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件(共45张PPT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件(共45张PPT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
3.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探究(重、难点)。
西瓜爆炸事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惹的祸吗?
情境视频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植物激素
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没有分解调节剂的酶)。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缺点:植物体内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
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概念
1
优点
2
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的相同或类似
如吲哚丁酸
类似
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
如,α - 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不同
分子结构
类型
3
类别 项目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来源 植物一定部位产生 人工化学合成
生理作用 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
作用后是否被酶解
作用效果 短暂,只发挥一次作用 持久稳定
实 例 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等 乙烯利、NAA、青鲜素、膨大素等
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
植物体内不存在相应的分解酶,不被酶解,残留在植物体内继续发挥作用
请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并完善表格
1. 除了膨大剂,还有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在农产品和园艺生产上?
2. 在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注意哪些事项?
3. 我国为什么禁止销售、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 除了膨大剂,还有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在农产品和园艺生产上?
思考·讨论
阅读课本101页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事例,思考以下问题: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发芽的大麦
酒精
酵母菌
事例1 在用传统方法生产啤酒时, 大麦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利用大麦芽,实质上是利用其中的α-淀粉酶。有人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赤霉素
在生产中的应用
4
膨大剂
事例2 对西瓜、草莓、葡萄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也叫膨大素),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使其提前上市。但使用膨大剂的水果与正常水果相比,口感较差,汁水较少,甜味不足,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施用时期
2011年,江苏某村民的西瓜,因施用膨大素的时期不当,导致西瓜炸裂。
施用剂量
2010年,四川某果农的葡萄,因施用乙烯利的剂量不当,导致葡萄未成熟就脱落了。
施用方法
2016年,山东某村民的番茄,因施用赤霉素的方法不当,导致空心果的产生。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增产、增收
青鲜素
事例3: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可能有副作用。
青鲜素残留毒性可能会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1)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等。
(2)能减轻人工劳动:减少园林植物的修剪次数。
①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
②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
③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
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好处:
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负面影响:
(1)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2)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应用的好处及负面影响
5
应用体验
1.判断正误
(1)α-萘乙酸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类似(  )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如植物激素持久(  )
×
α-萘乙酸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
×
和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不易被植物降解,效果稳定、作用更持久。
(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这样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

应用体验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缩短休眠时间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未成熟的猕猴桃,可促进生长发育
D.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完整枝条的侧芽,可解除顶端优势

应用体验
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以及块根、块茎等的萌发,A错误;
赤霉素促进植物茎秆的伸长,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B正确;
乙烯利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
α-萘乙酸的生理作用类似于生长素,顶端优势会更强,D错误。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资料 2017年,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1777号法规,规定樱桃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5mg/kg,葡萄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mg/kg,苹果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8mg/kg,梨、杏、桃子、草莓、芒果和香蕉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
科学合理地适当使用不会危害健康
思考:乙烯利在生产中常用于水果的催熟,若儿童食用了催熟的水果会导致 “性早熟”吗?
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的是性激素,与乙烯利无关;且人体细胞中无乙烯利的受体,所以乙烯利不能对动物细胞起调节作用。
问题解决:使用葡萄枝条进行种植时,需要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扦插生根
(1)请结合课本 P102内容,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的注意事项?
(2)请帮忙确定如何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在生产上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②果实催熟?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利
注意事项
3.对于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说,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施用效果,施用不当甚至会影响生产。
影响
1
施用浓度
2
施用时间
4
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
3
施用部位
5
气候条件
施用效果
注意事项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如,NAA、2,4-D、IBA、吲哚丙酸等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如何确定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请结合教材“探究·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生理作用与其 具有很大的关系, 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以促进插条生根,
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浓度
适当浓度
浓度过高或过低
(2)实验中自变量如何控制?因变量如何检测?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设置?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
插条生根的数目或长度
实验对象自身因素(枝条的发育程度、枝条长度、枝条上保留的芽的数量)、环境因素(温度、培养液的浓度和量、培养时间)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相同且适宜
(1)制备溶液
正式实验前做预实验,可以 ,也可以

