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淮阳县新站镇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淮阳县新站镇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十月份月考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滚滚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
B.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C.阻挡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有利于海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丰富的渔业资源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年底,我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目前对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等55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如图示意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主要得益于(  )
①以热带为主,热带植被多样
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显著
③纬度位置高,冰川广布
④海陆广阔,国土面积广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中国人口既是全球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全球人口趋势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中国人口数量及占世界人口比重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年份中,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最高的年份是(  )
A.1928年 B.1964年 C.1990年 D.2020年
《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于2025年1月1日开始施行。如图示意我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增长率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25﹣26题。
5.我国人口政策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再到“全面三孩”,这些调整说明(  )
A.人口政策可随意改变
B.人口政策要适应人口特点的变化
C.人口政策只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D.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无关
6.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北向南递增
C.从西部高原向东部平原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递增
7.山脉往往形成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黄土高原 B.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③地区是福建省 D.④地区是四川盆地
8.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夏季风,性质寒冷干燥
B.乙是冬季风,性质温暖湿润
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D.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仅以降水量为标准
9.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C.云贵高原——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10.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 B.是我国第二长河
C.中游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 D.注入黄海
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
C.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D.南临南海,与菲律宾、日本隔海相望
1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盆地 B.平原、丘陵 C.山地、高原 D.丘陵、盆地
13.如表示意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据表信息,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比重有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龄构成(占比%) 城乡人口构成(占比%)
总人口数(万人)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城市人口 乡村人口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50.3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36.11
A.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经济发达 C.医疗水平提高 D.生育政策调整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政府鼓励各民族平等发展,努力保护多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中国政府还设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奖,以表彰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倡导者。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D.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1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季风气候的影响
16.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特征突出 D.雨热同期
17.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地跨南北半球 D.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
18.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中阶梯C为我国几级阶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于2025年1月1日开始施行。如图示意我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增长率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39﹣40题。
19.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老年人口比重短期内迅速下降 B.少儿人口比重显著上升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D.人口性别比失衡加剧
20.养蜂被称作“甜蜜的事业”,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迁徙放蜂。如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光照差异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课上,某老师带领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并用毛主席所作的一首《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告诉同学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不忘强国初心。如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
(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的地形区是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了一场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所在的地形区是    ;这两大地形区大致以    山为界线。
(2)“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依次经过了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甲、乙、丙等地,最终到达甘肃会宁,会宁所在丙地形区的特点是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指的是图中的山脉A    。
(4)“金沙水拍云崖暖”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情景,生动展现了金沙江在B    山脉穿越,江水冲击崖壁的壮阔画面。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这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自上世纪50年代确定后,70多年来首次进行调整。
材料二:漫画“抬不动啦”和中国总人口年度变化图。
材料三:2025年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1)我国推迟退休年龄的决定和漫画“抬不动啦”反映出我国现阶段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请分析这一问题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2)据中国总人口年度变化图可知,我国自2022年以来人口开始呈负增长,这也就意味着自2022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开始    (大于/小于)人口死亡率。
(3)为解决现阶段人口问题,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    。
(4)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任答一点)
23.读疆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依次代表自北向南的海为a    、b    、c    、d    。
(2)我国的领海范围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的距离,我国内海包括    和    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3)与我国陆上相连的最大内陆国是    (填国家名称),邻国A是    。
(4)在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是    (填代号),跨经度最广的是    (填代号),其简称为    。
2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图1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2)我国陆地地势特征是    ,呈    状分布。
(3)地势特征影响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分析完成下面的框图。
①    、②    、③    。
(4)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简述在这些地方建大型水电站的原因。
1.B。2.C。3.D。4.A。5.B。6.A。7.A。8.C。9.B。10.C。11.C。12.A。13.D。14.D。
15.B。16.C。17.B。18.C。19.C。
20.C。
21.(1)东南丘陵;云贵高原;雪峰;
(2)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南岭;
(4)横断。
22.(1)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
(2)小于;
(3)计划生育;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4)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23.(1)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12海里;渤海;琼州;台湾岛;
(3)哈萨克斯坦;朝鲜;
(4)乙;甲;内蒙古。
24.(1)山脉;
(2)西高东低;阶梯;
(3)内陆;水源;自西向东;
(4)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