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
知识点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1.(2024·浙江宁波武岭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活动操作步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梨汁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梨汁中含有葡萄糖
B.在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油脂的过程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C.加热后的豆浆可作为蛋白质鉴定材料
D.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振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
2.(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为检测梨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将梨研磨、过滤后获得梨汁,并分组。各组分别加入适量的碘-碘化钾溶液、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振荡,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碘-碘化钾溶液的目的是检测淀粉
B.加双缩脲试剂的梨汁未出现紫色的原因是梨汁中蛋白质含量低
C.加本尼迪特试剂的梨汁振荡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D.若选用有颜色的样品溶液将影响结果的观察
3.(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①油脂检测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 ②蛋白质检测时,把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还原糖检测时,用80~100 ℃水浴加热 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碘化钾溶液加到淀粉样液中 ⑤检测还原糖可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4.(2024·浙江德清一中高一月考)某同学用玉米籽粒进行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设计如下实验分组,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还原糖鉴定,应选择    (填“甲”或“乙”)组装置,理由是                                。
(2)另一组装置用于检测蛋白质,加入的鉴定试剂和方法为    (填序号);
①NaOH ②NaCl ③CuSO4 ④分别使用
⑤混合后再使用
若试管中不加玉米籽粒匀浆,只加鉴定试剂,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    ,若试管中先加玉米籽粒匀浆,再加鉴定试剂,摇匀后,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    。
(3)做以上鉴定实验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    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4)欲检测玉米籽粒细胞中是否含有油脂,应将玉米籽粒充分浸泡后切取薄片,用      进行染色,并用        洗去浮色,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有被染成    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玉米籽粒细胞中含有油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    (填“面积”或“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知识点二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5.(2024·杭州六县九校高一联考)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的全称叫脱氧核糖核酸
B.DNA所含的含氮碱基有5种
C.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D.蓝细菌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两种核酸都是它的遗传物质
 (2024·浙江温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7小题。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水排海。据科学家反馈,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进入生物体内,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并导致DNA、RNA和蛋白质等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对生物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个体死亡。
6.关于DNA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DNA的4种核苷酸的差异取决于碱基的不同
B.合成蛋白质的约20种氨基酸的R基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C.DNA和蛋白质分子共有的元素是C、H、O、N、P
D.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不会引起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7.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细胞
B.RNA由C、H、O、P四种元素组成
C.R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
D.与DNA相比,RNA中特有的碱基是T
8.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组成RNA的原料
B.图示结构在人体细胞内有4种
C.若②为脱氧核糖,则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5种
D.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方面
9.根据概念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的碱基有五种
B.d表示的是核糖核苷酸
C.b表示的是核糖
D.d的种类有四种
10.(2024·浙江强基联盟高一月考)为检测菜豆种子中的营养成分,某同学进行系列实验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1 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菜豆子叶切片
实验2 向菜豆匀浆上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实验3 向菜豆匀浆上清液中加入KI-I2试剂
实验4 向菜豆匀浆上清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染色后的子叶切片要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B.实验2中应将双缩脲试剂混匀后加入菜豆匀浆中
C.实验3中用滴管向匀浆上清液加入数滴KI-I2试剂
D.实验4中加入试剂后应将匀浆上清液37 ℃水浴处理
11.(2024·浙江三门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中有A、C、G、T共4种
D.丁是核苷酸,在生物界有两大类,共8种
12.(2024·浙江温州高一月考)真核细胞内的化合物a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b和1分子c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b 为尿嘧啶,则 a 肯定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若 c 为核糖,则 DNA 中肯定不含 a 这种化合物
C.若 c 为脱氧核糖,则由 a 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肯定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D.若 b 为胞嘧啶,则 a 有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13.(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因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这两种物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张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材料与用具:小张的尿液、葡萄糖溶液、蛋白样液,本尼迪特试剂试和双缩脲试剂,试管若干支,酒精灯等。
设计原理:
①葡萄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
②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设计思路:
①取四支试管,标记为甲、乙、丙、丁。
②按下述表格,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的样液和检测试剂。
表:不同化学试剂鉴别不同样液的实验分组
试管 加入样液 本尼迪特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 Ⅰ Ⅱ -
乙 小张的尿液 Ⅲ +
丙 葡萄糖溶液
丁 蛋白样液
③表格中有很多内容未填写完整,“+”表示有,“-”表示无,其中“Ⅰ”处应填       , “Ⅱ”处应填    ,“Ⅲ”处应填    。
④摇匀各试管,观察实验结果。甲、丙试管要观察到实验现象还需要进行        。
(2)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丙试管中出现        ,则小张可能患       ;
②若乙、丁试管中出现         ,则小张可能患       ;
③若     ,则说明小张不患糖尿病和肾炎。
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
1.A 梨汁样液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样液中含还原糖,但不一定就是葡萄糖,A错误;油脂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加热后的豆浆其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但其中的含肽键的结构并未断裂,因而可作为蛋白质鉴定材料,C正确;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振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D正确。
