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共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共49张PPT)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活动一
看图片
猜故事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王戎不取道旁李
西门豹治邺
故事二则
俊杰故事我来说故事会
情境任务
讲讲历史人物故事之——《王戎不取道旁李》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二十五课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rónɡ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注释

《世说新语》我国南朝宋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又名《世说》。“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即不管内心活动如何,显现出来的都应是宽容、平和、若无其事。
助读资讯
汉字起源
róng
争斗、战争
王戎不取道旁李
道路旁边
李子

课题的意思:王戎没有摘取路旁的李子
释题明义
活动二
朗读课文
感受文韵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听老师范读课文,用铅笔在书上画出停顿符号,然后练习朗读,读出节奏。
朗读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
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
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
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活动三
注释解意
读通历史人物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默读课文
多种方法
理解文意
读懂意思
一人一句,请大家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把你的理解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小组合作
古文品读
曾经
许多
理解文意
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理解文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捉迷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爬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捉蝴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抓蛐蛐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李树
李树是什么样的?
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多子折枝
果实,李子。
诸小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么做的?
回顾已知理解
争着跑过去
古义:争着跑过去。
今义:田径运动项目。
古今异义


争先恐后
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动作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想到的情景吧。
思考:王戎又是怎么做的呢?
只有
句意: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理解文意
冷静
竞走取之
不动
诸小儿
唯戎
鲜明对比
诸小儿会问什么呢?
王戎是怎么知道的路边的李子是苦的呢?是随便猜猜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必”是“一定”的意思,表现出王戎的自信。
王戎的猜测正确吗?
的确如此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诸儿竞走取之
代词,李子。
人问之
代词,王戎不去摘李子的这件事。
取之
代词,李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活动四
结合注释
讲述故事
文言文讲述故事的方法
结合注释
发挥想象
根据故事情节
根据课文内容在表格中填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讲故事
复述故事
讲故事
1.王戎的样子、性格等。
2.道路旁边李树的景象。
3.想象诸儿游玩的心情和景象。
4.想象诸儿与王戎对话的情节(语言、动作、神态)
提示
全班分享
小组练习
1
2
3
4
全班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
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加入自己的想法,有对话和心理活动
创意故事评价标准
活动五
对比学习
读懂历史人物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李树长在道旁,如果李子又甜又好吃,人们早就摘下来吃光了。而现在满树都是果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是苦李。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观察
推断
李甜
李苦
人竞取之
无人取之
树必无李
多子折枝
取之,信然。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善于思考
细心观察
聪明机智
冷静推断
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
王戎
234年-305年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三思而后行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活动六
熟读成诵
拓展阅读
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
七岁
诸小儿
多子折枝
竞走取之
不动
多子
苦李
信然
背诵顺序:游玩 伙伴摘李 王戎说出理由
熟读成诵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小组合作读懂意思
汇报交流
自读文本
拓展阅读





注释
就,于是。
给……看。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③ ﹝乃﹞
②﹝诣﹞拜访。
④ ﹝示﹞
⑤ ﹝夫子﹞
﹝惠﹞同“慧”。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搜集更多《世说新语》里的故事,试着读一读,并和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
借助旧知
联系上下文
王戎
诸小儿



多子折枝
道边多子
此必苦李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冷静分析
行动
结果
竞走取之
取之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