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自主合作教育 彰显学校品牌价值(课件)(共91张PPT)—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立足自主合作教育 彰显学校品牌价值(课件)(共91张PPT)—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资源简介

(共91张PPT)
立足自主合作教育 彰显学校品牌价值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汇报人:
日期:
01
01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现有48个教学班,2200余名学生,教职工261人,专任教师230人。

重新梳理办学思想体系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办学理念
传承与创新并重,素养与发展同行
办学特色
自主合作教育
发展目标
实现三层面增值、落实四方面目标、创建五类型校园
学校增值
教学质量提高
校园底蕴丰厚
社会声誉提升
教师增值
教学理念更新
教学艺术娴熟
综合素质提高
学生增值
学业水平提高
良好习惯养成
责任意识增强
落实
四方面
目标
实现
三层面增值
教师教学业绩
“出色”
领导管理策略
“出新”
学校教育质量
“出名”
学校发展目标:
创建五类型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
学生学业水平
“出彩”
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
“四有教师”
目中有人
注重公平
胸中有爱
立德树人
腹中有书
终身成长
脚下有根
潜心教研
教师发展目标:
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
“四优”少年
胸中有志
理想信念
心中有情
家国情怀
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
勇于创新
创新精神
学生培养目标:
01
【三风一训】
校 风:团结 向上 文明 创新
教 风:爱生 博学 善思 精研
学 风:勤学 探究 善问 笃行
校 训:德才兼备 奠基中华

重构民主管理机制
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职称评聘工作现场
聘委会成员会议
聘委会审核资格
全校民主测评
教师独立填写测评票
现场统计测评结果
申报教师签字确认
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
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
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
教工投篮比赛
妇女节教师中式面点制作大赛
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中秋、教师节快递教师福利
元旦联欢会
退休教师欢送会
退休教师网上欢送会

重拾“科研兴校”传统
纵深推进自主合作教育
2004年:12个学科的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独立阅读——互相研究——质疑问答——扩展延伸——读写训练
数学学科: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发现规律,总结理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拓展延伸——反馈小结,分层作业
英语学科:导学自学——自学共学——合作交流——扩展延伸——分层作业
物理学科: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进行论证——实验评估,检验真伪——交流认识,升华理论
道德与法治学科:阅读教材,获取知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引进信息,拓展延伸
历史学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获取新知——收集信息,进行整合——质疑释疑,分析探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地理学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引进信息,拓展延伸
12个学科的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生物学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表达交流,共同提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扩展延伸,触类旁通
体育学科:自娱自乐,探究学习——激发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提高——通过游戏,感受快乐
信息技术学科: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学习教材,获取新知——讲练结合,举一反三——任务驱动,实践操作——互评作品,拓展延伸
12个学科的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音美学科:学习教材,获取知识——动手动脑,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引进信息,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学科:确定目标——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展示成果——师生点评
12个学科的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2008~2011年主导课题《自主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即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研习
新知
合作交流
拓展延伸
反馈
验收
明确学习目标
编制学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预习、学习
师生共同研究
学习新的知识
达标测试
口头作文
课堂练笔
拓展练习
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概括提炼所学内容
实现能力提升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自主合作教育课堂教学基本范式(2021年修改)
2015年
2021~2023年创建“自主合作管理实施体系”
廉洁自律、民主和谐的领导团队
精思善研、合作共进的教师团队
创新方法、合力攻坚的党建工作体系
减负增效、自主合作的教研工作体系
自主管理、团结协作的德育工作体系
责任明确、携手互助的后勤工作体系
2022年立项《自主合作教育理念下学校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础性课程
德育课程
学科课程
主题教育课程
特色仪式课程
主题体验
活动课程
入学课程
毕业课程
入团誓师课程

劳动体验课程
志愿服务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
节日体验课程
理想信念
安全教育
爱国主义
心理健康
……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

