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大洞遗址分布范围超过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5万年至1.5万年。出土石制品及动物化石近20000件,主要为简单的石核、石片工具,以及大量动物化石(如图)。这一时期
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主要通过打制的方式生产石器
③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④人们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原始社会,氏族首领没有任何特权,与其他氏族成员一样参加劳动。当氏族内部的成员受到外人伤害,全氏族会为他复仇。这体现了
A.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石器成为原始社会主要生产工具
D.氏族成员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劳动个体化的趋势促进了私有制的普遍化,私有制的发展使得社会分裂为阶级,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又产生了国家。由此可见
A.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是阶级产生的前提
B.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用于调和阶级矛盾的工具
C.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D.阶级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
4.历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描述,古希腊奴隶制建立在奴隶主对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私有制基础之上,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并由奴隶进行,奴隶承担着大量低贱、繁重的手工业劳动。据此可推断
①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②奴隶社会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奴隶被迫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④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唐·郑遨《伤农》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
上述诗句反映了
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年12月2日,德国9家工厂数千名工人举行罢工,反对削减工资和裁员,生产线全面中断。代表12万名大众工人的工会表示“如果有必要,将斗争到底”,表现出了强硬的立场。这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已经无法自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尖锐化必将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
D.工人罢工旨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从而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7.解放前,广西栗木矿上的工人,一个人一天生产五斤矿砂,矿主至少赚十五块钱。而矿工的工钱,每天却只有两角。这揭露了
①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家为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③资本家与工人存在着剥削关系
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私有制之间的尖锐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①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深刻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由此可见,十月革命
A.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C.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深刻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0.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称为“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有人说: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时期。此说法没有看到
①社会主义暂时还没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③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巨大失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1840年,英国炮舰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由此,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接受西方贸易制度和国际法观念,并用不平等条约强制中国开放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经济体系被打破,天朝神圣王权被侵犯。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昔日天下的“中心”沦为西方世界的边缘。为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主 ④实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走什么路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之问。效仿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资本主义社会之路”方案在不同历史时期屡次改头换面,但最终都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其主要原因有
①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帝国主义想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③中国的封建势力没有积极寻求自救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1964年重访嘉兴时,曾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诗纪此盛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其作用在于
①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③确立了党的执政地位,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④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新民主主义革命见证了中国人民从“昏睡”到“觉醒”到“站立”的艰难过程,经历了末世、乱世、治世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①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部分
②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③以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为革命任务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广大人民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6.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③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及其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在奴隶主心目中,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奴隶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然而,正是奴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以他们的艰苦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
有人认为,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制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倒退。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判断。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广大劳动群众处于新的枷锁之中,仍然是政治上无权,经济上更加贫困。为改变这一现状,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他们鼓吹在劳动者和剥削者之间实行阶级合作,幻想有一个天才的人物出现来解救无产者于水深火热之中,来建立他们所设计的美好社会;他们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空想社会主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如下图)。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图1
图3
图4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过程。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之处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