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城市化进程较晚的原因是地处山区地形闭塞,C正确。
第2题:兰溪村的开发与保护符合题意的是②④,D正确。
答案:3.D 4.C 5.B
解析:第3题:潮汐电站建设:水库、电站大坝是主要工程。所以狭窄的海湾出口、落差较大的地方建设潮汐电站更有经济价值。D正确。
第4题:潮汐发电有两种形式:单向发电和双向发电,潮汐的规律12小时25分一次潮汐,理论上一天最多发电次数接近4次。实际发电次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C正确。
第5题: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能需要技术投入,与发电类型无关,①③错误。潮汐发电具有间歇性,可弥补风能、太阳能等的不稳定性, ②正确;潮汐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可预测等优势,但其开发和运营过程中仍需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实现两者平衡需要从技术选择、项目设计、政策引导等多方面协作等多维度入手,④正确。B正确
答案:6.C 7.D 8.C
解析:第6题:高垄覆膜可以隔绝外部寒冷空气,减缓土壤温度下降速度,保持土壤温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高垄覆膜可以在阳光下使土壤快速升温,提高土壤温度,也可以隔绝土壤和空气、水的接触,减少病虫害的传播。覆膜增加成本。故②③对,C正确。
第7题:坡地种植马铃薯,有利于排水,土地不易盐碱化,A错。农业灌溉也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B错。马铃薯对化肥需求少,土壤板结程度低。C错。开垦坡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D正确
第8题:马铃薯深加工可提升口感和便利性,也能扩大销售范围,有助于推动马铃薯主粮化。价格过高不利于推广马铃薯主粮化。C正确。
答案:9.D 10.D 11.B
第9题:高温高湿,生物生长旺盛,从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强,容易出现吐水现象,A错误。植物在夜晚时,气孔封闭,蒸腾作用弱,此时排水以水孔吐水为主,B错误。叶尖受伤会阻碍水体吐出,影响吐水,C错误。根系功能强,吸水和输送水体的能力强,利于吐水,D正确。
第10题 :热带雨林多对流雨,降水多发于午后,①错误。土壤黏重,土壤保水能力强,水量充足,提供水源②正确。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虽然静风条件,但不是蒸腾的主导因素,③错误。气温高,植物生长旺盛,利于吸收水分,④正确。因此答案为D。
第11题:植物吐水是水量过多的结果,排水可调节水分,A错误。植物吐水可以提供水分,利于昆虫等林下生物的生存,B正确。水分本身不能改良土壤质地,C错误。D选项的尺度大,植物吐水无法影响区域的水热平衡,D错误。
答案:12. B 13. C 14.B
解析: 第12题:从等温线上部相对平行,可知锋面对该温度场影响小,A错误。图示时间该地为9点左右,12月份为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受夜间地面温度低影响,形成辐射逆温,B正确。如图,植被无法影响上空的逆温,C错误。该温度场下大气相对稳定,对流运动弱,D错误。
第13题:因为该地有热力性越山气流,通过温度场可知,龙泉山西侧温度低于东侧,西部气压高于东侧,水平气压梯度力自西向东,受地转力影响,偏为西北风,C正确。
第14题:该日有逆温现象,昼夜温差小,A错误。逆温容易导致污染物积聚,空气质量变差,B正确。大气出现逆温时,空气相对稳定,C错误。此时地面温度大于0℃,无冰雪路面,D错误。
答案:15.A 16.C
解析:第15题: 同一时刻,P4日影正北,说明P4为当地正午;P3影子朝向东北,已经午后,位置最东,为吉林;P1影子朝向西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东北,该地处于热带,为三亚。P2影子长,朝向西北,为上午,为乌鲁木齐,因此A正确。
第16题:由于三亚此时影子朝向西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三亚以北,但无法判断是否为直射北回归线,无法说明白昼最短,A错误。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此P2影子朝向西北并非日出时间,B错误。P3影子已经朝向东北,说明太阳偏西,已过正午,C正确。P4所在经线地方是为12点,但因为P4有影长,并非直射,D错误。
171.指出竖向洞穴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崩塌)
172.描述测丹霞石峰的形成过程。(8分)
早期石藏地区地势低洼,形成了深厚的沉积岩;随后受到板块抬升作用,裂隙发育;裂隙处受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峰丛;最后流水进一步强烈侵蚀或岩石坚硬耐流水侵蚀,形成丹霞石峰。
173.分析流水作用在丹霞地貌发育中的影响。(6分)
①该地为半湿润气候区,降雨集中,季节性洪流冲蚀作用强烈,流水下蚀和溯源侵蚀,切割出丹霞沟谷。
②流水侧蚀(侵蚀)作用,使得沟谷在构造交汇处和软弱岩层处崩塌展宽,形成丰富的丹霞沟谷地貌。
③流水不断地带走(搬运)坡面上松散的风化物质,使风化得以继续进行。
④流水溶蚀对岩层中可溶性砾石进行溶解,加快丹霞地貌的风化速度和增强流水侵蚀强度。
181、分析腰站子村规模化种植强筋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①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生育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蛋白质积累形成
强筋特性(2分);(必答点)
② 水源条件:天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灌溉水源稳定 (2分);
③ 地形条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规模种植(2分);
④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钙质利于小麦生长(2分)【红色字为采分点】
