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五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五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大别山腹地等高线地形图,为完善旅游设施,当地政府拟在此修建国家森林公园观景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建国家森林公园观景台的位置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国家森林步道在图示区域内的高差最小可能为( )
A.1200m B.1280m C.1580m D.1600m
2025年9月7日晚至9月8日凌晨,我国境内迎来了今年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25年9月我国境内观测到的月全食中,“食甚”发生在北京时间9月8日2时12分。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 )
A.9月7日11时12分 B.9月7日13时12分
C.9月8日11时12分 D.9月8日13时12分
4.有关此次月全食后三天内我国大部分地区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增大 B.正午日影变短,且朝向正南
C.日出东北,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D.介于立秋到白露,且公转变慢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复杂多样,衢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城。近年来,该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某科研小组收集了该县1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在地貌分区图上叠绘了该县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最小,甲可能为河谷 B.T5最小,乙地势高于丙
C.T5>T3>T1,乙地势低于丙 D.T5最小,丁为山地
6.下列对该地区描述可信的是( )
A.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含沙量大
C.近年来县域内人口迁移方向为丙到甲 D.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异期
返青期是植物在休眠后,随着环境条件改善,叶片重新萌发或颜色由黄变绿,进入快速生长的一个阶段。返青期的提前或推迟对草原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2001—2015年呼伦湖西部的草原植被返青期呈推迟趋势。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及周边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地较乙地返青期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土壤 D.地形
8.导致呼伦湖西部草原植被返青期推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春季降水量减少②春季日最低气温降低③冬季平均温度升高④冬季平均日照时间变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呼伦湖西部草原植被返青期的推迟趋势,使该草原最可能出现( )
A.固碳潜力增加 B.植被生长季变长 C.土壤肥力降低 D.表土含水量增加
伊利湖、安大略湖分别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南、最东的湖泊。伊利湖面积约25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安大略湖面积约196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下图分别示意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位置及其1972-1973年蒸发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安大略湖5、6月蒸发量最小,是由于
A.气温下降 B.进入雨季
C.风力强度小 D.正值融冰期
11.安大略湖蒸发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伊利湖推迟近2个月,其最主要影响因子是
A.面积 B.深度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城市就业竞争加剧,大量城市居民从城市到农村生产生活,回归田园运动兴起。读“日本回归田园主要形式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回归田园运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是( )
A.农业科技水平提升 B.乡村自然资源丰富
C.交通运输网络通达 D.乡村环境质量优越
13..回归田园运动的直接影响是( )
A.加速逆城市化进程 B.扩大城乡经济差距
C.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D.改变人口分布大势
下图为2025年某月17日14时(北京时间)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5.图中甲、戊两处均在大风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地转偏向力大、下垫面摩擦力小 B.气压梯度力大、地转偏向力小
C.气压梯度力大、气压梯度力大 D.气压梯度力大、下垫面摩擦力小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12月11~13日,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空气污染事件。12日,该区域内部分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标准;13日,各地污染状况先后缓解。下图示意北京时间12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描述图中区域的气压特点。
(2)绘出图中甲地的风向,并推测此时甲地的天气状况。
(3)根据材料信息,分析12日长三角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研究人员假定降水不变,模拟发现勒拿河流域基流和融雪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先增后减。实际监测发现,勒拿河流域气温增加明显,径流量总体增加,但不同季节变化情况不同。下表示意1999-2008和2009-2017两时间段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单位:Tg)的季节变化情况。
冬季 春季 夏季
1999-2008 0.8 2.9 2.4
2009-2017 0.7 7.5 2.0
(1)推测气温升高对勒拿河汛期变化的影响。
(2)据图描述与1999-2008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勒拿河河口地区的鱼类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桂林红河二级支流茶寨河流域地处山区,历史上人们先后定居甲、乙两地,并形成不同的农业种植格局。甲地人民在村寨周边的旱地梯田田埂、坡坎等处种植茶树,制作油茶以驱瘴除病;乙地村落受经济驱使开辟茶园,并在茶树下种植薯类及蔬菜作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固定间距、高密度种植性状统一茶树的现代茶园在全国范围兴起,却难以在乙地推广。下图为茶寨河流域村落部分古茶园分布图。
(1)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古茶园所处地形的特征,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说明现代茶园在乙地难以推广的原因。
(3)若你是乙地青少年,指出一个能帮助家乡茶农增加茶产业收益的可行性行为,并说明该行为的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C
7.D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D
16.(1)西北部高压,中南部和东部气压低;中南部气压差异小,北部气压差异大。
(2)绘图如下,甲地此时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3)弱气压场控制,风力微弱,大气静稳,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冬季的夜晚,地面辐射降温较强,可能导致近地面出现逆温层,使得污染物无法通过上升气流扩散到高空,在近地面累积;沿海,冬季长三角地区空气湿度也较大,有利于颗粒物的吸湿增长,使颗粒物粒径增大,更容易在近地面停留,增加污染物浓度。
17.(1)春季气温升高,融雪时间提前,融雪量增加,春汛提前,水量增加;夏季剩余冰雪减少,蒸发旺盛,夏汛水量减少。
(2)变化情况:溶解性有机碳总量增加,春季增加显著,夏季、冬季略微减少。
原因:气温升高,冻土消融,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增多;春季径流量增大,溶解更多可溶性有机碳,夏季径流量减少,土壤有机碳溶解量减少;冬季冻土发育,溶解性有机碳变化小。
(3)勒拿河径流量增加,搬运至河口地区的营养盐增多,利于鱼类生长;河口地区水温增高,不利于部分冷水鱼生存,鱼的种类可能发生改变。
18.(1)特征:与甲地相比,乙地古茶园海拔更低;坡度更大(陡)。
不利影响:乙地坡度大(或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坡度大,径流流失快,水资源利用有限;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
(2)乙地坡度较陡,土地改造成本(种植成本)较高;种植品种单一,病虫害防治成本较高;高密度种植易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茶园生态维护成本高;地处山区,交通运输不便,运输成本较高;缺乏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才培养(引进)成本较高。
(3)行动1:宣传茶文化。意义:助力打造茶叶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销售;宣传文旅发展,吸引游客,带动文旅及相关服务业发展。
行动2:提供创意。意义:协助开发茶叶特色产品(如融合文化),助力延长产业链,提升茶叶附加值。
行动3:学习生态种植技术。意义:帮助提升茶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吸引高端茶商合作,打开精品茶叶市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