2.C 碘-碘化钾溶液将淀粉染成蓝色,所以可以加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淀粉,A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物质,所以未出现紫色的原因是梨汁中蛋白质含量低,B正确;梨汁中含还原性糖较多,加本尼迪特试剂,需要热水浴中加热后才会出现红黄色沉淀,C错误;由于物质的鉴定中会出现颜色的变化,所以选用有颜色的样品溶液将影响结果的观察,D正确。
3.A ①油脂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染液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①符合题意;②蛋白质检测时,应该分别加入两种成分,若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二者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不能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会导致实验失败,②符合题意;③还原糖检测时,用80~100 ℃水浴加热,温度过高反应相对较快,但要注意烫伤,可以观察到红黄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③不符合题意;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碘化钾溶液加到淀粉样液中,可以观察到蓝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④不符合题意;⑤西瓜本身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检测还原糖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会导致实验失败,⑤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4.(1)乙 还原糖的鉴定试剂为本尼迪特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能显色 (2)①③④ 蓝色(浅蓝色) 紫色 (3)对照 (4)苏丹Ⅲ染液 50%的酒精 橙黄 长或宽
解析:(1)还原糖的鉴定试剂是本尼迪特试剂,需要热水浴加热才能显色;若进行还原糖鉴定,则应选择乙组装置。(2)另一组装置用于检测蛋白质,加入的鉴定试剂为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①NaOH溶液,B液是③CuSO4溶液,使用方法为先加A液后加B液,需要分别使用,故选①③④。若试管中不加玉米籽粒匀浆,只加鉴定试剂,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蓝色,若试管中先加玉米籽粒匀浆,再加入鉴定试剂,摇匀后,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紫色。(3)实验要遵循等量对照原则,做题述鉴定实验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照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4)油脂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橙黄色。欲检测玉米籽粒细胞中是否含有油脂,应将玉米籽粒充分浸泡后切取薄片,用苏丹Ⅲ染液进行染色,并用50%酒精(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有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玉米籽粒细胞中含有油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5.A DNA中含有4种含氮碱基,B错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蓝细菌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只有DNA是其遗传物质,D错误。
6.A 因为碱基的不同,将组成DNA的核苷酸分成四种,A正确;氨基酸的种类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合成蛋白质的约20种氨基酸的R基都不同,B错误;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蛋白质分子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可见二者共有的元
素是C、H、O、N,C错误;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可推测,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特定功能发生改变,D错误。
7.C SARS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但是病毒为非细胞生物,A错误;RN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B错误;RNA中文名为核糖核酸,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C正确;与DNA相比,RNA中特有的碱基是U(尿嘧啶),D错误。
8.A 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若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原料之一,A正确;图示结构为核苷酸,在人体细胞内有8种,B错误;若②为脱氧核糖,则该图为脱氧核糖核苷酸,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4种(A、T、C、G),C错误;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②五碳糖和③碱基种类上,D错误。
9.D 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A错误;d表示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即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构成DNA的糖(b)为脱氧核糖,C错误;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因含有A、T、G、C四种含氮碱基而分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
10.C 用苏丹Ⅲ染液对菜豆种子进行油脂检测实验时,需要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后,还要利用吸水纸吸走酒精溶液,A错误;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应依次加入,B错误;碘-碘化钾溶液是检测淀粉的,若振荡后溶液显蓝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C正确;本尼迪特试剂后需进行80~100 ℃水浴加热,D错误。
11.C 甲是磷酸,种类只有一种,在不同的核苷酸中都一样,A正确;五碳糖有两种,一种是脱氧核糖,DNA的组成成分,另一种是核糖,RNA的组成成分,B正确;丙是含氮碱基,人体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共有A、T、C、G、U 5种碱基,C错误;丁是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种,核糖核苷酸有4种,生物界共8种,D正确。
12.C 尿嘧啶(U)是RNA特有的碱基,若b为尿嘧啶,则a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A正确;若 c 为核糖,则图示结构是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DNA 中肯定不含 a 这种化合物,B正确;若 c 为脱氧核糖,则由 a 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DNA,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但某些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若 b 为胞嘧啶,该碱基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则根据五碳糖的不同,a 有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
13.(1)②等量 ③小张的尿液 + - ④热水浴加热 (2)①红黄色沉淀 糖尿病 ②紫色 肾炎 ③甲乙颜色无明显变化
解析:(1)②按下述表格,根据无关变量的等量原则,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样液和检测试剂;③由图表分析可知甲不加双缩脲试剂,乙加入双缩脲试剂,则甲加入本尼迪特试剂,乙不加本尼迪特试剂,Ⅰ、Ⅱ、Ⅲ,分别为:小张的尿液、+、-;④甲、丙试管加入的是本尼迪特试剂,要观察到实验现象还需要进行热水浴加热。(2)①若甲、丙试管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小王的尿液含有葡萄糖,则小王可能患糖尿病;②若乙、丁试管中出现紫色,说明小王的尿液含有蛋白质,则小王可能患肾炎;③若甲乙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小王的尿液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小王不患糖尿病和肾炎。
4 / 4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
导学 聚焦 1.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2.简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3.认同核酸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知识点(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小提醒: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不宜选用西瓜汁等有颜色的实验材料,以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小提醒:(1)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
(2)NaOH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暴露出肽键,Cu2+能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检测还原糖的材料可选用番茄果肉。(  )
(2)葡萄糖溶液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即可产生红黄色沉淀。(  )
(3)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加入试剂摇匀后能看到紫色。(  )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应将双缩脲试剂A与双缩脲试剂B混合后进行检测。(  )
探讨 分析材料,了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实验的拓展应用
通常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一般含有葡萄糖而不含蛋白质,但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往往会同时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1)现有两份尿液样品,一份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份是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如何进行区分?
