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末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章末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简介

章末质量检测(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浙江文成高一月考)组成下列物质基本单位种类最多的是(  )
A.血红蛋白   B.DNA
C.油脂   D.糖原
2.(2024·浙江象山高一月考)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是良好的溶剂
B.水稻活细胞的含水量一般占60%以上
C.水是细胞中某些代谢的反应物和产物
D.水稻的种子在储存过程中水分越低越好
3.(2024·浙江台州高一期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诗句蕴含着生物学知识:落花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无机盐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被吸收
B.植物吸收的Mg2+可用于合成各种色素
C.无机盐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D.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4.(2024·浙江金华东阳中学高一期中)如表是人体细胞中一些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O C H N Ca Fe
平均含量(%) 65.0 18.5 9.5 3.3 1.5 微量
A.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B.表中O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生命核心元素
C.表中元素在玉米细胞中都有且含量与人体细胞相同
D.细胞中含量越低的化学元素,其作用越小
 (2024·浙江湖州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6小题。
  奶粉是以新鲜牛奶或羊奶为原料,用一定的方法除去乳中几乎全部的水分,干燥后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冲调食品。
5.下列关于奶粉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奶粉中含有较多的乳糖,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
B.奶粉中不宜含有脂肪,因其会引起婴幼儿肥胖
C.奶粉中添加适量的铁元素,可在体内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D.奶粉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能促进婴幼儿对钙、磷的吸收
6.鉴定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用的检测试剂是(  )
A.双缩脲试剂   B.苏丹Ⅲ染液
C.本尼迪特试剂   D.重铬酸钾
7.(2023·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用于植物细胞储存能量
B.组成指甲和毛发的蛋白不是纤维状的
C.糖原是瓯柑重要的储能物质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8.如图为检测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A.黄豆浆、双缩脲、2 mL、5滴
B.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5滴、2 mL
C.黄豆浆、双缩脲、5滴、2 mL
D.花生种子研磨液、本尼迪特试剂、2 mL、5滴
9.(2024·浙江岱山一中高一月考)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就会出现红黄色沉淀
B.向花生种子研磨液中加入5滴碘-碘化钾溶液,不会出现蓝色
C.向大豆组织样液中加入等体积混合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后出现紫色
D.鉴定三种生物的三大类有机物时,需要设置标准对照组
10.(2024·浙江杭州高一月考)广告讲求艺术,更要讲求科学。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辨析广告的真伪性与科学性是我们要逐渐学会的技能。请你选出下列表述科学的广告语(  )
A.无糖月饼不含糖,适合减脂人士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B.鱼肝油含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C.运动饮料中含有的无机盐,可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D.核酸口服液可修复受损DNA,为人体补充优质的遗传物质
11.(2024·浙江开化一中高一期中)维生素 D3 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 D3 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维生素 D3 是一类蛋白质类化合物,不溶于水
D.维生素 D3 可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12.(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警示了毒蘑菇的危害,其中的毒蝇伞含有的鹅膏蕈碱(主要致幻毒素之一),是一种环状八肽,能有效抑制真核生物细胞核内 RNA 聚合酶的活性,使 RNA 合成受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鹅膏蕈碱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高温加热后的鹅膏蕈碱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鹅膏蕈碱是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D.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鹅膏蕈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8
13.(2024·浙江A9协作体高一期中)燕窝是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富含燕窝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具有滋阴润燥、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燕窝中的蛋白质经消化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B.燕窝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蔗糖和淀粉等糖类
C.燕窝呈现出固有的形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D.燕窝与生活中普通食材含有的有机物类型相差甚远
14.(2024·浙江温州高一期中)邹承鲁院士曾说:“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需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细胞大分子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不同于淀粉
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C.纤维素进入人体后不易被消化,因此饮食中可减少摄入
D.生物大分子的形成过程往往会消耗水
 (2024·浙江嘉兴当湖高级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15~16小题。
  胰岛素是我们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α、β两个肽链组成,其中α链有21个氨基酸,β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通过3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15.胰岛素的两条肽链结构不同,以下与两条链结构不同无关的原因是(  )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16.胰岛素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及相关加工过程,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
B.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减少了104个氢原子
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空间结构决定
D.该蛋白质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
17.(2024·浙江新昌一中高一月考)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加热处理后会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肽键断裂
B.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变性后的蛋白质还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18.用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含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植物种子    碘-碘化 钾溶液 苏丹Ⅲ 染液 双缩脲 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丙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B.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橙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都不需要用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热水浴加热
