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
地 理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7
题(
12
分)
(1)
(2)
)
(
18
题(1
4
分)
(1)
(2)

3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9
题(1
0
分)
(1)
(2)
(3)
)
(
20
题(1
6
分)
(2)

3

)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B C D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B D B
1.B 2.D
【解析】1.七星连珠现象的本质是行星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分布与地球观测视角的投影效果共同作用的结果,C不符题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的轨道倾角很小,具有共面性,为“连珠”现象提供了基础条件,A不符题意;行星与地球的实际距离差异极大,即使从地球视角看到它们在天空中位置相近,其实际三维空间距离相差巨大,因此与地球的距离相近不是七大行星看起来在天空中“连珠”的原因,B符合题意;由于七大行星公转速度不同,因此行星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出现几大行星正好横贯天际的特殊视觉景观,D不符题意。故选B。
2.地震主要由地球内部构造活动(如板块运动、断层破裂)引起,与七星连珠无关,A错误;无线电短波通信依赖电离层反射,而电离层扰动通常由太阳活动(如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引发,行星排列不会直接影响太阳活动或电离层状态,B错误;气候系统的变化主要由大气环流、海洋活动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与七星连珠无关,C错误;七星连珠是视觉投影现象,行星实际距离地球遥远,引力作用总和极小,且地球自身系统(地质、气候、磁场)的稳定性远大于此类微弱外力。因此,其对地球的实际影响可忽略不计,D正确。故选D。
3.D 4.C
【解析】3.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A错误;1985年该地区降水距平为正,降水较多,B错误;据图可知,总体上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该地年降水距平值呈负相关,C错误,D正确。故选D。
4.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而非长波通信,A错误;潮汐涨落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产生的,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漠河纬度较高,太阳活动增强时可能观测到极光,C正确;太阳能发电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而非太阳活动,D错误。故选C。
5.B 6.C
【解析】5.读图可知,①圈层有水蒸气输出,降水输入,应为水圈;②输入氧气、水蒸气等气体,输出降水 、风能、二氧化碳等,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输入二氧化碳,输出氧气;④输入的是水和有机物,输出的是矿物质和无机盐,应为岩石圈,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结合图示和上题分析可知,①水圈物质通过蒸发进入②大气圈,A错误;③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为②大气圈供氧,B错误;③生物圈的有机物在④岩石圈中分解形成有机质,C正确;①水圈中的水来自②大气圈的大气降水,D错误。故选C。
7.D 8.C
【解析】7.材料信息表明,副特提斯海形成的时期在1200万年前,前寒武纪在距今5.41亿年以前,古生代在距今5.41亿年至距今2.52亿年之间,中生代在距今2.52亿年至距今6600万年之间,新生代在距今6600万年至今,因此副特提斯海形成的时期属于新生代,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8.副特提斯海形成于新生代。前寒武纪是铁矿主要形成期,新生代非铁矿主成矿期,故A错误;古生代和中生代是主要造煤时期,新生代造煤较少,故B错误;新生代板块运动剧烈(如喜马拉雅山隆起),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故C正确;鱼类向两栖类演化发生在古生代泥盆纪,与新生代无关,故D错误。故选C。
9.A 10.D
【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河流阶地是在地壳抬升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为主并发生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堆积物。经过反复多次的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和地壳稳定时的河流侧蚀及沉积,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故形成喀尔乌勒村河流阶地的主要过程有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知识,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是间歇性抬升,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为主和流水堆积作用为主,A错误;在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主要以河流侵蚀和河流堆积作用为主,在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影响强度越大,其侵蚀高程越高,据图可知,T1阶地的高程较低,外力作用较弱,B错误;通常河流阶地的位置越高,形成的时代越老,T4阶地在T3阶地的上面,因此T4阶地形成于T3阶地之前,C错误;河流阶地是由于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洪水期不能被淹没,D正确。故选D。
11.A 12.D
【解析】11.根据风频玫瑰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新月形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迎风坡一侧(西北坡)缓而凸,背风坡一侧(东南坡)陡而凹,甲为迎风坡,朝向西北,乙为背风坡,朝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由材料可知,该地通过铺设草方格沙障等方式进行治沙,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流沙移动,改善生态环境,D正确;草方格沙障能够截留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改善局地小气候,但无法改变气候,A错误;西北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较少,草方格沙障对减轻水土流失作用不大,B错误;固定流沙降低了道路被流动沙丘掩埋的风险,减少了经济损失,但无法杜绝经济损失,C错误。故选D。
