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培优卷)第1~5单元期中能力提升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培优卷)第1~5单元期中能力提升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5单元期中能力提升培优卷(西师大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单选题
1. a是非零自然数,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2.六(1)班植树150棵,(  ),六(2)班植树多少棵?如果列式为: ,括号里应补充的条件是(  )。
A.六(2)班是六(1) 班的 B.六(1)班比六(2)班多
C.六(2)班比六(1)班少 D.六(1)班比六(2)班少
3.如图,圆上某点在断尺的“10cm”刻度处。尺上的圆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这一点落在(  )。
A.10-20之间 B.20-30之间 C.30-40之间 D.40-50之间
4.如图,童童把一个半圆分成12等份后,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新图形与半圆相比,(  )。
A.面积一样大,周长一样长
B.面积一样大,半圆的周长更长
C.面积一样大,新图形的周长更长
D.面积不一样大,周长不一样长
5.如图,用三张边长都是8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分别剪下甲、乙、丙三种不同规格的圆片,剩下的铁皮(  )。
A.甲最多 B.乙最多 C.丙最多 D.同样多
6.下面四幅图中,a与b互为倒数的是(  )。
A. B.
C. D.
7.下面是海豹和海狮的寿命关系,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
A.x-x=20 B.x-=20 C.(1-)x=20
8.实验学校组织员工观看反诈电影《孤注一掷》,该学校一共有320名员工,实际到场的员工比员工总数少 ,实际到场多少名员工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
A.320×(1+) B.320×(1-)
C.320÷(1+) D.320÷(1-)
9.如果2∶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6 B.乘4 C.加上3 D.乘6
10.下面三个情境中,两个量之比可以用6∶5表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1.关于线段比例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000 厘米
C.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 倍
D.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00 厘米
12.一个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长扩大16倍 B.周长缩小16倍 C.面积扩大16倍
二、填空题
13.地铁到站后,某节车厢先下了 的乘客再进入 的乘客,与原来相比,人数   ;若先下去 的乘客再进入 的乘客,与原来相比,人数   。(选填“增加了”“减少了”或“持平”)
14.六年级图书角藏书的册数比五年级的多,是把   的藏书册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图书角藏书的册数相当于五年级的   。
15.果园里去年共收水果48吨,其中苹果占,梨占,其余的都是桃。(只列式不计算)
(1)苹果收了多少吨?   
(2)梨收了多少吨?   
(3)苹果和梨一共收了多少吨?   
(4)梨比苹果少收了多少吨?   
(5)桃收了多少吨?   
16.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7.鹏鹏一家在“世纪家博会”上看中了一款圆形折叠桌。如图,它的桌面是一个直径是2米的圆形,该圆形桌面的周长是   米,桌面折叠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18.如图,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取3.14)
19.我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黑夜时间比白天时间少 ,这一天白天有   小时。
20.有两桶同样重的食用油,如果从第一桶中取出2千克放入第二桶,这时第一桶的重量是第二桶的 。原来每桶食用油重   千克。
21.已知(a、b、c均不为0),那么a、b、c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22.小江从家到某地走了2小时,已知两地相距18km。回家时按原路返回,走了1.5小时,他往返所用的时间比是   ,速度比是   。(填最简单的整数比)
23.如果把5:8的前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该乘   ;如果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该加上   。
24.“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句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和总字数(不包括标点符号)的最简整数比是   。
2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2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8cm,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小时。
27.一个半径是20厘米、圆心角是120°的扇形,要在平面图上用1:20的比例尺画出扇形,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是   厘米,圆心角是   。
三、判断题
28.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全长的,第二根用去米,第二根剩下的较长。 (  )
29.若A, B均大于零, 且A的 等于B的,则A必定比B小。(  )
30.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1.若大圆的半径相当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的4倍。(  )
32.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它们的积。(  )
33.“男生人数比女生少 ,也可以说“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
34.走同一段路,甲用了15分钟,乙用了20分钟, 甲、乙的速度比是3:4。(  )
35.乒乓球比赛的得分为4:0,其中4:0是一个比。(  )
36.按比例尺25:1画图,就是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后画在平面图上。(  )
37.把一个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原来的各边长度除以。(  )
四、计算题
38.直接写出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0.解方程。
x+=3.25 x-4.8+1.2=8.4 x∶0.25=40
41.看图列方程求解。
(1)
五、操作题
42.算一算,画一画。
(1)图①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用圆规、直尺在图②上画一个图形并涂色,使涂色部分的面积和图①中涂色部分的面积相等(要求:形状和图①不一样)。
43.根据描述,在下图中标出各场所的位置。以超市为观测点。
(1)学校在超市西偏北40°方向上,距离是400m。
(2)宠物馆在超市东偏南35°方向上,距离是300m。
(3)采摘园在超市北偏东25°方向上,距离是500m。
44.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 cm。
(1)画一个长方形, 周长是24cm, 长与宽的比是2:1。
(2)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是6cm2,底和高的比是3:1。
六、解决问题
45.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送同样的货物从A到B地,共需要付费360元,甲在全程的处卸货,乙在全程的处卸货,丙到达终点,你认为三人各付多少元运费比较合适?