19.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核糖核酸,人体内有4种
B.该物质含有C、H、O、P四种元素
C.碱基A、C、G、T可以参与合成上图中的物质
D.该物质连接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0.(2024·浙江淳安高一联考)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B.所有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洋葱根尖细胞中核苷酸的种类有8种
D.R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5分)(2024·浙江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下图甲为生物体内细胞中某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图乙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据下图回答:
(1)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核酸分子,下列哪项不是它的功能     (填字母)。
A.储藏遗传信息
B.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
C.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
D.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
(2)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纤维素,则基本单位A的中文名称是     ;某物质由2个A参与合成,则该物质可以是     ,可以用     试剂进行检测;以A为单位还可以合成的物质是     、     。
(3)图乙所示化合物为     肽,利用基本单位A合成一分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若一分子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外界提供    分子水,若要检测该物质,则需选择    试剂。
22.(15分)(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下图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问题:
(1)若c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c表示的物质是      。
(2)形成b的过程中,通常发生     反应,不同b的区别主要在于       
      
和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变成    色。
(3)与e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        。将e彻底分解,最多得到    种产物。
(4)为检测大豆种子的物质d,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某同学将大豆种子切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苏丹Ⅲ染液,染色3分钟后又滴加1~2滴50%的酒精,目的是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黄色的颗粒,则物质d为       。
(5)若物质d可以通过促进钙、磷的吸收,则其表示的物质是      。
23.(15分)(2024·浙江宁波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血管紧张素原是一种血浆蛋白。下图为血管紧张素原在①、②作用位点被酶切后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Ⅱ的示意图.血管紧张素Ⅱ具有调节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的作用。图中氨基酸名称均为略写,如天门冬氨酸略写为“天门冬”。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紧张素原是由氨基酸通过      反应形成的。图中①②为      键。已知天门冬氨酸的R基团为—CH2—COOH,则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
(2)正常情况下,当血压偏低时,血浆中的      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血浆中的       再将其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
(3)血管紧张素Ⅱ含有的羧基数是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质量为120,则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与血管紧张素Ⅰ相比,血管紧张素Ⅱ氧原子的数量变化是      。(说明:组氨酸和亮氨酸的分子式分别为C6H9N3O2和C6H13NO2)。
(4)降压药“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高血压患者服用“依那普利”,是通过抑制      的生成,起到降压作用。给小鼠饲喂小鼠血管紧张素Ⅱ,并未出现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的现象,原因是       
       。
24.(15分)(2023·杭州地区重点中学期中)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马铃薯富含淀粉,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1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2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3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请回答问题:
(1)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在    条件下能与    试剂发生反应,生成    沉淀。
②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    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                   、            。
(2)若已确定马铃薯放置过程中,还原糖含量会增加,是因为马铃薯中的淀粉转化为还原糖。为验证此结论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及预测结果:
第一步:取刚收获来自同株上的成熟程度相同的马铃薯,      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二步:将A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适量上清液加入试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检测试剂        ,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三步:一周后将B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    上清液加入试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检测试剂,并记录实验现象。
预测实验结果:若                              ,则说明马铃薯放置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增加,是由马铃薯中的淀粉转化而来。
章末质量检测(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1.A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共有4种,组成油脂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
2.D 水是极性分子,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都是极性分子,凡是有极性的分子都易溶于水中,所以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水稻活细胞的含水量一般占60%以上,水含量最多,B正确;水是细胞中某些代谢的反应物和产物,例如呼吸作用需要水和生成水,C正确;水稻的种子在储存过程中水分并不是越低越好,水分过低会造成种子死亡,D错误。
3.D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被吸收,A错误;吸收的Mg2+可用于合成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不含Mg2+,B错误;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物,仅占细胞鲜重的1%~1.5%,但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
4.A 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A正确;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表中C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生命核心元素,B错误;同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存在差异,故表中元素在玉米细胞中都有,但含量与人体细胞中的不一定相同,C错误;元素的含量与其作用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微量元素Fe在人体内含量低但是作用比较大,D错误。
5.B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还具有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因此奶粉中宜含有适量的脂肪,B错误。
6.A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A正确。
