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3课 古代印度        
eq \o(\s\up7(),\s\do5(       ))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国家建立:
(1)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国家出现。
(2)统一: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 制度,史称“ 制度”。
2.内容:
等级 阶层 权利或义务
第一等级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掌管军事和 权力
第三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 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各等级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在古印度创立佛教,他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外传:
(1)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
(2)路线:
eq \o(\s\up7(),\s\do5(       ))
图说历史
教材图片《古代印度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城遗址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说明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 23 世纪—前18世纪,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约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古代印度疆域主要包括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即包括除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材料探究
材料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摘自《摩奴法典》
这段材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婆罗门作为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被视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享有诸多特权。国王虽拥有权力,但在种姓制度下,也需遵循婆罗门的地位,甚至可以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吠舍和首陀罗则处于较低的等级,被要求执行劳动,若逃避义务,则被视为破坏社会秩序。这种种姓制度严格划分了社会阶层,各等级之间界限分明,不得通婚,职业世袭,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流动性和进步。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印度社会。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中的条文体现的是什么制度,当时有一户人家开着一家棉布店,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该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实质。
eq \o(\s\up7(),\s\do5(       ))
基础巩固
1.1856年,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村附近,发现了一枚冻石刻制的印章,这枚印章近似方形,如同现代邮票的大小,上面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母牛形象。它似乎是用来表明财产的所有权,或者签署文件时用。后来对印章的出土地哈拉帕进行发掘,一座古城址横空出世。这一古老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中华文明
2.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代印度文明时的草稿,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3.下图反映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存在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这个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4.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5.孔雀王朝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国王是国家军事行动的决策人和最高统帅,有最高军事权。与这个王朝有关的是( )
A.约公元前1500年由雅利安人建立
B.实现了对印度的统一
C.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D.王朝鼎盛时期创立了佛教
素养达标
6.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首陀罗身份的是( )
A.掌管祭祀大权
B.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C.可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D.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7.考古资料显示,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工艺包括制陶、染色、青铜加工和饰珠制作。饰珠的原材料包括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翡翠、阿富汗的天青石、波斯的绿松石、印度麦华的紫水晶以及当地的滑石。这表明当时( )
A.印度河流域已完成统一
B.地区间贸易已较为活跃
C.华氏城是最繁华的都市
D.已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代以前,我国史籍中就已经出现过有关印度的记载,但大多是神话传说。汉代以来,印度的历史及社会情况成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官修史书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民间的许多著述也对印度有所涉及。这些著述往往因为作者缺乏切身体验而对印度的描述多有误解。中土僧人之西行求法活动,在西晋及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少。法显到达印度之时,正当笈多王朝后期。他在《佛国记》中对于印度公元5世纪之前的历史,特别是佛陀时代、孔雀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历史,都作了记述。有日本学者表示:“《佛国记》为一千五百年前之实地考察的记录,凡关于中亚、西亚、印度、南海诸地之地理、风俗及宗教等,实以本书为根本资料……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与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
——摘编自杨维中《法显与〈佛国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献中出现有关印度历史记载的原因。            第3课 古代印度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 MERGEFORMAT ),\s\do5(       ))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国家建立:
(1)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国家出现。
(2)统一: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等级 阶层 权利或义务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 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佛教,他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外传:
(1)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
(2)路线: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s\do5(       ))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图说历史
教材图片《古代印度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城遗址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说明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 23 世纪—前18世纪,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约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古代印度疆域主要包括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即包括除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材料探究
INCLUDEPICTURE "材料展示.TIF" INCLUDEPICTURE "材料展示.TIF" \* MERGEFORMAT
材料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摘自《摩奴法典》
INCLUDEPICTURE "材料解读.TIF" INCLUDEPICTURE "材料解读.TIF" \* MERGEFORMAT
这段材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婆罗门作为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被视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享有诸多特权。国王虽拥有权力,但在种姓制度下,也需遵循婆罗门的地位,甚至可以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吠舍和首陀罗则处于较低的等级,被要求执行劳动,若逃避义务,则被视为破坏社会秩序。这种种姓制度严格划分了社会阶层,各等级之间界限分明,不得通婚,职业世袭,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流动性和进步。
INCLUDEPICTURE "知识链接.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链接.TIF" \* MERGEFORMAT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印度社会。
INCLUDEPICTURE "问题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中的条文体现的是什么制度,当时有一户人家开着一家棉布店,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该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实质。
答案:(1)种姓制度。第三等级吠舍。
(2)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 MERGEFORMAT ),\s\do5(       ))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基础巩固
1.1856年,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村附近,发现了一枚冻石刻制的印章,这枚印章近似方形,如同现代邮票的大小,上面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母牛形象。它似乎是用来表明财产的所有权,或者签署文件时用。后来对印章的出土地哈拉帕进行发掘,一座古城址横空出世。这一古老文明是( B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中华文明
2.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代印度文明时的草稿,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3.下图反映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存在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这个文明古国是( C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4.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A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5.孔雀王朝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国王是国家军事行动的决策人和最高统帅,有最高军事权。与这个王朝有关的是( C )
A.约公元前1500年由雅利安人建立
B.实现了对印度的统一
C.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D.王朝鼎盛时期创立了佛教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素养达标
6.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首陀罗身份的是( D )
A.掌管祭祀大权
B.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C.可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D.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7.考古资料显示,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工艺包括制陶、染色、青铜加工和饰珠制作。饰珠的原材料包括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翡翠、阿富汗的天青石、波斯的绿松石、印度麦华的紫水晶以及当地的滑石。这表明当时( B )
A.印度河流域已完成统一
B.地区间贸易已较为活跃
C.华氏城是最繁华的都市
D.已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代以前,我国史籍中就已经出现过有关印度的记载,但大多是神话传说。汉代以来,印度的历史及社会情况成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官修史书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民间的许多著述也对印度有所涉及。这些著述往往因为作者缺乏切身体验而对印度的描述多有误解。中土僧人之西行求法活动,在西晋及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少。法显到达印度之时,正当笈多王朝后期。他在《佛国记》中对于印度公元5世纪之前的历史,特别是佛陀时代、孔雀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历史,都作了记述。有日本学者表示:“《佛国记》为一千五百年前之实地考察的记录,凡关于中亚、西亚、印度、南海诸地之地理、风俗及宗教等,实以本书为根本资料……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与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
——摘编自杨维中《法显与〈佛国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献中出现有关印度历史记载的原因。
答案:①丝绸之路的开辟;②中印官方、民间交往的发展;③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断扩大影响;④中国使臣、僧人的求索精神和严谨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