(2)鉴定蛋白质时,加入试剂B后,如果没有产生紫色反应,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某同学的尿样经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但该同学却认为是盛尿样的试管被蛋白质污染了造成的“假阳性”。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可能?应如何排除?
(4)另一同学的尿样经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结果没有出现红黄色沉淀。该同学认为据此尚不能证明其尿样中不存在葡萄糖,因此无法排除该批次本尼迪特试剂失效而产生的“假阴性”。该如何进行实验,排除这种“假阴性”?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①在显色的物质检测实验中最好选择白色或颜色浅的材料。
②本尼迪特试剂只可检测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因此选择实验材料时注意不能选用甘蔗、甜菜等,因为甘蔗、甜菜中主要含有非还原糖——蔗糖。
(2)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双缩脲试剂A 2 mL,再加双缩脲试剂B 5滴。注意加入双缩脲试剂B时,要少量;若过量,双缩脲试剂B会与双缩脲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在还原糖的检测活动中,需要80~100 ℃的热水浴加热2~3 min。
1.(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下面是一组检测生物体主要有机物的实验,表中①~④对应的各项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④
脂肪 ② 橙黄色 常温
① 本尼迪特试剂 红黄色 80~100 ℃
A.葡萄糖、碘液、紫色、沸水浴
B.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C.还原糖、苏丹Ⅲ染液、蓝色、水浴加热
D.果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2.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混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
B.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
知识点(二)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1.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2.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核酸是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为DNA和RNA两类。(  )
(2)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
(3)DNA和RNA的区别只在于糖的种类差异。(  )
(4)碱基U和T分别参与DNA和RNA的构成。(  )
(5)DNA和RNA都可作为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
探讨 分析材料,理解核酸的组成与功能
材料1 研究表明,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均同时含有DNA和RNA,而乙肝病毒只含有DNA,SARS病毒只含有RNA。
1.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生物体内含氮碱基的种类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有几种?
(2)由含氮碱基A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在大熊猫体内共有几种?在SARS病毒中呢?
(3)由含氮碱基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在大熊猫体内共有几种?在SARS病毒中呢?
材料2 某核酸保健品在其说明书上印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外源核酸1克至1.5克,核酸营养制品已经风靡世界。”而事实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根本没有做过类似的建议。
2.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核酸能够在人体消化道内被彻底水解。核酸的初步水解产物是什么?彻底水解产物有哪些?
(2)你认为口服外源核酸产品会像厂家宣传的那样具有保健作用吗?为什么?
(3)嘌呤代谢异常是引起痛风的重要原因,过量摄入嘌呤类物质,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生。请分析过量口服核酸类保健品会对身体带来什么危害?
1.细胞生物与非细胞生物(病毒)的核酸类型
项目 核酸 遗传物质
类型 核苷酸 种类 含氮碱 基种类 类 型 核苷酸 种类 含氮碱 基种类
细胞生物 DNA 和 RNA 8 5 DNA 4 4
非细 胞生 物(病 毒) DNA 病毒 DNA 4 4 DNA 4 4
RNA 病毒 RNA 4 4 RNA 4 4
2.常见有机物的水解产物
有机物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DNA 脱氧核糖 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 碱基(A、T、G、C)
RNA 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含氮 碱基(A、U、G、C)
1.(2024·浙江湖州高一月考)如图表示的是构成某种核酸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物质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
B.此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DNA
C.此物质含有C、H、O、N、P元素
D.此物质是核糖核苷酸
2.下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H7N9流感病毒(RNA病毒)有5种含氮碱基和8种核苷酸
B.作为细菌遗传物质的核酸由5种含氮碱基构成
C.病毒中也同时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1)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            ,DNA特有的碱基是      ,RNA特有的碱基是      。
(2)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的原因是               。
(3)核酸有哪些功能呢?
