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抚顺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1.传说中,黄帝是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黄帝时期,人们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
②黄帝可以用强制手段迫使人们驯养牲畜
③黄帝作为部落联盟首领,可能是由推选产生的
④黄帝作为部落联盟首领,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而产生的。可见( )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②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③私有制的产生宣告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④恩格斯用唯物史观解释私有制的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关于中国的奴隶社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通过暴力机关镇压奴隶的反抗
②奴隶主不给奴隶任何生活资料
③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土地分配不均
④作为汉字源头的甲骨文出现并得到应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五代时期,赋税制度仍沿用唐制,正税既有夏、秋两税,又有加征收耗及名目繁多的杂税。后唐时,田赋每斗加征收耗1升,后汉增至2升,雀鼠耗每斗加收2升。两税外,还有按人征收的丁口钱、盐钱,按亩摊派的农器钱、牛皮税等,以及盐铁税、茶税、屋税等杂税。由此可见( )
①统治阶级利用赋税占有农民劳动成果
②税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农民阶级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④统治者在经济上完全依附于农民群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矿冶业在两宋时期的手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北宋初期,全国有矿冶的场所201处;到宋英宗时,增加到271处。至宋神宗元丰元年,利国监每年向国家交铁课38万斤,磁州(今河北磁县)上交的数量达197万斤。材料表明两宋时( )
①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②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③冶铁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④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侵略和掠夺的过程
②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③征服和掠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④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和掠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否认政策和行为的失误以及外部因素冲击的影响会引发经济危机,但同时认为,对经济危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种现象层面的解释上,而需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因和演变趋势。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外部因素的冲击和影响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④经济周期性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图的场景是饥饿的灾民排长队领救济粮,旁边的广告牌上是笑容满面、身着笔挺西装的富人坐在豪华的小汽车里;广告牌上的文字意思是“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比得上美国的生活方式”,车顶上的黑字意思是“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美国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
②经济危机导致大批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③美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④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吁,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在圣西门设想的“实业制度”下,不再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私人企业的生产要受国家监督,统一安排,按计划进行。他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国王和资产者会帮助无产阶级建立实业制度。可见,圣西门(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弊端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④找到了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马克思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部分思想成果而创立的。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
③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④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十月革命承载着无数俄国人对新生活的渴望,划破暗夜的曙光,也预示着世界历史即将迎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为人类社会翻开崭新的一页。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划破暗夜”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不可避免
②“新生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剥削和压迫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④“崭新的一页”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建立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维护了世界和平
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④意味着中国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政党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深刻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③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着重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重要活动,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下列选项符合该书史实的是( )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这一时期的革命成果之一
③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顽强斗争
④开始转入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在我国的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占比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占比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占比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占比由7%降低到1%以下。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②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必要准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8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 )
①是毛泽东自己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理论总结
②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个历史时期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以族为单位的土地公有制占主要地位,国君所直接拥有的土地要征发各族的族众来耕作。殷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虽然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但实际上却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且当时的土地划分为井田。《孟子·滕文公上》写道:“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诗经·小雅·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描写了正在耕种公田的农民的心理状态。西周初期,分封制为诸侯国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西周后期,分封制下的生产模式逐渐与时代脱节,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知识,概述夏商周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1848年2月以德文在伦敦发表。它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1920年的中国风雨如晦,但也孕育着勃勃生机。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此书一经问世,大受追捧,第一次印刷的一千册很快销售一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郑重地向世界宣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等。《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中国的出版直接影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1936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曾告诉美国记者斯诺:“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便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稳定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近代衰落开始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是从战乱动荡开始走向长治久安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碑,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俄国十月革命以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将联合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和各新民主国家,以为自己的盟友,共同反对帝国主义者挑拨战争的阴谋,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八大提出的一些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次具体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及其积极影响。
(2)请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中任选两个方面,分别列举一个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B
7.D
8.B
9.A
10.C
11.D
12.C
13.C
14.B
15.A
16.D
17.
①生产力:夏商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石制工具仍然被用于农业生产,奴隶主阶级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作劳动。
②生产关系:奴隶主(即当时的贵族)占有生产资料;西周时期,实行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奴隶(即当时的农民)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深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
③夏商周时期的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西周末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原有的井田制已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状况,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18.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更全面、更深入、更便捷地了解、学习、宣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载体。②为风雨如晦的中国带来了希望,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觉醒。③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④让中国许多先进知识青年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让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找到了信仰。
19.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
20.(1)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②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党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①工业: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设备落后、产能低下;现在,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稳固。②农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产量低,农产品供应能力不足;现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产品供给充足,品种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