7.D 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备的能源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错误;组成指甲和毛发的蛋白是纤维状的,B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备的能源物质,C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
8.A 检测蛋白质既可以用蛋清稀释液,也可以用黄豆浆滤液;检测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 2 mL,振荡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 5滴。
9.D 使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热水浴加热,A错误;花生种子中也含有淀粉,加入碘-碘化钾溶液也会出现蓝色,B错误;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液,C错误。
10.B 无糖月饼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多糖,A错误;鱼肝油含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正确;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核酸在消化道会水解,并且每种生物的DNA不同,不能为人体补充优质的遗传物质,D错误。
11.C 由于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所以肾功能下降会导致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进而减少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A正确;由于阳光下皮肤中可以进行维生素D3的转化,而维生素D3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B正确;维生素 D3 是一类固醇类物质,C错误;维生素 D3 可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
12.B 鹅膏蕈碱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高温加热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破坏肽键,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N元素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C错误;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8个氨基酸脱掉8个水分子,则鹅膏蕈碱的相对分子质量128×8-18×8=880,D错误。
13.A 燕窝中的蛋白质经人体消化道内的酶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人体吸收,可能为人体提供某些必需氨基酸,A正确;燕窝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动物体内的糖,而蔗糖和淀粉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B错误;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多糖,C错误;不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种类相似,因此燕窝与生活中普通食材含有的有机物类型相差不大,D错误。
14.B 糖原和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A错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一个基本单位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基本单位连接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正确;纤维素进入人体后不易被消化,但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排空,所以可适量摄入,C错误;生物大分子的形成过程往往会产生水,如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D错误。
15.D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是肽键,与胰岛素两条链结构不同无关,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是胰岛素多样性的原因,D正确。
16.B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形成51-2=49个肽键,A错误;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脱去51-2=49个水分子,形成3个二硫键,共减少了49×2+3×2=104个氢原子,B正确;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故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C错误;每条多肽链至少含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羧基,因此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胰岛素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D错误。
17.C 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但是肽键不会断裂,A错误;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随之发生改变,B错误;变性后的蛋白质由于肽键不会断裂,含肽键的结构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错误。
18.C 三种种子中,向丙植物种子加入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最明显,表明丙植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甲、乙多,A正确;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分别是检测淀粉、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定指示剂,三种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颜色反应分别呈蓝色、橙黄色和紫色,B正确;在检测油脂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显微镜,C错误;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热水浴加热,D正确。
19.D 图示为核糖核苷酸,该物质有4种;组成核苷酸的化学元素有C、H、O、N、P 5种;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A、C、G、U 4种;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生物大分子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0.D 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D错误。
21.(1)D (2)葡萄糖  麦芽糖  本尼迪特  糖原  淀粉 (3)五  72  4  双缩脲
解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核酸分子,则其不是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故选D。(2)若图甲中的B表示纤维素,则其单体A是葡萄糖;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的葡萄糖组成,故若某物质由2个A(葡萄糖)参与合成,则该物质可以是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以A(葡萄糖)为单位还可以合成的物质有糖原、淀粉等多糖。(3)乙图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为五肽。利用基本单位A(氨基酸)合成一分子五肽时,需要脱去4分子的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5-1)=72;相反,如果一分子五肽彻底水解,则需要外界提供4分子水;蛋白质(多肽)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若要鉴定多肽时,则需选择双缩脲试剂。
22.(1)糖原 (2)脱水缩合 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数目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紫 (3)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6 (4)洗去多余的染料 油脂 (5)维生素D
解析:(1)物质c是多糖,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2)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再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数目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蛋白质一般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与RNA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将R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和4分子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4)油脂与苏丹Ⅲ染液产生橙黄色反应,在实验过程中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5)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23.(1)脱水缩合 肽   
