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四物理10月份学情调研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中“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中“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中“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2. 运用物理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实际问题,下列热现象所涉及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B. 冻豆腐里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C. 舞台上出现的白色薄雾,是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夏天在车内开空调,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液化形成的水珠
3. 根据下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物质 熔点/℃
固态酒精 -117
水银 -39
铁 1535
铝 660
A. -39℃的水银一定是固态
B.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117℃
C. 用铝锅可以将铁块熔化成铁水
D. 气温达到-50℃时,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
4. 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啤酒瓶打开之前,瓶内气压会大于大气压。如图所示为打开啤酒瓶的瞬间,啤酒瓶瓶口会冒“白汽”,关于该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白汽”形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 我们看到的“白汽”是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
C. 打开瓶盖的瞬间能听到轻微的“砰”的声音,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压缩冲程”相同
D. 瓶内气体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内能
5. 油糕是我区比较常见的特色小吃,是用油炸的一种糕点,呈椭圆形状,馅一般是红糖或者白糖,吃起来既甜又软绵,如图所示是炸油糕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出锅的油糕很烫,是因为油糕含有的热量多
B. 油糕刚入油锅时,油将温度传递给油糕
C. 从油锅里捞出炸好的油糕后一段时间,油糕的内能减小
D. 烧油时,油锅里的油在沸腾后温度不断上升
6. 下列有关比热容、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
B. 水从20℃凝固成-2℃的冰,比热容变小,说明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由公式,说明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
D. 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7.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乙的比热容大些,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立即把它们相互接触,不计热量损失和状态变化,则(   )
A.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甲向乙传递热量
C. 乙向甲传递热量 D. 以上情况均可能
8. 如图是一种常用“柴油平板夯机”,广泛应用于路面施工、场地填土等多个方面。使用时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激荡器带动夯板上下运动。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
A. 构造上,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
B. 吸气冲程中,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空气和柴油,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
C. 在压缩冲程末,柴油机的燃气温度和压强比汽油机里的高
D. 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9. 如图为电学中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 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带正电
C. 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
D.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带负电
10. 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均为240g的水和乙液体同时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水和乙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为
B. 加热1min,水吸收的热量为
C.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D. 图线B是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
11.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然后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成碳粉,变成碳粉的过程要_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
12. 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如图所示是景区上演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打铁花”。工匠师傅用木板将滚烫的铁水向空中泼洒,铁水与空气接触时,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铁水的内能;铁水最后凝固形成铁屑,但落下的铁屑却不会烫伤人,原因之一是铁的比热容较______。
13. “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下,加热2000kg初温为60℃的水,可以使水温度升高______[c=4.2×103J/(kg·℃),q煤气=4.2×107J/kg]。
14. 用烟煤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加热到,燃烧了1.4kg的烟煤,烟煤的热值为,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烧水的热效率是______。
15. 为使舰载机在短时间内达到起飞速度,航母上安装了蒸汽弹射装置,如图所示为其简化原理图。气缸内蒸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同时推动活塞,从而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弹射出去。从能量转化角度讲,蒸气弹射装置原理与汽油机工作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冲程相似。若该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________次。
16. 把凉的奶制品放入盛有热水的保温桶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奶制品与热水的质量相同,则代表奶的温度变化图像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从图像可以发现,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17. 家庭中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受到污染的空气被净化器吸入后,其中的颗粒物进入电离区带上电荷,随后在集尘器处被带电金属网捕获;金属网吸引颗粒物的原理是________,此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18. 小致和小知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仪器时:首先固定________(选填“A”或“B”);
(2)图乙中a、b所示是水中气泡上升情况,则图___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两名同学用相同酒精灯完成实验,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d同学所用水的质量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由图像可知,当地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9. 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不考虑蒸发引起的变化):
(1)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2)图乙中采用水浴加热法的好处是________;
(3)图丙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
(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_________J的热量;[已知:,]
(5)试管中的水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0. 小明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温度/℃ 10 18 26 34 42
(1)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_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2℃时,甲增加的内能________(选填“>”“=”或“<”)乙增加的内能;若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更多热量的是________。可知,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吸热本领更强。
四、计算题(20题88分,21题6分,共14分)
21. 如图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1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求:
(1)水吸收热量是多少?
(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25%,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千克燃气?(燃气的热值为4.2×107J/kg)
22. 燃油车目前尚不能完全被替代,因此,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十分关键。某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型汽车,其发动机的效率为40%,某次测试时,在一段近似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96.6km,消耗了3L汽油,则在这段测试过程中:(q=4.6×107J/kg,ρ=0.7×103kg/m3)
(1)3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该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约为多大?
初四物理10月份学情调研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
【11题答案】
【答案】 ①. 升华 ②. 放
【12题答案】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小
【13题答案】
【答案】 ①. 4.2×108J ②. 40℃
【14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8%
【15题答案】
【答案】 ①. 甲 ②. 25
【16题答案】
【答案】 ① 乙 ②. 2∶1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 不同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18题答案】
【答案】(1)A (2)a
(3) ①. 较小 ②. 低于
【19题答案】
【答案】(1)-14 (2)使物质受热均匀
(3)保持不变 (4)
(5)不能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质量 ②. 使甲、乙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 ①. < ②. 甲 ③. 甲
四、计算题(20题88分,21题6分,共14分)
【21题答案】
【答案】(1)3.78×105J
(2)3.4×106J
(3)
【22题答案】
【答案】(1)
9.66×10 J (2)
400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