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四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四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四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6小题,共 72分。
1.“尼罗河畔,古老文明静静流淌。象形文字诉说千年故事,神祇信仰塑造独特艺术,法老传奇铸就历史
丰碑。”材料叙述的成就源于( )
A. 古希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埃及文明
2.这是一部人类早期的法典,其序言称法典制定者为“巴比伦之太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使“公
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反映了朴素的法律价值观。这部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3.哈拉帕遗址的年代经碳素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后来在两河流域出土的印度器具为印度古文明提供了较
为精确的时间坐标。这说明了( )
A. 两河流域文明比较先进 B. 古代亚非之间存在联系
C. 世界文明呈现多元特色 D. 实物史料见证文明交流
4.公元前 3500 年-前 1500 年,两河流域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和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出现
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城、祭台和礼器,古印度雅利安人建立了“种姓制度”。这
些现象反映出世界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是( )
A. 多元一体 B. 经济发达 C. 多姿多彩 D. 交流互鉴
5.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前 399)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做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
不一定代表正义。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据此可知,当时雅
典( )
A. 公民没有法制意识 B. 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民主政治走向没落 D. 民主法制有一定局限
6.他是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国王;他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的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
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他”是( )
A. 汉谟拉比 B. 亚历山大 C. 查士丁尼 D. 穆罕默德
7.罗马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为后世所承袭。《拿破仑法
典》主要参照了罗马法,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A. 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D. 对西方法治产生深远影响
第 1 页,共 9 页
8.阅读如表“历史人物卡片”中的资料,它们可用于了解( )
历史人物卡片
苏格拉底 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 469—前 399)他终生探 (约公元前 460—约前 370)他提 (公元前 384—前 322)他是
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A. 古埃及医学 B. 古希腊哲学 C. 古印度数学 D. 古罗马法学
9.在书写系统出现以前,古希腊人常在陶瓶上绘制图像记述历史,后来古希腊人用陶瓶图像与文字共同记
述历史,如下图“奇吉陶瓶”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其饰带上出现了神话人物身份的题名,这反映了古
希腊( )
A. 城邦衰落源于连年战争
B. 陶瓶兼具叙事性与艺术性
C. 艺术作品渗透理性精神
D. 城邦的历史均由陶瓶记载
10.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同学看到如表场景,据此判断剧中( )
人物 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 2 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宣誓)从
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 2:(拉起人物 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 1)
A. 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 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 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 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11.9 世纪初,查理曼大帝签署了一道命令,指导管家的庄园工作,其中规定:管家必须保证庄园里有铁
匠、鞋匠、伐木者、刀剑制造者、渔民、织网者、面包师等各种职业人员。据此可知,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司法公平公正 C. 属于管家所有 D. 保护市民利益
12.12 世纪,法国琅城市民通过赎买获得了自治权,但主教背信弃义收回特权,市民武装起义杀死主教。
最终在国王特许下,琅城重新获得自治。这反映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有( )
A. 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 B. 国王恩赐与市民选举
C. 和平谈判与教会支持 D. 庄园联合与行会抗争
13.“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表述的是西欧大学兴起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影响 D. 特点
第 2 页,共 9 页
14.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
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拿破仑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日本僧人空海随第 17 次遣唐使入唐,回国后编撰《文镜秘府论》,创立日本汉诗学,满足了日本诗人
把握唐诗的形式和技巧的需求。这说明当时日本( )
A. 借鉴中国先进文化 B. 社会动荡不安 C. 幕府把持国家大权 D. 典章制度建立
16.帝国首都巴格达设立的“智慧宫”汇集了来自各地的学者,他们翻译、研究古希腊、罗马、波斯等地
的著作。帝国的商人和旅行家们则把古印度、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又把创立的伊斯兰教等传播到东方。
该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7.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有两个阶段,14 和 15 世纪是第一阶段。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
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最初形态”显著表现是( )
A.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资本的早期原始积累 D. 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出现
18.14-15 世纪是一个变革加速的时代。彼特拉克说:“希望优秀比知道真理更加重要。”也就是说,成为
聪明的人是不够的,人更应该积极上进,努力改变自己的境遇。乔瓦尼 皮科也认为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命
运。这表明他们( )
A. 强调人的作用 B. 尊重科学理性 C. 反对封建专制 D. 主张限制王权
19.下面是哥伦布《航海日记》里的一则材料,该材料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 )
当地(美洲)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
臣(哥伦布)以为,无须返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A. 背景 B. 动机 C. 过程 D. 影响
20.葡萄牙政府规定,从非洲向巴西每输出一个奴隶要向国库缴纳 3 密耳瑞斯(货币单位)税金。从 1575
年至 1592 年,该项国库收入高达 156159 密耳瑞斯。这反映了( )
A. 西欧庄园经济的发达 B. 经济全球化的不稳定性
C. 欧洲城市自治的发展 D.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21.646 年,在从中国留学归国的革新派推动下,日本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成功地移植了中国的
典章制度。由此,日本( )
第 3 页,共 9 页
A. 依靠贵族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B. 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进入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D.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2.如图古代文物是一块未经焙烧,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地图”。这
幅地图应来自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爱琴海地区
23.雅利安人侵入该地后,逐渐建立起严格的社会规范:农民要一直在土地上劳作,他们的后代也是这