(2)肾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3)至少2个  834  减少2个
(4)血管紧张素Ⅱ  被消化酶水解
解析:(1)血管紧张素原属于多肽,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天门冬氨酸的R基为—CH2—COOH,
因此天门冬氨酸的分子结构为。(2)正常情况下,当血压偏低时,血浆中的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再将其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3)血管紧张素Ⅱ含有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的R基含有一个羧基,所以血管紧张素Ⅱ含有的羧基数至少是2个,如果各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血管紧张素Ⅰ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8×120-(8-1)×18=834。肽键数等于水分子水,经①②过程生成1分子血管紧张素Ⅱ需要2分子水,同时去掉了一个亮氨酸(含有两个氧)和组氨酸(含有两个氧),则氧原子减少了两个。(4)降压药“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高血压患者服用“依那普利”,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起到降压作用。由于血管紧张素Ⅱ可被消化酶水解,则给小鼠饲喂小鼠血管紧张素Ⅱ,并未出现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的现象。
24.(1)①热水浴 本尼迪特 红黄色 ②3 方法3得到的提取液颜色为浅黄色,颜色干扰小 还原糖浸出充分 (2)随机均分 碘-碘化钾溶液 等量 A组马铃薯上清液蓝色比B组马铃薯上清液的蓝色深
解析:(1)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作用,在热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红黄色沉淀。②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浅的植物组织,因此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3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高,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浅,不会干扰实验结果,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2)要验证马铃薯放置过程中,淀粉会转化为还原糖,取刚收获来自同株上的成熟程度相同的马铃薯,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将A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适量上清液加入试管,并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检测试剂碘-碘化钾溶液,记录实验现象,检测初始淀粉含量作为对照。一周后将B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等量上清液加入试管,并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检测试剂,记录实验现象,检测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的淀粉含量。若A组马铃薯上清液蓝色比B组马铃薯上清液的蓝色深,则说明马铃薯放置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增加,是由马铃薯中的淀粉转化而来。
5 / 7(共65张PPT)
章末质量检测(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24·浙江文成高一月考)组成下列物质基本单位种类最多的是
(  )
A. 血红蛋白 B. DNA
C. 油脂 D. 糖原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共有4种,组成油脂的基本单位是甘油
和脂肪酸,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2024·浙江象山高一月考)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
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是良好的溶剂
B. 水稻活细胞的含水量一般占60%以上
C. 水是细胞中某些代谢的反应物和产物
D. 水稻的种子在储存过程中水分越低越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水是极性分子,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都是极性分子,凡
是有极性的分子都易溶于水中,所以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水
稻活细胞的含水量一般占60%以上,水含量最多,B正确;水是细
胞中某些代谢的反应物和产物,例如呼吸作用需要水和生成水,C
正确;水稻的种子在储存过程中水分并不是越低越好,水分过低会
造成种子死亡,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2024·浙江台州高一期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这一诗句蕴含着生物学知识:落花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无机
盐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被吸收
B. 植物吸收的Mg2+可用于合成各种色素
C. 无机盐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D. 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被吸收,A错误;吸收的Mg2+可
用于合成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不含Mg2+,B错误;无机盐不能为细
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
物,仅占细胞鲜重的1%~1.5%,但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
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2024·浙江金华东阳中学高一期中)如表是人体细胞中一些元素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O C H N Ca Fe
平均含量(%) 65.0 18.5 9.5 3.3 1.5 微量
A. 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关
B. 表中O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生命核心元素
C. 表中元素在玉米细胞中都有且含量与人体细胞相同
D. 细胞中含量越低的化学元素,其作用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
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A正确;生物大分子以碳
链为骨架,表中C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生命核心元素,B错误;同
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存在差异,故表中元素在玉米细胞中
都有,但含量与人体细胞中的不一定相同,C错误;元素的含量与
其作用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微量元素Fe在人体内含量低但是
作用比较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浙江湖州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6小题。
  奶粉是以新鲜牛奶或羊奶为原料,用一定的方法除去乳中几
乎全部的水分,干燥后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加工而成的
冲调食品。
5. 下列关于奶粉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奶粉中含有较多的乳糖,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
B. 奶粉中不宜含有脂肪,因其会引起婴幼儿肥胖
C. 奶粉中添加适量的铁元素,可在体内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D. 奶粉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能促进婴幼儿对钙、磷的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还具有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因
此奶粉中宜含有适量的脂肪,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鉴定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用的检测试剂是(  )
A. 双缩脲试剂 B. 苏丹Ⅲ染液
C. 本尼迪特试剂 D. 重铬酸钾
解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2023·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
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用于植物细胞储存能量
B. 组成指甲和毛发的蛋白不是纤维状的
C. 糖原是瓯柑重要的储能物质
D.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备的能源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
组成成分,A错误;组成指甲和毛发的蛋白是纤维状的,B错误;
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备的能源物质,C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
