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淮阳县新站镇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淮阳县新站镇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十月份月考物理
一.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 14分)
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    运动。为迎接体考,同学们每天都在加强锻炼,同学们锻炼时将手中实心球扔出,以同学为参照物实心球是    的。
2.如图所示的冰糖葫芦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小明对糖的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糖熔化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且停止加热时,糖会停止熔化,上述现象说明,糖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    (选填“可以”或“不可”)避免的,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    能减小误差。
4.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成语“引吭高歌”的“高”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5.冬季窗玻璃    (选填“内”或“外”)侧有水雾产生,这是    现象,戴眼镜的同学觉察到冬天    (填“从室内到室外”或“从室外到室内”)镜片上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6.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下课了,学校教室内禁止“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     这个特性。
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 14 分,每小题2分13-14 为双选)
7.下列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C.用保鲜膜包好蔬菜放入冰箱 D.把萝卜切成条晾晒
8.文文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将所见所闻记录在笔记本上,下列关于他笔记上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能为﹣12℃ B.昆明市市区冬天平均气温在25℃左右
C.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39.5℃ D.小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中许多节气与水的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0.如图所示,将三支点燃的蜡烛排列在音箱前方,当音箱播放音乐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此现象说明(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减小 D.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11.在船山实验中学组织学生观看的抗战80周年阅兵直播中,同学们观看了震撼的空中加油表演,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作为参照物的是(  )
A.受油机
B.加油机里端坐的飞行员
C.大地
D.受油机里端坐的飞行员
1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14.把温度为10℃的固态镓放入图甲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加热,水的恒定温度为80℃,测得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凝固点为30℃
B.镓的熔化持续时间为16min
C.第12min之后,镓开始沸腾
D.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15.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一段时间后因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开始进行减速,最后停下来等待交警疏通。请在如图所示的v-t坐标系中画出其运动过程的大致图象。
16.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响度比他小,音调相同的另一声音波形图。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 18分)
17.如图“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使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和     ;
(3)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
(4)小明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如果小车还没到达B点就停止计时,其它实验步正常,则会使所测B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对于该实验,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有     (填写序号)。
①将小车拿到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B到C点的时间,就是BC段运动时间
②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AB段的平均速度与BC段的平均速度的和的一半
③AC段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B点的速度为v2,则v1<v2
1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是课本上演示实验,观察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敲一下音叉,小球被弹开,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其中小球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放大实验效果;
(2)用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3)乙图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说明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这是因为     。
19.小江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
(1)组装甲装置时应该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组装,组装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甲装置中使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让固体物质    ,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到第6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此时物质为    态。
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9分)
20.小明要去外地上学,爸爸开车送他赶往南昌西站,在行驶过程中,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为上午10:10。
(1)按如图乙所示的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从标志牌处行驶到南昌西站需要多少时间?(保留一位小数)
(2)从家出发到交通标志牌处,汽车按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刚好行驶了10min,则小明家离交通标志牌处多远?
(3)若小明到某服务区时的时间刚好是10:25,该服务区距离南昌西站还有15km,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明一家是否超速行驶?
21.中国高铁技术,独步全球。如图所示,列车长为220m,某日小明和小李坐在稳定运行的高铁中,小明坐在高铁车尾的最后一排,小李坐在高铁车头的最前一排(小李到车头的距离忽略不计),列车在到达某隧道口之前车头会鸣笛一次,小明会听到两次鸣笛声(第一次是车头发出的鸣笛声,第二次是隧道口反射回来的回声),小李听到鸣笛声(时间忽略)后,经过5s听到隧道口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高铁速度恒定不变为100m/s,空气中声速取340m/s。求:
(1)鸣笛后,小明听到第一次鸣笛的时间是多少秒?
(2)小李听到鸣笛时,高铁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米?
(3)小明第二次听到鸣笛时,高铁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米?
1.机械;运动。 2.熔化;放出;晶体。 3.不可;平均值。
4.信息;响度。 5.内;液化;从室外到室内。 6.振动;响度。
7.C 8.B 9.B 10.A 11.C 12.A 13.AB 14.AC
15.
17.(1)v=;(2)刻度尺;秒表;(3)小;时间;(4)偏小;(5)①②。
18.(1)振动;B;(2)振幅;(3)空气;乙;真空不能传声。
19.(1)自下而上;需要;(2)受热均匀;晶体;(3)94;固液共存。
20.(1)按如图乙所示的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从标志牌处行驶到南昌西站需要40min;
(2)小明家离交通标志牌处的距离为10km;
(3)小明一家不超速行驶。
21.(1)鸣笛后,小明听到第一次鸣笛的时间为0.5s;
(2)小李听到鸣笛时到隧道口的距离为600m;
(3)小明第二次听到鸣笛时,高铁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为1100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