1.(2024·浙江安吉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中含淀粉较多,其匀浆加碘-碘化钾溶液后会变紫色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的良好材料
C.检测蛋白质时,直接用蛋清液作为实验材料并水浴加热
D.油脂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
2.(2024·浙江龙游高一月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检测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只有油脂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C.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和B需混合后再使用
D.检测花生子叶中的油脂活动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溶解油脂
3.如图为DNA和RNA化学成分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A.脱氧核糖、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B.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
C.核糖、脱氧核糖、磷酸
D.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4.(2024·浙江宁波高一月考)下图是某核苷酸示意图,图中分子结构式的右上角基团为腺嘌呤,据图回答问题:
(1)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      。
(2)该核苷酸是构成         的基本单位,图中X物质为        。
(3)组成核酸的元素有        ,核酸的主要功能是                         。
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红黄色 还原糖 还原糖
2.蓝色 淀粉
3.紫色 A 
4.(1)× 提示:番茄果肉呈红色,会影响显色反应的观察。
(2)× 提示:还需要80 ~100 ℃热水浴下加热2~3 min。
(3)√
(4)×
互动探究
 (1)提示: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呈紫色的尿样为糖尿病患者的;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的尿样为肾小球肾炎患者的。
(2)提示:可能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Cu(OH)2蓝色絮状沉淀,会遮蔽实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
(3)提示:有可能;用同一批来源的试管,加入蒸馏水后,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看是否会呈紫色,若不呈现紫色即可排除该同学的想法。
(4)提示:用标准的葡萄糖溶液与该批次本尼迪特试剂反应,若结果出现红黄色沉淀,即可排除这种“假阴性”。
学以致用
1.D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乳糖等,本尼迪特试剂能和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则①可表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还原糖;脂肪可以在常温下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则②表示苏丹Ⅲ染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产生紫色反应,则③④分别表示紫色、常温,D正确。
2.A 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热水浴加热后呈红黄色沉淀,说明提取液②中含有还原糖,A正确;提取液①为浅红色,与还原糖检测反应颜色相似,不适合作为检测底物,B错误;淀粉、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而不是还原糖,D错误。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 C、H、O、N、P  脱氧核糖  遗传  C、H、O、N、P  核糖  蛋白质
2.(1)√
(2)×
(3)× 提示:DNA与RNA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糖的种类差异,碱基的组成也有一定的不同。
(4)×
(5)×
互动探究
1.(1)提示:
生物类别 含氮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大熊猫 5 8
大肠杆菌 5 8
乙肝病毒 4 4
SARS病毒 4 4
(2)提示:2种;1种。
(3)提示:1种;0种。
2.(1)提示:核苷酸;磷酸、核糖、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A、T、G、C、U。
(2)提示:不会,口服的外源核酸会在消化道中被彻底分解掉。
(3)提示:过量摄入的核酸类保健品,在消化道内彻底水解会产生腺嘌呤和鸟嘌呤,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体内嘌呤类物质增多,诱发痛风。
学以致用
1.B 该物质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是RNA,B错误。
2.D 甲型H7N9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A、G、C、U 4种含氮碱基和4种核苷酸,A错误;细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NA含有A、G、C、T 4种含氮碱基,B错误;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C错误;D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不是核糖,D正确。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2)DNA是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有所区别
(3)提示:DNA中储存的信息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并且决定着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RNA是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
课堂演练
1.D 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呈蓝色,A错误;西瓜汁自身呈红色,影响还原糖鉴定时红黄色沉淀的观察,B错误;检测蛋白质时,所用蛋清液需要经过稀释,使用双缩脲试剂时无需加热,C错误。
2.B 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在80~100 ℃热水浴中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错误;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创设一个碱性环境,然后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C错误;检测花生子叶中的油脂活动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以便于观察,而不是为了溶解油脂,D错误。
3.D 分析图形可知,阴影部分是DNA和RNA共同含有的,DNA中含有的是脱氧核糖,RNA中含有的是核糖,A、C错误;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B错误;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和磷酸是DNA和RNA共同含有的,D正确。
4.(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RNA 磷酸基团 (3)C、H、O、N、P 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中生命活动
解析:(1)图中含有的糖为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碱基为腺嘌呤,因此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图中X物质为磷酸。(3)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中生命活动。
6 / 6(共81张PPT)
第3课时 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与核酸

学 聚
焦 1.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2.简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3.认同核酸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目录
CONTENTS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小提醒: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不宜选用西瓜汁等有颜色的实验材料,以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2)NaOH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暴露出肽键,Cu2+能与
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小提醒:(1)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
合物。
4.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检测还原糖的材料可选用番茄果肉。 ( × )
提示:番茄果肉呈红色,会影响显色反应的观察。
(2)葡萄糖溶液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即可产生红黄色沉淀。
( × )
提示:还需要80 ~100 ℃热水浴下加热2~3 min。
(3)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加入试剂摇匀后能看到紫色。
( √ )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应将双缩脲试剂A与双缩脲试剂B
混合后进行检测。 ( × )
×
×

×
探讨 分析材料,了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实验的拓
展应用
通常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一般
含有葡萄糖而不含蛋白质,但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往往会同时含
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1)现有两份尿液样品,一份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份是肾小球肾
炎患者的。如何进行区分?
