方向:   向下。
知识点三 重心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   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重心位置的决定因素
(1)物体的形状。
(2)物体内的质量分布。
知识点四 重力的测量
1.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测量。测量时使物体保持   。
2.常用的测量器材:弹簧测力计、托盘秤、电子秤。
【情景思辨】
(1)踢出去的足球受到重力和踢力的作用。(  )
(2)手压缩弹簧过程中,手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同样弹簧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
(3)树上的苹果落下,但苹果的重心在苹果中的位置没有变化。(  )
(4)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不变。(  )
(5)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拉紧竖直悬绳的力。(  )
(6)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
要点一 对力的理解
1.力的性质
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只要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相互性 力存在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矢量性 在研究力的时候,既要注意力的大小,又要注意力的方向,在计算时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独立性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他力的存在而改变
2.力的作用效果
(1)
(2)作用效果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是分析物体受力的重要依据。若存在作用效果,说明该力存在;若不存在作用效果,说明该力不存在。
【典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尝试解答                      
                      
规律方法
如何判断物体受力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但作用力必然是成对出现的。
(2)并非有生命的物体才是施力物体,也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3)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外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C.物体受力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D.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要点二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探究】
  甲、乙两图描述的是某小朋友拉车的情景。
(1)哪幅图对力的表示更准确?
(2)两幅图表示力的方法有何不同?
【归纳】
1.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1)力的图示能表示力的三要素,精确表示力时经常用到。
(2)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时经常用到。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作图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选标度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无须选标度
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的线段
标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实例
【典例2】 
重力为10 N的木块浮在水面上,在图中作出木块所受到的水对它的浮力的图示及其重力的示意图。
尝试解答
1.(多选)一个人用斜向下的力推小车前进,力的大小为4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下列画出的推小车的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2.在下列选项中,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G)(  )
要点三 重力和重心的理解
【探究】
  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伸直时,其重心在什么位置;将这一根铁丝弯曲成一个圆环时,其重心在什么位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
1.对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四点说明
(1)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2)在不同地点,某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在纬度越高的位置,所受重力越大;其重力的大小还与物体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有关,在同一地点,位置越高,重力越小。
(3)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
2.关于重心位置的三点提醒
(1)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2)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
【典例3】 2023年9月27日,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比赛备受关注,13岁的中国选手表现出色,以79.14分夺冠,成为中国亚运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得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选手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滑板表面
B.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选手身上
C.跳起在空中时选手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D.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越来越大
尝试解答                      
                      
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C.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相同
D.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弹簧测力计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
2.(多选)如图所示,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本节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要点回眸
1.(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论怎么运动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小王同学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小车,F的大小为200 N,下列关于拉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
3.质量为2 kg的物体被一根细绳悬吊在天花板下静止(g取9.8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19.6 N
B.物体对绳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力
C.剪断细绳后,物体所受重力变为0
D.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
4.不倒翁不倒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的缘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第1节 力 重力
【基础知识·准落实】
知识点一
1.(1)相互作用 (2)①运动状态 ②形变 (3)矢量 弹簧测力计 (4)大小 作用点
知识点二
1.吸引 3.竖直
知识点三
1.重力
知识点四
1.弹簧测力计 静止
情景思辨
(1)× (2)√ (3)√ (4)× (5)× (6)×
【核心要点·快突破】
要点一
知识精研
【典例1】 C 甲推乙的同时,乙也在推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错误;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例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B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都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是受力物体,同时也对其他物体施力,所以又是施力物体,C正确;力是矢量,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除了比较其大小还要比较其方向,D错误。
素养训练
1.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变并不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即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也使物体发生形变,故选项C错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选项D错误。
2.C 任何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A、B错误;磁铁吸引铁钉,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但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任何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C正确,D错误。
要点二
知识精研
【探究】 提示:(1)甲图。
(2)甲图是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用线段的长度描述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所在位置表示力的作用点;乙图是力的示意图,它只描述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能描述力的大小。
【典例2】 见解析图
解析:木块受重力和浮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得F浮=G=10 N,方向竖直向上。浮力的图示和重力的示意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素养训练
1.BD 选项A没有标度,选项C方向错误,故B、D正确。
2.A 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故A错误,B、C、D正确。
要点三