46.王老师下班经过加油站,准备给自己的车子加95号的汽油。加油前,油箱里的汽油还剩 ,当日油价如图,汽车油箱容积为60L,王老师的加油卡里还有400元,能将油箱加满吗
47.同学们走进当地的自来水厂了解污水处理系统。污水通过机械过滤掉大块垃圾后,会进入到圆形的沉砂池继续排污。
(1)沉砂池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半径有多长?
(2)如图所示,在1号沉砂池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8.在乐客商场停车场的出入口有车辆出入的起落杆(如图),当车进出时或出时这根起落杆就要完成一次升降运动。欢欢的爸爸在商场购完物开车出停车场后,这时起落杆A点总共移动了多少米?
49.新情境·新能源我国新能源电动车行业蓬勃发展,与“绿色出行”的理念一致。某停车场有普通车位和充电桩车位一共60个,其中充电桩车位是普通车位的,普通车位和充电桩车位各有多少个
50.如图,小明和爷爷同时从点A出发,沿着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缘向不同的方向跑步。当小明跑到点P时与爷爷相遇,这时他正好跑了全程的,距离点D还差60m。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51.在解决“有两个半径分别为5cm和3cm的圆(如图所示),分别写出这两个圆的直径、周长以及面积的比”这个问题时,淘气说这两个圆的直径、周长以及面积的比一样,都是5:3。你认为淘气说得对吗?请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52.李丽先往240mL 的柠檬原汁中加了400mL 水后,发现调制说明中写有“当柠檬原汁与水的比是3:7时,口感最佳”。请你帮李丽判断:为使口感最佳,应该往已调制的柠檬水中加水还是加柠檬原汁?应该加多少?
5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量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每时行80千米,乙车每时行70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50千米?
54.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6厘米,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55.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2厘米。如果李叔叔和王叔叔开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李叔叔开车每小时行105千米,王叔叔开车每小时行95千米,几小时后两人能相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D
【解答】解:选项A,因为<1,所以a×<a;
选项B,因为<1,所以a÷>a,a÷=a;
选项C,a×(1-)=a,a<a;
选项D,a÷(1-)=3a,
3a>a。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乘法里,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非0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比较大小;
在除法里,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非0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除以一个非0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计算,再比较大小。
2.C
【解答】解:已知六(1)班植树150棵,也就是将六(1)班植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那么六(2)班植树的棵数就是六(1)班(1-),也就是说明六(2)班比六(1)班少。
故答案为:C。
【分析】“150棵”是六(1)班植树的棵数,六(1)班植树的棵数×(1-六(2)班植树比六(1)班少的分率)=六(2)班植树的棵数。
3.D
4.A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这个新图形与半圆相比,面积一样大,周长一样长。
故答案为:A。
【分析】半圆被平均分成12等份后,每一份的面积总和等于原半圆的面积。无论这些小部分如何重新排列组合,只要不重叠或空隙,新图形的总面积应与原半圆相同。因此,面积不变。半圆的周长是12条短弧长加上两条半径的长度,新图形的周长也是12条短弧长加上两条半径的长度,因此,周长也不变。
5.D
【解答】解: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8×8=64(平方厘米)
图甲:圆的半径是822=2(厘米)
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是:
64-3.14×22×4
=64-50.24
=13.76(平方厘米)
图乙:圆的半径是8-2=4(厘米)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是:
64- 3.14×42
=64-50.24
=13.76(平方厘米)
图丙:圆的半径是842=1(厘米)
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是:
64-3.14×12×16
=64-50.24
=13.76(平方厘米)
所以剩下的铁皮同样多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图甲: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4个小圆的面积;图乙: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一个大圆的面积;图丙: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16个小圆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则能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从而求得剩下的铁皮的面积。
6.C
【解答】解:选项A:得到的关系式是ab÷2=1,ab=2;
选项B:得到的关系式是a+b=1;
选项C:得到的关系式是ab=1;
选项D:得到的关系式是abc=1
选项C中的a和b均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线段总长度=a+b,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分别列出关系式,再根据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判断即可。
7.B
【解答】A:海狮的寿命比海豹的少,即少x岁,所以海狮的寿命=海豹的-相差的寿命,即 x-x=20 ,该选项说法正确;
B:海狮的寿命比海豹的少,即少x岁,而不是,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
