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马鞍山二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10月测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极小的物体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地球可看成质点
D.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运动员可看成质点
2.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第6s末同时到达同一目的地,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前6s内三者的路程s和位移大小x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以下描述了四个不同的运动过程,加速度最大的过程是( )
A.一架超声速飞机以的速度在天空沿直线匀速飞行了300s
B.一只蜗牛由静止开始爬行,经过0.2s,获得了的速度
C.一列动车在离开车站加速行驶中,用了100s使速度由增加到
D.一辆自行车以的速度从某一陡坡的顶端加速冲下,经过3s到达坡底端时速度变为
4.某质点的速度随位移而变化的关系式为,x与v的单位分别是m与,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v、t的单位分别是m、、s.则该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和到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个质点从O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从A到B和从B到C运动时间相等,A、B间距离为8m,B、C间距离为12m,则O、A间的距离为( )
A.6.0m B.5.5m C.5.0m D.4.5m
7.有一人站在火车第一节车厢前,火车从静止启动,测得第一节车厢经过他历时10s,则第九节车厢通过他所需要的时间是( )(忽略车厢间的距离)
A. B. C. D.
8.某驾校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沿直线路段练习驾驶技术,汽车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某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5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距离为0.5m
10.如图示,a、b、c三个小球到桌面的高度之比,若先后依次释放a、b、c,三个小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为
B.三者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C.三者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D.b、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
11.(6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为1.0cm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1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5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s,则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0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频率为50Hz的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实验开始时,应该先________(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选取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3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从打下A点到打下E点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
(3)在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上,A、B、C、D、E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则纸带上B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2分)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求:
(1)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该物体前4s内的位移大小.
14.(14分)两条平行的长直公路上分别有甲、乙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假定两车可视为质点).甲车在其中一条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另一条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当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甲车开始以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与甲车车头平齐前,两车沿平直公路方向的最大距离;
(2)乙车与甲车车头平齐所用的时间.
15.(16分)如图所示,低空跳伞运动员离开悬停的直升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50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取.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离开直升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3)从离开直升机到落地,运动员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D B B D A 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
题号 9 10
答案 BC BCD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11题、12题每空2分.13-15题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只写答案不得分)
11.0.10;0.20;0.050
12.(1)交流;接通电源; (2)0.32; (3)0.33;0.63.
13.(12分)解:答案(1) (2)36m
解析(1)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得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得v2=v0+at29=v0+2a
解得v0 =5m/s,
a=2m/s2
(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物体前4s内的位移为.
14.(14分)答案(1)36m (2)25s
解:(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沿平直公路方向的最大距离,设该减速过程所用时间为t,
则有v乙 =v甲-at,解得t=12s,
此时两车沿平直公路方向的最大距离为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1,则有
t1时间内,
x乙=v乙t1=4×20m=80m
此后乙车再运动时间,才能追上甲车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t1+t2 =25s.
15.(16分)解:答案:(1)50m/s (2)275m (3)27.5m/s
解:(1)选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为v1 ,由运动学公式v2 (2)-v1 (2)=-2ah2,
解得v1 =50m/s.
(2)运动员自由下落到开伞时,下落的高度为
运动员离开直升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3)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运动员从开伞到落地的时间,
运动员从离开直升机到落地的平均速度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