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如图为检测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
A. 黄豆浆、双缩脲、2 mL、5滴
B. 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5滴、2 mL
C. 黄豆浆、双缩脲、5滴、2 mL
D. 花生种子研磨液、本尼迪特试剂、2 mL、5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检测蛋白质既可以用蛋清稀释液,也可以用黄豆浆滤
液;检测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 2
mL,振荡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 5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2024·浙江岱山一中高一月考)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
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就会出现红黄色沉淀
B. 向花生种子研磨液中加入5滴碘-碘化钾溶液,不会出现蓝色
C. 向大豆组织样液中加入等体积混合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后出现紫色
D. 鉴定三种生物的三大类有机物时,需要设置标准对照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使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热水浴加热,A错
误;花生种子中也含有淀粉,加入碘-碘化钾溶液也会出现蓝色,
B错误;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5滴
双缩脲试剂B液,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2024·浙江杭州高一月考)广告讲求艺术,更要讲求科学。学以
致用,用所学知识辨析广告的真伪性与科学性是我们要逐渐学会
的技能。请你选出下列表述科学的广告语(  )
A. 无糖月饼不含糖,适合减脂人士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B. 鱼肝油含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C. 运动饮料中含有的无机盐,可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D. 核酸口服液可修复受损DNA,为人体补充优质的遗传物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无糖月饼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多糖,A错误;鱼
肝油含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正确;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核酸在消化道
会水解,并且每种生物的DNA不同,不能为人体补充优质的遗传
物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2024·浙江开化一中高一期中)维生素 D3 可从牛奶、鱼肝油等
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
活化维生素 D3 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
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 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 维生素 D3 是一类蛋白质类化合物,不溶于水
D. 维生素 D3 可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由于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
化,所以肾功能下降会导致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进而减少小肠
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A正确;
由于阳光下皮肤中可以进行维生素D3的转化,而维生素D3能促进
钙的吸收,所以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B正确;维生素 D3 是一类固醇类物质,C错误;维生素 D3 可促进
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
板”警示了毒蘑菇的危害,其中的毒蝇伞含有的鹅膏蕈碱(主要
致幻毒素之一),是一种环状八肽,能有效抑制真核生物细胞核
内 RNA 聚合酶的活性,使 RNA 合成受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鹅膏蕈碱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 高温加热后的鹅膏蕈碱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 鹅膏蕈碱是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D. 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鹅膏蕈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9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鹅膏蕈碱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高温加热破坏
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破坏肽键,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
紫色反应,B正确;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
缩合而成,N元素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C错误;
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8
个氨基酸脱掉8个水分子,则鹅膏蕈碱的相对分子质量128×8-
18×8=880,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2024·浙江A9协作体高一期中)燕窝是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
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富含燕窝酸、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具有滋阴润燥、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燕窝中的蛋白质经消化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B. 燕窝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蔗糖和淀粉等糖类
C. 燕窝呈现出固有的形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D. 燕窝与生活中普通食材含有的有机物类型相差甚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燕窝中的蛋白质经人体消化道内的酶分解为氨基酸然
后被人体吸收,可能为人体提供某些必需氨基酸,A正确;燕窝
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动物体内的糖,而蔗糖和淀粉属于植
物细胞特有的糖类,B错误;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多糖,C错误;
不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种类相似,因此燕窝与生活中普通食材含
有的有机物类型相差不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2024·浙江温州高一期中)邹承鲁院士曾说:“阐明生命现象的
规律,必需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细
胞大分子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不同于淀粉
B.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C. 纤维素进入人体后不易被消化,因此饮食中可减少摄入
D.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过程往往会消耗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糖原和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A错误;组成生物
大分子的每一个基本单位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
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基本单位连接成的多聚体,因
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正确;纤维素进入
人体后不易被消化,但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排空,所以可
适量摄入,C错误;生物大分子的形成过程往往会产生水,如氨
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浙江嘉兴当湖高级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
15~16小题。
  胰岛素是我们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α、β两
个肽链组成,其中α链有21个氨基酸,β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
通过3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
