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桃源路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桃源路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市船营区桃源路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小题,共 13分。
1.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 70 万-20 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是
(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暑假即将到来,小明同学开始制定家庭游学计划。他认为游学第一站应该从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
的古人类遗址开始,所以游学第一站应是( )
A. 云南 B. 北京 C. 浙江 D. 陕西
3.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传说 B. 文献 C. 化石 D. 影像
4.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
A. 甲骨文 B. 商鞅铜方量
C. 人面鱼纹彩陶盆 D. 司母戊鼎
5.河姆渡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原始居民,他们主要生活在( )
A. 珠江流域 B. 长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6.良渚古城距今 5300—4300 年,其宏伟的城址、庞大的水利系统及贵族墓地里出土的玉琮、玉钺等礼
器,展现了早期国家的社会组织与祭祀文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探索
( )
A. 旧石器时代的社会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国家统一的历程 D. 封建王朝的兴衰
7.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
的是( )
A. 黄帝和蚩尤 B. 炎帝和蚩尤 C. 黄帝和炎帝 D. 尧、舜、禹
8.据《史记 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 13 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
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 艰苦奋斗精神 B. 无私奉献精神 C. 爱国主义精神 D. 民族主义精神
第 1 页,共 6 页
9.历史上把商朝又称为殷朝,这主要是因为( )
A. 商汤的祖先住在殷 B. 商王盘庚迁都至殷 C. 汤称王前被封殷王 D. 商朝十分富足殷实
10.如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大事件,其中填入①处的事件应为( )
A. 炎黄联盟 B. 武王伐纣 C. 秦灭六国 D. 楚汉之争
11.按照周礼的规定,只有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八簋,诸侯最多只可以使用七鼎六簋。但到了春秋时期,郑
国国君却僭越享用九鼎八簋。这说明( )
A. 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B. 周王室地位下降 C. 青铜冶炼技术发达 D. 诸侯国实力衰弱
1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春秋时期开始被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具是(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农具 D. 铁制农具
13.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哪一社会形态(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9分。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你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
(1)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重要标志是什么?
(2) 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的是哪一工程?
(3)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4) 请你谈谈对中华文明的感受?
15.某班同学对“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都城迁到哪里后,我国历史开始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西周的哪一制度逐
步走向瓦解?
(2)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出哪一旗号,争夺霸主的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是谁?
(3)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民族的长期交往中,
这些民族产生了什么观念?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26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2 页,共 6 页
材料二在河姆渡的墓葬里,随葬品少,而且没有多大差别。在山东大汶口遗址中,发现墓葬 120 多座,其
中 10 号墓随葬品最多,达 170 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绿松石等。而另一
组 4 座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 17 件,为陶器、纺轮等。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房屋名称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大汶口遗址随葬品多少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3) 材料三中图一遗址的发掘可以为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丰富的资料?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图二属
于哪一史料类型。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天下诸侯皆去商均
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材料二: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箕山之
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
“号吾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1) 材料一反映的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什么?
(2) 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都城在哪?
(3) 根据材料二,判断“启”继位后,开创了哪一王位继承制度?
第 3 页,共 6 页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旧的土地制度,统一度量
衡……
材料二:A 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2200 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
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1) 材料一是哪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当时在位的秦国国君是谁?
(2) 材料二中的“A”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3) 谈谈你对材料一这次变法的认识。
第 4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B
6.B
7.C
8.B
9.B
10.B
11.B
12.D
13.C
14.【小题 1】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小题 2】夏商周断代工程。
【小题 3】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等。
【小题 4】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
15.【小题 1】洛邑;分封制。
【小题 2】“尊王攘夷”;齐桓公。
【小题 3】华夏认同观念
16.【小题 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建筑。
第 5 页,共 6 页
【小题 2】贫富分化现象。
【小题 3】夏朝;实物史料
17.【小题 1】禅让制。
【小题 2】阳城。
【小题 3】世袭制
18.【小题 1】商鞅变法;秦孝公。
【小题 2】都江堰;李冰。
【小题 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
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