提示: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呈紫色的尿样为糖尿病患者的;与
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的尿样为肾小球肾炎患者的。
(2)鉴定蛋白质时,加入试剂B后,如果没有产生紫色反应,可能的
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能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
大量的Cu(OH)2蓝色絮状沉淀,会遮蔽实验中所产生的紫
色,影响观察结果。
(3)某同学的尿样经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但该同学却认为是盛
尿样的试管被蛋白质污染了造成的“假阳性”。该同学的想法
是否有可能?应如何排除?
提示:有可能;用同一批来源的试管,加入蒸馏水后,与双缩
脲试剂反应,看是否会呈紫色,若不呈现紫色即可排除该同学
的想法。
(4)另一同学的尿样经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结果没有出现红黄色沉
淀。该同学认为据此尚不能证明其尿样中不存在葡萄糖,因此
无法排除该批次本尼迪特试剂失效而产生的“假阴性”。该如
何进行实验,排除这种“假阴性”?
提示:用标准的葡萄糖溶液与该批次本尼迪特试剂反应,若结
果出现红黄色沉淀,即可排除这种“假阴性”。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①在显色的物质检测实验中最好选择白色或颜色浅的材料。
②本尼迪特试剂只可检测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
等,因此选择实验材料时注意不能选用甘蔗、甜菜等,因为甘
蔗、甜菜中主要含有非还原糖——蔗糖。
(2)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双缩脲试剂A 2 mL,再加双缩脲试剂B
5滴。注意加入双缩脲试剂B时,要少量;若过量,双缩脲试剂B
会与双缩脲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在还原糖的检测活动中,需要80~100 ℃的热水浴加热2~3
min。
1. (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下面是一组检测生物体主要有机物的
实验,表中①~④对应的各项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④
脂肪 ② 橙黄色 常温
① 本尼迪特试剂 红黄色 80~100 ℃
A. 葡萄糖、碘液、紫色、沸水浴
B. 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C. 还原糖、苏丹Ⅲ染液、蓝色、水浴加热
D. 果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解析: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乳糖等,本尼迪特
试剂能和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则①可表示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还原糖;脂肪可以在常温下被苏丹Ⅲ染液
染成橘黄色,则②表示苏丹Ⅲ染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
下产生紫色反应,则③④分别表示紫色、常温,D正确。
2. 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
色混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
中含有还原糖
B. 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 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 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
解析: 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热水浴加热后呈红黄色沉
淀,说明提取液②中含有还原糖,A正确;提取液①为浅红色,与
还原糖检测反应颜色相似,不适合作为检测底物,B错误;淀粉、
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而不是还原
糖,D错误。
知识点(二)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1.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2.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核酸是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为
DNA和RNA两类。 ( √ )
(2)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
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 × )
(3)DNA和RNA的区别只在于糖的种类差异。 ( × )
提示:DNA与RNA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糖的种类差异,碱基的
组成也有一定的不同。
(4)碱基U和T分别参与DNA和RNA的构成。 ( × )
(5)DNA和RNA都可作为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 × )

×
×
×
×
探讨 分析材料,理解核酸的组成与功能
材料1 研究表明,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均同时含有DNA和RNA,
而乙肝病毒只含有DNA,SARS病毒只含有RNA。
1.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生物体内含氮碱基的种类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有几
种?
提示:
生物类别 含氮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大熊猫 5 8
大肠杆菌 5 8
乙肝病毒 4 4
SARS病毒 4 4
(2)由含氮碱基A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在大熊猫体内共有几种?
在SARS病毒中呢?
提示:2种;1种。
(3)由含氮碱基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在大熊猫体内共有几种?在
SARS病毒中呢?
提示:1种;0种。
材料2 某核酸保健品在其说明书上印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向
全世界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外源核酸1克至1.5克,核酸营养制
品已经风靡世界。”而事实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根本没有做过类
似的建议。
2.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核酸能够在人体消化道内被彻底水解。核酸的初步水解产物
是什么?彻底水解产物有哪些?
提示:核苷酸;磷酸、核糖、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A、T、
G、C、U。
(2)你认为口服外源核酸产品会像厂家宣传的那样具有保健作用
吗?为什么?
提示:不会,口服的外源核酸会在消化道中被彻底分解掉。
(3)嘌呤代谢异常是引起痛风的重要原因,过量摄入嘌呤类物
质,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生。请分析过量口服核酸类保健品
会对身体带来什么危害?