13.C 14.B
【解析】13.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照并不强烈,且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海拔相对不高,空气并不稀薄,A错误;降水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会使空气中水汽等含量增加,可能对射电信号的接收产生干扰,并非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B错误;大窝凼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洼地,这种独特地形与中国天眼的球面形状高度契合,能够大幅减少工程开挖量,降低建设工程量,这是选址的核心原因,C正确;平塘县位于我国西南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中国天眼”的建设主要依托国家科研力量,而非当地吸引高科技人才的能力,D错误;故选C。
14.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是指从一个峰年到下一个峰年(或从一个谷年到下一个谷年)的时间间隔,并非峰年到谷年为11年,A错误;太阳活动峰年时,太阳黑子、耀斑等活动剧烈,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强烈的电磁辐射,这些物质和能量到达地球后,会影响地球的大气环流等,进而使极端天气明显增多,B正确;树木生长主要受气候、土壤、光照等近地面因素影响,极光对其几乎没有直接影响,C错误;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而有线电通信是通过导线传输信号,太阳活动对其影响极小,不会造成有线电通信中断,D错误;故选B。
15.D 16.B
【解析】15.读图可知,由横坐标的高度可知,飞行器上升至30千米过程中经过了①层和②层,在①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递减,在②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递增,故飞行器上升至30千米过程中气温先下降后升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旺盛不利于航空飞行,A错误;①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旺盛,多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B正确;②层为平流层,上部存在臭氧层,③层为高层大气,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离层,CD错误。故选B。
17.(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
(2)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载荷;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
18.(1)名称:地壳。理由: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6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9-41千米。
(2)名称:B为纵波。变化:波速逐渐减小。
(3)船夫的感觉为上下颠簸。原因: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影响不到在台湾海峡内捕鱼的船夫;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可以影响到在台湾海峡内捕鱼的船夫。台湾岛上居民的感觉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原因: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和横波都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19.(1) 峡谷 扇形,地势平坦 平坦广阔 河流堆积作用
(2)从a到c,地势趋于平坦,河流流速变慢,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3)建城的土地,适宜耕种的土壤,较充足的水资源,便利的水运条件等。
20.(1)大气稀薄,接近行星际状态;随海拔升高,气温不断升高;有电离层存在;极光、流星现象发生在该层。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水汽易凝结,容易成云致雨。
(3)名称:平流层。条件: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该层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答案第1页,共2页耒阳市华文高级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2025年2月28日,太阳系上演罕见“七星连珠”天文奇观,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与火星自西向东横贯天际,在117°天幕上近似排成直线,吸引全球天文爱好者目光。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球上观测七星连珠,七大行星看起来在天空中“连珠”,与此无关的是( )
A.公转轨道同一平面 B.与地球的距离相近
C.视觉上的投影效果 D.它们公转速度不同
2.“七星连珠”现象发生时,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会引发板块边界地区地震 B.严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导致部分地区的气候异常 D.对地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部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降水距平值=当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的周期都相等,均为11年
B.1985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少,该地区旱灾威胁大
C.总体上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该地年降水距平值呈正相关
D.总体上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该地年降水距平值呈负相关
4.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长波通信发生中断 B.沿海地区出现潮汐涨落
C.漠河可能出现极光 D.太阳能发电量显著减少
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6.能正确表述图中各圈层关系的是( )
A.①圈层物质通过降水进入②圈层 B.②圈层通过光合作用为③圈层供氧