C:海狮的寿命比海豹的寿命少,即海狮的寿命是海豹的即该选项是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海豹的寿命-海豹的寿命海狮的寿命,海豹的寿命为x年,可列出方程海狮的寿命比海豹的寿命少,即海狮的寿命是海豹的可列出方程
8.B
【解答】解:将员工总数看作单位“1”,实际到场的员工数是员工总数的1-,实际到场员工人数为320×(1-)。
故答案为:B。
【分析】实际到场的员工人数=该学校一共有员工人数×(1-少的分率)。
9.B
10.D
【解答】①饮料总价是30元,一共6瓶:
30∶6
=(30÷6)∶(6÷6)
=5∶1
饮料总价与数量之比是5∶1,不能用6∶5表示。
②(π×6×2)∶(π×5×2)
=(12π)∶(10π)
=(12π÷2π)∶(12π÷2π)
=6∶5
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6∶5,可以用6∶5表示。
③苹果的质量∶香蕉的质量=6∶5
苹果和香蕉的质量比可以用6∶5表示。
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各选项中两个量的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再化简比,找出两个量的比可以用6∶5表示的选项即可。
11.B
【解答】解:20千米=2000000厘米,
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000厘米 。
故答案为:B。
【分析】千米后面添上5个0化为米;线段比例尺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000厘米。
12.C
【解答】解:4×4=16, 面积扩大16倍。
故答案为:C。
【分析】得到图形的面积扩大的倍数=长方形长边扩大的倍数×长方形宽边扩大的倍数=4×4=16倍。
13.减少了;持平
【解答】解:1-=,×=,+=,人数减少了;
1-=,×=,+=1,人数持平。
故答案为:减少了;持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原来的人数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下车后剩下的人数,再求出上车的人数,得到现在的人数,再与原来的人数对比即可。
14.五年级;
【解答】解:把五年级的藏书册书看作单位“1”,六年级图书角藏书的册数相当于五年级的。
故答案为:五年级,。
【分析】分析题干,已知六年级图书角藏书的册数比五年级的多,那么也就是将五年级的藏书册书看作单位“1”,那么六年级的藏书册数就是(1+)=。
15.48×;48×;48×(+);48×(-);48×(1--)
16.6;18.84
【解答】解: 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6厘米,
C=3.14×6=18.84(厘米)。
故答案为:6;18.84。
【分析】 在长方形内画最大的圆时,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较短边;因此,需要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确定最大圆的直径,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据此计算周长。
17.6.28;2
【解答】解:3.14×2=6.28(米)
2÷2=1(米)
2×1÷2×2
=2÷2×2
=1×2
=2(平方米)
故答案为:6.28;2。
【分析】已知圆的直径,要求圆的周长,C=πd,桌面折叠后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看作两个以圆的直径为底,圆的半径为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半径=直径÷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18.942
19.15
【解答】解:设白天时间为x小时,则黑夜时间比白天少x小时,则黑夜时间为:x-x=x ;
x+x=24
x=24
x÷=24÷
x=15
故答案为:15。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设白天时间为x小时,则黑夜时间比白天少x小时,先求出黑夜时间,白天时间+黑夜时间=24小时,据此列方程解答。
20.5
【解答】解:(2+2)÷(1-)-2
=4-2
=7-2
=5(千克)
故答案为:5。
【分析】已知从第一桶中取出2千克放入第二桶中,这时第一桶的重量是第二桶的,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2千克,因此第二桶比第一桶多4千克。第一桶占第二桶的1-,用4除以1-,求出第二桶的重量为7千克。从第一桶中取出2千克放入第二桶中,用7减去2,求出原来每桶食用油的重量为5千克。
21.c>a>b
【解答】解:假设则
因为,所以c>a>b。
故答案为:c>a>b。
【分析】假设分别求出:c、a、b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22.4:3;3:4
【解答】解:时间比=2:1.5=4:3
速度比=3:4
故答案为:4:3,3:4。
【分析】分析题干,已知小江从家到某地走了2小时,回家时按原路返回走了1.5小时,那么时间比就是2:1.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得到时间比是4:3;路程一定时,速度比和时间比相反,所以速度比就是3:4。
23.5;8
【解答】解:(5+5)5=2
82-8=8
故答案为:5,8。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保持不变 ;把5:8的前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同样应该乘5;如果前项加上5,变成5+5=10,10是5的2倍,所以前项乘以了2,那么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以2,变成82=16,16减去8是8,所以后项应该加上8;据此解答即可。
24.2∶5
25.;6
【解答】解:4000000厘米=40千米
线段比例尺是;
240×100000×
=24000000×
=6(厘米)。
故答案为:;6。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6.3.6
【解答】解:4.8÷÷100000÷40
=14400000÷100000÷40
=144÷40
=3.6(小时)。
故答案为:3.6。
【分析】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从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速度,其中,从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再单位换算。
27.1;120°
【解答】解:20×=1(厘米),所以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是1厘米,圆心角是120°。
故答案为:1;120°。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无论多大的比例尺,圆心角不变。
28.错误
【解答】解:无法判断哪一根剩下的较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根绳子的具体长度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
