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期高中三年级10月月考 物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铅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处理B. 小郑同学的100m比赛成绩是13.3s,“13.3s”指的是“时刻”C. 小李同学的铅球成绩是20.8m,“20.8m”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D. 在400米比赛中,处在第1跑道的同学跑了完整一圈的成绩是50.0s,则他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2 .在国际单位制(简称 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 由胡克定律得到的导出物理量劲度系数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kg·m·s B.kg·m2·s-2 C.kg·s-2 D.kg·m2·s- 13. 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甲,小球固定在细绳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至少等于B. 如图乙,汽车通过拱形桥的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 如图丙,完全相同的A、B两个物块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rA=2rB,转台转速缓慢加快时,物块B先开始滑动D. 如图丁,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车轮对内轨会有挤压作用4.如图所示, 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 R 、S、T三点,已知 ST的距离是 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A.3m/s B.2m/s C.1m/s D.0.5m/s5. 如图所示,图甲中质量为m的P球用a、b两根细线拉着处于静止,图乙中质量为m的Q球用细线c和轻质弹簧d拉着处于静止。已知细线a、c均水平,细线b、弹簧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现剪断细线a、c,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剪断细线a瞬间,细线b的拉力大小为mgcosθB. 剪断细线c瞬间,弹簧d的拉力大小为mgcosθC. 剪断细线a瞬间,P球的加速度为gcosθD. 剪断细线c瞬间,Q球的加速度为gcosθ6. 如图所示,绕过滑轮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拉着绳的另一端,滑轮下吊着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保持B点高度不变,在人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 )A. 绳上张力变小 B.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变大C. 人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D. 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变大7. 如图所示,足够长水平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的速度大小为v1,一小滑块从传送带左端以初速度大小v0滑上传送带,小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滑块最终又返回到左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滑块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μgB. 若v0C. 若v0>v1,小滑块返回到左端的时间为D. 若v0>v1,小滑块返回到左端的时间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 两车A、B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车加速时的加速度比B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B. 在t=5t0前,A、B两车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C. 在t=5t0前,B车已经追上A车D. B车停下前不可能撞上A车9.2024年7月,安徽省寄递物流无人化应用场景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某次测试无人机寄快递时,无人机下方固定有质量为2kg的快递,无人机沿竖直方向运动,无人机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方向,0-4s和4s-12s段图线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且均在t=4s处斜率为0,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快递在t=2s时处于超重状态 B. 快递在t=8s时处于失重状态C. 快递在t=2s时的速度大小为4m/s D. 快递在t=2s时、t=8s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10. 如图所示,两人各自用吸管吹黄豆,甲黄豆从吸管末端P点水平射出的同时乙黄豆从另一吸管末端M点斜向上射出,经过一段时间后两黄豆在N点相遇,曲线1和2分别为甲、乙黄豆的运动轨迹。若M点在P点正下方,且PM长度等于MN的长度,M点和N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不计空气阻力,可将黄豆着成质点,则( )A. 两黄豆相遇时甲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乙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B. 甲黄豆在P点的速度与乙黄豆在最高点的速度相等C. 两黄豆相遇时甲的速度大小为乙的2倍D. 乙黄豆相对于M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PM长度的一半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8分)“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 控制变量法 B. 等效替代法 C. 理想模型法 D. 演绎推理法(2)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选择半径(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塔轮;同时应将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 处;A. 挡板A和挡板B B. 挡板A和挡板C C. 挡板B和挡板C(3)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时,若图中左右标尺上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1:9,运用圆周运动知识可以判断与皮带连接的左右变速塔轮对应的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12.(6分)某同学想用一根弹簧测量某物块的质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轻弹簧的左端与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挡板连接,挡板与桌子边沿的毫米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绕过桌子右端定滑轮的轻绳,一端连接轻弹簧右端,另一端悬吊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滑轮与轻弹簧间的轻绳与桌面平行,弹簧右端连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1)不挂钩码时,指针指在图乙中所指的位置,则弹簧的原长L0= mm.(2)依次挂上1个、2个、3个、...n个钩码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待稳定后,分别测出指针所指位置的刻度尺示数,求出每次实验弹簧的伸长量,其中(结果用表示),作图像如图丙所示。(3)根据图丙,撤去钩码,挂上待测物块,稳定时弹簧伸长量为1.50cm,则物块的质量m= g。13.(10分)一滑雪爱好者(视为质点)从倾角为30°的斜坡上由静止滑下,滑到斜坡底部沿水平雪道又滑行一段距离停下,已知滑雪爱好者在斜坡上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在水平雪道上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从斜坡滑上水平雪道时的速度大小不变,整个过程滑雪爱好者滑过的总路程为150m。 整个过程始终保持自行滑行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滑雪爱好者整个滑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2)滑雪爱好者整个滑行过程所用的时间t。14.(14分)分拣机器人在快递行业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派件员在分拣处将包裹放在静止机器人的水平托盘上,机器人可将包裹送至指定投递口,停止运动后缓慢翻转托盘,当托盘倾角增大到θ时,包裹恰好开始下滑,如图甲所示。现机器人要把包裹从分拣处运至相距L=45m的投递口处,为了运输安全,包裹需与水平托盘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包裹与水平托盘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1)包裹刚开始下滑时的托盘角θ;(2)机器人在运输包裹的过程中允许的最大加速度a;(3)若机器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vm=3m/s,则机器人从分拣处运行至投递口(恰好静止)所需的最短时间t。(16分)如图所示,从A点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BOC=37°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的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1m、h=0.55m、R=2.75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vB;(2)小物块滑至C点时的速度大小vC和圆弧轨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大小FN(FN结果保留整数);(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