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2分。
古代文明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请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是世界古代主要文字的发展演变示意图。据此判断,古代文明具有(  )
A. 统一性 B. 开放性 C. 多元性 D. 交融性
2.观察如图,对该遗址所属文明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的神话“神人同形同性”
B. 该区域的人发明了计数法中的60进制
C. 该区域通行马尔克公社制度
D. 该区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3.学习历史要正确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关于文明的相关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B.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C.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D.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4.西亚的“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意指“两河之间”的地方,其中心在今天的(  )
A. 巴格达 B. 德黑兰 C. 耶路撒冷 D. 安卡拉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这说明该法典(  )
A. 强化集权统治 B. 维护贵族利益 C. 强调公平正义 D. 保护商业发展
6.在古代印度,佛教在吸纳信徒时不作出身限定,无论是上等种姓还是下等种姓,只要有意愿学习佛法,都可以成为佛门弟子。这种做法(  )
A. 根源于直接民主传统 B. 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
C. 维护了贵族政治特权 D. 打击了贱民阶层利益
7.以下是希腊域邦几位居民的信息。其中有参与统治权利的是(  )
A. B. C. D.
8.亚历山大到了埃及,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在巴比伦,他顺应当地传统,大力推行融合政策。亚历山大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学习东方文化 B. 推动文明交流 C. 巩固统治基础 D. 掠夺东方财富
9.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起义发生的时间还可以表述为(  )
A. 公元前1世纪初期 B. 公元前1世纪末期 C. 公元前2世纪初期 D. 公元前2世纪末期
10.阅读如表表格,其内容有助于我们研究(  )
表现 政治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
经济 农业萎缩;王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社会 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过程 375年,被日耳曼人大举侵入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A. 两河流域的战乱 B. 孔雀王朝的鼎盛 C. 希腊城邦的特点 D. 罗马帝国的衰亡
11.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古代希腊历史”的是(  )
A. 《掷铁饼者》 B. 儒略历 C. 《罗摩衍那》 D. 司母戊鼎
12.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据此推断,罗马法(  )
A. 主要诞生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B. 对后世欧洲法学影响深远
C. 有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D. 主要适用范围为罗马公民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佛教向外传播示意图
图B: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
材料二
图C: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一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1) 材料一图A中的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 ______ ;图B人物建立的帝国被称为 ______ ,该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 材料二图C帝国的疆域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共和国是如何演变为罗马帝国的。依据材料二,概括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借助种姓制度实现了对当地民众的有效统治。这一制度刻意阻断通老百姓接触财富、权力与地位的途径,并逐渐衍生出诸多不合理的规条。时至今日,虽然科技迅速发展,社会文明高度进步,但是印度社会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姓制度,继而引发起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绝有大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
——摘编自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1) 依据材料,指出雅树家人实行种姓制度的目的,并概括该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晌。
狮身人面像
帕特农神庙遗址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古代希腊示意图
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前429)
(2) 请从材料二6幅图片中找出古代埃及的建筑成果。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罗马的代表性建筑。
(3) 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图片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①古代两河流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②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影响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选择的观点: ______
选择图片: ______
阐述或说明: ______
15.古代文明如璀攥星辰般闪耀,这些文明成果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品,更为后世奠定了基石。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上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尼罗河畔的文明密码】
材料—: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来,孕育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摘自《尼罗河颂》
图B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依据材料一图A,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埃及人为何如此赞美尼罗河?图B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依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古埃及法老的特征。
【亚洲大陆的文明探索】
材料二: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第六代王,公元前1757年,攻陷玛里,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汉谟拉比提有全国行政、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祭祀和水利灌溉以及直接任命各级官吏等大权……把各城邦变为受中央控制的地方单位。他亲自处理用水纠纷,亲自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疏导旧运河,开凿新运河,挖沟渠,改善和扩大了灌溉系统。
——摘编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
图C: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2) 依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从图C中任选一个等级,指出其
职责。
【希腊城邦的文明之光】
材料三:
图D:《荷马史诗》陶罐 公元前6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雅典教育进入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作为高级知识教学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场所,学院不再是城邦的稀有之地;这一时期雅典的智者云集,他们大多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争相表达自己对认识世界的观点;学派教育也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蜂起,有数学,哲学……西方许多教育史学家赞誉这一时期雅典的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教育。——摘编自梁启政、李丽华《古希腊雅典教育思想及其前瞻性浅析》
(3) 根据载体的不同,史料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类型。材料三图D兼具哪两种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三文字,概括雅典教育和谐发展的表现。苏格拉底是雅典的著名哲学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哲学思想。
【古代罗马的文明印记】
材料四:
图E:罗马共和国政权结构示意图 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4) 指出材料四图E中①处对应的权力机关。依据材料四文字,分析《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何作用?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语言凝练)
参考答案
1~2.C、D
3.B
4.A
5.D
6.B
7.D
8.C
9.A
10.D
11.A
12.C
13.【小题1】“释迦牟尼”;“亚历山大帝国”。
【小题2】地跨欧、亚、非三洲;罗马共和国通过对外扩张,在扩张过程中,罗马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不断增强,最终由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罗马文化遗迹在多地留存。“罗马化”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地区的融合,客观上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小题3】古代世界文明交流方式多样,有和平交流(如佛教的传播),也有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罗马的扩张)。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与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4.【小题1】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导致印度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对当今印度社会影响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小题2】狮身人面像。大竞技场。
【小题3】①;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这说明古代两河流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5.【小题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尼罗河还为古埃及提供了水源、交通等便利,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法老对大臣拥有绝对的支配和惩罚权力。
【小题2】结束了古巴比伦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掌握全国诸多大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重视水利建设,改善和扩大了灌溉系统;以婆罗门为例,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婆罗门的职责是掌握宗教祭祀等相关事务,是宗教和文化的权威阶层。
【小题3】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两种史料类型;学院成为高级知识教学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场所且不再稀有,智者云集,各抒己见,学派教育兴起,涉及数学、哲学等多领域;认识你自己,强调通过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来追求真理与智慧。
【小题4】元老院;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古代世界文明的辉煌与演进
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