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二年级月考地 理 答 题 卡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7题(12分)(1)(2))(18题(10分)(1)(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9题(16分)(1)(2)(3))(20题(14分)(2)(3))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二年级月考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B C D D C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B B B D1.B 2.B【解析】1.已知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东四区区时为0:27,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时区为东四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止,总共有8.5个时区,所以全球属于2024年10月30日的占比约为1/3,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2.神舟十九号进入轨道时间为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37分左右,需结合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6时或18时)及太阳直射半球的影响分析:10月3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与北京时间(120°E)时差为6时-4时37分=1时23分,对应的经度差约20.75°,因此交点经度为120°E+20.75°≈140.75°E,接近141°E。分析四幅图:图②的经线为141°E,且晨昏线走向符合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的倾斜特点,故最接近此时的晨昏线,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3.B 4.B【解析】3.根据图上信息,11月20日左右到次年1月31日左右,该地区没有正午太阳高度说明有极夜现象,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一个月大约移动7.5个纬度)可知,11月20日太阳直射14°S,此时d地出现极夜现象,出现极夜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所以d地纬度约为76°N。K为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则K=90°-(76°-23°26′)=37°26′,结合选项可知,K值约为37,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纬度约为76°N,当太阳直射14°N时,当地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从14°N向北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到14°N,大约移动了19°。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可知,移动19°大约为76天,略小于80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5.C 6.D【解析】5.读图2结合材料“① ~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可知,②通过外力作用转化为①,①和③可以相互转化,可推出①为沉积岩,③为变质岩;④生成②,所以②为岩浆岩,④为岩浆。由材料“该地层岩石为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片麻岩”可知,片麻岩属于变质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片麻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形成,岩性坚硬抗蚀,D正确;流纹结构是岩浆岩中喷出岩的特征,层理构造清晰是沉积岩的特点,内部气孔密集是喷出岩(如玄武岩)的特点,ABC错误。故选D。7.D 8.C【解析】7.裸子植物最早出现于晚古生代泥盆纪晚期,奥陶纪属于早古生代,当时裸子植物尚未出现,A错误。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晚期,裸子植物虽已出现但不是主要代表,B错误。二叠纪玄武岩是岩浆岩,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C错误。三叠纪属于中生代,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三叠纪粉砂岩是沉积岩,易保存化石,D正确。故选D。8.甲、乙、丙三地的岩石类型无明显差异(均有二叠纪玄武岩、石灰岩等),岩性不是乙地侵蚀更强烈的原因,A错误。三地处于同一区域,气候差异极小,气候不是乙地侵蚀更强烈的原因,B错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甲、丙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乙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易被侵蚀;且乙地位于断层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岩石破碎,更易被侵蚀;而甲、丙两地地质构造相对稳定,C正确。从图中地形来看,三地地形条件差异不大,地形不是乙地侵蚀更强烈的原因,D错误。故选C。9.C 10.A【解析】9.甲位于中东地区波斯湾沿岸,是河流入海口处的河口三角洲,不是“山地环绕”,①错误;河流入海口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势较为低平,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较其它地方更高,②错误;河流入海口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建设用地充足,③正确;临近河流,生产、生活取水便利,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C。10.考古发现,公元前2200年甲地河流地貌停止扩展,说明甲处的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减少,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干旱加剧,入海河流减少,泥沙沉积减少,A正确。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植被覆盖增加的可能性较小,C错误。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抬升较慢,B错误。入海口以流水沉积为主,D错误。故选A。11.C 12.D【解析】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c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e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g位于90°,为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b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风向为东南风;d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B 14.B【解析】13.读图可知,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b夏季(6、7、8月)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7月为最冷月,最冷月均温大于15°C,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7月为最冷月,最冷月均温大于0°C小于15°C,全年降水均匀,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甲—“森林里乔木高大,老干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说明甲地森林有茎花现象,为热带雨林,对应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abcd均不符合;乙—“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是典型的常绿硬叶林,对应气候为地中海气候,b符合;丙—“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就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c符合;丁—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秋季,河流水量近半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说明降水比较均匀,判断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应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d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bcd均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温带季风气候,多位于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A错误;b为地中海气候,多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正确;c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C错误;d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西风带控制,D错误。故选B。15.B 16.D【解析】15.台风多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洋面之上,西部太平洋热带海洋面积广阔,为台风的形成提供条件,A不符合题意;强风吹散高空漩涡,使得气流散去,不利于台风的形成,B正确;夏秋高温使海水蒸发升空,为台风的形成提供水热支持,水平气流向中心辐合时受到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产生旋转,形成台风,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甲位于山坡,乙位于山脊,附近均没有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几率小,AB错误;丙和丁相比,丁位于下游,水量比丙大,据等高线分析,丁等高线比丙地稀疏,丁处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D正确,C错误。