提示:过量摄入的核酸类保健品,在消化道内彻底水解会产
生腺嘌呤和鸟嘌呤,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体内嘌呤类物质
增多,诱发痛风。
1. 细胞生物与非细胞生物(病毒)的核酸类型
项目 核酸 遗传物质
类型 核苷酸 种类 含氮碱 基种类 类 型 核苷酸 种类 含氮碱
基种类
细胞生物 DNA 和RNA 8 5 DNA 4 4
非细胞
生物(病毒) DNA 病毒 DNA 4 4 DNA 4 4
RNA 病毒 RNA 4 4 RNA 4 4
2. 常见有机物的水解产物
有机物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DNA 脱氧核糖 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
碱基(A、T、G、C)
RNA 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含氮
碱基(A、U、G、C)
1. (2024·浙江湖州高一月考)如图表示的是构成某种核酸的基本单
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物质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
B. 此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DNA
C. 此物质含有C、H、O、N、P元素
D. 此物质是核糖核苷酸
解析: 该物质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是RNA,B错误。
2. 下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型H7N9流感病毒(RNA病
毒)有5种含氮碱基和8种核苷酸
B. 作为细菌遗传物质的核酸由5种含氮碱基构成
C. 病毒中也同时有上述两种核酸
D. 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解析: 甲型H7N9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A、G、C、U 4种
含氮碱基和4种核苷酸,A错误;细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
DNA含有A、G、C、T 4种含氮碱基,B错误;一种病毒只有一种
核酸,为DNA或RNA,C错误;D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不是核糖,D正确。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
,DNA特有的碱基是 ,RNA特有
的碱基是 。
(2)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的原因是

(3)核酸有哪些功能呢?
提示:DNA中储存的信息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并且决定着
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RNA是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
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
啶(C)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DNA是遗传物质,
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有所区别 
1. (2024·浙江安吉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
油脂、蛋白质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块茎中含淀粉较多,其匀浆加碘-碘化钾溶液后会变紫色
B.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的良好材料
C. 检测蛋白质时,直接用蛋清液作为实验材料并水浴加热
D. 油脂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
解析: 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呈蓝色,A错误;西瓜汁自身
呈红色,影响还原糖鉴定时红黄色沉淀的观察,B错误;检测蛋
白质时,所用蛋清液需要经过稀释,使用双缩脲试剂时无需加
热,C错误。
2. (2024·浙江龙游高一月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三
种有机物的检测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 只有油脂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C. 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和B需混合后再使用
D. 检测花生子叶中的油脂活动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溶解
油脂
解析: 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在80~100 ℃热水浴中加热,
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错误;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
剂A,创设一个碱性环境,然后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C错误;检测
花生子叶中的油脂活动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以便于观察,而不是为了溶解油脂,D错误。
3. 如图为DNA和RNA化学成分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
A. 脱氧核糖、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B. 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
C. 核糖、脱氧核糖、磷酸
D. 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解析: 分析图形可知,阴影部分是DNA和RNA共同含有的,
DNA中含有的是脱氧核糖,RNA中含有的是核糖,A、C错误;胸
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B错误;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和磷
酸是DNA和RNA共同含有的,D正确。
4. (2024·浙江宁波高一月考)下图是某核苷酸示意图,图中分子结
构式的右上角基团为腺嘌呤,据图回答问题:
(1)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 。
解析:图中含有的糖为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碱基为腺嘌呤,因此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该核苷酸是构成 的基本单位,图中X物质为

解析: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图中X物质为磷酸。
RNA 
磷酸基
团 
(3)组成核酸的元素有 ,核酸的主要功能是

解析: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中生命活动。
C、H、O、N、P 

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中生命活动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1. (2024·浙江宁波武岭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活动操作步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梨汁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梨
汁中含有葡萄糖
B. 在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油脂的过程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
胞中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C. 加热后的豆浆可作为蛋白质鉴定材料
D. 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振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梨汁样液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说明样液中含还原糖,但不一定就是葡萄糖,A错误;油脂的鉴定
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B正确;加热后的豆浆其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但其中的含肽键
的结构并未断裂,因而可作为蛋白质鉴定材料,C正确;向马铃薯
匀浆中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振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因为其
中含有丰富的淀粉,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为检测梨中所含的营养物
质,将梨研磨、过滤后获得梨汁,并分组。各组分别加入适量的碘
-碘化钾溶液、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振荡,静置一段时间观
察溶液颜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碘-碘化钾溶液的目的是检测淀粉
