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 一 政 治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A. 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B. 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C. 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D. 是具有中国特色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2.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从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命运,究其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②列强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③当时的清朝政府也在不断尝试改革缓和矛盾④当时中国人民的思想过于保守、觉悟太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困难当头、拯救民族危亡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前仆后继、探索复兴之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工具,它在当时的印度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被称为“国中之国”“国上之国”,它还把侵略扩张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本原始积累印证了(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来说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依靠血腥暴力和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C.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为中心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社会制度D. 资本家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会加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5.在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通过氏族议事会选举氏族长,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他们和大家共同劳动,没有任何特权。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有( )①原始社会道德水平很高,不会发生极端冲突②人们在原始社会生产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③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平均分配,是理想社会④原始社会事务依靠人们自觉和道德辅助解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五四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中学生小王参观了博物馆,下图是他在某展厅看到的4张图片。根据他参观的内容,选择最为贴切的主题( )A.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共产党执政是取得胜利的保证C.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8.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途命运③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④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9.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时间开始了”意味着( )①实现了共同富裕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1.(2023秋·吉林·高一统考期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走了坚实的基础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出发,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党宣言》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说明(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目标②共产党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掘墓人③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④生产资料私有制自始至终都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3.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B.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D.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1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A.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 使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 有其历史偶然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15.下列事件中,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16.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但大都昙花一现,无法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②为人民而生,坚持人民至上③不代表任何阶级的利益 ④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一,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发展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大道,然而在这条大道上行进,不能邯郸学步、人云亦云,更不能削足适履,否则要么误入歧途,要么寸步难行。中国在破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代化悖论中披荆斩棘,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人民生活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9.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72年不懈奋斗,72年同心筑梦。从“建国伟业”“当家作主”“艰苦奋斗”到“春潮滚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再到“区域协调”“脱贫攻坚”“美好生活”……一部流动的奋斗史诗,讲述着中国人民发愤图强、矢志复兴的艰辛历程,展现着亿万追梦人的豪情壮志。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缺衣少食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饱受欺凌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中国72年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结合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高 一 政 治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A. 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B. 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C. 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D. 是具有中国特色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答案】D【解析】1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弊端,而中国之前的经济建设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所以,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以及中共八大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项正确。2.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从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命运,究其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②列强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③当时的清朝政府也在不断尝试改革缓和矛盾④当时中国人民的思想过于保守、觉悟太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命运的原因在于自身的软弱和妥协以及外国列强的扼杀,而该选项强调清政府采取改革缓和矛盾,这不是设问的原因,③排除。材料中的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思想比较先进,觉悟较高,因此,该选项并不是其失败的原因,④排除。①②正确。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困难当头、拯救民族危亡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前仆后继、探索复兴之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4.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工具,它在当时的印度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被称为“国中之国”“国上之国”,它还把侵略扩张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本原始积累印证了(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来说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依靠血腥暴力和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C.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为中心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社会制度D. 资本家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会加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A错误。殖民侵略和扩张,被称为“国中之国”“国上之国”,它还把侵略扩张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依靠血腥暴力和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B正确。“资本主义制度”“加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在材料中没有涉及,CD排除。故本题选B。5.在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通过氏族议事会选举氏族长,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他们和大家共同劳动,没有任何特权。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有( )①原始社会道德水平很高,不会发生极端冲突②人们在原始社会生产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③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平均分配,是理想社会④原始社会事务依靠人们自觉和道德辅助解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形成了初步的道德,道德水平并不高,部落冲突是常见的现象,①错误。原始社会的确人人平等,平均分配,但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并不充分,并非理想社会,③错误。6.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五四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②错误。③④正确。7.中学生小王参观了博物馆,下图是他在某展厅看到的4张图片。根据他参观的内容,选择最为贴切的主题( )A.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共产党执政是取得胜利的保证C.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答案】A【解析】图片中的“五四运动”“红船精神” “新中国成立”“公私合营”反映了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A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不能反映共产党执政是取得胜利的保证,B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 C排除。图片信息主要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站起来,没有涉及富起来,D排除。故答案为A。8.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途命运③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④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但不能改变世界人民的前途命运,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9.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时间开始了”意味着( )①实现了共同富裕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政治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共同富裕,①错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④不符合题意。②③正确。10.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说法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11.(2023秋·吉林·高一统考期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走了坚实的基础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④符合题意。②: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②错误。③: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还没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错误。故本题选B。12.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出发,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党宣言》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说明(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目标②共产党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掘墓人③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④生产资料私有制自始至终都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①错误。“《共产党宣言》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等信息说明共产党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②③正确。生产资料私有制前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到了资本主义后期阻碍了生产力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C。13.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B.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D.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答案】D【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D错误,但符合题意。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A.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 使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 有其历史偶然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有其历史必然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D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15.下列事件中,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16.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但大都昙花一现,无法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②为人民而生,坚持人民至上③不代表任何阶级的利益 ④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最开始并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一,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答案】(1)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指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它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发展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大道,然而在这条大道上行进,不能邯郸学步、人云亦云,更不能削足适履,否则要么误入歧途,要么寸步难行。中国在破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代化悖论中披荆斩棘,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人民生活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19.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72年不懈奋斗,72年同心筑梦。从“建国伟业”“当家作主”“艰苦奋斗”到“春潮滚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再到“区域协调”“脱贫攻坚”“美好生活”……一部流动的奋斗史诗,讲述着中国人民发愤图强、矢志复兴的艰辛历程,展现着亿万追梦人的豪情壮志。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缺衣少食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饱受欺凌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中国72年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结合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 高一政治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