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 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案

资源简介

“绿色的海洋”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贸、愧”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角”。
思维发展与提升:默读课文,能找出第2—4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审美鉴赏与创造:借助关键句,理解课文是从繁荣的贸易活动、美食、旅游三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课文分析香港被称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感受香港的美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1.找出第2—4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重点)
2.借助关键句,理解课文是从繁荣的贸易活动、美食、旅游三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并结合课文分析香港被称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依次展示香港标志性景观 (如维多利亚港夜景、迪士尼乐园、繁华的商业街、金紫荆雕塑等),搭配轻柔的背景音乐(《东方之珠》纯音乐版),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感受:“大家慢慢欣赏这些画面,听听耳边的音乐,要是发现你熟悉的场景,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都可以和身边同学小声聊聊哦。”
2.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些画面,有灯火璀璨、高楼与海水相映的维多利亚港(展示第一张图);有充满欢乐、能开启奇妙冒险的迪士尼乐园(展示第二张图);有车水马龙、十分热闹的繁华商业街(展示第三张图);还有象征着特殊意义的金紫荆雕塑(展示第四张图)。 —— 你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哪座城市吗?(等待学生回应)没错,它就是位于祖国南海之滨,被称作 “东方之珠” 的香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去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香港,璀璨的明珠)
(1)引导读准“璀璨(cuǐ càn)”的字音,感受课题中对香港的赞美之情。
(2)引导理解“璀璨”的意思。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近义词:灿烂)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读一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有6个自然段。)
(3)圈一圈:圈出难读或难理解的生字、新词。
2.掌握字音,识记字形。
(1)引导认读。
①出示“会认字”:贸易、当之无愧、不仅、会议、政府、赠送、梦幻、焰火、澳门、扮演、角色
②学生自读。
③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提示:“仅”是前鼻音;“政”是后鼻音;“赠”是平舌音;“角”是多音字。
④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⑤指名读、开火车读。
⑥去掉拼音读一读。
(2)学习多音字“角”。
①读“jiǎo”时,表示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可组词 “角落”“角度”;读“jué”时,表示演员,可组词“角色”“主角”。
②小练笔:他在角(jiǎo)落里反复揣摩这个角(jué)色的心理状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相关段落。
(1)检查反馈,交流汇报2-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预设1:第2自然段是围绕“香港有着繁荣的贸易活动,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贸易港城市。”这句话来写的。
预设2:第3自然段是围绕“人们爱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这句话来写的。
预设3:第4自然段是围绕“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这句话来写的。
(2)点拨: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句,最后一自然段是总结句,本文总分总结构的。
2.学习段一,了解香港。
(1)提问: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总结提示。
预设1:“香港位于我国南部,南海之滨。”写了香港的地理位置。
预设2:“享誉世界的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写了香港重要地位。
预设3:“是购物、品尝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写了香港享有的美誉。
3.梳理内容,衔接下文。
(1)出示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完成填空。
(2)出示:香港是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
4.恭喜你挑战成功,获得通行证!
四、精读段二,感受“万国市场”
1.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并用“——”画出来。
预设:香港有着繁荣的贸易活动,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贸易港城市。
2.围绕关键句,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香港贸易活动繁荣?
预设1:从“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这里做生意”体会到人多。
预设2: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等语句中体会到商品多。
3.引导理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当之无愧”的意思,感受香港贸易的繁荣。
点拨1:“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点拨2:“应有尽有”形容应该有的全都有了。
点拨3:“当之无愧”表示完全配得上某种称号或荣誉。
4.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关键词介绍香港的“万国市场”。
预设:世界各地、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万国市场
5.引导学生欣赏“万国市场”的有关图片,进一步感受香港贸易的繁荣。
6.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想象贸易市场的繁荣景象。
五、方法迁移,聚焦关键句
1.学习第 3 自然段,体会“美食天堂”。
(1)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并用“——”画出来。
预设:人们爱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香港是 “美食天堂”?
①引导学生从“名满天下的粤菜、川菜”了解到香港的“美食天堂”拥有国内名菜;从“东南亚各地的风味饮食”了解到香港的“美食天堂”拥有风味饮食;从“欧洲各国的佳肴”了解到香港还有外国佳肴。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知道的美食,感受香港美食的丰富多样。
(3)提问: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概括了这些美食的特点?
