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古诗二首 第1课时(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古诗二首 第1课时(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情境创设导入课程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美景数不胜数。这个单元我们要跟着书本去旅行。
情境创设导入课程
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山西的永济市。看,这里有一座很高的楼,叫“鹳雀楼”。
情境创设导入课程——学习目标
1.认识“登、唐”等生字,会写“依、尽”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登鹳雀楼》,背诵《登鹳雀楼》。
3.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
4.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情境听读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2.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一听。


céng
jìn
qióng
dēng
táng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情境听读







jìn
qióng
céng


dēng
táng

“登”的本义就是指从低处到高处。
字理识字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集中识字
熟字减偏旁识字







jìn
qióng
céng


dēng
táng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集中识字
熟字加偏旁识字







jìn
qióng
céng


dēng
táng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集中识字
组词识字







jìn
qióng
céng


dēng
táng
是“穷尽,完”的意思。
尽头
尽力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集中识字
图片识字







jìn
qióng
céng


dēng
táng
一层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集中识字
王之涣
大家好,我是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诗人,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诗人简介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上鹳雀楼

登上
诗题“登”是什么意思呢?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解读诗题
鹳雀楼,因为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鹳雀楼高三层,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周围风景秀丽。唐宋有许多名人志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同学们对鹳雀楼的了解有多少呢?
诵读感知声韵传情——解读诗题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借助插图感诗意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插图都有哪些景物呢?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
群山
船只
黄河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插图都有哪些景物呢?
夕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请你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四人一组,
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借助插图感诗意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师生探讨理诗意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落下,黄河水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傍晚。
消失。
想要。
穷尽,
使达到极点。
再。
太阳。
眼界宽阔。
情境诵读,感知古诗意境。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情境诵读品诗情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请同学们把诗中写到的景物圈出来。
自读《登鹳雀楼》,想象画面。
猜猜哪个字是表达太阳和群山靠得很近,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吟诵诗句想画面
自读《登鹳雀楼》,想象画面。
太阳和山有什么联系,黄河和大海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从“白日依山尽”这句诗中就知道太阳快要落山了,从“黄河入海流”中知道黄河水是流向大海的。
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看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听着脚下的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述的画面吗?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吟诵诗句想画面
结合诗句,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诗人想要看到更远的天际,更远的黄河水,他应该怎么办呢?
再登上一层楼就能看得更远了。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呢?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结合诗句悟哲理
结合诗句,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吗?
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站到更高的地方才行。
学习、旅游、体育、艺术等方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名句,不光可以用在登楼上,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结合诗句悟哲理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意读出“二二一”的节奏。
抓住韵脚“流、楼”,要读得响亮而稍长。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诵读指导读诗韵
情境跟读,感知节奏。
赏析诗意哲思启迪——情境诵读品诗情
一笔一划妙笔生花——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亻”两笔在横中线上方相接,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竖中线起笔。




上下结构
头部不宜太大,撇捺舒展;下两点位居正中,距离适当,下点比上点稍大。
一笔一划妙笔生花——书写指导




上中下结构
穴宝盖写在横中线上方,“力”部分撇要写得舒展些。
一笔一划妙笔生花——书写指导
一笔一划妙笔生花---书写指导




半包围结构
“尸”从左上包围“云”,“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横画较多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多横等距。
课堂回顾共话收获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山、黄河、海
依 入
站得高
看得远
熟读成诵声韵流转——课后作业
1.背诵《登鹳雀楼》。
2.把古诗中描写的美景讲给家人听。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