科技创新课堂
科技创新部分课程
科技创新课程成果展
张 璇
齿轮形胶带
部分学生获奖作品
高梓豪
四线打格尺
部分学生获奖作品
王文斌
U型花盆
部分学生获奖作品
脚踏式便捷坐便器
部分学生专利证书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科技创新大赛屡获佳绩
科技创新大赛屡获佳绩
科技创新大赛屡获佳绩
首届“致远杯”教学研讨活动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成果展示
首届“致远杯”教学研讨活动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成果展示
首届“致远杯”教学研讨活动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成果展示
首届“致远杯”教学研讨活动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成果展示
科研课题选题培训
聚焦实效,学校教科研培训系列化
科研课题申报指导培训
聚焦实效,学校教科研培训系列化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方法培训
聚焦实效,学校教科研培训系列化
科研课题研究方法培训
聚焦实效,学校教科研培训系列化
科研课题结题培训
聚焦实效,学校教科研培训系列化
2021年至今,学校各级课题结题93项,在研课题96项,成果48项,150名教师参与到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中,占专任教师74%,共有3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或发表论文,占教师总数80%以上。

基于校情
学校人才培养工程梯次化
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
“四有教师”
目中有人
注重公平
胸中有爱
立德树人
腹中有书
终身成长
脚下有根
潜心教研
教师发展目标:
第一梯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新入职教师成长迅速
化学教师:谷伟建
道法教师:张巧玉
道法教师:蒋雪莹
第一梯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第二梯次——导师制培养工程
名优骨干担任教研、备课主讲
第二梯次——导师制培养工程
名优骨干送教下乡至23中学
第二梯次——导师制培养工程
名优骨干送教下乡至112中学
第二梯次——导师制培养工程
名师工作室活动——黄海燕物理名师工作是送教到延边州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明星学科团队
挖掘学科特色,打造明星学科团队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的学科活动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的学科活动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的学科活动
中考经验交流学科活动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中考典型题研讨及设计学科活动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新课标研讨学科活动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第三梯次——明星学科建设工程
明星学科团队
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
名 称 人数 占比(专任教师)
省学科带头人 6人 2.6%
省骨干 12人 5.2%
市骨干 47人 20.3%
区骨干 39人 16.8%
各级骨干教师 104人 44.8%
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
名 称 人数 占比(专任教师)
省精英 8人 3.4%
省新秀 4人 1.7%
市十佳教师 11人 4.7%
市精英 2人 0.9%
市新秀 2人 0.9%
市明星教师 12人 5.2%
市卓越教师 7人 3%
省市精英新秀十佳明星卓越教师 46 19.8%
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
名 称 人数 占比(专任教师)
第十一届区名师 5人 2.2%
第十一届区学科优秀教师 9人 3.9%
第十一届校学科优秀教师 21人 9.1%
新一届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5人 2.2%
新一届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4人 1.7%
各级名师及主持人 44人 18.9%
省、市中考人才库成员 33人 14.6%
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 221人次 95.3%

德育活动由主题化向课程化推进
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
“四优”少年
胸中有志
理想信念
心中有情
家国情怀
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
勇于创新
创新精神
学生培养目标:
雷锋活动月主题活动
“践行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德育课程:
“五个一”特色实践:一次主题升旗
一场主题班会
一次劳动实践
一首主题班歌
一张主题绘画
清明节祭扫纪念碑
清明节主题系列德育课程:
第一阶段:历史讲堂——重温峥嵘岁月
第二阶段:南湖祭奠——传承红色基因
第三阶段:徒步励志——激扬青春力量
体育艺术节
体育艺术节
体育艺术节
“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一二·九文艺汇演
“花火广播站”每周播报
校园好声音
新生团建
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院
参观长光卫星基地
学生书画作品展
中考命题人才库成员
2024年中考成绩
毕业生699人,最高分733.5分,730分以上4人,720分以上22人,710分以上69人,700分以上118人,优秀率55.5%,一批次上线率40%,整体高中录取率达93%。真正实现学生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中考命题人才库成员
2025年中考成绩
毕业生761人,最高分740分2人,730分以上22人,720分以上9022人,710分以上171人,700分以上239人,一批次上线率40.07%。真正实现学生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谢谢大家!恳请批评指导
Thanks for listen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