预设:“一应俱全、多元文化”
(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香港美食的魅力。
点拨1:“佳肴”形容精美的饭菜。
点拨2:“一应俱全”表示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点拨3:“多元文化”表示 多种文化共存融合。
(5)出示粤菜、川菜、东南亚美食、欧洲各国的美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区的美食特色,感受香港美食的魅力。
(6)小练笔:仿照课文,用“不仅……还……”写一段话。
预设:游客不仅能品尝到麻辣鲜香的川菜,还能在观赏变脸、喷火等川剧绝活时,亲身感受巴蜀文化的鲜活魅力。
(7)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感受香港美食的魅力。
2.学习第 4 自然段,领略“旅游胜地”。
(1)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并用“——”画出来。
预设: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香港是旅游胜地?
①引导学生从“美不胜收的维多利亚港,让人流连忘返”“位于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东北侧广场上的金紫荆雕塑,是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处”“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 把香港的夜景映照得绚丽多姿”等语句体会。
②提问: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描述了香港的景点和夜景特点?
预设:美不胜收、流连忘返、绚丽多姿、流光溢彩
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想象画面并朗读相关语句。
点拨1:“美不胜收” 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点拨 2:“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点拨 3:“绚丽多姿”形容色彩华丽、姿态多样。
点拨 4:“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引导欣赏句子。
提示1:“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是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灯光下香港的美丽。
提示2:“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是拟人句,将香港的热情跃然纸上。
(4)出示图片,引导感受维多利亚港的美景、金紫荆雕塑的意义以及香港夜景的绚丽。
(5)有感情地朗读第 4自然段,读出喜爱的语气。
3.总结收获,印象香港。
(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第2—4自然段,我们发现每段都有关键句,它们就像段落的“眼睛”,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段落意思。大家要记住这个找关键句的方法哦!
(2)出示表格,引导填写。
自然段落 哪方面 具体表现
第2段 贸易方面 ①人口多 ②商品多
第3段 美食天堂 ①国内名菜②风味美食③国外佳肴
第4段 旅游胜地 ①维多利亚港②金紫荆雕塑③灯光
六、分析原因,升华情感
1.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香港为什么被称为 “璀璨的明珠”?
(1)引导学生从贸易繁荣(举世闻名的贸易港)、美食丰富(美食天堂)、旅游胜地(有美丽的景点和绚丽的夜景)等方面总结。
(2)学生发言,教师汇总。
预设1:经济领域,它是享誉世界的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贸易港商品琳琅满目。
预设2:美食方面,汇聚各地风味,堪称“美食天堂”。
预设3:旅游胜地众多,维港夜景绚丽,令人流连忘返。
……
2.学习第 5 自然段,理解香港的重要地位和美好前景。
(1)提问:第5自然段写了什么?
预设:写了香港的重要地位和美好前景。
引导理解词句。
点拨1:“一带一路”是指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发展的计划。
点拨2:“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区域。
点拨3:“璀璨夺目”表示光辉灿烂很耀眼。
情感升华,观看视频。
(1)引导朗读:香港是祖国的一部分,它如此美丽、繁荣,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地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对香港的热爱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2)提问:看到香港现在的繁荣和未来的潜力,你想对香港说什么?想对祖国说什么?
预设1:香港加油,越来越美!
预设2:祖国真强大,我爱祖国!
(3)观看视频: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七、课堂总结,课后作业
1.主题概括:这篇课文围绕“香港”展开,从金融、贸易、美食、旅游等多方面,介绍了香港作为国际都市的独特魅力,赞美它是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2.结构梳理。
3.课后作业:选择一处你喜欢的地方,仿照课文内容,写一写它打动你的特点吧!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围绕“找出关键句理解段落意思、分析香港‘璀璨’原因”的重难点展开,整体遵循“总 — 分 — 总”认知逻辑,注重知识落实与情感升华。以“情境导入—初读识字—再读感知”为流程,先通过香港标志性景观图片与《东方之珠》音乐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再聚焦“贸、愧” 等生字,多音字语境辨析落实字词教学;最后引导学生默读梳理,明确课文从贸易、美食、旅游三方面介绍香港,找出第 2—4 自然段关键句,初步感知“总分总”结构,为精读打下基础。
采用 “精读示范—方法迁移—总结升华”的模式,先以第 2 自然段为范例,带领学生围绕关键句“香港是举世闻名的贸易港”,通过“找关键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品语句表达、看‘万国市场’图片”,体会香港贸易繁荣;再引导学生运用“找关键句 — 抓关键词 — 联画面”的方法,自主学习第 3、4 自然段,探究“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的具体表现,尤其通过对比“一应俱全”“流光溢彩”等词语,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最后结合表格梳理贸易、美食、旅游的核心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香港“璀璨”的原因,再通过“点赞香港”“祝福香港”的表达练习,将对香港的喜爱转化为语言输出,达成“理解内容、热爱祖国河山”的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中,图文结合紧密,关键句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充足。
第六单元 第19 课 《香港,璀璨的明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