29.正确
【解答】解:A×=B×,>,所以A必定比B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得到A×=B×,乘积相等,所以只需要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确定两个字母表示数的大小。
30.错误
【解答】解:C=2π×2=4π(厘米)
S=π×22=4π(平方厘米)
计算出的圆周长和面积的数据一样,但是单位不一样,不能比较。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圆的周长=π×半径×2,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周长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量,无法比较大小。
31.错误
【解答】 解:设小圆的半径是r,则小圆的直径是2r,大圆的半径是2r,
2×2πr÷(2πr)
=4πr÷(2πr)
=2
因此,题干中的结果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设小圆的半径是r,则小圆的直径是2r,大圆的半径是2r,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分别求出大小圆的周长,再求出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几倍,然后与4进行比较。
32.正确
【解答】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有一个大于等于1,再加上另一个小于等于1的数,它们的和一定比1大。
所以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它们的积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据此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有一个大于等于1,再根据加法的计算即可得解。
33.错误
【解答】解:1-=
÷=
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男生人数比女生少,可得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1-),再根据求A比B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用(A-B)÷B计算。
34.错误
【解答】解: (1÷15):(1÷20)
=:
=4:3
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这段路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甲和乙的速度,然后相比即可。
35.错误
【解答】解:球类比赛中的4 :0表示比赛双方的得分情况,是相差关系。数学中的比表示相除关系。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体育比赛中的“比”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比,比赛结果体现比赛双方得分的多少,是相差关系;数学中的比要体现一个量是另一量的几倍(或者几分之几),是相除关系。
36.错误
【解答】解:按比例尺25:1画图,就是把实际距扩大25倍后画在平面图上。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按比例尺25:1画图,就是把实际距扩大25倍后画在平面图上。
37.错误
【解答】解:把一个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原来的各边长度除以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缩放,缩放前后的图形形状不变,边长会扩大或缩小相应的倍数。
38.解:根据题意,可得
(1) (2)4 (3)2.1 (4)0 (5) 2
(6) (7) (8)9 (9) (10) 5
【分析】(1)分数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该分数的倒数,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2)分数乘以分数,分别对分子和分母相乘,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3)小数除以分数,先将除法换算成乘法,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4)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为0
(5)带分数乘以分数,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
(6)小数减分数,先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
39.(1)解:
=8-6+4
=6
(2)解:
=
(3)解:
=
=12×6
=72
(4)解:
=
=
=12
(5)解:
=
=
=
=2
(6)解:
=
=
=
=9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将24乘入括号中,首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2)首先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提取公因式,先进行括号内的同分母分数计算,再进行乘法运算。
(3)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异分母分数减法,再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4)首先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先计算连乘,再计算整数减法。
(5)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小括号内异分母分数减法,再进行中括号内除法运算,最后再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6)首先将带分数和小数都转化为分数,对括号内的算式先计算分数乘法再进行分数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分数与括号的结果相除。
40.x=4;x=14;x=45
41.(1)解:(1+)x=91
x=91
x=91÷
x=52
(2)解:(1-)x=210
x=210
x=210÷
x=240
【分析】(1)看图可知梨有91个,苹果有x个,且把苹果数量看作单位“1”,1+梨比苹果多的分率=梨占苹果的分率,苹果的数量×(1+梨比苹果多的分率)=梨的数量,据此列方程并解答即可;
(2)看图可知银杏树有210棵,香樟树有x棵,且把香樟树的数量看作单位“1”,1-银杏树数量比香樟树少的分率=银杏树数量占香樟树的分率,香樟树的数量×(1-银杏树数量比香樟树少的分率)=银杏树的数量,据此列方程并解答即可。
42.(1)解:(3.14×22-3.14×12)××2+1×1÷2×6