B. 加双缩脲试剂的梨汁未出现紫色的原因是梨汁中蛋白质含量低
C. 加本尼迪特试剂的梨汁振荡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D. 若选用有颜色的样品溶液将影响结果的观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碘-碘化钾溶液将淀粉染成蓝色,所以可以加碘-碘化
钾溶液检测淀粉,A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生
成紫色物质,所以未出现紫色的原因是梨汁中蛋白质含量低,B正
确;梨汁中含还原性糖较多,加本尼迪特试剂,需要热水浴中加热
后才会出现红黄色沉淀,C错误;由于物质的鉴定中会出现颜色的
变化,所以选用有颜色的样品溶液将影响结果的观察,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①油脂检测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
②蛋白质检测时,把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还原糖检测时,用80~100 ℃水浴加热
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碘化钾溶液加到淀粉样液中
⑤检测还原糖可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①油脂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50%的酒精洗
去浮色,染液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①符合
题意;②蛋白质检测时,应该分别加入两种成分,若双缩脲试剂A
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二者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不
能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会导致实验失败,②符合题意;③还原糖
检测时,用80~100 ℃水浴加热,温度过高反应相对较快,但要注
意烫伤,可以观察到红黄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③不符合题
意;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碘化钾溶液加到淀粉样液中,可以
观察到蓝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④不符合题意;⑤西瓜本身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检测还原糖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会导致实验失败,⑤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浙江德清一中高一月考)某同学用玉米籽粒进行糖类、油
脂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设计如下实验分组,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还原糖鉴定,应选择 (填“甲”或“乙”)组装
置,理由是

解析:还原糖的鉴定试剂是本尼迪特试剂,需要热水浴加热才能显色;若进行还原糖鉴定,则应选择乙组装置。
乙 
还原糖的鉴定试剂为本尼迪特试剂,需要水浴加
热才能显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另一组装置用于检测蛋白质,加入的鉴定试剂和方法为
(填序号);
①NaOH ②NaCl ③CuSO4
④分别使用 ⑤混合后再使用
若试管中不加玉米籽粒匀浆,只加鉴定试剂,则试管中溶液
颜色是 ,若试管中先加玉米籽粒匀浆,再
加鉴定试剂,摇匀后,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 。
①③
④ 
蓝色(浅蓝色) 
紫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另一组装置用于检测蛋白
质,加入的鉴定试剂为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①NaOH溶液,B
液是③CuSO4溶液,使用方法为先加A
液后加B液,需要分别使用,故选①③④。若试管中不加玉米籽粒匀浆,只加鉴定试剂,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蓝色,若试管中先加玉米籽粒匀浆,再加入鉴定试剂,摇匀后,则试管中溶液颜色是紫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做以上鉴定实验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与鉴定后的样
液的颜色变化作 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解析:实验要遵循等量对照原则,做题述鉴定实验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照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对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欲检测玉米籽粒细胞中是否含有油脂,应将玉米籽粒充分
浸泡后切取薄片,用 进行染色,并用
洗去浮色,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有被染成
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玉米籽粒细胞中含有油脂。显
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 (填“面积”或“长或
宽”)的放大倍数。
苏丹Ⅲ染液 
50%的
酒精 

黄 
长或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油脂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橙黄色。欲检测玉米籽粒细胞中是否含有油脂,应将玉米籽粒充分浸泡后切取薄片,用苏丹Ⅲ染液进行染色,并用50%酒精(体积分数为50
%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有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玉米籽粒细胞中含有油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5. (2024·杭州六县九校高一联考)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DNA的全称叫脱氧核糖核酸
B. DNA所含的含氮碱基有5种
C.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D. 蓝细菌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两种核酸都是它的遗传物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DNA中含有4种含氮碱基,B错误;DNA的基本组成单
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错
误;蓝细菌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只有DNA是其遗传
物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4·浙江温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7
小题。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水排海。据科学
家反馈,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进入生物体内,影响细胞的生理
功能并导致DNA、RNA和蛋白质等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对生物产生
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个体死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关于DNA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DNA的4种核苷酸的差异取决于碱基的不同
B. 合成蛋白质的约20种氨基酸的R基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C. DNA和蛋白质分子共有的元素是C、H、O、N、P
D. 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不会引起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因为碱基的不同,将组成DNA的核苷酸分成四种,A正
确;氨基酸的种类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合成蛋白质的约
20种氨基酸的R基都不同,B错误;DNA的元素组成是C、H、O、
N、P,蛋白质分子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
还含有S元素,可见二者共有的元素是C、H、O、N,C错误;根据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可推测,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特定功
能发生改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细胞
B. RNA由C、H、O、P四种元素组成
C. R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
D. 与DNA相比,RNA中特有的碱基是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SARS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但是病毒
