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名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名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日常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医用酒精消毒 B.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C.房间开窗通风 D.佩戴防护口罩
2.下列各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分子的是
A. B.2H C. D.
3.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日报部分信息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列出的几种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对当地环境影响最小
B.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C.污染物还包括二氧化碳
D.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优
4.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5.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 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过滤
7.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r为金属元素
B.乙图中X=2
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
8.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其中X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A. B.NO C. D.
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O B.CO2 C.O2 D.CuO
10.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11.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叶中的异荭草苷()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下列关于异荭草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由52个原子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有益于人体健康
12.下列有关的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A.制取 B.收集
C.验证已集满 D.验证能与水反应
13.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14.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8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6g B.18g C.20g D.24g
二、填空与简答
1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 ;
(2)镁离子: ;
(3)标出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6.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用集气瓶收集氧气、氢气和二化碳三种气体,如图所示,A中是 ,B中是 ,C中是 。

17.“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试管a中所得气体是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
(2)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 与 7.2g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6.6gCO2、1.8gH2O 和 xgCO.则 x= ; 化学方程式为 .
1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请写出其一种用途: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如图)。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2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氧化物的化学式。
(2)计算反应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
22.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红磷的着火点是260℃,白磷的着火点是40℃),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实验完毕,薄铜片上燃着的白磷可以用冷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3)本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了提高温度还有什么作用?
23.实验室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氧化铜前应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这是为什么?
(2)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24.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5.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或C;C装置与B装置相比,优点是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管 (选填“a”或“b”)通入,原因是 。
(4)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量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B B C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D C D
15.(1)Al
(2)Mg2+
(3)
16. 氢气/H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17.(1) 氢气/H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2)
18. 1. 4 4C2H2+9O26CO2+4H2O+2CO
19.(1) CO2 人工降雨(合理即可)
(2)
20.(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
(2)具有臭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臭味
21.(1)SO2、H2O
(2)24:17
22.(1)温度需要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隔绝空气的作用
23.(1)为了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
(2) 黑色物质逐渐变成红色物质
24. 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水变浑浊
25.(1)酒精灯
(2) A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2.5g+50g-58.1g=4.4g;
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x=10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