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中化学试卷2025年10月13日
阅卷人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得分
1.(3分)下列一些诗句、成语、谚语等包含的反应过程为反应物总键能比生成物总键能高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3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用如下模型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是吸热反应
B.过程Ⅲ一定是吸热过程
C.a的总能量大于d的总能量
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3.(3分)如下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D.C(s、石墨)= C(s、金刚石) ΔH= +1.9 kJ mol-1
4.(3分)对于反应:4CO(g)+2NO2(g)N2(g)+4CO2(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CO)=1.5mol L-1 min-1 B.v(NO2)=0.7mol L-1 min-1
C.v(N2)=0.4mol L-1 s-1 D.v(CO2)=1.1mol L-1 min-1
5.(3分)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表示铝热反应、碳的燃烧、石灰石分解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B.由图乙可知CO的燃烧热为
C.由图乙可知24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87kJ
D.由图乙可判断CO能量比能量高
6.(3分)已知:
2H2(g)+O2(g)═2H2O(l)△H=﹣571.6kJ 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7.(3分)对于反应CO2(g)+2NH3(g) CO(NH2)2(s)+H2O(g) ,在不同条件的影响下,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
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8.(3分)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在不同压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体积分数如图I所示,测得反应时逆反应速率与容器中关系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强:,平衡常数:
B.图I中条件下,A和C两点反应速率:
C.恒温恒压时,若反应从开始到A点达平衡,则的平衡转化率约为
D.图Ⅱ中当x点平衡体系降温至某一温度时,反应可重新达平衡状态,新平衡点可能是c
9.(3分)在一定的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1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2.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C. D.A的体积分数减小
10.(3分)某2L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X(g)、1molY(g),发生反应:2X(g)+Y(g)2Z(g),在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t min)内X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5 30 70 80
转化率/% 10 80 80 50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温度为50℃,X的转化率>80%
C.30℃、70℃温度下,t min时的Z生成速率相等
D.80℃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
11.(3分)某温度下,反应X(g)+3Y(g) 2Z(g) H=-92.4kJ/mol,X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提高
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 K(B)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D.将1.0molX、3.0molY,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3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1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D.在合成氨工业中N2的量越多,H2的转化率越大,因此充入的N2越多越有利于NH3的合成
13.(3分)分解反应中分子碰撞示意图如下,其中可以表示分子有效碰撞的是(  )
A. B.
C. D.
14.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
A. B.
C. D.
15.(3分)催化剂催化直接加氢制甲醚的反应机理如图甲,在界面上的反应历程如图乙,其反应为,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路径
B.过程放热
C.图乙表示的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为
D.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得分
16.(13分)Ⅰ.,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和反应生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作催化剂,加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或“降低”)。图中   。
Ⅱ.在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2)平衡时NO的转化率是   ;已知:,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3)(3分)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17.(12分)在某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其中、和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2分)从反应开始至第3分钟,用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
(2)(6分)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在该温度下,若另一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均为0.2mol/L,则此时反应   (填“已达平衡”、“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已知该反应的,升高温度,则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分)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再向容器中充入和,重新的达平衡后的转化率   7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2分)下列措施可以加快甲醇生成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缩小容器的容积 B.降低反应温度
C.将产生的水蒸气及时移走 D.使用催化剂
18.(13分)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如下图表示298.15K时,、、与的平均能量与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图中曲线   (填“a”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的能量变化曲线,铁触媒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是   。
(2)(7分)合成氨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生产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合成氨工业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
②(3分)工业合成氨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能提高氨气的产率是   (填编号)。
A.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B.选择400℃至500℃的温度
C.用压缩机加压 D.冷却并分离出液态氨
19.(17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x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
I.已知4CO(g)+2NO2(g)4CO2(g)+N2(g) H=﹣1200kJ mol﹣1
(1)该反应在   (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对于该反应,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温度T1>T2),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填标号)。
(3)某实验小组模拟上述净化过程,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甲、乙两种方式进行投料。甲:NO20.2mol,CO 0.4mol;乙:NO20.1mol,CO 0.2mol。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①N2的平衡体积分数:甲   乙(填“>、=、<或不确定”,下同)。
②NO2的平衡浓度:甲   乙。
③甲中CO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II.柴油汽车尾气中的碳烟(C)和NOx可通过某含钴催化剂催化消除。不同温度下,将模拟尾气(成分如表所示)以相同的流速通过该催化剂测得所有产物(CO2、N2、N2O)与NO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模拟尾气 气体(10mol) 碳烟
NO O2 He
物质的量(mol) 0.025 0.5 9.475 一定量
(4)(3分)375℃时,测得排出的气体中含amol O2和0.0525 mol CO2,已知X为N2,Y为N2O,则a=   。
(5)(3分)实验过程中采用NO模拟NOx,而不采用NO2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常见能量的转化及运用;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答案】D
【知识点】化学键;反应热和焓变;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解答】如果该反应都用CO表示反应速率,则:
A.v(CO)=1.5 mol·L-1·min-1;
B.v(CO)=2v(NO2)=2×0.7 mol·L-1·min-1=1.4 mol·L-1·min-1;
C.v(CO)=4v(N2)=4×0.4 mol·L-1·s-1=1.6 mol·L-1·s-1=96 mol·L-1·min-1;
D.v(CO)=v(CO2)=1.1 mol·L-1·min-1;
综上所述C表示的速率最快,
故答案为:C。
【分析】要判断一个反应的快慢,除了利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转为相同物质计算,还可以利用化学反应速率除以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得到的数据大小进行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燃烧热;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6.【答案】B
【知识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n==5mol,设H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H2(g)+O2(g)=2H2O(l)△H=﹣571.6kJ mol﹣1,
2 571.6kJ
x 285.8x
CH4(g)+2O2(g)=CO2(g)+2H2O(l)△H=﹣890kJ mol﹣1,
1 890kJ
y 890ykJ
则,
解得x=1.25mol,y=3.75mol,
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5mol:3.75mol=1:3,
故选B.