故选D。17.(1)日出时刻旗杆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刻旗杆影子朝向东北方。地方时:12:00(或12时)。(2)日期:(2025年)2月27日。∠α变化情况:2024年10月16日至12月22日,∠α逐渐变小;12月22日至4月16日,∠α逐渐变大。18.(1)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成为谷地。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2)乙地为向斜,结构不稳定,挖隧道易坍塌;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修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19.(1)分水线绘制如下图:(2)地壳相对稳定时或河流以侧蚀为主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或河流沉积物);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增强,原先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形成河流阶地。随着地壳的多次间歇性抬升,形成多级河流阶地。(3)河流侵蚀形成河谷,后河流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流沉积物层;流水作用停止,风化作用开始;风化作用或地表风化物在气候、生物等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古土壤层;外力作用转变为重力作用为主,陡坡上物质等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崩积物层,古土壤被崩积物覆盖。20.(1)北半球夏季。形成过程: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西南气流,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2)7月,孟买降水多,云量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保温作用好,气温较高。(3)3~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地太阳高度增大,太阳辐射增强,大气吸收热量增多,气温变高;3~5月,夏季风未到达,南亚地区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二年级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九号发射时,与我国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大致占全球的( )A.1/2 B.1/3 C.1/4 D.1/52.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时,晨昏线的位置最接近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d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完成以下小题。3.图中K值约为( )A.30 B.37 C.40 D.474.该地在一个回归年中极昼天数( )A.略大于80天 B.略小于80天 C.略大于100天 D.略小于100天地层是记录地球地质演化史的“书页”。图1为“河北某地出露的27亿年前褶皱构造照片”,该地层岩石为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片麻岩。图2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地层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6.该地层岩石的特点是( )A.具有流纹结构 B.层理构造清晰C.内部气孔密集 D.岩性坚硬抗蚀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最可能发现裸子植物化石的岩层是( )A.奥陶纪页岩 B.二叠纪石灰岩 C.二叠纪玄武岩 D.三叠纪粉砂岩8.与甲、丙两地相比,乙地曾遭受更强烈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岩性差异 B.气候差异 C.地质构造差异 D.地形条件差异河流是塑造地貌形态的重要力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某考古组织在该地区进行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考察,发现这里历史上农业很发达,但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考古组织在甲地发现了许多古村、古城遗址,主要是因为甲地( )①山地环绕,受外部威胁小②气候干旱,洪灾发生频率低③地势平坦,建设用地充足④临近河流,生产、生活取水便利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考古发现,公元前2200年甲地河流地貌停止扩展,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干旱加剧 B.地壳抬升较快 C.植被覆盖增加 D.流水侵蚀加剧下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图中虚线圆圈表示不同纬度间环流圈,a—g表示气压带或风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气压带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是( )A.a、e B.c、e C.a、g D.c、g12.图中b、d风带的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西南风 B.东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北风 D.东南风、西北风在某国际夏令营活动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同学介绍了家乡的自然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甲—“森林里乔木高大,老干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乙—“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丙—“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丁—“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河流水量近半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13.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家乡的气候相符的图是( )A.甲—a、乙—b B.乙—b、丙—c C.丙—c、丁—d D.甲—a、丁—d14.上题中a、b、c、d四种气候类型中( )A.a多位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B.b多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C.c受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的交替控制D.d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025年第1号台风“蝴蝶”于6月13日晚在海南东方市沿海登陆,受强台风外围气流的影响,海南岛东部众多城市出现暴雨天气。下图为某地地形图及受“蝴蝶”外部气流影响的该地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台风“蝴蝶”形成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热带海洋面积广 B.强风吹散的空气漩涡C.地球自转引起的风向偏转 D.夏秋高温使海水蒸发升空16.图中最易产生洪涝灾害的村落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下图为2024年10月16日南半球某学校日出、日落时刻旗杆影子朝向,图中∠α为日出、日落时刻旗杆影子的夹角。(1)指出图示日出日落时刻旗杆影子朝向,并说出该日该地旗杆影子最短时的地方时。(6分)(2)推测该地下一次出现图示∠α角度的日期,并简述未来半年内图示∠α变化情况。(6分)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并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两种依据。(4分)(2)简要分析不宜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6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图1示意甲、乙两河的部分流域。约7万年前,该区域发生了河流袭夺。图2示意乙河阶地研究区的阶地剖面模式。(1)用虚线“----”在图1中画出甲河流域与乙河流域之间的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4分)(2)简述图2中多级阶地的形成过程。(6分)(3)图3为图1中M处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古土壤的物质组成继承了下层河流沉积物的成分。从外力作用变化的角度,说明图3中基岩以上各层的形成过程。(6分)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孟买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图1是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图2是孟买区位图。(1)据图2中的风向判断北半球的季节,并描述该风向的形成过程。(6分)(2)简述孟买7月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4分)(3)每年的3~5月为孟买的热季,简析热季形成的原因。(4分)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 答题卡.docx 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二年级月考.docx 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二年级月考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