样。手工业者专门从事一项工作,代代相传,为更高等级服务。最苦最累最“肮脏”的工作,也由固定的
等级负责。材料反映的是( )
A. 西欧庄园 B. 印度种姓制度 C. 租地农场 D. 雅典民主政治
24.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法国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
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
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
C. 对后世的法律影响深远 D. 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
25.某小组在学习周报时,历史专栏展示了如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这一期专栏的名称是( )
《掷铁饼者》万神庙穹顶刻在大理石上的《儒略历》片段
A.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封建时代欧洲文明 D. 封建时代亚洲文明
26.在中世纪西欧,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 40 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
要提供赎金;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材料说明
封君与封臣之间是( )
A. 以土地为纽带的单向依附关系 B. 血缘纽带的家族统治关系
C. 权利义务明确的双向契约关系 D. 中央集权的行政隶属关系
第 4 页,共 9 页
27.有历史学习小组做了一份思维导图,▲中应该填写( )
A. 印度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儒家文化 D. 拜占庭文化
28.如图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 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 B. 推动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C.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D.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9.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
占庭文化。曾有学者这样评价它:“拜占庭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
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的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这旨在说明强调拜占庭帝国留存的古籍( )
A. 复兴并传播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B. 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
C. 摆脱中世纪神学,实现思想自由 D. 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30.646 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
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 )
A. 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 B. 确立幕府将军统治地位
C. 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D. 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
第 5 页,共 9 页
31.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设计的思维导图,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印度奴隶社会 B. 希腊奴隶社会 C. 西欧封建社会 D. 日本封建社会
32.如图是意大利自治城市的毛的织业生产流程(部分)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 租地农场的兴起 B. 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C. 工厂制度的形成 D. 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33.14-17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
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这场运动”宣
扬的核心思想是( )
A. 神权至上 B. 自由平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34.“1492 年,二位陛下决意派臣等前往印度各地,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专取海路西行,直到目前臣等
尚不知是否有人曾经过此路线。”材料中的这位航海家( )
A. 找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 B. 发现非洲大陆的好望角
C. 是新大陆的“发现者” D. 确认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35.下面为小禾同学上课时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①②处依次应填入( )
A. 西欧庄园租地农场 B.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C. 手工工场租地农场 D. 租地农场西欧庄园
36.14 世纪的西欧,随着手工工场规模的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
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并与贵族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于单元主题下进行复习是重要的学
习方法。若要为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确定为一个单元主
题,它应是( )
A. 揭开殖民帷幕 B. 走向近代 C. 开启民主进程 D. 探寻新路
第 6 页,共 9 页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28分。
37.14 世纪至 17 世纪发生在西欧的诸多事件,塑造了欧洲历史的新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但丁(1265-1321)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彼特拉克(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达 芬奇(1452-1519) “和其它科学一样,绘画是一门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整理
(1) 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张。
(2) 文艺复兴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也鼓励了科学探索。地球被证实是圆
的,罗盘地图和航海地图被广泛运用。在 1492 年,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出发,在信风的帮助下穿过了大西
洋,最终在古巴和海地登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这些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打开
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推动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
——摘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列举两例)
(4) 材料二这些探险活动有何影响?
(5) 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促成了哪些“发现”?
(6)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材料三怎么把棉花变成象牙?或者更叫人伤脑筋的是,怎么把棉花变成奴隶? 16 世纪起,商人们就懂得
这一神技的秘诀。他们未使用魔术,而是运用跨洋贸易……棉花转化为象牙的魔法,以及把非洲劳动力转
化为咖啡和糖的戏法,均助推了世界经济,但有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7) 据材料三指出商人们的“秘诀”,结合所学对这一“秘诀”加以评价。(不要照抄材料)
第 7 页,共 9 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D
6.B
7.D
8.B
9.B
10.C
11.A
12.A
13.A
14.C
15.A
16.C
17.D
18.A
19.B
20.D
21.B
22.B
23.B
24.C
25.B
26.C
27.D
28.A
29.D
第 8 页,共 9 页
30.C
31.C
32.D
33.C
34.C
35.B
36.B
37.【小题 1】人文主义。
【小题 2】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基础。
【小题 3】麦哲伦环球航行、达 伽马到达印度。
【小题 4】世界开始连为整体,世界观念逐步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资本;开启欧洲殖民扩张与
掠夺,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灾难。
【小题 5】“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
【小题 6】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小题 7】跨洋贸易;推动了早期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交流,伴随残酷的剥削与掠夺,给相关地区带来深重
灾难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