的,如下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胰岛素的两条肽链结构不同,以下与两条链结构不同无关的原因
是(  )
A.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是肽键,与胰岛素
两条链结构不同无关,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氨基酸的排列顺
序、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是胰岛素多样性的原因,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胰岛素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及相关加工过程,下列
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
B. 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减少了104个氢原子
C.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空间结构决定
D. 该蛋白质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
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形成51-2=49个肽键,A错误;51个氨
基酸形成胰岛素时,脱去51-2=49个水分子,形成3个二硫键,
共减少了49×2+3×2=104个氢原子,B正确;蛋白质结构多样
性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
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故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
种类、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C错误;每条多肽链
至少含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羧基,
因此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胰岛素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
的氨基,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2024·浙江新昌一中高一月考)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加热处理后会
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
肽键断裂
B.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
能并未发生改变
C. 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变性后的蛋白质还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蛋白质
空间结构改变,但是肽键不会断裂,A错误;蛋白质肽链的盘曲
和折叠被解开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随之发生改
变,B错误;变性后的蛋白质由于肽键不会断裂,含肽键的结构
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
逆的,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用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
种植物的干种子中含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
“+”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
   试剂 植物种子    碘-碘化 钾溶液 苏丹Ⅲ 染液 双缩脲
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丙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B. 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
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橙黄色和紫色
C. 在观察颜色时都不需要用显微镜
D. 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热水浴加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三种种子中,向丙植物种子加入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
最明显,表明丙植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甲、乙多,A正确;碘
-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分别是检测淀粉、油脂
和蛋白质的特定指示剂,三种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颜色反应分
别呈蓝色、橙黄色和紫色,B正确;在检测油脂的过程中需要用
到显微镜,C错误;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热水浴加热,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核糖核酸,人体内有4种
B. 该物质含有C、H、O、P四种元素
C. 碱基A、C、G、T可以参与合成上图中的物质
D. 该物质连接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图示为核糖核苷酸,该物质有4种;组成核苷酸的化学
元素有C、H、O、N、P 5种;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A、C、
G、U 4种;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生物大分子RNA,RNA主要分布
在细胞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2024·浙江淳安高一联考)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B. 所有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 洋葱根尖细胞中核苷酸的种类有8种
D. R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
解析: 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15分)(2024·浙江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下图甲为
生物体内细胞中某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图乙为一种人工
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据下图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核酸分子,下列哪项不是它的功能
(填字母)。
A. 储藏遗传信息
B. 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
C. 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
D. 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核酸分子,则其不是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纤维素,则基本单位A的中文名称
是 ;某物质由2个A参与合成,则该物质可以是
,可以用 试剂进行检测;以A为单位还可以
合成的物质是 、 。
解析:若图甲中的B表示纤维素,则其单体A是葡萄糖;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的葡萄糖组成,故若某物质由2个A(葡萄糖)参与合成,则该物质可以是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以A(葡萄糖)为单位还可以合成的物质有糖原、淀粉等多糖。
葡萄糖 

芽糖 
本尼迪特 
糖原 
淀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图乙所示化合物为 肽,利用基本单位A合成一分子该物
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若一分子该化合物彻底水
解,需要外界提供 分子水,若要检测该物质,则需选
择 试剂。
五 
72 
4 
双缩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乙图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为五肽。利用基本单位A(氨基酸)合成一分子五肽时,需要脱去4分子的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5-1)=72;相反,如果一分子五肽彻底水解,则需要外界提供4分子水;蛋白质(多肽)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若要鉴定多肽时,则需选择双缩脲试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15分)(2024·浙江杭州高一期中)下图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
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问题:
(1)若c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c表示的物质是 。
解析:物质c是多糖,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
糖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形成b的过程中,通常发生 反应,不同b的区别主
要在于
和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变成 色。