知识精研
【探究】 提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伸直时,其重心在中点位置;将这一根铁丝弯曲成一个圆环时,其重心在圆心位置。重心的位置随着物体的形状变化是可以改变的。
【典例3】 B 该选手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滑板表面,故A错误;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选手身上,故B正确;跳起在空中时选手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故D错误。
素养训练
1.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支持面无关,并不总是指向地心,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A、B错误;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是不同的,C错误;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弹簧测力计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只有在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二者大小才相等,D正确。
2.AC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故A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CD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一定等于这个吸引力,故A错误,D正确。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故B错误,C正确。
2.C A项中没有画出力的作用点,且没有标度,故A错误;B项中没有标度,故B错误;C项中画出了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且确定了标度,故C正确;拉力的方向应该向右,故D错误。
3.A 由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知G=mg=2×9.8 N=19.6 N,选项A正确。物体对绳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作用点在绳上,而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作用点在该物体上,它们不是同一个力,选项B错误。剪断细绳后,物体所受重力不变,选项C错误。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从“效果”上看跟重力作用在重心一样,选项D错误。
4.C 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得很低,并且不倒翁的重心在它的底部接近地面的位置,C正确,A、B、D均错误。
6 / 6(共70张PPT)
第1节 力 重力





标 物理
观念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
示意图。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科学
思维 (1)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会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重心。
(3)体会力的两种表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目 录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02.
核心要点·快突破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04.
课时训练·提素能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
01
知识点一 力
1. 力(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 。
(2)作用效果
①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
②使物体发生 。
相互作用 
运动状态 
形变 
(3)标矢性:力是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
用 等工具进行测量。
(4)三要素: 、方向、 。
矢量 
弹簧测力计 
大小 
作用点 
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大小 需要画出 不需要画出
力的方向 需要画出 需要画出
力的作用点 需要画出 需要画出
特别提醒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
体、直观。
知识点二 重力及其大小和方向
1. 产生: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大小:G=mg,g=9.8 N/k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3. 方向: 向下。
吸引 
竖直 
知识点三 重心
1. 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 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
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个点就是重
力的作用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 重心位置的决定因素
(1)物体的形状。
(2)物体内的质量分布。
重力 
知识点四 重力的测量
1.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测量。测量时使物体保持

2. 常用的测量器材:弹簧测力计、托盘秤、电子秤。
弹簧测力计 

止 
【情景思辨】
(1)踢出去的足球受到重力和踢力的作用。 ( × )
(2)手压缩弹簧过程中,手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同样弹
簧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 √ )
(3)树上的苹果落下,但苹果的重心在苹果中的位置没有变化。
( √ )
(4)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不变。
( × )
(5)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拉紧竖直悬绳的力。
( × )
(6)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
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 × )
×


×
×
×
核心要点·快突破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02
要点一 对力的理解
1. 力的性质
物质
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只要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
相互
性 力存在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
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矢量
性 在研究力的时候,既要注意力的大小,又要注意力的方向,在
计算时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独立
性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
其他力的存在而改变
2. 力的作用效果
(1)
(2)作用效果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是分析物体受力的重要依
据。若存在作用效果,说明该力存在;若不存在作用效果,
说明该力不存在。
【典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
会受力,不会施力
C.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解析:甲推乙的同时,乙也在推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错误;不
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
力,例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B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
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
个物体都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是受力物体,同时也对其他物体施
力,所以又是施力物体,C正确;力是矢量,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
除了比较其大小还要比较其方向,D错误。
规律方法
如何判断物体受力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但作用力必然是
成对出现的。
(2)并非有生命的物体才是施力物体,也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
力物体。
(3)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1.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外力的作用
B.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力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D.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解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但
运动状态不变并不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B错
误;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或即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也使物体发生形变,故选项C错误;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选项D错误。
2.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 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
力就不存在
D.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
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解析: 任何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只有施力物体而
没有受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A、B错误;磁铁吸引铁钉,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
的作用,但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任何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或
受力物体,C正确,D错误。
要点二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探究】
  甲、乙两图描述的是某小朋友拉车的情景。
(1)哪幅图对力的表示更准确?