【分析】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n==5mol,设H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代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计算热量即可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计算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1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12.【答案】A
【知识点】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ΔS<0,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ΔH<0,故A正确;
B、该反应的ΔS>0,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故B错误;
C、稀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因此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C错误;
D、在合成氨工业中N2的量越多,H2的转化率越大,当氢气转化到一定程度,增大氮气的量对反应无促进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B、根据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分析;
C、醋酸电离吸热;
D、当氮气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促进反应无效果。
13.【答案】A
【知识点】有效碰撞理论
【解析】【解答】根据推断分析,黑色大球为I,灰色小球为H
A、HI分子发生碰撞,产生了H2和I2,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有效碰撞,故符合题意;
B、HI分子发生碰撞,没有新物质的产生,不属于有效碰撞,故不符合题意;
C、HI分子发生碰撞,没有新物质的产生,不属于有效碰撞,故不符合题意;
D、HI分子发生碰撞,显示生成I和H2I,此物质不存在,不属于有效碰撞,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分析, 有效碰撞是针对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即有新物质的生成。
14.答案:A
解析:由题可得中含有,中含有,中含有和,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为,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6.【答案】无;降低;-198;65%;放;c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7.【答案】(1)
(2);逆向进行;增大
(3)大于
(4)A;D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18.【答案】(1)N2(g)+3H2(g)=2NH3(g) ΔH=-92kJ/mol;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N2、H2;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D
【知识点】工业合成氨;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解析】【解答】(1)①由图可知,合成氨的反应ΔH=Ea(正)- Ea(逆)=508 kJ/mol-600 kJ/mol=-92 kJ/mol,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
②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此b曲线表示加入铁触媒的能量变化曲线;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能活化分子数增多,能够提高有效碰撞的频率,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①由图可知,N2+H2经过热交换后在铁触媒(500℃)中充分反应生成NH3,后经过冷却后,NH3液化,N2+H2进行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N2、H2;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②A.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不会改变化学平衡,因此无法提高原料利用率,故A不选;
B.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平衡逆向移动,会降低合成氨的产率,故B不选;
C.合成氨的反应正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能够使平衡正向移动,能够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故C选;
D.冷却并分离出液态氨,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分压),能够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故D选;
故答案为:CD。
【分析】(1) ①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反应为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其△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② 铁触媒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 ① 循环利用的物质可以根据箭头的始末进行判断;
②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合成氨气的过程中,左边气体系数大于右边,且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平衡移动进行判断,可知应该采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或分离生成物的方法。
19.【答案】低温;CD;>;>;10 ;0.45;NO2气体中有N2O4,不便进行定量测定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的计算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5.0(45.0%)
主观题(占比) 55.0(55.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5(78.9%)
主观题(占比) 4(21.1%)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5(78.9%) 45.0(45.0%)
非选择题 4(21.1%) 55.0(55.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31.6%)
2 容易 (63.2%)
3 困难 (5.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热化学方程式 3.0(3.0%) 12
2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3.0(3.0%) 6
3 有效碰撞理论 3.0(3.0%) 13
4 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0(3.0%) 15
5 常见能量的转化及运用 3.0(3.0%) 1
6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9.0(19.0%) 3,5,16
7 工业合成氨 13.0(13.0%) 18
8 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3.0(3.0%) 1
9 化学平衡的计算 26.0(26.0%) 8,10,11,19
10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9.0(9.0%) 1,2,5
11 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6.0(6.0%) 8,14
12 化学平衡常数 18.0(18.0%) 10,11,17
13 燃烧热 3.0(3.0%) 5
14 键能计算 6.0(6.0%) 14
1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0(3.0%) 8
1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12.0(12.0%) 17
17 化学反应速率 3.0(3.0%) 4
18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13.0(13.0%) 18
19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25.0(25.0%) 7,9,10,11,16
20 化学键 3.0(3.0%) 3
21 中和热 3.0(3.0%) 12
22 焓变和熵变 20.0(20.0%) 12,19
23 反应热和焓变 3.0(3.0%)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