解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再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数目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蛋白质一般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脱水缩合 
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数目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与e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 。
将e彻底分解,最多得到 种产物。
解析:与RNA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将R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和4分子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为检测大豆种子的物质d,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某同学
将大豆种子切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苏丹Ⅲ染
液,染色3分钟后又滴加1~2滴50%的酒精,目的是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黄色的颗粒,则物质d
为 。
解析:油脂与苏丹Ⅲ染液产生橙黄色反应,在实验过程中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
洗去多
余的染料 
油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若物质d可以通过促进钙、磷的吸收,则其表示的物质是

解析: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生素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15分)(2024·浙江宁波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血管紧张素原是一
种血浆蛋白。下图为血管紧张素原在①、②作用位点被酶切后转
变为血管紧张素Ⅰ、Ⅱ的示意图.血管紧张素Ⅱ具有调节血管收缩,
升高血压的作用。图中氨基酸名称均为略写,如天门冬氨酸略写
为“天门冬”。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血管紧张素原是由氨基酸通过 反应形成的。图中
①②为 键。已知天门冬氨酸的R基团为—CH2—COOH,
则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
脱水缩合 
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血管紧张素原属于多肽,主要化学元素为C、
H、O、N,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的结
构通式为 ,天门冬氨酸的R基为—CH2—
COOH,因此天门冬氨酸的分子结构
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正常情况下,当血压偏低时,血浆中的 使血管紧张素
原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血浆中的
再将其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
解析:正常情况下,当血压偏低时,血浆中的肾素使
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血浆中
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再将其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 
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血管紧张素Ⅱ含有的羧基数是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
相对质量为120,则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与血管紧张素Ⅰ相比,血管紧张素Ⅱ氧原子的数量变化是
。(说明:组氨酸和亮氨酸的分子式分别为C6H9N3O2
和C6H13NO2)。
至少2个 
834 

少2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血管紧张素Ⅱ含有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的R基含有一个羧基,所以血管紧张素Ⅱ含有的羧基数至少是2个,如果各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血管紧张素Ⅰ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8×120-(8-1)×18=834。肽键数等于水分子水,经①②过程生成1分子血管紧张素Ⅱ需要2分子水,同时去掉了一个亮氨酸(含有两个氧)和组氨酸(含有两个氧),则氧原子减少了两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降压药“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高血压
患者服用“依那普利”,是通过抑制 的生
成,起到降压作用。给小鼠饲喂小鼠血管紧张素Ⅱ,并未出
现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的现象,原因是 。
解析:降压药“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高血压患者服用“依那普利”,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起到降压作用。由于血管紧张素Ⅱ可被消化酶水解,则给小鼠饲喂小鼠血管紧张素Ⅱ,并未出现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的现象。
血管紧张素Ⅱ 
被消化酶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15分)(2023·杭州地区重点中学期中)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
品。马铃薯富含淀粉,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
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1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2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3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
在 条件下能与 试剂发生反应,生
成 沉淀。
②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 最符
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
、 。
热水浴 
本尼迪特 
红黄色 
3 
方法3得到的提取液颜色为浅
黄色,颜色干扰小 
还原糖浸出充分 
请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作用,在热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红黄色沉淀。②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浅的植物组织,因此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3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高,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浅,不会干扰实验结果,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若已确定马铃薯放置过程中,还原糖含量会增加,是因
为马铃薯中的淀粉转化为还原糖。为验证此结论进行了
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及预测结果:
第一步:取刚收获来自同株上的成熟程度相同的马铃
薯, 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二步:将A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适量上清液加入
试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检测试剂 ,
并记录实验现象。
随机均分 
碘-碘化钾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第三步:一周后将B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 上
清液加入试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检测试剂,并记录
实验现象。
预测实验结果:若
,则说明马铃薯放置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增
加,是由马铃薯中的淀粉转化而来。
等量 
A组马铃薯上清液蓝色比B组马铃薯上清
液的蓝色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要验证马铃薯放置过程中,淀粉会转化为还原糖,取刚收获来自同株上的成熟程度相同的马铃薯,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将A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适量上清液加入试管,并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检测试剂碘-碘化钾溶液,记录实验现象,检测初始淀粉含量作为对照。一周后将B组马铃薯制成匀浆,静置后取等量上清液加入试管,并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检测试剂,记录实验现象,检测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的淀粉含量。若A组马铃薯上清液蓝色比B组马铃薯上清液的蓝色深,则说明马铃薯放置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增加,是由马铃薯中的淀粉转化而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