提示: 甲图。
(2)两幅图表示力的方法有何不同?
提示: 甲图是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用
线段的长度描述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所在位置
表示力的作用点;乙图是力的示意图,它只描述力的方向和作
用点,不能描述力的大小。
【归纳】
1.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1)力的图示能表示力的三要素,精确表示力时经常用到。
(2)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对物体的受力情
况进行分析时经常用到。
2.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作图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选标度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的线段
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无须选标度
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
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
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
画一适当长度的线段
作图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标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
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
表示方向
实例
【典例2】 重力为10 N的木块浮在水面上,在图中作出木块所受到
的水对它的浮力的图示及其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木块受重力和浮力作用,根据
二力平衡得F浮=G=10 N,方向竖直
向上。浮力的图示和重力的示意图分
别如图甲、乙所示。
1. (多选)一个人用斜向下的力推小车前进,力的大小为40 N,方向
与水平方向成30°,下列画出的推小车的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选项A没有标度,选项C方向错误,故B、D正确。
2. 在下列选项中,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
G)(  )
解析: 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故A错误,B、C、D正确。
要点三 重力和重心的理解
【探究】
  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伸直时,其重心在什么位置;将这一根铁丝弯
曲成一个圆环时,其重心在什么位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伸直时,其重心在中点位置;将这一根铁
丝弯曲成一个圆环时,其重心在圆心位置。重心的位置随着物体的形
状变化是可以改变的。
【归纳】
1. 对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四点说明
(1)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2)在不同地点,某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纬度位置
有关,在纬度越高的位置,所受重力越大;其重力的大小还
与物体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有关,在同一地点,位置越高,
重力越小。
(3)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
无关。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
下,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
2. 关于重心位置的三点提醒
(1)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
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2)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
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
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
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
【典例3】 2023年9月27日,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比赛备受关
注,13岁的中国选手表现出色,以79.14分夺冠,成为中国亚运历史
上最年轻的金牌得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选手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滑板表面
B. 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选手身上
C. 跳起在空中时选手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D. 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越来越大
解析:该选手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
于滑板表面,故A错误;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选手身
上,故B正确;跳起在空中时选手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从
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故D错误。
1.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向下的
B.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C. 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相同
D. 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弹簧测力计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
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
解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支持面无关,并不总是
指向地心,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A、B
错误;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同一物体在地球各
处所受的重力是不同的,C错误;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弹簧测力计
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只有在物体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二者大小才相等,D正确。
2. (多选)如图所示,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
中所给信息和本节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
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
于一点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解析: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
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故A正
确;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
下,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
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D错误。
要点回眸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03
1. (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论怎么运动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D.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解析: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
不一定等于这个吸引力,故A错误,D正确。地球上任何物体都
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故B错
误,C正确。
2. 小王同学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小车,F的大小为200 N,下列关于
拉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中没有画出力的作用点,且没有标度,故A错误;B
项中没有标度,故B错误;C项中画出了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且确
定了标度,故C正确;拉力的方向应该向右,故D错误。
3. 质量为2 kg的物体被一根细绳悬吊在天花板下静止(g取9.8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19.6 N
B. 物体对绳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所以它们是同
一个力
C. 剪断细绳后,物体所受重力变为0
D. 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
解析:  由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知G=mg=2×9.8 N=19.6
N,选项A正确。物体对绳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作用点在
绳上,而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作用点在该物体上,它
们不是同一个力,选项B错误。剪断细绳后,物体所受重力不变,选项C错误。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从“效果”上看跟重力作用在重心一样,选项D错误。
4. 不倒翁不倒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的缘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 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解析: 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
