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2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激素调节
第2课时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以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关系(重、难点)。
2.运用人体稳态与平衡观,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说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们因长时间工作,早已汗流浃背。辛苦的解放军战士应该补充以下哪种营养液更好?
A.盐汽水 B.葡萄糖溶液 C.矿泉水
水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物质,机体如何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稳定呢?
情境导入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请你阅读课本P59,梳理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来自饮水
来自食物
来自代谢
摄 入 量

排 出 量
由肾排出(尿液)
由皮肤排出(汗液)
由肺排出(呼吸)
由大肠排出(粪便)
1200 mL
1000 mL
300 mL
1500 mL
500 mL
400 mL
100 mL
2500 mL
2500 mL
人体内水平衡是通过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
摄入量
排出量
来源
去路
(1)水的来源和去路
1.水平衡的调节
冬天比较冷,人体的排汗会少,摄入量和排出量是维持平衡的,会有更多的水分随尿液排出。在寒冷环境中细胞代谢加快,产生的水也多,所以随尿排出的水会多。
就水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分析人体尿液为何在冬天比夏天多呢?
思考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集合管
原尿
血浆
尿

输尿管
膀胱
血浆
原尿
尿
肾小囊:滤过血浆蛋白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
尿液的形成
当你吃的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机体是如何调节水平衡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60,结合图3-11,构建水平衡调节模型。
注意:
A.产生渴觉不算反射,到主动饮水才算反射
B.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C.存在负反馈调节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刺激
下丘脑
垂体
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
大脑皮层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
(-)
(-)
尿量
减少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2)水平衡调节过程
抗利尿激素
分泌部位: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和作用
1
思考1
(1)请据图回答该激素特殊之处:

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
下丘脑
神经分泌细胞
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ADH)
毛细血管
请据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思考1
请据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抗利尿激素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促进
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小管液是指在肾小囊中的原尿经肾小管流向集合管后的称呼,简单来说指的是在肾脏内小管的流体。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
促进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管腔面)融合,使细胞膜(管腔面)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增加
思考1
请据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3)尝试完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的神经调节途径和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的具体流程图。
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__________感受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__________感受器→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________重吸收水→_________减少。
下丘脑渗透压
大脑皮层
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下丘脑渗透压
垂体
肾小管和集合管
尿量
世卫组织声明:“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会‘水中毒’,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而马拉松运动后大量饮用淡水也会导致“水中毒”。
联系生活: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潴留,打破了水电解质平衡,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过多的水会稀释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所以在医学上又称为稀释性低血钠。
1.有人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P61【旁栏思考题】
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可以看出,当人意识到渴了,说明机体细胞渗透压已经升高,机体已经在调动心脏、肾等器官以及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调节渗透压;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压升高、酸中毒等。长期如此,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2.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 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P61【旁栏思考题】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吃饭会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不喝水会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失衡。大便和小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些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引起中毒或其他病症,损害健康。
3.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P61【旁栏思考题】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Na+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长期食盐摄入不足,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进而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甚至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还会昏迷。
人体内的Na+
主要是食盐
肾脏
皮肤
尿液(主要途径)
汗液
大肠
粪便
*人体摄入的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
产生部位:_______________
靶器官: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肾上腺皮质
肾小管和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1)Na+的来源和去向
(2)相关激素——醛固酮
2.血钠平衡的调节
细胞外液量减少
以及血钠含量降低
肾上腺皮质
(+)
醛固酮
(+)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维持血钠含量平衡
血钠含量升高
(-)
(-)
Na+浓度对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3)调节过程
下丘脑
饮水或失水异常、盐分摄入异常等
尿量变化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Na+,分泌K+
细胞外液渗透压异常
下丘脑
刺激
抗利尿激素
垂体释放
影响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血钠异常
刺激
释放
影响
负反馈
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
血钠改变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小结
调节方式:
水盐调节中枢:
水盐调节中的反射:
相关激素:
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
健康生活
● 低盐饮食
高盐饮食可引发患者出现高血压,会加大心脏的压力负荷,从而诱发心肌缺血,甚至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果出现在脑部可能引发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缺血;如果发生在心脏,可能引发冠心病,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
资料1: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资料2: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上述资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1)联系
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腺
直接或
间接调节
影响发育和功能
恢复稳定
感知变化
调节校正
人体内环境
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一致
各项生命活动正常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2)意义
1.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有多种功能,其功能概括为调节、感受、分泌、传导四大功能,如图所示。
核心归纳
1.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1)调节
①血糖调节: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肾上腺,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图中c)。
②体温调节: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可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图中d)。
核心归纳
1.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1)调节
③水盐平衡调节:下丘脑中具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通过该中枢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图中a)。
④内分泌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来调节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图中e)。
核心归纳
1.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感受: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3)分泌: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图中a)。
(4)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 (图中b)。
核心归纳
2.肾上腺分泌的各种激素及其作用
核心归纳
醛固酮的分泌受血钠浓度的调控;皮质醇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
应用体验
1.判断正误
(1)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其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
(2)血钠升高时,肾上腺髓质分泌降低,血液中醛固酮减少(  )
(3)K+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
提示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
提示 血钠升高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降低,血液中醛固酮减少。
提示  Na+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起重要作用,K+对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起决定性作用。
×
×
×
应用体验
2.(2024·海南,4)水平衡是指人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出汗可以排出部分水分,有利于散热
B.正常机体排尿除了排出部分水分外,还可以排出尿素、葡萄糖等代谢废物
C.人每天摄入和排出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D.水参与并促进物质代谢,有利于保障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正常机体排尿可以排出部分水分、尿素等代谢废物,但葡萄糖不属于代谢废物,一般不会出现在尿液中,除非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B错误。
应用体验
3.如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
甲状腺激素
B.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d
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C.激素a、c、d都是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D.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B错误;
激素随体液运往全身,不是定向运输,C错误;
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传出神经促使胰岛B 细胞释放胰岛素,所以胰岛B 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D正确。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