预实验 (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正式实验_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需要
A
B
D
C
E
F
G
清水
3ppm
5ppm
7ppm
9ppm
11ppm
13ppm
配置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溶液
预实验
不需要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制备插条
实验中要选取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苗木的枝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带有一定芽或幼叶的
插条容易成活。所带叶或芽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不利于生根,
因为 ;留芽过多,分泌较多
的 ,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一年生苗木的枝条
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很容易生根,实验效果显著
芽或幼叶可以产生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
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
生长素
(3)浸泡插条
应处理插条的 (填“形态学上端”或“形态学下端”)。
处理插条的方法有 。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A
B
C
D
E
F
G
将插条在α—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
形态学下端
浸泡法和沾蘸法
(4)水培
A
B
C
D
E
F
G
浸泡24小时后,取出插条晾干4小时
(4)水培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A
B
C
D
E
F
G
将处理好的插条,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组进行水培每天记录生根数量
生根较多:5-9ppm
(5)观察、记录
横坐标:生长素类调节剂
纵坐标:根的数目
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应在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
两种溶液浓度之间
在两种浓度之间再等浓度梯度配制溶液
进行实验
以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为横坐标,以根的数目(每组平均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并确定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需要空白对照
正式实验
横坐标:生长素类调节剂
纵坐标:根的数目
正式实验不需要空白对照,因为预实验已经摸索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
若实验结果发现插条都不能生出不定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没分清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插条倒插;②插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③插条幼芽、幼叶保留过多,本身合成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抑制状态。
核心归纳
1.设置对照实验
(1)设置空白对照——不添加生长素类调节剂的一组,如蒸馏水组。预实验中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判断生长素类调节剂所起的作用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2)设置相互对照——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组别间相互对照,其目的是判断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程度的大小。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
3.控制好无关变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注意把实验材料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光照不宜过强,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对适宜。
核心归纳
4.在预实验确定的浓度范围内多设置几个浓度梯度做进一步实验,但浓度梯度的设置也不是越多越好,原因如下:一是效果不明显,二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人为增加实验的难度。
5.插条不能生出不定根的可能原因:①没分清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插条倒插;②插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③插条幼芽、幼叶保留过多,本身合成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抑制状态。
(1)乙烯利性质:液体;溶液 pH< 3.5,比较稳定。
(2)乙烯利作用:对水果具有催熟作用;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pH升高
乙烯利
催熟水果
诱导
乙烯
水果产生乙烯
pH=3.5
正反馈
学以致用
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学以致用
(3)材料:番茄、香蕉等。
(4)自变量和因变量:处理后的生长时间、成熟程度。
注意:乙烯利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是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乙烯利遇到明火可燃烧,需要注意防火。
应用体验
3.判断正误
(1)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最好放在阳光直射和干燥的地方进行处理(  )
(2)药液浓度低时用沾蘸法,而药液浓度高时用浸泡法(  )
×
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
药液浓度较高时用沾蘸法,而药液浓度较低时用浸泡法。
(3)乙烯利在pH>3.5时易分解释放乙烯,有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的作用
(  )

应用体验
4.(2024·江苏,5)关于“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没有芽的枝条进行扦插,以消除枝条中原有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B.扦插枝条应保留多个大叶片,以利用蒸腾作用促进生长调节剂的吸收
C.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实验组的扦插基质用等体积的泥炭土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也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

应用体验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选用扦插的枝条长势和带有幼芽的数量应大致相同,即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通常不用没有芽的枝条,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错误;
扦插枝条不应带有大叶片,这样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枝条中水分散失,B错误;
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实验组的扦插基质也应该用等体积的珍珠岩,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C错误。
植物生长
调节剂
概 念
特 点
类 型
应 用
施用
具体作用
应用实例
负面影响
国家管理
考虑因素
实践应用
由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①原料广泛、
②容易合成、
③效果稳定
①分子结构与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②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不同,生理效应类似
①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②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③减少人工劳动
赤霉素、膨大素
青鲜素、乙烯利
生长素调节剂
①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②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有明确的规定
施用目的、
效果、毒性、
残留、价格、
施用是否方便、
法律法规等
①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②尝试利用乙烯催熟水果。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