稳定性越好,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得很低,并且不倒翁的重心在它
的底部接近地面的位置,C正确,A、B、D均错误。
04
课时训练·提素能
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生形变的物体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 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
D. 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故A、B正确;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
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力作用在物体上,形变和运动状
态的变化不一定同时出现,例如,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时,物体发生
了形变,但运动状态不变,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关于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画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可不画在受力物体上
B. 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C. 在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
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D. 在画力的图示时,在线段中间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在画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故
A错误;力的图示要准确表示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大小和方
向),故B错误;在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
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故C正确;在画力
的图示时,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发生变化
D.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在物体
上,也可在物体外,A错误;重力作用线一定过重心,拉力与重力
等大反向,故拉力作用线过重心,B正确;物体形状及质量分布不
变时,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C错误;当物体的形状发生变
化时,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 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 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 物体的重力大小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不同位置,g值可能不同,又由于G=mg,所以不能
认为物体的重力是恒定的,A错误,B正确;物体所受的重力与
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均无关,C错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只有当物体静止
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
体的重力,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图所示,一悬挂的空心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
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沙的共同重心将
(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不变
C. 先下降后上升
D. 先上升后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在装满细沙时,球壳和细沙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细
沙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是细沙的重心在下降,二者的共同
重心在下降;当细沙流完时,重心又回到了球心,可见重心应是先
下降后上升,故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为一个圆
环,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 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
C. 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 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
解析: 圆板和圆环均属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
其重心均在几何中心,故在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后,其重力减小,
重心的位置不变,选项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
能是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解析: 根据悬挂法寻找重心位置的原理可得,重心可能是题图
中的D点,选项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多选)一个重力为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
示,下列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物体的重力为20 N,标度分别设为5 N和2.5 N,方向
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故选项A、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图所示,教室的读书角处挂了一个漂亮的装饰瓶,为教室增加了
许多生趣,关于这个装饰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饰瓶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但它对地球
没有吸引力
B. 装饰瓶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 装饰瓶的重心与其形状结构及质量分布有关
D. 随着时间流逝,装饰瓶内的水会慢慢蒸发减少,在水减少的过程
中,装饰瓶(含水)的重心一直在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装饰瓶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可知它对地球也有吸引力,A错误;装饰瓶的重心位置与其
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它的重心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只有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的重心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B错误,C
正确;在水慢慢减少的过程中,装饰瓶(含水)的重心先降低
后升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图所示的是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的盛水陶罐(也称为欹qī
器),它的特点是底尖、腹大、口小。穿入绳子(系绳的耳环设
在欹器腹稍靠下的部位),将空的欹器悬挂起来静止时,发现整
个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如图所示)。往其中注入适量的
水(一半水左右)后,发现整个容器正立了,保持竖直状态;若
注入水太满,容器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关于以上几个
状态时容器重心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让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它的重心略低于耳环
B. 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高于耳环
C. 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低于耳环
D. 装满水时的欹器重心最低
解析: 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
说明它的重心略高于耳环,故A错误;装一半水时的欹器,整个
容器正立了,说明重心略低于耳环,故B错误,C正确;装满水时
的欹器会自动倾倒,说明其重心最高,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找出下列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作出物体所受力的图示。
(1)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50 N的书的重力;
解析: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50 N的书
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
书。力的图示如图甲所示。
答案:见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空气对气球的20 N的浮力。
答案:见解析
解析:空气对气球的20 N的浮力,施力物体是空气,
受力物体是气球。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假若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
速度g'=1.6 N/kg,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N/kg,则该
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多大?在地球上所受
重力多大?
答案:60 kg 96 N 588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
的质量为m=60 kg
由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得:
在月球上G'=mg'=60 kg×1.6 N/kg=96 N
在地球上G=mg=60 kg×9.8 N/kg=588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