为非细胞生物,A错误;RN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B
错误;RNA中文名为核糖核酸,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含有的五
碳糖为核糖,C正确;与DNA相比,RNA中特有的碱基是U(尿嘧
啶),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组成RNA的原料
B. 图示结构在人体细胞内有4种
C. 若②为脱氧核糖,则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5种
D. 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方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若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尿
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原料之一,A正确;图示结构为核
苷酸,在人体细胞内有8种,B错误;若②为脱氧核糖,则该图为
脱氧核糖核苷酸,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4种(A、T、C、G),C
错误;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②五碳糖和③碱基
种类上,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根据概念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的碱基有五种
B. d表示的是核糖核苷酸
C. b表示的是核糖
D. d的种类有四种
解析: 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A错误;d表
示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即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构成DNA的
糖(b)为脱氧核糖,C错误;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因含有A、
T、G、C四种含氮碱基而分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浙江强基联盟高一月考)为检测菜豆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某同学进行系列实验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1 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菜豆子叶切片
实验2 向菜豆匀浆上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实验3 向菜豆匀浆上清液中加入KI-I2试剂
实验4 向菜豆匀浆上清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1中染色后的子叶切片要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B. 实验2中应将双缩脲试剂混匀后加入菜豆匀浆中
C. 实验3中用滴管向匀浆上清液加入数滴KI-I2试剂
D. 实验4中加入试剂后应将匀浆上清液37 ℃水浴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用苏丹Ⅲ染液对菜豆种子进行油脂检测实验时,需要用
吸水纸吸走多余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后,还要利用吸水纸
吸走酒精溶液,A错误;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应依次加入,B
错误;碘-碘化钾溶液是检测淀粉的,若振荡后溶液显蓝色,说
明匀浆中含淀粉,C正确;本尼迪特试剂后需进行80~100 ℃水浴
加热,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浙江三门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
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中有A、C、G、T共4种
D. 丁是核苷酸,在生物界有两大类,共8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甲是磷酸,种类只有一种,在不同的核苷酸中都一
样,A正确;五碳糖有两种,一种是脱氧核糖,DNA的组成成
分,另一种是核糖,RNA的组成成分,B正确;丙是含氮碱基,
人体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共有A、T、C、G、U 5种碱
基,C错误;丁是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种,核糖核苷酸有
4种,生物界共8种,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浙江温州高一月考)真核细胞内的化合物a是由1分子磷
酸、1分子b和1分子c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若 b 为尿嘧啶,则 a 肯定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 若 c 为核糖,则 DNA 中肯定不含 a 这种化合物
C. 若 c 为脱氧核糖,则由 a 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肯定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D. 若 b 为胞嘧啶,则 a 有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尿嘧啶(U)是RNA特有的碱基,若b为尿嘧啶,则a为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A正确;若 c 为核糖,则图示结构是核糖核
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DNA 中肯定不含 a 这种化合
物,B正确;若 c 为脱氧核糖,则由 a 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DNA,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但某些RNA病毒的遗传物
质是RNA,C错误;若 b 为胞嘧啶,该碱基是DNA和RNA共有的
碱基,则根据五碳糖的不同,a 有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
炎病人因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正常
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这两种物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
确定病情。小张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
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写出具体操
作步骤及结论。
材料与用具:小张的尿液、葡萄糖溶液、蛋白样液,本尼迪特试
剂试和双缩脲试剂,试管若干支,酒精灯等。
设计原理:
①葡萄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
②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设计思路:
①取四支试管,标记为甲、乙、丙、丁。
②按下述表格,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的样液和检测
试剂。
表:不同化学试剂鉴别不同样液的实验分组
试管 加入样液 本尼迪特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 Ⅰ Ⅱ -
乙 小张的尿液 Ⅲ +
丙 葡萄糖溶液
丁 蛋白样液
等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③表格中有很多内容未填写完整,“+”表示有,“-”表
示无,其中“Ⅰ”处应填 , “Ⅱ”处应填 ,
“Ⅲ”处应填 。
④摇匀各试管,观察实验结果。甲、丙试管要观察到实验现
象还需要进行 。
小张的尿液 
+ 
- 
热水浴加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②按下述表格,根据无关变量的等量原则,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样液和检测试剂;③由图表分析可知甲不加双缩脲试剂,乙加入双缩脲试剂,则甲加入本尼迪特试剂,乙不加本尼迪特试剂,Ⅰ、Ⅱ、Ⅲ,分别为:小张的尿液、+、-;④甲、丙试管加入的是本尼迪特试剂,要观察到实验现象还需要进行热水浴加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若甲、丙试管中出现 ,则小张可能患

②若乙、丁试管中出现 ,则小张可能患 ;
③若 ,则说明小张不患糖尿病和肾炎。
红黄色沉淀 
糖尿
病 
紫色 
肾炎 
甲乙颜色无明显变化 
(2)现象及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①若甲、丙试管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小王的尿液含有葡萄糖,则小王可能患糖尿病;②若乙、丁试管中出现紫色,说明小王的尿液含有蛋白质,则小王可能患肾炎;③若甲乙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小王的尿液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小王不患糖尿病和肾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