C.③圈层有机物会在④圈层中分解 D.④圈层的水来自①圈层的水汽蒸发
1200万年前,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湖泊——副特提斯海,现今的地中海为其残留部分。该湖泊的水量是现今所有湖泊水量总和的10倍多。其中还生存过一些特有的物种。后来由于气候变化,该湖泊急剧缩小,在690万到670万年前,湖泊的西南边被侵蚀出一个缺口,湖水最终流入了地中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副特提斯海形成的时期属于(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8.副特提斯海形成的地质年代( )
A.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B.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C.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D.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
新疆喀尔乌勒村依格孜也尔河阶地主要分布于该河下游大约15km的河段两侧,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阶地(T1阶地、T2阶地、T3阶地、T4阶地)。下图为依格孜也尔河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形成喀尔乌勒村河流阶地的主要过程有( )
A.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 流水沉积
C.地壳下沉 流水侵蚀 D.地壳下沉 流水沉积
10.图示地区( )
A.阶地形成过程地壳匀速运动 B.T1阶地形成时外力作用最强
C.T4阶地形成在T3阶地之后 D.洪水期一般不能淹没T1阶地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当地新月形沙丘广泛发育。该地通过铺设草方格沙障等方式进行治沙,取得显著效果。图1、图2分别为新月形沙丘示意图和毛乌素沙地年风频(某一方向的风在一年内出现的频率)玫瑰图,图3为草方格沙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沙丘迎风坡及朝向组合正确的是( )
A.甲—西北 B.甲—东南 C.乙—西北 D.乙—东南
12.草方格沙障在固沙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截留水分,改变局地气候 B.固定沙丘,减轻水土流失
C.保护道路,杜绝经济损失 D.削减风力,减少流沙移动
“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周围高山环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烈,空气稀薄视野好 B.降水丰富,植被覆盖度较高
C.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较小 D.经济发达,吸引高科技人才
14.太阳射电望远镜能实时监测太阳活动,下列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峰年到谷年为11年 B.太阳活动峰年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C.太阳风产生极光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会造成有线电通信中断
2018年12月13日,国外某公司的“太空船2号”飞行器成功飞至高度约80千米的“太空边界”,这次成功试飞意味着亚轨道太空旅行成为可能。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飞行器上升至30千米过程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
A.不断下降 B.先升高后下降
C.不断升高 D.先下降后升高
16.关于图中①②③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层多水平运动,适合航空飞行 B.①层内多云、雨、雾、雪天气现象
C.②层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 D.③层大气存在臭氧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进行巡视探测。
材料二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三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5年8月21日16时37分我国台湾台南市(北纬23.29度,东经120.52度)发生了4.2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如图为台南市所处位置及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差异。

(1)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处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并说明理由。(4分)
(2)指出右图中地震波B的名称,并说明本次台南地震的地震波向地表传播速度的变化。(4分)
(3)分别说明此次地震发生后在台湾海峡内捕鱼的船夫及台湾岛上居民的感觉及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金秋十月到门头沟永定河畔研学旅行,考察河流地貌及周边自然地理环境,并随笔记录,为撰写考察报告留下素材。
(1)对比观察同学们在永定河沿岸拍摄的景观照片和收集到的影像资料,完成考察任务单。(4分)
I Ⅱ Ⅲ Ⅳ
图2是该研学小组在图1中a、b、c三地收集到的河谷沉积物样本。
(2)对比观察三地沉积物,解释其颗粒的差异。(2分)
任务二探寻城市水脉,走访永定人家
随记:永定河穿过太行山脉北端奔腾而下,从上游携带大量泥土和砂石,在三家店出山后形成冲积扇,北京城就坐落在永定河的冲(洪)积平原上。历史上永定河多次改道,古河道形成了北京一些独特的风景区,如昆明湖、北海公园和什刹海等。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曾是古代先民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流域上游山区的资源更是在过去千余年间,源源不断供给着北京城。
(3)概括永定河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周年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下图为我国空间站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位置示意图。
(1)简述空间站所在的④大气层的主要特征。(6分)
(2)①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说明其原因。(4分)
(3)说出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的名称并简述原因。(6分)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