182、分别说明“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和“麦田冬灌”技术对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作用。(6分)
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
① 精准控制水肥用量,减少深层渗漏和无效蒸发(2分);
②按作物需水规律供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分)。
麦田冬灌:
③冬季土壤冻结形成“冰盖”,抑制春季风蚀和水分蒸发(2分);
④融水缓慢下渗,补充土壤墒情减少春灌量(2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地下水超采”可替换得分(2分)。
183、评价该村“村企合一”模式对农业产业化的积极影响。(6分)
从生产、加工、销售、组织等角度分析。
① 生产集约化:统一品种、机械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规模效益(2分);
② 产业链延伸:合作社自建面粉厂,发展加工与旅游,增加产品附加值(2分);
③ 风险抵御力:集体经营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稳定农户收入(2分);
企业宣传,增强农产品知名度,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2分); ④ 技术推广快:企业投资先进设备(如智能滴灌),加速农业现代化(2分)。
184、(4)针对该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后,提出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
建议1:控制红花等耗水作物比例 (1分)
理由:红花全生育期耗水大,过度扩种加剧水资源压力(2分)。
建议2:有机果蔬与旅游联动开发 (1分)
理由:发展采摘观光农业,既提高单位面积收益,又减少化肥使用改善生态(2分)。
【言之有理即可】
191.分析地形地质条件对甘孜州传统陆路交通和低空交通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1)对传统陆路交通的影响: 海拔高,冬季冰雪封路,通行效率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山河相间,地形复杂,线路选择受限,需要盘山绕行,里程长、造价高;
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利于道路的建设和维护,通行安全性低、易中断。
(2).对低空交通的影响:
空中航线基本不受地形和地质限制,可实现点对点的直线运输,快捷高效。
(4分,答两点即可得4分)
192.简述低空交通对甘孜州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缩短时空距离,提升区域的连通效率;
弥补交通短板,改善区域内部联系;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应急救援、医疗急救、物资投送等基本公共服务有着迫切需求)。★保密·启用前★
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
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
草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兰溪村位于湖南省江永县西南部,是一个千年瑶寨,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孕育出
了江永县“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由于现代化进程及城乡融合,兰溪村与外界联系逐
渐密切,打造了“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农户参与”的旅游新机制。兰溪村的发展“故事”
正是中国传统村落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图1示意兰溪村位置。据此完成1-2小题。
老人山。阳凼脑山
黄家村
马腰山


溪村
车尾山
大休山
龙岩山
050100200m
日数可
■建筑
水域
图1
1.兰溪村城市化进程起步时间较晚,主要是因为
A.河流众多,人口稠密
B.气候恶劣,森林密布
C.地处山区,地形封闭
D.民族众多,文化多样
2.关于兰溪村的开发与保护,合理的是
①改造传统建筑,发展现代民宿
②传承农耕文化,开发民俗旅游
③加强对外联系,改变传统习俗
④建设手工作坊,生产特色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D
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在潮差较大的沿海地区,潮水流量大,并且呈间
歇性。通过在海湾或河口建造大坝,利用海水的强流入和流出驱动涡轮机和发电机发电。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1980年,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总容
量为3200千瓦,当时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三位,电站以机组双向发电模式(涨潮、退潮均
发电)。图2示意潮汐电站。据此完成3-5小题。
潮汐发电站
退潮时海湾内
海面涨潮水位
水位高于海面
涨潮时海湾内
海面退潮水位
水位低于海面
海洋
海湾
y79y7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图2
3.下列潮汐条件,建造潮汐发电站经济效益最高的是
A.潮差3m的沙滩海岸
B.潮差2m的潮坪海岸
C.潮差5m的宽阔开口的海湾海岸
D.潮差大于8m的狭窄开口海湾海岸
4.理论上,我国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一天最多发电次数接近
A.1次
B.2次
C.4次
D.6次
5.利用潮汐发电的意义包括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改善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③有助于节能减排
④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