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粮食酿酒
C.辘轳汲水 D.神舟二十号发射
A.A B.B C.C D.D
2.2025年9月3日大阅兵中惊雷-1、巨浪-3、东风61等导弹震撼亮相,彰显大国实力。肼()可用作导弹发射的燃料。已知液态肼与完全反应生成,放出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后,的物质的量减少了,则该反应在此内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A. B.
C. D.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同温同压下,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相同
D.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5.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仅与发生反应生成,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若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这一段时间内,测得,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
C. D.
6.已知:①、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0,b<0 B. C. D.
7.硫酰氯()常用作氯化剂和氯磺化剂,其工业制备原理为 ,只改变下列条件,会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①降低温度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减小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使用高效催化剂 ⑤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A.①③⑤ B.①② C.①③ D.③④⑤
8.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和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 。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C.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甲>丙>乙
D.分解为与时吸收的热量
9.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该装置和秒表测氢气的生成速率 B.验证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C.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验证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
A.A B.B C.C D.D
10.氮氧化物的治理对大气环境的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已知:


在转化为的总反应中,若有标准状况下被氧化,则放出的热量为
A. B. C. D.
11.对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表示 反应的能量变化 B.表示的燃烧热
C.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的、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已知)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A B.B C.C D.D
1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2 4 6
0
A.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
B.内平均反应速率
C.时反应速率大于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时刻小于时刻
13.利用苯()和甲醇()在固体酸()催化作用下反应可得到甲苯(),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固体酸()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⑧中,只有②④⑥⑧是吸热过程
B.在总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
C.总反应为
D.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单位体积的反应物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
14.可用于有机燃料的直接转化,相关反应如下:反应Ⅰ:;反应Ⅱ:。时,反应Ⅰ历程如图1所示。已知在、下,由最稳定单质合成物质B的焓变,叫作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符号表示。部分物质的如图2所示。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比稳定
D.的键能大于与的键能之和
二、填空题
15.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在化学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字母)。
a.干冰汽化 b.C与反应生成 c.铝热反应 d.燃烧反应 e.碳酸钙的分解
(2)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已知葡萄糖(,s)的燃烧热()是,写出表示葡萄糖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该转化过程如下:
。M、N相比,较稳定的是 (填“M”或“N”),该反应中的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的能量。
(4)室温下,将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测得热效应为;将溶于水,测得溶液温度降低,则反应, (填“>”或“<”,下同)0;结合反应,判断 。
(5)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
共价键
键能 a 159 193 327
①,则 。
②和迅速反应可生成,已知,则 [已知含有键]。
三、解答题
16.某学习小组用溶液和硫酸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反应物的温度 反应前体系的温度 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硫酸 溶液
1
2
3
4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需配制溶液,则需要称量固体 g。
(2)仪器X的名称为 ,能否用铜棒代替仪器X,其理由是 。
(3)据表中数据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时温度差的平均值为 ℃。
(4)已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为,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均为,则该反应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如果用硫酸与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理论上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 (填“相等”或“不相等”)。
(6)若计算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小于,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硫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e.使用玻璃搅拌器搅拌不均匀
17.实验室模拟热气循环法合成尿素,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为了探究温度和催化剂的载体结构对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催化剂载体结构
Ⅰ 280 x 棒状
Ⅱ 280 层状
Ⅲ 280 蜂窝状
Ⅳ 300 y 层状
Ⅴ 350 层状
已知:实验Ⅰ~Ⅴ使用的催化剂种类和质量均相同;查阅资料可知,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当催化剂质量相同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总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 , 。
(2)课题组根据实验Ⅰ、Ⅱ、Ⅲ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图。
①由该图可知,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使用的催化剂截体结构为 (填“棒状”“层状”或“蜂窝状”)的情况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解释其原因: 。
②第Ⅲ组实验中,内用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
(3)若上述反应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当压缩容器使容积减小时,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将 。
18.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空间站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还原,已知下列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则的 (用字母m、n表示),的燃烧热 (填“<”“>”或“=”)。
(2)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了甲醇分子与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图所示:
已知:a、b、c、d、e均表示能量值。
①反应Ⅰ的 (填“<”“>”或“=”)0;反应Ⅱ的活化能为 (用图乙中字母表示,下同)。
②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为 (填“反应Ⅰ”或“反应Ⅱ”)。
③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流程中的为生成或消耗、生成或消耗时的能量变化。
①若用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 。
②以生成为基准,上述流程总反应的焓变()=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C B C A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C B B
15.(1)be
(2)C6H12O6(s)+6O2(g)= 6CO2(g)+ 6H2O(l) △H=-2800kJ/mol
(3) M 小于
(4) > <
(5) -438 266
16.(1)
(2) 环形玻璃搅拌棒 不能,铜是良导体,会加快热量散失
(3)4.0
(4)53.5
(5)相等
(6)acde
17.(1) 5.8×10-3 1.2×10-3
(2) 蜂窝状 蜂窝状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最大,催化效率最好,反应速率最快
(3) 增大 增大
18.(1) -n+2m <
(2) > d-c 反应II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