=(12.56-3.14)×+×6
=9.42×+3
=4.71+3
=7.71(平方厘米)
答:图 ①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7.71平方厘米。
(2)解:如图:
【分析】(1)由图可知,涂色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4部分,左上和右下可以看作是2个的圆环面积,其中外圆的半径为2cm,内圆的半径为1cm。右上和左下可以看作是6个边长是1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据此解答。
(2)这里的答案不唯一,例如可以将图①中的右下部分逆时针旋转90°与左上合成一个的圆环,然后再任选位置涂6个边长是1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43.(1)解:
(2)解:
(3)解:
【分析】(1)以超市为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确定距离位400÷2=2(格),描出该点,标明角度40°和名称“学校”即可。
(2)同理,以超市为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确定距离位300÷2=1.5(格),描出该点,标明角度35°和名称“宠物馆”即可。
(3)同理,以超市为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确定距离位500÷2=2.5(格),描出该点,标明角度25°和名称 “采摘园” 即可。
44.(1)解:24÷2÷(2+1)
=12÷3
=4(厘米)
4×2=8(厘米)
4×1=4(厘米)
(2)解:6×2÷2
=12÷2
=6(平方厘米)
【分析】(1)长方形长、宽分别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2÷总份数×长、宽分别占的份数;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依据面积分别计算出底、高的长度,从而画出图形。
45.甲:45元;乙:135元;丙:180元
46.解:
=
9.59×40=383.6(元)
383.6<400
答:能加满。
【分析】把汽车油箱容积为60L看成单位“1”,油箱里的汽油还剩 ,可加的油箱容积为,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求出油箱还可以加40L油。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加40L油需要多少钱,最后与王老师的加油卡里的400元比较即可知道400元能否将油箱加满。
47.(1)31.4÷3.14÷2=5(米)
答:它的半径有5米。
(2)3.14×(5+1)2-3.14×52
=3.14×62-3.14×52
=3.14×36-3.14×25
=113.04-78.5
=34.54(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34.54平方米。
【分析】(1)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圆的周长是31.4米,然后再根据圆的半径:r=C÷π÷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作答。
(2)大圆的半径=小圆的半径+1米,小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然后再根据圆的面积:S=πr2,代入数值即可,分别计算出大圆的面积和小圆的面积,再相减即可求出小路的面积。
48.2×3.14×3.5××2=10.99(米)
答:这时起落杆A点总共移动了10.99米。
【分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发现:起落杆完成一次升降运动,起落杆A点移动了2个半径为3.5米的圆周长的;然后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代入数据即可作答。
49.解:设普通车位有x个,则充电桩车位有x个。
x+x=60
x=60
x=45
x==15(个)
答:普通车位有45个,充电桩车位有15个。
【分析】根据题意,题中等量关系式为“普通车位个数+充电桩车位个数=60个”,设普通车位有x个,则充电桩车位有x个,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50.解:
=60÷
=400(m)
答: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400m。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点经过点、点到点相当于正方形花坛周长的。从点到点相差,也就是说全程的比全程的多,用减去得到60m对应的分率,再用60m除以对应分率,计算分数除法即可。
51.解:不对
理由:半径为5cm 的圆:
直径: 5×2 =10(cm)
周长: 2×π×5=10π(cm)
面积:
半径为3cm的圆:
直径: 3×2 =6(cm)
周长: 2×π×3=6π(cm)
面积:
直径比: 10:6=5:3
周长比: 10π:6π=5:3
面积比: 25π:9π=25:9
答:我认为淘气说得不对。
【分析】已知两个圆的半径,根据圆的直径=半径2,周长=2πr,面积=πr2,分别计算出这两个圆的直径、周长和面积,然后作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化简为最简比,与5:3对比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52.解:240÷3×7=560(mL)
560-400 =160(mL)
答:为使口感最佳,应该往已调制的柠檬水中加水,应该加160mL。
【分析】分析题干,已知柠檬原汁和与水的比是3:7,所以可知240mL的柠檬原汁占柠檬水的3份,那么1份就是240÷3=80(mL),水占7份,也就是80×7=560(mL),所以也就是水为使口感最佳,240mL的柠檬原汁需要加水:560mL,而560mL>400mL,所以应该加水,且还需加水: 560-400 =160(mL)。
53.5小时
54.解:12.6÷=63000000(厘米)=630(千米)
630÷5-70
=126-70
=56(千米)
答: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
【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那么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相遇用的时间,所以货车的速度=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客车的速度,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55.解:12×25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
300÷(105+95)
=300÷200
=1.5(小时)
答:1.5小时两人能相遇。
【分析】用两地的图上距离乘2500000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千米,用两地的实际距离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